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7883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docx

中西医结合技能考试

第一站

1号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期咳痰量明显增多,气短,呼吸困难,喘息和憋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属中医的“心悸”“肺胀”“喘证”“水肿”,1.代偿期:

常有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稍动即感心悸、气短、乏力和劳动耐受力下降,并有不同程度发绀等缺氧症状;2.失代偿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主要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患者表现为呼吸衰竭,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加重,严重者导致肺性脑病,或以右心衰竭为主喘证(痰热壅肺证:

喘息气粗,烦躁,胸满,咳嗽,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溲黄便干,口渴,舌红,舌苔黄或黄腻,边尖红,脉数或滑数。

治宜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方选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麻黄、半夏、石膏、贝母、知母、芦根、生姜、大枣、甘草与慢性支气管炎鉴别:

慢性支气管炎与中医“久咳”相类似,属中医“咳嗽”“喘证”等范畴。

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表现。

阻塞性肺气肿为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症状经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某些患者可能存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从而使两种疾病难以区分。

与支气管扩张相鉴别:

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

合并感染时咯大量脓性痰。

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性锣音。

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与风湿性心脏病相鉴别:

肺心病患者在三尖瓣区可闻及1-2级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各项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2号题:

2型的糖尿病:

中医称“消渴病”,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口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与肾性糖尿相鉴别:

肾性糖尿  

(1)血糖正常或偏低糖耐量曲线正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或略有波动);

(2)尿糖阳性,一般每天尿糖量<30g持续出现尿糖而不随饮食波动;(3)尿中可检出葡萄糖还原物质;(4)碳水化合物储积和利用正常;(5)有阳性家族史,无糖尿病和既往肾脏病史。

3号题:

左心衰竭:

属中医“怔忡”“惊悸”“胸痹”“水肿”等范畴。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至器官低灌注等临床表现为主。

证见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咯血,其他可见乏力,疲倦,头晕,心慌,少尿等。

查体见两肺底湿性啰音,慢性左心衰一般均有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和(或)收缩期杂音可出现交替脉。

心肺气虚证:

心悸,气短,肢倦乏力,动则加剧,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弱。

治宜补益心肺;方选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茯苓,茯神,当归,川芎,黄芪,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熟地,紫菀,桑白皮等。

4号题:

高血压:

属“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临床可见头晕、头痛、情绪易激动、颈项部板滞、注意力不集中等高血压的一般症状。

肾阳虚衰证:

头晕眼花,头痛耳鸣,形寒肢冷,心悸气短,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脉沉弱,舌胖淡。

治宜温补肾阳,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

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附子、五味子、肉桂、生姜、大枣等。

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鉴别:

高血压血、尿醛固酮不高,普通降压药治疗有效,由利尿剂引起低血钾,停药后血钾可恢复正常,醛固酮增多症以高血压伴顽固性低血钾为特征,血压轻中度升高,血尿醛固酮增多,尿钾增多,安体舒通实验阳性有诊断价值。

5号题: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II型呼衰肺胀、喘证痰蒙神窍证:

神志恍惚,谵语,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蠕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淡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治宜涤痰开窍,息风止痉。

方选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羚羊角、钩藤、全蝎、人参、竹茹、甘草、生姜等。

与风湿性心脏病鉴别

(1)年龄:

肺心病多在中年以上发病,而风心病青少年多见。

(2)病史:

肺心病有多年呼吸道疾病史,呼吸功能降低,常在呼吸衰竭基础上出现心力衰竭;风心病常有风湿病史,风湿活动及劳累常是心力衰竭诱因。

(3)杂音:

心力衰竭后肺心病杂音增强,而风心病可减弱。

(4)心衰类型:

肺心病常表现右心衰竭,风心病常表现左心衰竭。

(5)X线改变:

肺心病以右室大为主,风心病以左房大为主呈二尖瓣型心改变。

(6)血气分析:

肺心病常有PaO2下降或PaCO2升高,风心病可正常。

(7)心电图:

肺心病有肺性P波及右室肥大,而风心病有二尖瓣P波。

6号题:

