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6985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docx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文学

学科专业(二级)

广告学

序号

A-1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根据上海市“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创意产业是“十一五”发展的重点,广告设计是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的五个子项目之一。

同时,上海市广告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将新媒体广告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业界对新媒体广告创意策划和设计制作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本专业将培养新媒体广告创意策划和设计制作人才作为主要目标,符合上海市“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本专业计划从现在起到2012年,通过师资和实验教学平台软硬两个方面的建设,建立起完备的新媒体广告创意设计实验体系,同时引导教师加强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实现广告学硕士点申报的成功,将上海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建设成为市部级重点学科。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专业教师数:

6名(博士学位副教授2名,硕士学位讲师4名);

教学成果:

校重点建设课程项目“广告美学”(程金海);

科研成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5BZH007“数字美学研究”;(程金海)

硕士生培养数:

4;

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纵向):

12万元。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为推进包括广告学在内的传播科学的发展,上海理工大学建设了现代传播科学实验中心,为学科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在新媒体广告实验平台和相关科研支持方面仍嫌资金不够,需教委提供三百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注:

2.“序号”是学校对该学科专业按建设属性分别排序,其格式为“X-Y”,其中“X”分别用A、B、C表示“需要”、“特色”、“强势”,“Y”为序号。

如“B-1”表示按“扶特”原则需要首先建设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轻工纺织食品

学科专业(二级)

数字印刷

序号

B-1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数字印刷是我校在印刷类院校中首先申请设立的一个新本科专业,为上海市印刷出版重点学科和印刷出版本科高地中的重要专业之一,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

发展目标是把数字印刷专业建设成国内领先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本科专业,把数字印刷实验中心建成市部级重点实验室。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教学成果:

姚海根教授编著出版了《数字印刷》教材,2006年由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

科研成果:

完成了上海市教委《基于PPML的可变数据印刷技术研究》课题。

教师人数:

专业任课教师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1人;另外还有实验师1人。

本硕博培养规模:

本专业为新增本科专业,现只培养本科生。

近三年科研经费:

纵向经费为12万元人民币,横向经费约为40万元人民币。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1)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组织教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争取出版一整套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的数字印刷专业教材,以填补我国在数字印刷专业教材上的空白;

(2)完善数字印刷实验中心,建成市部级重点实验室,并成为上海市数字印刷技术推广基地或产品质量测试中心;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4)积极申请承接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6)加强与印刷企业的合作,发展校外实习基地;

希望市教委能在教材和课程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实验室的建设与完善、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艺术学

学科专业(二级)

动画

序号

B-1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我国的动画产业在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发展是较快的,我们发展动画原创可以依托行业做动漫出版物,可以做衍生产品的开发,例如:

音像制品、游戏、玩具以及生活用品的卡通形象。

利用实验室可以创作不同风格的动画形态,例如;泥偶动画、木版或铜板动画等。

加强民族文化的转播与发展,走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教育之路,也是本专业的坚持。

目标是:

学科建设上水平,教学实验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

争取教学和实验条件较先进,师资队伍建设梯队合理,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动画专业2007年开始招生,动画专业在专业的设置上是有前瞻性的,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也是很具优势,本专业教师23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教师各10名。

是一个年轻但并不乏实力的专业。

本专业正努力通过师资力量的调整和硬件的建设使本系尽快加入到国内同行办学的先进行列。

动画是当代的朝阳专业,在我国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事业的开发、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等诸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希望对于本专业在教学条件和实验室的建设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

(1)动画专业必须的手绘教室,动画创作实验室地建设。

(2)建立教授工作室,为以后的工作室制打下基础。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注:

2.“序号”是学校对该学科专业按建设属性分别排序,其格式为“X-Y”,其中“X”分别用A、B、C表示“需要”、“特色”、“强势”,“Y”为序号。

如“B-1”表示按“扶特”原则需要首先建设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机械工程

学科专业(二级)

工业设计

序号

B-1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我校工业设计在全国较早设立该专业的一批学校之一,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项目中以一个专业申请成功的很少的专业,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

发展目标是把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成上海市极具特色的本科专业,并使之成为泛上海理工大学创意、创新人才训练中心。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教学成果:

陈慎任郑胜等编著出版了《设计形态语义学》教材,2005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科研成果:

完成了上海市教委《产品设计形态语义学》等课题。

教师人数:

专业任课教师8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助教2人;

本硕博培养规模:

本专业现只培养本科生。

近三年科研经费:

纵向经费为本科教育高地等项目经费约607万,横向经费约为7万元人民币。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1)完善工业设计创新创意实验中心的建设,建设一个大小合理的场地用于展览、评点、分析设计方案,从而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并带动艺术、印刷、机械等专业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创新、创意中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定位于引进国际上一流人才,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3)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使得设计形态语义学的专业特色内容得以系统化,更加深入影响国内工业设计领域;

(4)积极申请承接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6)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发新产品发展校外实习基地;

希望市教委能在场地、人才引进和培养、教材和课程建设、实验室的建设与完善、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艺术学

学科专业(二级)

艺术设计

序号

B-1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我国“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印刷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的领域和技术。

综观所选发展方向,无一不与艺术设计息息相关。

因此,艺术学学科群的快速发展和重点建设能为我国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人才支撑和专业保障。

视觉传达是本学科的传统强势专业,其基本的学科系统一直影响着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确立与发展,风格多样性、图形语义表达与图形传达是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立足实践、立足创意、立足时代是该专业的生命。

该专业立足图形创造性规律的研究,同时在表达方式和传递形式的多样式研究上更注重在时代性语境中的演变,以国际视野考量其理论深度的前瞻性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比如:

反映先进文化观的本土文化与国际设计风格的比较研究;新文化表现形式与理念的设计语言研究;以引导市场良性竞争为倡导的创新设计研究;以市场大众审美心理为目标的消费终端产品设计研究;数字技术在形态创造中的特殊语言以及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品牌设计研究等等。

通过设计系统理论研究、设计形态创意技巧研究和市场模型构建之研究,实现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先进性。

印刷媒体设计是本研究方向的特色之一,它在全国该领域中一直有着传统的领先优势与特色,是国内仅有两个(北京印刷学院)特色设计专业之一。

近年来该专业方向加大数码设计手段以及数码印前、印后的教学与研究,毕业生在其应用领域里有着较高认可度。

本研究方向联手学院的数字印刷、印刷包装工程、新媒体与出版传播等优势专业的教学资源,教学特色优势明显。

借助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的优势,争取在文理学科交叉性研究上有更大的突破,实现和完善该设计专业的前沿性教学。

环境艺术专业把握“欣赏艺术”和“实用艺术”的双重属性和复合型、边缘型学科特点,基于时空表现的艺术概念,以经典美学结合当代美学新成果,建构环境与公共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框架,集艺术性、科学性、工程性、技术性于一体,寻求人类与客观环境的最佳协调。

通过生活环境以及走向大众的公共艺术形式反映生活和情感,塑造与人居环境相和谐、根植于特定环境的有机共生的艺术品,营造场所艺术氛围,提高环境整体质量。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国家已将公共艺术设计列为2008年本科特色专业。

几年来,结合社会急需,我们已经形成以下特色研究方向:

城市空间及公共艺术形态特征研究;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生态化空间环境及其视觉形态研究等。

本学科力争在2020前实现一线专业一个,二线专业两个。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本学科现状:

设有视觉传达设计、印刷媒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本科二级学科方向。

现有专业教师2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17名;研究生18名。

本学科人员每年发表核心期刊等高水平论文、作品40篇/件左右,近年来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美术、设计展览20多项次、获金、银、铜等各类奖项10多项次。

承担省部级纵向项目30多项,科研经费在70万元左右,横向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100万元。

作品《蓝色风》获全国第三届水彩、粉画展金奖;

教师一人获2005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教师一人为上海市《包装设计》重点课程负责人;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检测鉴定适用性研究》等前沿性课题获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机构资助。

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兄弟学院的支持下,充分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力争提前实现上述目标,实现发展目标的依据。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1)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300~400平方米的艺术作品展示室。

加强交流、展示,促进科研、教学的良性发展,

(2)尽快建立艺术学学科独立中心实验室,以便推进工作室教学实验模式的展开,以更具弹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与科研的质量,加强与国外同学科知名大学的合作研究与办学。

