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725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汇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10·江苏南京)12.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2010·福建福州)12.决定右图中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B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0·广东东莞)24.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C

A.孙中山B.毛泽东C.邓小平D.胡锦涛

(2010·广东东莞)25.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B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思想

(2010·福建龙岩)11.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010·四川资阳)

22.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右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不能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D

A.标志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使用

(2010·湖北荆州)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D

A.新中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广西梧州)23.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B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2010·吉林长春)

5.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

这次会议是()C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

(2010·重庆江津)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一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D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上来

(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10.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于()D

A.新中国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文革”结束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四川南充)10.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D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0·山东日照)11.1978年被称为“中国命运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大转折”指的是()B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010·辽宁营口)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

A.经济建设B.法制建设C.科技建设D.国防建设

第9课改革开放

(2010·安徽芜湖)8.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C

A.广州B.深圳C.厦门D.上海

(2010·山东聊城)21.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松绑”就是迫切要求()B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设立经济特区

(2010·江苏南京)1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B

A.沿海经济开放区B.沿海开放城市C.经济特区D.内地

(2010·四川内江)20.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C

A.山东半岛开放区B.珠江三角洲C.上海浦东新区D.广东沿海开放区

(2010·江苏徐州)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

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A

A.深圳、上海浦东B.珠海、香港C.汕头、澳门D.深圳、厦门

(2010·广东东莞)26.从1985年起,东莞步和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这得益于东莞地处()B

A.高新技术区B.经济开放区C.沿海城市D.经济特区

(2010·湖南邵阳)9.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该“一号文件”着眼于()A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

(2010·山东青岛)26.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

三十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B

A.深圳B.广州C.汕头D.珠海

(2010·广东汕头)

15.右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人们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2010·湖北黄冈)11.既是近代史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

A.厦门B.广州C.福州D.宁波

(2010·湖南长沙)7.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

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B

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2010·河南)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A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

(2010·山东济宁)22.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C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2010·广西河池市)5.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D

A.资本主义公私合营B.国有企业的破坏

C.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D.国有企业的改革

(2010·湖南衡阳)16.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

“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

”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A

A.厦门           B.广州          C.海南          D.上海

(2010·山东莱芜)12.“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

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A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2010·湖北孝感)25.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亲身体验,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

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

“今早开会,下午分田。

”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D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010·吉林长春)6.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

它是()D

A.南京B.上海C.深圳D.厦门

(2010·江苏宿迁)

27.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0·山东泰安)18.邓小平说: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D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2010·重庆江津)9.今年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设立30周年。

经过30年的发展,昔日边陲小镇,已成为繁华的城市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请问这座城市是()C

A.杭州市B.烟台市C.深圳市D.海口市

(2010·福建泉州)

13.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见右图)的主要原因是()C

A.开展生产合作B.进行集体劳动

C.实行包产到户D.没有发生自然灾害

(2010·江苏扬州)15.今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10·山东日照)1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与“今岁又分田”直接相关的是()D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0·湖南永州)16.20世记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

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C

A.互助组B.农业合作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

(2010·辽宁营口)5.一批外国友人要到被称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他们要参观的城市是()B

A.上海B.深圳C.厦门D.广州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10·江西)5.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某农户墙上刷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的标语。

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是下列哪一时期刷写的?

()D

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10·河北)1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度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遂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遂道口的光亮。

”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D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江苏苏州)12.“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D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010·广东东莞)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