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9111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docx

教学检测南京市六校联合体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教学检测: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知识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爿pn

毋宁w

异爨cun

茕茕独立qing

B.包扎zh

委靡m

泥淖no

饿殍遍野pio

C.笑靥y

针砭bin蹩进bi

溯本求源shu

D.鏖战o

玉骢g槛阱jin

亟来问讯j

2.下列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不仅相关涨粉、刷单的生意在一些电商平台公开出现,呈现出明码标价的产业链,而且粉明星,就为他(她)刷单,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粉丝______甚至是追星文化,被视为不再道德有亏的________。

这次央视的报道中就提到,热衷选秀节目和狂热追星的粉丝通过雇佣水军为支持的偶像刷榜刷量。

而艺人经纪公司和一些新媒体平台则从中嗅到商机,也在背后________。

A.自觉

理所当然

推波助澜

B.自愿

理直气壮

兴风作浪

C.自愿

理所当然

兴风作浪

D.自觉

理直气壮

推波助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

B.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产生并流行于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近二十年来,我国新出现的两化融合、信息经济等概念也属于这一概念的范畴。

C.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D.当前的反腐形势很好,但这一政治举措能否如老百姓所期望的那样,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基础,关键还在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态度和做法。

4.下列交际用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王岩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时常请朋友阅读他的文章,还总是谦虚地说:

由于本人水平较低,作品中肯定有不少缺点,请您斧正。

B.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

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5.下列文学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常以风骚并举,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同被视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流,后代常用风骚来泛称文学。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与韩愈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他们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口号,创作出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

C.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他第一个大力创作慢词,以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D.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剧《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奥赛罗》,以及喜剧《威尼斯商人》等。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第,困长安。

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

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窈恐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杨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风翔上谒,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

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杂问。

宰相张镐曰:

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

甫谢,且称:

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

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

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京师还,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入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

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后南游,客耒阳,一夕大醉而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

《新唐书杜甫传》

【注】陈涛斜,地名。

在陕西咸阳县东,亦谓之成阳斜。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B.时所在宼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C.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D.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迨:

及、等到

B.陛下其忍弃之

其:

语气词,表反问

C.会严武节度剑南,往依焉

焉:

语气词,可不译

D.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忤:

抵触、触犯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在,也称行在所。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文中指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所在之地。

B.布衣交,指老百姓之间的贫贱之交,文中指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

古人有刎颈之交、莫逆之交、金兰之交等。

C.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比如《陈情表》等。

D.骸骨,旧时称辞官为乞骸骨,意思是使自己的身体归葬故乡;在文中指的是皇帝赦免了杜甫的死罪。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3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分)

(3)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2题。

倾杯

[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

暮雨乍歇。

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

想绣阁深沈,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

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

蛩:

蟋蟀。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该词在表现手法上,因调而异,变化多端,有的用直笔,有的多曲折,有的两者兼备。

B.该词起首两句描绘洲渚宿鸟,对偶工整,落字、横字形容鹜鸟飞下和雁字排列的状态,这是秋江暮色。

C.高阳人散用高阳酒徒的典故,说明往昔暮宴朝欢都已烟消云散,如今孤村独坐,惟有对月自伤。

D.这首词上、下片一气贯通,浑然一体,感情单一集中,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佳作。

11.该词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并加以赏析?

(3分)

12.请结合全诗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2)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6)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7)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8)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五、现代文阅读

(一)(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扒火车

父亲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他扒的是拉煤的货车。

火车经过车站时,父亲挑着一担米糖,身影如风,和火车进行赛跑。

他的脚下,像装了风火轮一样,越跑越快。

就在火车驶离站台的一瞬间,父亲纵身一跃,一手稳稳地托住肩上的担子,一手凌空攀上车门边的把手,三下两下,身手敏捷地上去了。

彼时,天边夕阳正在缓缓坠落,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父亲站在火车顶上黝黑的剪影,伟岸,如松。

其实,这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和儿时连环画上的铁道游击队差不多。

父亲个子瘦小,身单力薄,别说是挑一担米糖追赶火车,就是让他在平地上挑稍微重一点的担子,也是吭哧半天,举步维艰。

但是,他确实扒过火车,在浙赣线上。

我老家丰城以产煤而闻名江南,素称煤海,浙赣铁路特意在这里设了一个小站,每天挖出山一样的煤炭,从小站的煤场装运出发,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过萍乡,一路西行到达湖南株洲,然后换火车头,京广线南下或者北上。

我的家,就在小站二十里地开外的一个小山村。

1977年冬末的黄昏,万物萧条,母亲挑着一对空箩筐,走在去镇子的路上,父亲袖着双手,缩头缩脑,亦步亦趋,跟在母亲的背影里。

寒风凛冽,如刀,从平原那边一刀一刀割过来。

两个人走到镇上时,又冷又饿,几乎要虚脱。

母亲娘家的舅舅住在镇上,开一爿铁匠铺。

母亲带着父亲在她舅舅的店里,厚着脸皮喝了两碗稀粥,仰仗舅舅担保,在镇子东边的糖坊里赊了六十斤米糖。

和往年一样,母亲摸黑又送了五里路,把担子搁下,紧了紧父亲扎在破棉袄上的腰带,叮嘱道:

小心点儿,一家人能不能过个年,就看米糖能不能卖出去了,就指望你了。

黑暗中,父亲点了点头。

母亲又从怀里掏出两枚煮熟的鸡蛋,放进父亲里面衬衣的口袋里,说:

明天你生日,带上吧。

父亲又是点了点头,然后在母亲的注视下,挑着六十斤米糖,一步三颤,嘴边呼呼地冒着白气,像只鸭子一样摇摇晃晃,朝煤矿火车站的方向一路歪下去。

不远处的村落,隐在荒凉的山坳间,灯火稀疏,偶尔几声狗吠,在寒冬的夜空中,空荡荡地响起,空荡荡地落下。

父亲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凌晨四点,终于到了煤矿火车站。

偌大的车站,空荡无人,几盏昏暗的路灯,亮在半空中,异常冷清。

父亲观望了一阵,然后蹲在铁路脚下,从箩筐里摸出两个用针线缝补起来的大蛇皮袋,将箩筐套在里面扎牢固,还特意在外面留了很长的麻绳。

忙完这些,他爬上火车尾部的一节露天车厢,手攥住麻绳的另一头,像用水桶在井里打水一样,站在车顶边沿,将那两个大口袋吃力地拽了上去。

这时,一盏马灯从扳道房里游离出来,灯光昏黄如豆。

父亲忙猫腰隐在旮旯里,心里无比恐慌。

那盏马灯一路逡巡,从车头到车尾,走走停停,走到父亲这边的车厢停住了,父亲听见脚底下有男人瓮声瓮气的嘀咕声:

今天老汉我六十岁生日,高兴哩,每人发六个馒头。

紧接着,车下扔上来一个塑料袋,准确无误地砸在父亲头上。

父亲瞬间明白了什么,忙站起身去看——一个穿铁路制服的老人,举着马灯,左脚有些跛,已经踅回身,一高一低地朝车头摆去,不时往车厢里扔东西。

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有一群同路人,更没想大家早已在老人的眼皮底下。

父亲看着老人远去的灯光,温暖无比,他想说些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的祝福话,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父亲捏了捏自己衬衣口袋里两枚圆溜溜的熟鸡蛋,踮脚望了望老家小山村的方向,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火车是在第二天下午才出发的。

火车一声长鸣,浑厚深沉,惊醒了沉睡在煤堆里的父亲。

他蓬头垢面,全身黑乎乎的,像一个挖煤工。

父亲探出脑壳,警觉地看了看四周。

冬天的下午,没有阳光,天幕低垂,病恹恹的,满是阴霾。

远处,是枯瘦的山水,空旷的田野,还有一排排光秃秃的直刺向天空的白杨树。

火车过樟树,过新余,过宜春,一路呼啸,向西驶去。

火车头喷出的一团团白雾,在暗哑的黄昏里,炊烟一样袅袅升起,把父亲看得如痴如醉。

父亲心想,家里该喂猪打潲,做晚饭了。

(取材于夏阳的同名小说)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门见山,直接交代父亲扒火车的历史,用父亲扒火车这一违法行为开篇,引人好奇,促人探究。

B.母亲的精明能干、坚强镇定,反衬出父亲的懦弱无能,而正是母亲面对艰苦环境的勇气促使父亲由懦弱走向坚强。

C.穿铁路制服的老人借自己过六十岁生日给扒火车的众人放行,体现出在艰难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D.两枚熟鸡蛋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既体现了父母亲的相濡以沫的深情,也表现了父亲对于家人的挂念、对于承担责任的决心。

15.小说是如何刻画父亲形象的?

请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

(6分)

16.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中划线句的丰富意蕴。

(3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

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

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

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

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已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方官去拜访他,问他一个人在这儿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儿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何寂寞之有。

又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谓梅妻鹤子,都是典型的例证。

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

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

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

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

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

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

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选自201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松、竹、梅作为人格精神的象征物,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B.

松、竹、梅被人格化的传统,显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

C.

松、竹、梅被中国人喜爱,与其独特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密切相关。

D.

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1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围绕松竹梅与中的国文化风骨的关系,从古及今,论述了松竹梅古今不同的文化风骨内涵。

B.

文章引用苏诗和林逋的典故,旨在论证古人既欣赏松竹梅的外在形象,更欣赏其内在的品格。

C.

文章在论及松竹梅人格化的原因及其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时,采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

D.

文章用陈毅的诗、陶铸的散文、歌曲《红梅赞》等例子,证明了松竹梅被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

1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以松竹为友,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思想的影响。

B.

古人概括提炼的松竹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传达的人生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C.

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新性,是由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的。

D.

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在当今社会得不到创造性的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是因为我们没有对它们给予新的阐释。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2题。

材料一(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

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

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

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

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

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

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

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二(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

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

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

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

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

企业首先要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

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材料三(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

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

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

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一一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

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

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

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

而在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

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20.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用日本制笔企业:

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B.

材料二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C.

材料三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有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D.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发展缓慢,我国要想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2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具备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仅要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要有责任心,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B.中国堪称制造圆珠笔第一大国。

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些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坐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

C.

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D.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22.

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6分)

八.名著阅读(6分)

23.

(1)简答题

早知人情比纸薄,我懊悔留存诗帕到如今。

请说出这句越剧唱词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情节,并简述该情节。

(4分)

(2)根据作品内容填空。

(2分)

《茶馆》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精明干练、圆滑世故的王利发;刚强耿直、富有正义感的_________;胆小怕事、懒散无能的_________;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唐铁嘴等。

九、作文(60分)

2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