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5818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桃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总分:

160分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敛裾jū倩影qiàn鳏夫guān妖童媛女yuán

B.敕造chì便宜biàn纨绔wánkuà陈抟老祖tuán

C.打夯hāng蹙缩cù间或jiān少不更事gēng

D.傩送nuó拮据jié炮烙páo恪尽职守k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倾泄猝然昊天雕栏玉砌

B.馋言玄想蓬松莫明其妙

C.拾掇撒手出殡向死而生

D.暴躁昵称攫取一愁莫展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一路上,四野风光宜人,大地一派生机。

途中在田埂上休息,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B.最近,长江流域水灾严重,小陈又将奔赴灾区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的母亲。

C.钢铁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李常顺殚精竭虑,知难而进,带领公司坚持实施精品战略,敲开了国际钢材市场的大门。

D.公司明确规定,严格管理,对春节回家探亲但久假不归的两名人员已经按相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B.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服务。

C.巨能体饮平衡饮料作为竞赛指定饮料将为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保持身体良好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D.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5.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加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日前①光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本人写作才能②超群绝伦,如能③加盟贵社,定当④鼎力工作。

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⑤意向,请与我⑥洽谈。

A.②④B.①③C.④⑤D.③⑤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①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②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③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④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

⑤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③⑤②①④D.②④①③⑤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C.戍卒叫,函谷举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

A.暴秦之欲无厌君子生非异也

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反而登舟

C.举酒属客自余为僇人

D.可谓智力孤危渺渺兮予怀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而耻学于师B.始指异之

C.粪土当年万户侯D.舞幽壑之潜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3分)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用心一也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挟飞仙以遨游

D.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吾从而师之

11.下列特殊句式中,与例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

句读之不知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秦人不暇自哀惑之不解

D.苟以天下之大凌万顷之茫然

12.下列文学常识说明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B.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

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

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

C.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嘉佑集》。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D.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与苏轼同为婉约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词集《稼轩长短句》。

13.解释下列加点字(每空1分,共4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2)履巉岩,披蒙茸履: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

(4)故为之文以志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

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

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

祖疑之,入白母。

母曰:

“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

”遂避匿。

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

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

逮久弗获。

会天变肆赦,乃归。

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

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

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

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

“吾而吏耶?

”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使者熟视之,曰:

“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

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

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

未几,云南布政张公紞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

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

祖密言于紞曰:

“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

为治当责实效。

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

”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

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

紞曰:

“无逾祖矣。

”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

紞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殡。

殡毕,哭奠而去。

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

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

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

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输税,免其罪。

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

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

【注】①若:

或者。

②方田:

指方田均税法。

③紞被谴自经:

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

④逋民:

逃到本地的百姓。

⑤占籍:

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绳吏之法尤峻绳:

捆绑。

B.即以其事属之摇属:

交付。

C.无逾祖矣逾:

超过。

D.不可胜计胜:

尽。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职尽责的一组是(3分)()

①闽中法令严核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④为治当责实效

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

1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17.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2分)

译: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分)

译: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

译:

三、诗歌鉴赏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分)

(2)二三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具体分析。

(3分)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3分)

四、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8分)

19.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

(5)谈笑间,。

(苏轼《赤壁怀古》)

(6)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

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

舒婷

  这是一个普通的夜,白天刚下过阵雨。

风特别湿潮,犹如海的呼吸,轻悄地穿过荒芜的花园,抚摸了我一下,脸上一阵凉意。

  是什么使眼睛发潮?

为什么会想起你?

窗外黑黝黝的屋脊,像几条卧鲸。

深深浅浅的灯光,似乎要从万千人生故事中,泄露一点什么消息。

好比一本书的封面,引诱你去翻阅。

不料记忆能及的那一页,竟是老朋友你。

  学生时代你的外号叫蚂蚱。

你长得尤其高又非常瘦。

凸额头,又粗又硬的头发编成结结实实两条辫子,撅在耳后。

  老师提问你,你茫茫然站起来。

你那对视得很厉害的眼睛在老师看来是一种有辱师道的挑衅,同学们则看作凶狠的搜索。

你咕咕噜噜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但不耐烦的老师己从你的课桌里掏出一批罪证:

精致的小鹿、花篮和水袖宫娥,全是用包糖纸编的。

大家哄然大笑。

我以为你会哭,会甩起书包回家。

但一经允许坐下,你仍将凸额抵住桌沿,检视你的宝贝。

它们像虫子一样在你课桌里衍生不息。

至今我还似乎能看到你如何灵巧而且温柔地翻弄那些五光十色的玻璃纸。

  你父亲死时,我去看你。

你家低矮潮湿的房间竟然用铁丝拦了一半,养着十几只珍贵的乌骨鸡。

你家八九口人,原靠父亲做木匠活,现在要靠妈妈养的这些鸡了。

房间的另一半是弟弟妹妹,高高矮矮,最小的妹妹在你母亲怀里吃奶,你母亲的发上,簪了一朵小白花。

弟妹们在做游戏,他们的玩具我是太熟悉了。

那些玻璃纸在昏黑中,发出华丽的光彩。

只是你的眼睛很忧郁。

  我们的友谊究竟怎么开始?

谁能说清草坪上的第一粒种子是鸟衔来还是风吹来的呢?

