乡土景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3955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景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乡土景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乡土景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乡土景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乡土景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土景观.docx

《乡土景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景观.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土景观.docx

乡土景观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2005年9月8日 出版:

《华中建筑》2005(04):

123-126 作者: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 

关键字:

乡土景观;景观设计;平常景观;场所

本文探讨了乡土景观的含义,论述了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提出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

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

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却一不可。

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

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理解景观是乡土经验的一种历史记载,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引言

  “乡土”是一个很寻常的主题,但学界对其正式的研究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西方国家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发展的产物(Taylor, 1992)。

很多研究都隶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

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

研究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四个学科。

西方乡土景观研究发展到今天,在内容上已经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方法上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事实上,乡土景观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从1997年开始了乡土景观的研究,当时集中在云南和西藏等地,王志芳,孙鹏等多篇研究生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见王志芳,2001;孙鹏,2001)。

  1乡土景观概念

  1.1 以往研究对乡土景观概念的界定

  

  乡土,“Vernacular”一词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Jackson. 1984)。

后来由于多种学科的需要其意思不断外延。

关于“Vernacular”,国内的翻译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直接翻译成“乡土”,居主流地位;另一种则翻译成“方言”,取其长期自发形成之意(邹德侬等,2002),这里取前一种翻译。

与之相适应,在国内外的各种研究中,乡土景观的概念也产生多种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理解。

  

  (1 ) “本土、地域性的景观(Local Landscape)”—与“外地、异域景观”相对应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理解,即乡村、居家和传统的事物,包括乡村、房屋以及过着平常生活的人们。

最早进行这方面探讨的是建筑学家,他们将乡土建筑视为传统乡村或小城镇的居所,即农民、手工艺人员或工人的居所。

通常意味着它是由工匠而不是建筑师进行设计的,其建造依循的是地方的技术、地方的材料,同时适应地方的环境:

气候、传统、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

它不追求形式的复杂性,只是遵循地方形式,很少接受其他区域的创新(Jackson. 1984)。

可以看出这一理解的根源在于认为乡土景观是地方的、传统的,它不接受外来的文化和影响,排斥高新技术的应用,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

例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和南方的塔楼就是不同地域的乡土景观,而城市中的各种新型住宅区和建筑群都不属于乡土的范畴。

  在此,还要介绍两个相关概念-“当代乡土”(Contemporary  vernacular)或“新乡土”(Neo-vernacular),这两个词的意思基本相同,并在最近几十年被广泛地引用。

当代乡土在概念上被定义为:

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和气候条件所作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姚红梅,1999)。

简言之,所谓的“新乡土”就是恰当地综合民间传统文化与全球性先进技术进行设计的形式。

他们对乡土的理解仍然是“传统的”,只是在以一种“今天”的时间维度来审视“过去”的影响力,试图使所有的传统都能在不断被摒弃的过程中得以修正并被赋予新的内容(林少伟,1998)。

  

(2) “乡村景观” 相对于“城市景观”

  将乡土景观(Rural Landscape)与城市景观相对立似乎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但由于研究者看待现代新技术的不同,又分成两种倾向:

一种理解也包含地方的、传统的观念,排斥新技术的影响,只不过将其范围进一步缩小。

有学者认为乡土环境必须具备三个要点,“第一,它是农村,是稳定的农业或牧业地区;第二,它在封建家长制社会中;第三,它处于手工农业时代”(陈志华,1999)。

显然,这种定义包含了地方传统的意味,只是将属于城镇的市井生活排除在外,可以这样理解,北京郊区的四合院属于乡土景观,而城区的四合院和交易场所,如前门一条街等就不属于乡土的范畴。

农村的宗祠、坟地是乡土的,而皇帝的宗祠和墓地就是非乡土的。

  另外一种理解不排除新技术的影响,认为农民对新技术的运用也属于乡土的范畴。

这样,乡村的一切景观都称得上是乡土景观,包括茅草房和红砖瓦房及小洋房、祠堂和现代的老年活动中心、也包括土路和柏油马路。

这种理解和新乡土同出一辙,只不过将范围界定在农村的领域内。

  (3 ) “寻常景观”相对于“高雅景观”相对应

  “日常的(Everyday)”或寻常的(Common,Ordinary)指的是普通居民体验的那些要素,其本身具有许多复杂的含义。

从普遍意义上说,日常描述的是城市居民共享的生活体验,那些我们相当熟悉的平凡与普通的路线-乘车、工作、休闲、在城市街道和步行道之间穿梭、购物、买食物吃、随便跑步 (Chase, 1999)。

目前国外研究大都将“The vernacular”视为普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作的事情(Krishenblatt-Gimblett,1999)。

