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664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docx

园艺植物栽培学期末复习重点考点

黄瓜的植物学特性:

根:

“串皮根”;浅根系,栽培上要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

根系木栓化程度高,再生能力差,伤根后不易恢复,适宜直播,育苗移栽时必须采取护根措施,宜早、宜小定植。

茎:

茎蔓生,中空,含水量高,易折断(裂),但输导性能良好。

6~7片叶后,不能直立生长类型,需搭架或吊蔓栽培。

绝大多数黄瓜品种的茎为无限生长,品种的叶腋间有分生侧蔓的能力,具顶端优势。

一般植株坐瓜前,体内养分蓄积充足,易于形成侧枝,故生产上应注意整枝打杈,打顶破坏主蔓的顶端优势茎基部近地面处有形成不定根的能力,不定根有助于黄瓜吸收肥水。

“点水诱根”

叶:

子叶对生,长椭圆形。

真叶呈掌状全缘五角形,互生,叶两面被有刺毛和气孔。

叶面积大,蒸腾能力强,加上根系吸收吸水能力差,需水量大

花:

生产上最常见的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株型。

植株上第一着花节位及雌花节比例是评价黄瓜品种的重要指标。

第一雌花着生节位越低、雌花节位比例越高,对于黄瓜早熟、丰产有利。

黄瓜花的性型是可塑的,最初分化出花的原始体,具有雌蕊和雄蕊两性原基。

当环境条件适于雌蕊原基发育时,雄蕊原基退化,雌蕊原基发育,形成雌花;环境条件适于雄蕊原基发育时,雌蕊原基退化,雄蕊原基发育就形成雄花。

影响黄瓜性型分化的因素:

1.植株基因型:

黄瓜性型分化受三个主效基因F、m和a的决定:

F基因控制雌性表达;m基因与雄性有关;隐性基因a增强雄性

2.植株营养状况:

若光合作用旺盛,呼吸速率降低,C/N值大,有利于雌花分化;蹲苗可促进雌性化发育,增加雌花数。

3.环境因素:

①温度:

适当的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夜间低温,可促进雌花分化 。

②光照:

弱光有利于雌花形成,而强光有利于雄花形成,但8h的短日照对雌花的分化最为有利。

 黄瓜对光照度、日长、温度的反应在黄瓜幼苗期即子叶展开后10-30d最为敏感,因此育苗期温度及日照长短管理,对黄瓜早熟及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③水分:

较高的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有利于雌花分化。

所以育苗时水分要充足,要求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④矿质营养:

氮和磷分期施用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但分期施用钾肥 时,反而利于雄花的形成。

⑤气体条件: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加时,可以抑制呼吸作用促进雌花的分化。

二氧化碳含量高时,可提高光合产量,增加雌花的数量。

黄瓜对于环境条件要求:

温度:

喜温,生育适温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24℃;

最适地温20~25℃;

最适气温25~30℃(日)/13~15℃(夜)。

光照:

喜光,但耐弱光;

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而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

水:

喜湿怕涝,适宜土壤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但长期湿度大易导致病害发生。

肥:

最适宜的是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pH6.5为宜。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肥料不腐熟,易发生烧根现象。

黄瓜整个生育期间要求钾最多。

黄瓜喜肥又不耐肥。

以农家肥为主。

黄瓜花打顶:

即黄瓜植株生长点不再向上生长,顶端出现雌雄花相间的花簇,不再有新叶和新梢长出,形成“自封顶”。

化瓜:

即刚坐住的瓜纽和正在发育中的瓜条,生长停滞,由瓜尖至全瓜逐渐变黄、干枯。

黄瓜日光温室冬春茬四段变温的管理理论依据:

缓苗期密闭保温;抽蔓期和盛果期实行四段变温管理。

上午是黄瓜一天中光合作用最强阶段,温度控制在28±2℃;

下午控制在22±2℃;

前半夜为促进养分运输,温度控制在17±2℃;

后半夜为抑制呼吸,温度控制在12±2℃。

放风温度应控制在30±2℃(晴天)。

黄瓜常见生理障害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1.化瓜:

黄瓜化瓜的根本原因是小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停止发育。

原因:

植株营养生长过旺,养分就会大量向茎叶分配,造成瓜秧徒长而导致化瓜。

黄瓜生长期地温过低,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降低,瓜条营养供应不足也易化瓜;

连续阴天,低温寡照,光合产物少易化瓜;

下面瓜不及时采收,造成果实间的养分争夺,会使上部的小瓜化掉;

