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6654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2.docx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2

江苏南通中学上学期高三语文同步检测

第一周

科目:

语文年级:

高三教师:

[试题]

一、

1、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纰漏扳着脸一张一驰纷至踏来

B、撕打不像话锦秀河山前仆后继

C、渔舱修订本林林总总支吾其词

D、装潢腊烛油再接再厉叫苦不迭

2、依次填写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高中的同学就不必过多从概念上去严格,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从丰富文化,增强能力方面去对待。

书对此观点有所涉及,尽管占的篇幅较少,但其重要性是不能的。

A、推敲素养领悟忽略B、推敲素质感悟忽视

C、推求素质领悟忽视D、推求素养感悟忽略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从事建设,争取美好理想的早日实现,绝不能够守株待兔,

妄想坐享其成。

B、井架、油井,几百名工人的生命,都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就在千钧一发、迫不及

待之际,一条人影直扑火海。

C、一个人本来不能包办一切,本来只能“尽我所有”,此外,多愁多虑多烦多恼,都

庸人自扰的事情。

D、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到无穷的宇宙中去

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4、下面一段文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贺斯认为

(1)不管你写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

(2)为此,他替戏剧制定

了一些“法则”(3)例如每个剧本“应该包括五幕,不多也不少”;每场里“不宜有

第四个角色出来说话”;在第四(4)五幕间原有的停顿应取消。

这些“法则”在半来

自戏剧实践,不过贺斯却把它们变成了对戏剧发展的一种束缚。

A、

(1),

(2)。

”(3):

(4)、

B、

(1):

(2)”。

(3):

(4)不用

C、

(1),

(2)”。

(3),(4)、

D、

(1),

(2)”。

(3),(4)不用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

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

敲得石头都有了情感。

B、这时,村头树上的喇叭响了,传出了激动、悲壮的乐曲。

他停下了手上的活,呆呆地

站着,大家也默默地听着。

C、他们都相信,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到来,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高潮也必

将出现。

D、记得当年我们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风度的运动家要有服输的精神,更要有超越胜败的心胸。

竞争,要求胜利,------有修养的运动家,要达到

得失先无动于衷的境地。

A、既又当然即使也

B、不但而且固然但是必定

C、既又固然但是也

D、不但而且当然即使必定

7、填入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习语言,不能不讲究正确的读音。

尽管是高中生,也同样要重视正音。

因此,只要有一个可遵循的系统,再投入一二十个小时,相信效果一定会很可观。

A、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

其实,这本

来不应是很难的事。

之所以如此,原因大概有三条:

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

重视不够,三是方法不对头。

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

学们已有小学、初中的基础。

B、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

其实,这本来

不应是很难的事。

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学们已有小学、

初中的基础。

之所以如此,原因大概有三条:

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重视不够,

三是方法不对头。

C、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

之所以如此,原

因大概有三条:

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重视不够,三是方法不对头。

其实,这本

来不应是很难的。

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学们已有小学、初

中的基础。

D、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学们已有小学、初中的基础。

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

之所以如此,原因

大概有三条:

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重视不够,三是方法不对头。

其实,这本来

不应是很难的事。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其中著名的杂剧

作品。

散文曲有小令(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套数两种形式。

B、我国的古典小说源于神话传说,历经笔记小说、传奇和话本,最后成熟并辉煌于章回

小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优秀的文言短篇章回小说集。

C、《家》《春》《秋》是我国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品,合称“爱情三部曲”,其中以《家》

最为著名。

它塑造了觉新、觉慧、鸣凤等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

《威尼斯商人》是他喜剧的代表作;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仲夏夜之梦》历来被合称四大悲剧。

阅读下面欧阳修的一首《踏莎行》,完成9-10题。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水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9、对这首词的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草薰风暖摇片辔”,是说在一个风暖花香的季节,行人却要辞别心爱的人,挥动马

鞭,走上漫长旅途。

B、“迢迢不断如春水”,借用眼前的春水,表达了一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的无穷离愁。

C、“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劝告想登楼远眺的爱人;楼太高了,楼上栏杆已年久失修,

千万别登楼凭栏呀。

D、“平芜尽处是春山”,是说凭栏远眺,看到的只是一片青草地,即使望到了草地的尽头,

也还有青山挡住视线。

10、关于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对句开篇,通过候馆、溪桥点明旅途,通过梅残、柳细点明时令;在读者眼前展

现了一幅初春的景色。

B、接着,作者写草薰、风暖、水绿,通过对美好春光的描写,来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使

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

C、下阕变换角度,行人由自己感到离愁的无穷无尽,推相到居家的爱人也一定相同,进而

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词通过对行人旅途中所见所感和居家爱人登楼远眺的心情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一个

女子的离愁别绪。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8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

为书问属县:

“灾所被者几乡?

