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3953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docx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2.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答: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2)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3)对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

对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

3.如何才能更好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答: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领导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1)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到目前已有160年了,一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科学理论。

(2)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

各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探索符合本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3)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拒绝学习借鉴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的著作中引用了大量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把人类文明的果实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营养。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中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和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经验和方法,都应该吸收和借鉴,为我所用。

当然这种吸收应是批判地继承、学习和借鉴,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4.为什幺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答:

(l)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也是导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影响因素。

5.简述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的主要表现。

答:

(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6.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答:

(l)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答:

(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2)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8.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过程。

答:

(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3)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

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9.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答: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存在了。

(2)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3)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不但依然存在,在竞争目的、手段、范围、激烈程度和后果等方面,都较自由竞争时期有所不同。

①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3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蓝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4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10.怎样理解货币的本质?

货币具有哪些职能?

答:

(1)就货币的产生和起源而言,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通过货币产生的过程揭示出: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值。

②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不断运动,称为货币流通。

③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5支付手段职能,是指枉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贷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6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1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这种结合有多种形式,并且这些具体形式还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则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大型企业的投资,特别是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承担,这时就要由国家来兴建这些企业和设施,国有经济就产生和发展了起来。

这些国有经济都是为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仍然是为了解决单纯的私人资本所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以及国家和私人资本共有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占主体地位的还是私人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主要通过这种在私人企业外部的调节控制,实现其经济职能的。

12.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答:

(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但这并不是说,垄断产生后,竞争就不存在了。

(2)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3)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不但依然存在,在竞争目的、手段、范围、激烈程度和后果等方面,都较自由竞争时期有所不同。

①竞争的目的不同。

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蓝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

④竞争的范围不同。

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13.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

(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14.简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

(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2)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④社会主义事业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7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15.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阶级斗争虽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们在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6.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答: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2)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