患者男,5天前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自服救心丸无效。

现喘息,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动则加重。

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尿少。

3年前患急性前间壁心梗。

心脏听诊:

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舌淡,边有齿痕。

现在心率103次/分。

肺部听诊:

双肺布满湿罗音。

胆固醇:

6.24mmol/L。

心电图:

V1-V4呈Rs型。

彩超示:

左心扩大。

西医诊断:

1、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哮喘;2.冠心病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3、心动过速待诊;4、高脂血症;中医诊断:

怔忡、喘证心肺气虚证补益心肺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黄芪、当归,川芎、茯神、半夏、远志、五味子等。

7号题:

心绞痛:

与中医“胸痹”“心痛”相似,属“卒心痛”“厥心痛”等范畴。

临床表现为胸骨上端或中段之后,压榨样、窒息性疼痛,有发射痛。

气阴两虚证: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头晕目眩、心烦多梦、或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选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

人参、麦冬、五味子、桂枝、生地、炙甘草、大枣等。

与肋间神经炎相鉴别:

肋间神经炎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前胸,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局部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牵拉疼痛。

8号题:

慢性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乙肝大三阳:

HBsAg、HBeAg、抗-HBc阳性。

小三阳:

HBsAg、抗-HBe、抗-HBc阳性。

临床可见黄疸/胁痛。

湿热中阻证:

右胁胀痛、脘腹满闷、恶心厌油、身目黄或不黄、小便短赤、大便粘滞臭秽、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宜清利湿热,凉血解毒。

方选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茵陈、大黄、黄芩、木通、藿香、射干、连翘等。

与自身免疫肝炎相鉴别:

主要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诊断主要依靠自身抗体的检测。

9号题:

癫痫:

与中医“痫证”相类似,属中医“癫痫”“羊癫疯”范畴。

脾虚痰湿证:

痫病日久,神疲乏力,眩晕时作,面色不华,胸闷痰多,或恶心欲呕,纳少便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弱。

治宜健脾和胃,化痰熄风。

方选醒脾汤(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天麻、全蝎、僵蚕、甘草等。

与癔病性发作鉴别:

前者发于任何年龄,发作时意识完全丧失,手足抽搐,口吐白沫或口中羊鸣,发作过后对发作情况完全不能回忆,多有自伤或尿失禁,脑电图可见病理波、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波;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在情绪波动后发作,症状有戏剧性,表现为双眼上翻、手足抽搐和过度换气,一般不会自伤和尿失禁,脑电图正常。

10号题:

类风湿关节炎:

与中医“痹证”相类似,属“痛痹”“痛风”等范畴。

诊断标准:

1.晨僵至少1消失(每天),病程至少6周2.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胀至少6周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5.有皮下结节6.手X线改变(至少有骨质蔬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

肝肾亏虚,邪痹筋骨证:

形体消瘦,关节变形,肌肉萎缩,骨节烦痛,僵硬,活动受限,筋脉拘急,腰膝酸软无力,眩晕,心悸气短,指甲淡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等。

与强直性脊柱炎鉴别: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以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为主,极少累及手,骶髂关节炎具典型X线表现,90-95%HLA-B27阳性而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

11号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属中医“紫癜”“血证”等范畴。

诊断要点: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3.脾不大或轻度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5.具备下列五项中的任何一项:

1、泼尼松治疗有效2、脾切除治疗有效3、PAIg阳性4、PAC3阳性5、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血热妄行证:

皮肤紫癜,色泽新鲜,起病急骤,紫斑以下肢最为多见,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有的甚至互相融合成片,发热、口渴、便秘、尿黄,常伴有鼻衄、齿衄,或有腹痛,甚则尿血、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宜清热凉血。

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等。

与过敏性紫癜鉴别:

对称性出血斑丘疹,以下肢为多见,血小板不少,一般易于鉴别。

西医治疗:

止血、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输注血小板血浆等。

12号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与中医“髓劳”相类似,属“虚劳”“血虚”“血证”等范畴。

临床表现:

贫血、感染和出血。

体检时均有贫血面容,眼睑膜、甲床及粘膜苍白,皮肤可见出血点及紫癜。

肾阳亏虚证:

形寒肢冷,气短懒言,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大便糖稀,面浮肢肿,出血不明显,舌体胖嫩,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宜补肾助阳,益气养血。

方选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熟地,山茱萸、山药、黄芪、当归等。

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鉴别:

本病分为5型,常有慢性贫血,可有全血细胞减少,但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血象和骨髓象三系中均可见到病态造血、表现为粒细胞系核分叶过多,核异常等;红细胞系核浆成熟分离,有核异常,呈多核吗,核破裂;巨核细胞系有小巨核细胞,分叶过多的巨核细胞和巨大血小板。

13号题:

慢性肾衰竭:

属中医“癃闭”“关格”“溺毒”“肾劳”等范畴。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起往往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

只有当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的最低要求时,才会逐渐出现肾衰的症状。

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腰部酸痛,倦怠,乏力,夜尿增多,少尿或无尿等。

脾肾阳虚证:

面色晄白或黧黑晦暗,下肢浮肿,按之凹陷难复,神疲乏力,纳差便溏或五更泄泻,口黏淡不渴,腰膝酸软或腰部冷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舌淡胖嫩,齿痕明显,脉沉弱。

治宜温补脾肾。

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

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附子、五味子、鹿茸、肉桂等。

肝肾阴虚证:

头晕头痛,耳鸣眼花,两目干涩或视物模糊,口干咽燥,渴而喜饮或饮水不多,腰膝酸软,大便易干,尿少色黄,舌淡红少津,苔薄白或少苔,脉弦或细弦。

常伴血压升高。

治宜滋肾平肝。

方选杞菊地黄丸(加减):

枸杞,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等。

与急性肾衰鉴别:

慢性肾衰既往有慢性肾病史,慢性病容,贫血严重,有多尿或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表现,B超或CT可见双肾缩小,构造紊乱;急性肾衰既往肾功能多正常,手术、失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短期内出现尿少或无尿,全身浮肿、蛋白尿,肌酐、尿素氮进行性上升,出现高血压、高血钾、代酸等,B超示双肾增大。

*14号题: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属中医“咳嗽”“肺咳”等范畴。

起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则咳嗽、咯痰、开始为刺激性咳嗽、咯少量黏痰,不易咯出,1-2天后痰量增加,痰由黏液转为黏液脓性,可伴有血丝。

燥热伤肺证:

咳嗽新起,咳声嘶哑,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出,或粘连成丝,或咳引胸痛,多伴有鼻燥咽干,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治宜疏风润燥清肺止咳;方选 桑杏汤(加减):

桑叶,杏仁,沙参,梨皮,贝母,栀皮,淡豆豉等。

15号题:

慢性支气管炎:

与中医“久咳”相类似,属中医“咳嗽”“喘证”等范畴。

临床以反复发作为特点,每年累计发作时间都在3个月以上,并连续多年。

症见咳嗽、咯痰、喘息。

肺脾气虚证:

咳嗽气短,倦怠乏力,咯痰量多益处,面色恍白,食后腹胀,便溏或食后即便,苔薄白或薄白腻,质胖边有齿痕,脉细弱。

治宜补脾健肺,止咳化痰。

方选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黄芪、白术、防风、人参、茯苓、生姜、甘草、大枣等。

肺肾阴虚证:

咳嗽气促,动则尤甚,痰黏量少难咳,伴口咽发干,潮热盗汗,面赤心烦,手足心热,腰酸耳鸣,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宜滋阴补肾,润肺止咳。

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沙参,麦冬,桑叶,甘草,紫菀,百部等。

与支气管扩张相鉴别:

支扩以慢性咳嗽,咯痰为主症,常表现为大量脓性痰或反复咯血,胸部X先检查见支气管管壁增厚,呈串珠样改变,或多发性蜂窝状影像,支气管碘油造影可以确诊。

16号题:

支气管哮喘:

与中医“哮病”相类似。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咳嗽。

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汗出。

热哮证:

气粗息涌,咳呛阵作,喉中哮鸣,胸高胁胀,烦闷不安,汗出口渴喜饮,面赤口苦,咯痰色黄或色白,黏浊稠厚,咯吐不利,不恶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选定喘汤(加减):