早读时,我们班的女孩子总到后山找一棵最茂盛的相思树,分坐在各个枝丫上,远远看去,就像栖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相思鸟。

你总要神秘地把我拉走,到林子深处去。

我们把书摊开,做出早读的样子,而鸟儿们正开始真正的早读。

诵读淡青色的风、无拘束的云,拨开灌木丛,白色的野蔷薇正安详地开放。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同学们中有人一改温良恭俭让的好孩子样,宽皮带把腰束得细细的,一只手拎着老师的领子去批斗。

你是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屡经动员和阶级教育,始终和我站在台下,不肯“造反有理”。

于是你又得了“铁杆”(保皇)的绰号,它与你又瘦又黑又结实的样子这样相称。

  插队时我们没能在一起。

  第一次我步行九十里路去你的知青点,远远看见你张着大手飞奔而来,使出那么大的劲勒我,我们一起摔在地上,你的一只鞋甩到水田里去了。

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

满天清明,飞舞的坟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

为什么有关我们共同的记忆总伴有澄澈明净的天空呢?

我们真的把那些阴霾的日子躲过去了吗?

你的铺板上只有一条返潮的草席,“救济性质”的再生布被单,临时垫了几本书为枕头。

我很难入眠,但真的满心快活。

你兴奋地说个不停,没头没脑,我努力猜透是什么隐藏在你的一大堆废话里。

睡不着,你拉着我起来到村外走走。

月色明媚,山村恬静,连狗也叫得有韵味。

我们漫步的斜坡上长满柔软的草,你指着村边一个亮着的窗,说:

就是他!

  哟,铁杆,你在恋爱呢!

怪不得你用沙子搓白塑料鞋,煞费苦心排列你的刘海,它们不肯蓬松,一会儿又一揪一撮地粘在一起了。

  这个梦只是一厢情愿。

你搬出了知青点,一个人住在旧庙的厢房边。

第二次我去看你,在回城之前和你告别。

你上工去了,门没锁。

被子没有叠,一摸,原来温着一大牙缸的稀饭,中间大约浇了一匙酱油。

这就是你的午饭和晚饭。

  大约在这段时间,你迷上了文学,抄了一厚本又一厚本的笔记。

你写的信也“文采”起来。

恋爱中个个都是诗人。

虽然初恋的梦是破灭了,你望着那盏灯一直又过了多少年?

  你是最后一批回城的,安排在市政局修整马路。

你显得更黑了,连你们的工友都叫你“铁杆”。

等我出了一趟远门回来,听说你谁也不通知就结婚了,又听说最近你有了一个女儿。

屡次托你妈转口信去,你始终不回答。

  命运使我成了“文人”,而你默默戴着草帽跟着压路机劳动,这似乎是我们的差别。

但现在我有了儿子,我们同是母亲。

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和你的女儿会不会相识在蔚蓝清澈的天空下?

会不会手拉着手在我们寻找草莓的地方采摘鲜花?

  今夜天空深远沉静,铁杆,我们望的是同一颗星星吗?

  (本文有删节)

20.文章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

(3分)

▲▲

▲▲

21.文章运用了多重对比刻画“铁杆”的性恪特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

▲▲

22.请赏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效果。

(3分)

▲▲

▲▲

23.结合全文,探究文章以“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为题的用意。

(4分)

▲▲

▲▲

六、作文(7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

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桃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答题纸

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

密封线

请将选择题1----12、14---16题填涂在答题卡上。

(45分,每题3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4分)⑴.⑵.⑶.⑷.

二、文言文阅读。

17.(9分)

⑴.

(2分)

(3分)

(4分)

三、古诗文鉴赏(8分)

18.⑴(2分)

⑵(3分)

⑶(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9、

(1)

(2)

(3),

(4)(5)

(6)(7)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

文学类文本(16分)

20.(3分)答:

21.(6分)答:

22.(3分)答:

23.(4分)答:

桃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1.D(A媛yuánB纨绔wánkuàC间或jiān)

2.C(A倾泻B谗言D一筹莫展)

3.C(A项“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而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而不是指在自然春风的吹拂中。

B项“不情之请”指不近人情的请求,是常用来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用来指将奔赴灾区采访的小陈的请求,不当。

D项“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

4.(3分)B(A项“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这里强调的是作者,应改为如《白鹿原》的陈忠实、《平凡的世界》的路遥。

C项“将”与“了”矛盾。

“将”是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了”是已变为现实,要删去“了”或“将”。

D项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可以在“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与“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中加上“只有这样”)

5.D6.A7.D8.D9.D10.C11.C

12.【答案】D.(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13.略

14.A(绳:

约束)15.D16.A(张祖没有断指)

17.⑴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⑵⑶略

18.

(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

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

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叶征帆的渺小。

真有点担心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之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切。

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3)前三句主要写景,饱含感情,含蓄委婉(1分),末句则卒章显意,“断人肠”则直抒别情(1分),前三句蓄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末句点破,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2分)。

19.名句默写(略)

20.营造回忆情境,自然引出下文,为全文奠定惆怅叹惋的抒情基调。

(3分,l点1分)

21.外表难看,内心美好;同学造反批斗老师,“铁杆”始终不参加,可见她的正直善良;回城前同“我”亲密无间,回城后主动疏远“我”,表现出她的自尊又自卑。

(6分,每点2分)

22.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的清新美好,表现了女孩子的活泼可爱,烘托了两人亲密无间的友谊。

(3分)

23.

(1)讴歌纯真的友谊。

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有我们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

  

(2)礼赞美好的感情.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铁杆做起了恋爱和文学的梦。

  (3)批判丑陋的时代。

文革中阴霾伴随着成长,澄澈明净的天空只是梦想。

  (4)寄托真切的期盼。

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我们的孩子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每点2分,答出任2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