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3687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docx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方案一: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经过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在整体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

 

2、经过数学小课题研究,在中高年级逐步形成一批优秀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应该能在数学学习、能力发展中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从而为数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3、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开展数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数学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重要途径。

 

二、总体要求

 

中年级以撰写数学小发现、小体会为主,把握好"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训练应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高年级撰写数学小试验、小调查为主,引导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数学学习引导讲发现、重创造。

在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或者中,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敢于思考,善于发现,特别是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

 

2、、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方法重于知识、过程重于结论、思维重于记忆、长远重于眼前的评价思想,特别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概括与提炼,逐步形成数学能力。

 

3、引导部分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一些调查活动,如节俭、环境、交通、运动、经济、实践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然后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写出小调查、小报告。

 

4、引导学生读好《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数学大世界》等数学报刊杂志,指导学生写好数学小发现或小试验或小调查,积极向学生报刊>投稿。

 

5、在适当时候,出一些数学小课题研究专辑,在《小学生数学报》上出一些专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

 

方案二: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当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

 

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

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

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

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时代的呼唤。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

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经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研究目标

 

经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三、概念的界定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

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四、实施策略

 

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

 

①课前作业。

调查表明,大都的数学老师不太习惯给学生布置预习,有的老师会把上课做的教具也会给学生准备好。

而我们觉得有些内容学生能够看懂的,完全能够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有些教具学生能准备的完全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准备。

②课后作业。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

 

(1)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拓展性作业。

这种作业不但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她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

经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练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注意对后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经过练习有所提高,从而真正地实现"练在关键"。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在练习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生活性原则

 

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原则

 

练习无论是在内容的选取还是形式的呈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5、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

 

六、理论依据

 

①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

"维果茨基提出:

"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她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杜威更提出"教育基于行动"。

因此,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有效地开展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②"数学化"理论。

 

"数学化"理论认为:

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

"数学化"是学生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过程。

学生经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经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

学生的"数学化"的进程贯穿在其所经历的数学活动中,活动是学生"数学化"的根本途径。

 

③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4)"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七、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学生。

 

八、研究方法

 

调查法:

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

 

个案研究法:

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她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

 

经验总结法:

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

 

九、研究时间:

20x年2月至20x年7月

 

第一阶段:

准备

 

时间:

20x年2月至20x年3月

 

主要工作:

1、拟写工作>计划

 

2、制定实验方案

 

3、落实分工

 

4、拟写准备阶段工作情况汇报

 

第二阶段:

实施

 

时间:

20x年3月至20x年4月

 

主要工作:

1、召开会议

 

2、制定整体的研究计划

 

3、课题展示

 

4、阶段性报告及论文

 

第三阶段:

总结

 

时间:

20x年4月至20x年7月

 

主要工作:

1、课题展示

 

2、总结性报告及论文

 

十、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报告

 

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

 

3、练习设计精编

 

4、论文

 

5、教案

 

6、个案分析

 

十一、研究组成员

 

课题组长:

黄静

 

组员:

高小贤蔡秋香李素娟

 

方案三: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

"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中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内化于其中。

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特别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