麻黄、半夏、杏仁、苏子、黄芩、石膏、射干、知母等。

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鉴别:

(1)诱因:

前者诱因是过敏或呼吸道感染,后者感冒、着凉;

(2)表现:

前者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后者咳嗽咳痰喘息,双肺干湿罗音;(3)肺气肿:

前者并可并发可逆性肺气肿,后者不可逆性肺气肿。

*17号题:

支气管哮喘:

与中医“哮病”相类似。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咳嗽。

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汗出。

寒哮: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咳吐不利爽,痰稀薄色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依法,形寒畏冷,初起多兼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选射干麻黄汤(加减):

射干、麻黄、细辛、紫菀、半夏、五味子等。

与心源性哮喘鉴别:

心源性哮喘有心脏病史,多见于老年人,有心脏病症状及体征,两肺以湿性罗音为主,多在肺底部闻及,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

支气管哮喘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咳白色粘痰,肺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

(参考:

支气管哮喘:

例:

高某,男性,10岁。

2001年10月9日初诊。

呼吸困难反复发作2年,受凉后再发2小时。

患者2年来每因受凉出现鼻痒、喷嚏及流涕,继则呼吸困难,以呼气为主,喉中哮鸣有声,干咳少痰,胸闷,移时自行缓解。

近半年来发作较前频繁,平均每月发作1次,未经系统治疗。

现患者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面色晦滞,口渴喜热饮。

舌淡红舌苔白滑,脉弦紧。

有青霉素、红霉素过敏史。

其母幼时有类似病史,已20年未发作。

查体:

T37、8℃,P110次/分,R21次/分,BP130/75mmHg。

发育正常,口唇发绀,见三凹征,双肺叩诊呈过清音,满布哮鸣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未闻及杂音,肝脾未及。

辅助检查:

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加。

1年前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IgE:

0、05g/L(正常范围0、0001~0、009g/L)。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

请与心源性哮喘相鉴别。

主诉:

呼吸困难反复发作2年,受凉后再发2小时;现病史:

患者2年来每因受凉出现鼻痒、喷嚏及流涕,继则呼吸困难,以呼气为主,喉中哮鸣有声,干咳少痰,胸闷,移时自行缓解。

近半年来发作较前频繁,平均每月发作1次,未经系统治疗。

既往史:

有青霉素、红霉素过敏史;体格检查:

T37、8℃,P110次/分,R21次/分,BP130/75mmHg。

发育正常,口唇发绀,见三凹征,双肺叩诊呈过清音,满布哮鸣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未闻及杂音,肝脾未及。

辅助检查:

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加。

1年前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IgE:

0、05g/L(正常范围0、0001~0、009g/L)。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为主症,诊断为哮证。

寒痰伏肺,遇感引发,痰升气阻,气道不畅,以致呼吸困难而哮鸣有声。

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胸膈满闷。

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

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渴而喜热饮。

舌苔白滑,脉弦紧,皆为寒盛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喘息,伴有胸闷咳嗽,与接触冷空气造成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以呼气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

4、有本病家族史。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IgE:

0、05g/L(升高)。

鉴别诊断:

心源性哮喘:

常见于左心衰竭,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阵发性咳嗽,可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及奔马律。

胸部X线可见心脏增大、肺瘀血等有助于诊断。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哮证发作期;中医证型诊断:

寒哮;西医诊断:

支气管哮喘;中医治法: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剂:

射干麻黄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射干9g麻黄6g干姜9g细辛3g半夏9g紫菀12g款冬花12g五味子6g生姜3片大枣5枚(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色苷酸钠、H1受体拮抗剂等抗炎、抗过敏。

3、对症支持,临床健康宣教。

18号题:

肺炎:

与中医“肺热病”相类似,属中医“咳嗽”“喘证”等范畴。

热闭心神证:

咳嗽气喘,痰声辘辘,烦躁,神昏谵语,高热不退,甚则四肢厥冷,舌红降,苔黄而干,脉细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方选清营汤(加减):

水牛角,生地,玄参,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等。

与肺结核鉴别:

肺结核有潮热、盗汗、消瘦、乏力等中毒症状,痰中有结核杆菌。

胸片示病灶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匀,久不消散,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抗炎治疗无效。

19号题:

肺结核:

与中医“肺痨”相似,属中医“劳嗽”等范畴。

诊断要点:

1.有与排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2.起病隐匿、病程迁延、或呼吸道感染抗炎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3.长期地热4.咯血或痰中带血5.肺部听诊锁骨上下及肩胛间区闻及湿罗音或局限性哮鸣音6.存在结核病好发危险因素7.出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角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过敏反应表现8.既往有淋巴结结核等肺外结核病史。

阴虚火旺证:

咳呛气急,痰少黏稠或吐少量黄痰,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骨蒸颧红,盗汗量多,心烦失眠,性急善怒,胁肋挚痛,男子梦遗失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红降而干,苔黄或剥,脉细数。

治宜滋阴降火。

方选百合固金汤合秦九鳖甲散(加减):

生地、熟地、麦冬、贝母、百合、当归、芍药等。

与肺癌鉴别:

肺癌多见于中老年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及进行性消瘦。

胸片示癌肿呈分叶状,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

结合胸部CT扫描、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等鉴别。

20号题: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属中医“咳嗽”“肺咳”等范畴。

起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则咳嗽、咯痰、开始为刺激性咳嗽、咯少量黏痰,不易咯出,1-2天后痰量增加,痰由黏液转为黏液脓性,可伴有血丝。

风热犯肺/燥热伤肺:

咳嗽新起,咳声嘶哑,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出,或粘连成丝,或咳引胸痛,多伴有鼻燥咽干,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治宜疏风润燥清肺止咳;方选桑杏汤(加减):

桑叶,杏仁,沙参,梨皮,贝母,栀皮,淡豆豉等。

与流行性感冒鉴别:

流感有流行病学史,起病急,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确诊。

*21号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与中医“感冒”相类似,又称“伤风”等。

阴虚感冒证: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解表。

方选加减葳蕤汤(加减):

葳蕤、葱白、桔梗、薄荷、沙参、射干、甘草、大枣等。

与过敏性鼻炎鉴别:

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喷嚏频作,鼻涕多,呈清水样,鼻腔水肿,苍白,分泌物中有较多的嗜酸性细胞,发作常与外界刺激有关,常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

(参考: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例:

李某,女性,28岁。

昨日晨起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

查体:

T38、9℃,P10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

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

胸部X线片示:

未见异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主诉:

发热伴头痛,咽痛1天;现病史:

女性,28岁。

昨日晨起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

既往史:

有无其它相关疾病史;体格检查:

T38、9℃,P10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

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

胸部X线片示:

未见异常。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以“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为主症,符合中医“感冒”诊断。

风热犯表,营卫失和,故见发热、微恶寒、汗出;风热上扰,则见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肺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发热伴头痛,咽痛1天。

2、T38、9℃,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3、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

鉴别诊断:

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外界过敏原刺激有关,有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可缓解,常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荨麻疹等。

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感冒;中医证候诊断:

风热感冒;西医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治法:

辛凉解表。

方剂:

银翘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金银花20g连翘20g豆豉15g荆芥15g薄荷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甘草6g竹叶10g芦根10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等。

3、抗菌药物治疗:

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等。

4、抗病毒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例:

张某,女性,26岁,干部。

干咳少痰5天。

患者于5天前不明原因发生干咳作呛,痰少而黏不易咯出,伴咽喉、口鼻干燥,无畏寒、发热,无心悸、憋喘,自服咳特灵及复方甘草片等药,症状无明显好转。

现症见:

干咳作呛,咽喉、口鼻干燥,痰少而黏不易咯出,舌质干红少津,舌苔薄黄燥,脉浮数。

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先天性心脏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

体检:

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05/75mmHg。

神志清,精神尚可,自动体检,查体合作。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下垂,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良好。

耳、鼻无异常体征。

口唇红润无紫绀,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不大。

颈部无抵抗感,无颈静脉怒张,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

胸廓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称,胸骨无压痛;呼吸节律规整,深浅度适中。

两侧触觉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