此外,花期喷药不当或有毒气体危害等原因,都会引起化瓜。

措施:

防止化瓜的根本措施就是创造适宜黄瓜植株生长的环境,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采收和疏花疏果,以减少小瓜同茎叶或其它果实间的养分竞争。

2.花打顶:

原因:

主要原因是温度偏低或管理措施不当造成的。

低夜温短日照使雌花形成过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对营养生长产生抑制,出现“花打顶”现象。

其次,地温偏低,土壤过干或过湿以及施肥过多引起烧根等原因造成黄瓜根系发育差,吸收能力弱,也易形成花打顶。

措施:

防止“花打顶”首先应避免夜温过低,保证花芽分化阶段夜温不低于13℃,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

对已出现花打顶的植株,要及时采收商品瓜,并疏除一部分雌花。

一般健壮植株每株留1~2个瓜,弱株上的瓜全部摘掉以抑制生殖生长,迫使养分向茎叶运输。

3.畸形瓜:

原因:

一是授粉受精不良,导致果实发育不均衡;二是植株中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干物质积累少,养分分配不均。

防止措施:

生产中可通过花期人工授粉、放蜂授粉,结果期加大水肥供应等措施来减少畸形瓜的发生。

4.苦味瓜:

原因:

瓜条苦味的直接原因是苦瓜素在瓜条中积累过多。

生产中如偏施氮肥,土壤干旱、地温低造成根系发育不良,设施内温度过高导致植株营养失调以及品种的遗传特性等因素都易形成苦味瓜。

防治措施:

生产中可通过选用不易产生苦瓜素的品种,配方施肥,及时灌水,勤中耕,合理通风降温等措施来减少苦味瓜的发生。

西瓜的植物学特性:

根:

根系强大,耐旱不耐涝,再生能力差

茎:

蔓性分枝性强主蔓基部第3~5叶腋处形成的子蔓粗壮,可作结果蔓。

茎节易生不定

叶:

子叶椭圆对生,前两片真叶缺刻少为基生叶。

掌状深裂,叶面密生茸毛,表面被蜡质。

花:

雌雄同株异花,半日花,一般8~9时柱头和花粉生理活动最旺盛,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

果实:

瓠果、形状、皮色、大小因品种而异。

种子:

扁平,种皮坚硬,大小、色泽因品种而异

西瓜的生长发育特性:

根系生长明显,比地上部生长快。

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生长和真叶开始生长,主要依靠种子内贮存的营养供胚芽萌动与胚根生长

西瓜的生长发育周期:

幼苗期:

露真→团棵,25~30d

伸蔓期:

团棵→留瓜节(一般第二)雌花开放,15~18d

结果期:

留瓜节雌花开放→果实成熟

坐果期:

开花→退毛,4-5d

膨瓜期:

退毛→定个,15-25d30~40d

转瓤期:

定个→成熟,7-10d

西瓜耐旱的生物学基础:

1.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

2.茎蔓易产生不定根,有吸收水分、养分和固定瓜秧的作用。

3.叶片有深缺刻,叶面有蜡质层,可减少水分蒸腾;

4.如结瓜以后遇干旱,果实中的水分能倒流回茎叶以维持生命。

顺瓜:

在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将瓜下面土壤做成斜坡高台,将幼瓜顺斜坡理顺好,使之顺利发育膨大

荫瓜:

是将坐果节位的侧蔓盘于瓜顶上,或用麦秸、稻草覆盖在西瓜上,以防夏季高温容易引发果皮老化、果肉恶化和雨后裂瓜等问题

垫瓜:

是在果实下面垫上草圈或麦草,以保证果实发育周正,防止污染及雨水浸泡,减轻病虫害

甜瓜的植物学特征:

根:

厚皮甜瓜根系较薄皮甜瓜强大,主根入土1.5m,侧根扩展可达2.0m,吸收能力强,因此较耐干旱,贫瘠。

薄皮甜瓜主根较浅,深50~60cm,主要根群呈水平生长。

茎:

分枝能力极强,主蔓的每个叶腋均能抽生子蔓,子蔓上发生孙蔓,孙蔓上还能再生侧蔓,只要条件适宜可无限生长。

叶:

叶片圆形、肾形或心脏形,正反面均被绒毛,叶缘锯齿状、波状或全缘。

叶片大小、叶柄长短、叶色与栽培条件关系密切。

花:

雌雄异花同株;雌花多为两性花,为结实花;虫媒花。

主蔓雌花出现较晚,子蔓、孙蔓出现雌花较早,通常1~2节出现雌花。

主蔓雌花出现比例仅0.2%,子蔓达11%,而孙蔓高达40%~63%,故甜瓜多以子蔓或孙蔓结瓜为主。

甜瓜的品种类型:

薄皮甜瓜、厚皮甜瓜

番茄植物学特征:

根:

根系发达,根系再生能力强,不仅在主根上易生侧根,在根茎上,特别是茎节上易生不定根,所以番茄移植和扦插比较容易成活。

茎:

半直立或半蔓生、茎基部木质化、茎节易生不定根、分枝形式为合轴(假轴)分枝、茎端形成花芽、无限生长类型、自封顶类型

叶:

不规则羽状复叶、深裂或全裂、每叶有小裂片5~9对、叶片和茎上有茸毛及分、泌腺,分泌出特殊气味

果实:

多汁浆果,果形有圆形、扁圆形、卵圆形、梨形、长圆形等,颜色有粉红、红、橙黄、黄色。

大型果实5~7个心室,小型果实2~3个心室。

种子:

种子扁平,肾形,银灰色,表面具茸毛。

有胚乳、种子在果实中有一层胶质包围、千粒重3.0~3.3g,发芽年限3~4年。

种子比果实成熟早,授粉后35d具发芽力,50~60d完熟。

种子在果实内不发芽是因为果实内有抑制萌发物质。

番茄生长发育周期:

发芽期:

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显露,需7~9d。

幼苗期:

露真至第一花序现大蕾,需50~80d

开花坐果期第一花序现大蕾至坐果。

结果期第一花序坐果到拉秧结束。

坐果期开花至花后4~5d。

果实膨大期花后4~5d至30d左右。

定个及转色期花后30d至果实成熟。

番茄扦插易活原因:

根系发达,根系再生能力强,不仅在主根上易生侧根,在根茎上,特别是茎节上易生不定根,所以番茄移植和扦插比较容易成活。

番茄常见生理障害及其防治:

1.脐腐病

防治措施:

土壤中施入消石灰或过磷酸钙作基肥;

追肥时要避免一次性施用氮肥过多而影响钙的吸收;

定植后勤中耕,促进根系对钙的吸收;

及时疏花疏果,减轻果实间对钙的争夺;

坐果后30d内,是果实吸收钙的关键时期,此期间要保证钙的供应,可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能有效减轻脐腐病的发生。

2.筋腐果:

褐变型筋腐果白变型筋腐果

防治措施:

生产中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实行配方施肥等方法来防止筋腐病的发生。

3.空洞果

防治措施:

生产中选择心室数多的品种,不易产生空洞果;

同时生长期间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正确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保花保果处理等措施均可防止空洞果的发生。

4.裂果

防治措施:

为防止裂果的发生,除选择不易开裂的品种外,管理上应注意均匀供水,避免忽干忽湿,特别应防止久旱后过湿。

植株调整时,把花序安排在架内侧,靠自身叶片遮光,避免阳光直射果面而造成果皮老化。

5.畸形果 

防治措施:

为防止畸形果的发生,应加强育苗期的温光水肥管理,特别是在花芽分化期,尤其是第一花序分化期,即发芽后25~30d,2~3片真叶时,要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开花结果期合理施肥,使花器得到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防止分化出多心皮及形成带状扁形花而发育成畸形果。

另外,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时,要严格掌握浓度和处理时期。

6.日烧果 

防治措施:

为防止日烧,番茄定植时需合理密植,适时适度地整枝、打杈,果实上方应留有叶片遮光,搭架时,尽量将果穗安排在番茄架的内侧,使果实不受阳光直射。

7.生理性卷叶 

防治措施:

为防止生理性卷叶的发生,生产中应均匀灌水,避免土壤过干过湿,设施栽培中要及时放风,避免温度过高。

生理性缺水所致卷叶发生后,及时降温、灌水,短时间就会缓解。

同时,注意适时、适度整枝打杈。

茄子防治落花及畸形果:

1.应首先从培育壮苗、保护根系、提高定植质量做起,加强田间管理,改善植株营养状况,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

2.此外还可以使用生长调节剂有效地防止早春定植后因环境条件不适而引起的落花。

3.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2,4.D、NAA、PCPA等,可用其涂抹、蘸花或喷花。

4.一般是在含苞待放的花蕾期或花朵刚开放时进行处理

白菜品种类型:

散叶变种、半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