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成果报告1doc.docx
《保险成果报告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成果报告1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险成果报告1doc
创新理念,聚合资源,培养中国一流保险人才
保险是我国金融领域首先对外开放的一个新兴行业。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保险业恢复不久,西南财经大学准确地捕捉到市场经济建设中保险人才奇缺的先机,1983年首批在全国高校中设置保险专业,开始了培养我国一流保险专业人才,振兴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不懈探索。
21年来,学校密切追踪我国保险业开放和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学校居国内前列地位的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优势,积极聚合并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地将行业背景、国际资源、学科实力、科学研究的优势转化为教学与人才培养优势,构建了全方位开放、高水准办学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着力培养了一批适应性、创造性强,国际型特色突出的高素质保险人才。
学校已经成为中国一流保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项目所构建的国际保险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本科保险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和高素质保险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第一部分成果内容
一、创新理念,突出特色,明确一流保险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校保险专业从创办之初起就确立了以时代意识、国际视野和先进标准为特征的科学人才观和质量观,树立了“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的办学思想和“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文化”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聚合国内外办学资源,铸造一流师资,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的办学思路,在我国高等财经教育领域独树一帜。
我校保险专业教育在全国高校中表现出了“四个率先”:
1983年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保险专业、1991年成立保险系、1997年成立保险学院;1980年代中期在保险市场尚未对外开放时,率先确立了面向国际的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1991年率先推行“专业对口,顶岗实习”制度;1995年率先创办了中外合作培养“国际保险会计”专业人才的办学模式。
时代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国内外保险理论与实践前沿,突出加强对学生“发展保险,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养成学生关注保险、关注民生的人文精神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着力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理想抱负的保险专业人才。
国际视野——全方位对外开放办学,追踪和把握国际保险理论、保险业务发展的最新动向,铸造熟悉国际最新保险理论的师资,制定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直接引用国际先进教材,构建国际型保险人才培养体系。
标准先进——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的培养原则,努力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融合素质,目标明确、标准先进、内容新颖、技术现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保险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保险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不同办学层次确立培养目标:
本科层次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保险人才;硕士层次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创新型国际保险人才;博士层次培养理论功底深厚、具有广泛国际视野、科研能力强的高层次保险人才。
二、聚合资源,创新机制,构建一流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作为转型经济国家,保险教育资源缺乏,保险人才培养体系滞后,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
西南财经大学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个聚合、二个转化、三个构建”的改革思路,构建了一流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一个聚合:
积极聚合并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上,我校保险专业“起步早,力度大,合作广,效果好”。
在充分挖掘校内学科、师资、图书文献等资源的基础上,多年来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和高等学校的合作与交流,为培养高素质保险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19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保险公司作为联合办学的对象,先后与英国保众保险公司、法国安盛国卫保险集团、日本三井住友保险株式会社、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美国纽约人寿保险集团等国际著名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日本精算师考试中心”、“美国LOMA考试中心”、“保险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一批教育和考试机构,还与加拿大宏利保险集团、美国林肯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法国巴黎保险学院、德国曼海姆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20余家国外保险公司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留学研修、专家互访及图书文献交换等合作关系,从而为培养国际型保险人才提供了高规格的办学条件。
同时,密切与国内各大保险公司、政府机构和一流大学的紧密合作与服务支持关系。
1985年以来,长期承担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保监会金融保险类课题研究、政策咨询、教材编写、干部培训,以及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和精算师资格考试工作。
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在国内其他院校和保险公司长期聘请一批客座和兼职教授为保险专业开设讲座与学术交流。
(二)两个转化:
把外部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内在的办学优势,把学科实力、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学校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有效聚合与利用国外、国内和校内三个渠道的优质资源,促进外部资源内部化,促进校内优质资源的共享,形成了资源聚集、内外互动、持续发展的保险专业办学优势。
2003年,与中国保监会、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共同发起,在我校举行了首届“全国保险人才培养研讨会”,并建立了41所高校作为理事单位的“中国保险教育论坛”,进一步推动我校及我国保险教育的发展。
积极推进相关学科之间渗透融合,将保险学的学科基础课与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打通,在全校选聘优秀教师承担保险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指导工作。
积极推进以研促教,研教互动,把优秀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内容。
在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吸纳部分保险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参与,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长期坚持对毕业生实施“扶上马,送一程”的后续教育,助推其尽快成长,又形成了新的可聚合与利用的办学资源,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生动素材和依据。
(三)三个构建:
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三大保险人才培养体系
国际、国内、校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与转化,使保险专业具有高水平师资队伍、扎实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措施,先进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持久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有力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特别是在国际保险会计人才培养、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和保险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构建国际保险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1994年,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依托学校会计等专业学科优势,与英国保众保险公司合作开创了国际保险会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通晓国际惯例、振兴和发展民族保险业的保险财务专家型人才。
该模式运作特点主要是:
中英联合管理:
中英双方联合设立“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
精选优质生源:
每年从录取的研究生中遴选20—40名政治思想优良、英语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复合型培养方案:
构筑会计、保险和精算三结合的课程体系,10门专业课采用原版英文教材,英语讲授、作业和考试。
中外教师共同授课:
其中英方教师承担8门专业课的教学。
试行双导师制:
每位学生由保险专业和会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
国际交流培养:
选送中方教师及优秀硕士生去英国进修或实习。
2.构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保险专业本科“顶岗实习”起步早,影响广,效果深远。
从1991年,在国内财经院校中率先提出和实施“顶岗实习”,与保险公司合作在成都、绵阳、德阳三个城市建立3个“实习基地”及其下属的和48个实习点,打造了全程参与保险公司实际业务运作的平台,至今已达14年。
其主要做法是:
集中组织,全员参与:
由保险学院集中组织、集中管理,学生集体在保险基层公司实习。
全程熟悉,顶岗上班:
学生按业务流程进行轮岗实习一个月后,统一按公司正式员工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逐步达到独立工作顶岗上班。
优化机制,提升效果:
将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合并为3—4个月的顶岗实习,安排在保险公司的业务繁忙期,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熟悉业务。
严格管理,务求实效:
与实习基地周密协商制定实习计划;专业课教师指导,实习基地安排职工指导;学院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实习检查学生实习日记、实习纪律、实习业务和调查报告;严格评审实习报告及召开总结汇报会。
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学生在“顶岗实习”为实习公司创造了实际的经济效益,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建议,促进了保险公司业务的发展。
3.构建了高素质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了富有成效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积极开辟教师国内外学习和进修途径,培育了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水平高,国内一流的保险专业教师队伍。
现有18名专业教师中,教授和副教授比例为61%,博士(含在读)比例为73%,90%的教师曾赴国外学习、研修和学术交流。
13名教师担任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本专业教师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校级课题103项(近3年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5项,省部级13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和教学奖励89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84部。
学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性地提出在保险专业本、硕、博层次实行模块组合式课程架构,在学生高年级时针对其进一步深造或就业的不同需要,量身订做不同的培养方案,实现因材施教、定位培养的办学理念。
建立并实施了教学管理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长期坚持“集体观摩教学、集体评教制度”,促使教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咨询、科研创新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中国保险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精算师资格考试和美国寿险管理师、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
第二部分实践效果
经过21年的办学实践,我校保险专业无论在办学层次还是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得到了国内保险学界、业界的高度认同,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效应。
一、我校高素质保险人才的特质
适应性强——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虚心好学,勤奋敬业,受到全国各家保险公司的普遍肯定和欢迎。
他们毕业后不需要上岗前培训,就能“立刻进入岗位,独立动手操作”,很快适应保险工作岗位的要求。
创造性强——学生分析研究能力较强,对现实保持高度敏感,能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熟悉国际惯例和业务,能够创造性地开展保险业务,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解决方案,许多学生取得了不凡的工作业绩。
国际型特色突出——保险专业多年来以其极强的专业教学班底,国际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置身于国际环境(本、硕、博每年选送学生出国实习进修),感受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和文化氛围,为其成长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与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我校保险学院被社会誉为“跳‘国标’的保险学院”。
二、我校已成为中国保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我校保险学院是全国普通高校中唯一独立设置的保险学院。
保险专业以在培养层次齐全,培养规模大,毕业生质量高,得到国内外保险业、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以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突出业绩走在国内高校同学科的前沿。
1999年我校成为教育部保留的独立设置保险专业的全国五所高校之一,保险专业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保险专业毕业生长期以来供不应求,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近4年来平均保持在96%以上(不含自主创业和继续考研),硕士、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特别是保险会计研究生离毕业还有一年多就被预订一空。
生源数量充足且素质优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考生纷纷报考我校国际保险会计方向研究生。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认为,多年来的实践说明“西南财大保险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合格的、一流的,为保险界赞叹不已”。
英国商联保险公司等国际知名保险公司认为我校是“中国大学与英国保险公司合作的优秀典范”,“实现了为(中国)保险业培养特殊领域人才的目标”。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等国内著名保险公司一直把我校作为每年选拔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对象”。
本项目先后获得了教育部、四川省、中国人民银行多项优秀教学成果奖。
教育部门和各兄弟院校也充分肯定了我校保险专业的办学成就和推广应用价值。
高校同行专家认为本项目“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在高校财经类特别是金融保险专业教学中广泛推广。
”《人民日报》、《瞭望周刊》、《中国教育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了本项目在办学模式、学生质量、科学研究等方面改革创新的突出业绩。
瞭窷
第三部分创新点
一、树立了先进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我校保险专业的办学思路和实践,符合保险业和保险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科学人才观和质量观的要求,是一个观念先进、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目标、手段和条件相互统一,学院、学科和专业协调发展,理想信念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保险专业教育融为一炉,培养具有中国气派的一流保险人才的成功范例。
二、构建了学校与社会特别是保险业界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的办学机制
创造性地探索了一条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聚合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善于把保险业的发展要求和各种资源转化为学校的办学优势,把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对保险事业发展的推动和贡献,构建了学校办学实践和保险业发展以及毕业生成才与回馈之间多向循环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反映了我国保险业走向国际,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需求,对于促进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具有新的启示。
三、形成了面向社会和市场、定位培养的新型保险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保险专业提出并实践了“面向社会和市场、定位培养”的全新博士、硕士、本科人才培养观念,在国内率先提出和实施了一整套适应保险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国际保险会计硕士的中外合作培养方式及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都具有开拓创新性,成为国内首创且迄今独有的教育“品牌”。
“专业对口、顶岗实习”制度系财经类高校中率先实施并成功坚持14年,为高等财经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富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
全面渗透和彰显“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精神底蕴,正确处理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适应了入世以后我国保险业发展对新型保险人才提出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