(3)加大专业资料、包括电子资料的积累,提供有效的学用格局。

(4)希望对艺术学专业的教学条件改善给予特殊的关注,以满足教学条件的完整性。

(5)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引进,年轻教师的进修与培养。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注:

2.“序号”是学校对该学科专业按建设属性分别排序,其格式为“X-Y”,其中“X”分别用A、B、C表示“需要”、“特色”、“强势”,“Y”为序号。

如“B-1”表示按“扶特”原则需要首先建设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轻工纺织食品

学科专业(二级)

印刷工程

序号

C-9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印刷包装业的发展是与国家整体实力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印刷包装类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同时印刷工程是我校的强势专业,是上海市印刷出版重点学科和印刷出版本科高地中的主要领域,是我校在新一轮学科发展中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在今后10年的建设中,印刷工程专业力争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排前3名,学科水平有重大突破,能承接行业内的重要课题和重大课题,参与到国家重大规划课题中。

规划建成国家级本科教育示范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

同时强化工业印刷的研究和应用,拓展印刷的外延。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教学成果:

《数字印刷技术》上海市重点课程。

科研成果:

承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发改委立项的行业标准《烫金质量要求和过程控制》和《模内标签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制定。

教师人数:

专业任课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实验师1人。

其中博士生2人,硕士生6人,本科生1人。

本硕博培养规模:

本专业以本科生培养为主,部分硕士生导师兼任计算机学院、光电学院、机械学院、管理学院等学院的硕士生导师,目前硕士生培养人数10多人。

近三年科研经费:

纵向经费为20万元人民币,横向经费60多万元人民币。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1)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力争与国内同类院校形成错位竞争,重点拓展工业印刷和特种行业印刷应用的研究;

(2)以学生为本,根据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变化,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尤其是实验和实践类教材的编写,争取将最新的理论和技术灌输给学生,强化学生的国家化教育背景;

(3)完善和深化现代印刷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工程中心的建设,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同时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与企业的广泛合作,提高教师的行业知名度;

(5)积极申请承接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6)加强与印刷企业的合作,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在生产一线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学习;

(7)添置大量的专业参考文献和图书资料,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了解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态,紧跟时代步伐。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艺术学

学科专业(二级)

综合艺术方向

序号

B-2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综合艺术专业方向,拥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专业的设置上是有前瞻性的,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也是很具优势,本专业方向正努力通过师资力量的调整和硬件的建设使本专业尽快加入到国内同行办学的先进行列。

综合艺术专业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公共艺术的内容,可以将多种艺术形式、艺术设计与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相结合,形成适合社会需求的艺术专业。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综合艺术专业2004年招生,2008年送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展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

本专业教师23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教师各10名。

多年来本学科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品和作者,他们获得过全国专业美术大展的金、银、铜等各类奖项,并在国际颇具影响的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中崭露头角。

这些成功的经验给本研究方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为了艺术学科的良好发展,为了艺术学院能成为上海理工大学的又一个亮点,1,建议对于艺术学院艺术学科的实验室的建设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尤其是实验室和美术馆的空间。

如:

现代艺术研究所,陶艺实验室,美术馆或作品展示陈列馆。

版画实验室,综合材料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教授工作室,为以后的工作室制打下基础。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注:

2.“序号”是学校对该学科专业按建设属性分别排序,其格式为“X-Y”,其中“X”分别用A、B、C表示“需要”、“特色”、“强势”,“Y”为序号。

如“B-1”表示按“扶特”原则需要首先建设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文学

学科专业(二级)

编辑出版学

序号

B-1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规划和上海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内容创意产业核心人才正是编辑出版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数字媒体和数字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熟悉数字媒体技术、具有数字产业经营能力和文化产品创造能力的新型编辑出版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编辑出版学的新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人才需求非常广泛,学科发展势头亦十分迅猛。

本专业的建设正是基于国家新闻出版传媒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有深厚的行业背景特色和社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本专业采用文理兼备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培养适应新闻出版行业和数字传媒行业发展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

计划从现在起到2015年,通过师资团队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推出一系列高层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成为全国编辑出版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典范,专业排名位于全国10%之内,在数字出版和传媒研究领域形成特色。