以此理解为基础,寻常景观强调了寻常百姓、实用性,而非皇家的、政府的行为建构的景观形式,即官方景观、正统景观。

这样,居住区、商场、广场以及传统的集市等都属于此范畴,而象博物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以及各地这类大型城市广场及奥运会场等等景观则要排除在外。

国外对此方面的研究的内容也很多样,包括人们与日常景观之间的关系,种族、性别、信仰、地方文化对其的影响,以及不同人对乡土景观形成的不同意象和评价等。

  寻常景观显然既包括农村景观也包括城市景观,而且在城市中很多日常景观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形成的,而非刻意设计而成的。

日常生活不仅包括必须进行的一些活动,还包括一些休闲、社交性活动,因而日常景观并不完全具备功用性。

此外,该理解承认历史过程的存在,事物本身的发展处于变化之中,日常景观既有地方自身发展的过程,又有外来文化影响与渗透的过程。

只要外来其他区域的技术与创新能够融入地方的生活,它们依然是乡土的。

以汽车的发展为例。

毫无疑问,汽车是现代化的产物,显然不属于本土的东西,但只要不把汽车当成展示自己财富与地位的象征,不使其成为政治工具,汽车也可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也能成为“乡土的”。

美国现今比较流行的活动汽车住房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乡土景观。

文丘里的“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观点就是建立在这种汽车景观作为美国现代乡土景观意义之上的(Venturi, Brown and Izenour, 1972)

  曾经是帝王贵族的正统和高雅的景观,时过境迁,也可成为寻常姓所的普通景观,所谓“朱雀桥边野花草,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表一:

三种对乡土景观不同理解的对比

  1.2 本文对乡土景观的认识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俞孔坚,2002)。

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

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

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却一不可。

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

  

  (1 )乡土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体:

内在者

  当地人或“内在者”(Insider)指的是长期在一地生活的人,这些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是融身于景观之中的( Relph, 1976)。

一种文化景观的形成即可以是内在者作用的结果,也可以是外在者创造的产物,通常情况下,这两种作用力也是交融在一起。

内在者出于自身生活的需要,对于所处自然环境进行影响和改造,他们的生活需要,乃是乡土景观形成的原动力。

创造乡土景观的内在者应具有以下特征:

  a.普通人:

即大众,具有群体共性,在一群当地人中并不显得另类和突出的那些人。

这种大众的界定,直接和当地的社会构成状况相关。

在西藏这样一个宗教因素已经深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地区,所谓的普通人就不仅包括普通的藏族群众,而且还应包括喇嘛。

  b.使用者和创造者统一:

一种文化景观是由人创造的,其目的就是为人所用,尽管这种使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观看、实际使用及其他等。

乡土景观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必须是统一的,或者说使用者必须主持和部分参与景观的建造过程。

以城市住宅和乡村住房为例,城市住宅大多是规划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的工作结果,只有在建成之后居民才会搬进来居住、生活,因而不应属于乡土的范畴;而乡村的住房多由居住者自己准备材料、选地基、并确定和安排整个建造过程,虽然靠一家人的力量无法完成建设工作,邻里乡民的帮忙也是以居住者的意志为主,随时听其安排。

以藏区为例,寺庙建筑的建造虽然很多都是敦请尼泊尔或者汉族工匠进行的,但无论那一个寺庙的建成,都离不开当地民众和喇嘛的参与,藏族文化在寺院的建造和形成中毫无疑问起着主导作用。

显然寺庙景观也应归入乡土景观的范畴。

而如上图所示的堆玛尼堆的过程,是藏族民众处于自身信仰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行为,玛尼堆对于他们的习俗来说有着使用价值,因此他们堆玛尼堆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与此同时他们又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使用者的身份(图1)。

  (2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而后者是景观的印象。

Jackson(1984)认为景观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空间,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

主体—内在者和客体—乡土景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即内在者与周围环境相互调和、相互适应的过程。

任何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都是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人的过程。

塑造的过程当然是通过主体的行为进行的,意即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通过限制人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

行为是文化景观形成过程的中介。

乡土景观形成过程的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中介的行为的特殊性:

  a.具有功用性。

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使用过程和创造过程合而为一的。

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得创造过程的目的变得更为直接明了,即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这些使用者又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就是生活、生产。

而生产、生活行为又是大众居民最常见的使用行为,这种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既定的景观进行完善和修正,即使用行为也是一种创造行为。

可以说乡土景观中的使用行为和创造行为都是有功用目的的(图2,3)。

b.具有自发性。

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景观创造的行为随时可以发生,不受其他因素的约束,只要正在进行行为的人愿意。

另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