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本专业将凭借其文理兼备的学科优势及与新闻出版业界长期合作的行业优势,创建以媒介研究为主的一级博士点一个,并进一步扩大二级学科硕士点的专业设置范围。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本专业目前共拥有专任教师12名,其中从行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4人(3人担任过大型出版社的社长,1人为文化创意公司总经理)。

目前本专业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4名,副教授3人,讲师7人。

博士比率40%。

在校本科生300余名,在校硕士研究生64名。

近三年科研经费100余万元,纵向课题经费40余万,横向课题60余万。

目前在SCI/EI/ISTP/CSSCI/CSCD/SCD等学术期刊年发表论文约30余篇,

科研课题:

学术期刊收费问题调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课题)

教学成果奖:

现代出版传播实验教学体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目前本专业是上海市在相关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六大学科群之一。

为推进本学科的内涵建设和纵深发展,上海理工大学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设立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基地,申请成功国家级的现代出版印刷实验教学中心。

希望教委在学科建设、师资团队建设、数字出版实验平台建设和科研扶持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注:

2.“序号”是学校对该学科专业按建设属性分别排序,其格式为“X-Y”,其中“X”分别用A、B、C表示“需要”、“特色”、“强势”,“Y”为序号。

如“B-1”表示按“扶特”原则需要首先建设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表(修改稿)

学科专业(一级)

新闻学

学科专业(二级)

传播学

序号

A-1

一、明确一、二、三线和需、特、强学科专业身份,描述发展目标。

我专业目前是上海市出版印刷本科教育高地,也是产业发展急需、并非常有特色的专业。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数字产业是“十一五”发展的重点。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将数字出版列为今后发展的重点,整个行业将逐步向数字出版转移。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产业界极其重视的具有巨大潜力和市场的新兴行业,不仅行业需要的人才缺口非常大,而且行业还需要高校科研力量的投入、为产业的发展探索发展方向。

我校的传播学专业是为行业认可的一个以出版传播为主的边缘学科专业,尤以传播内容与传播技术的文理结合为特色,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在高等院校中亦独具特色。

学院从行业中引进数字出版的高端人才后,不仅迅速与产业结合为出版社开发出版网站,还将出版网站的远程控制权引入传播专业的实验室,为师生的科研创造了其他高校没有的条件。

目前我校传播学教授还介入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数字出版的调研活动,并应邀参与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上海市数字出版项目的审定工作。

与其他学校的传播学不同,我校的传播学专业具备极强的数字出版研发能力,目前正在为出版社策划医疗和古汉语方面的大型数字出版物。

在出版业界不少人尚在迷惘如何开展数字出版的今天,这是极强的优势,有可能形成具有引领产业发展的科研能力。

本专业将培养网络出版策划人才和设计制作人才作为主要目标,符合国家和上海市“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本专业计划从现在起到2012年,通过师资和实验教学平台软硬两个方面的建设,建立起完备的数字出版实验体系,和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引导教师结合产学研加强学科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将上海理工大学传播学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部级特色专业,将传播学。

二、现状(简列代表学科专业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各一项,学科教师人数和职称结构、本硕博培养规模、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分列纵向和横向)

专业教师数:

12名(正教授4名,副教授4名,讲师8名);

教学成果:

上海市出版印刷本科教育高地;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科研成果: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换项目“《汉语大词典》网络版V2.0”

硕士生培养数:

10;

近三年科研经费总量(纵向):

37万元。

三、高校采取的措施和希望市教委重点支持的内容

密切配合行业的转型,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逐渐完善现代传播实验中心,建成上海市数字出版传播研发基地和人才基地;组织专业教师结合科研实际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以期对行业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开展教材编写工作,争取出版一套满足现代传播专业教学需求的数字传播专业教材,以填补我国在出版传播专业教材上的空白;积极开展在工具书编纂平台、传统出版的二次传播、移动平台的二次传播、互动出版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

注:

1.每一学科(专业)一张表,控制在500字左右。

注:

2.“序号”是学校对该学科专业按建设属性分别排序,其格式为“X-Y”,其中“X”分别用A、B、C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