民能自食者有几?

当禀于官者几

人?

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

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

具存?

”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

岁廪穷人当给

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

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

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

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

粟,再倍之。

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

其偿。

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知越州赵公知:

主持

B、灾所被者几乡被:

遭受

C、而谨其备谨:

严格地

D、再倍之再:

1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计官为不足用也计其佣与钱

计佣与钱又与粟

A、两个“计”字相同,两个“与”字不同

B、两个“计”字相同,两个“与”字也相同

C、两个“计”字不同,两个“与”字相同

D、两个“计”字不同,两个“与”字也不同

13、下列句中的“为”字,与“官为责其偿”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

项是()

A、为书问属县B、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

C、为工三万八千D、为之告富人

14、下列句中划横线所指代的内容与“告富人纵予之”中的“之”字相同的一项

是()

(1)为之告富人

(2)计其佣与钱

(3)再倍之(4)官为责其偿

A、(3)B、(4)C、

(1)、(4)D、

(2)、(3)

以下15-16题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

A、僧人道士吃用不完、登记在册的余粮,实存的有多少?

B、僧人道士用于赈灾、登记在册的余粮,实存的有多少?

C、僧人道士用于赈灾的粮食,都登记在册,还有多少储存?

D、僧人道士吃用不完的粮食,都登记在册,还有多少储存?

16、

(1)当禀于官者

(2)无得闭粜()

A、在官府看守粮食仓库的人不准停业囤积

B、应当由公家发给粮食的人不准停业囤积

C、在官府看守粮食仓库的人不得闭门销售

D、应当由公家发给粮食的人不得闭门销售

17、都是为“不能自食者”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

(1)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2)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3)使受粟者男女异日(4)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5)出官粟,平其价予民(6)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A、

(1)、

(2)、(4)

B、

(2)、(3)、(4)

C、

(2)、(4)、(5)、(6)

D、

(2)、(3)、(4)、(5)

1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灾民尚未拥入赵州境内之前,赵公就已未雨绸缪,行文属下各县,调查了解,

周密布置。

B、赵公采取的赈灾措施之一就是,从十月初一开始,每天向每个灾民发放一升米,

儿童减半。

C、为了防止灾民向外地流亡,赵公采取“平粜”的措施,并在城市郊野遍设免费发

放点,方便灾民领取。

D、面对旱灾,赵公采取了多种救灾措施,其中有以工代赈、鼓励借贷和救养遗弃包

童等几项。

[答案]

一、

1、B2、D3、B4、C5、A6、B

7、C8、A9、C10、D

二、

11、C12、C13、D14、B15、A

16、B17、B18、D

 

第二周

科目:

语文年级:

高三

[试题]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9-22题。

当科学家们使用计算机来试图预测复杂的趋势和事件时,他们通常应用一类

需要长串的随机数的复杂计算。

设计这种用来预测复杂趋势和事件的数字模型越

来越依赖于一种称为蒙特卡罗模拟的统计手段,而这种模拟进一步又要取决于可

靠的无穷无尽的随机数目来源。

蒙特卡罗模拟因摩洛哥著名的赌场而得名。

它能够帮助人们从数学上表述

物理、化学、工程、经济学以及环境动力学中一些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

数学家

们称这种表述为“模式”,而当一种模式足够精确时,它能产生与实际操作中对

同一条件相同的反应。

但蒙特卡罗拟有一个危险的缺陷;如果必须输入一个模式

中的随机数并不像设想的那样是随机数,而却构成一些微妙的非随机模式,那么

整个的模拟(及其预测结果)都可能是错的。

最近,由美国佐治亚大学的费伦伯博士作出的一份报告证明了最普遍用以产

生随机数串的计算机程序中有5个在用于一个简单的模拟磁性晶体中原子行为的数

字模型时出现错误。

科学家们发现,出这些错误的根源在于这5个程序产生的数串

其实并不随机,它们实际上隐藏了一些相互关系和样式,这一点只是在这种微小

的非随机性歪曲了晶体模型的已知特性时才表露出来。

贝尔实验室的里德博士告

诫人们记住伟大的诺伊曼的忠告:

“任何人如果相信一个计算机能够产生出真正

的随机的数序组都是疯子。

19、对“蒙特卡罗模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蒙特卡罗模拟是一种统计手段,可靠的、无穷无尽的随机数是其实现的基础。

B、蒙特卡罗模拟是一种统计手段,对复杂趋势和事件的预测是其运算的基础。

C、蒙特卡罗模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是可靠的、无穷尽的随机数的决定因素。

D、蒙特卡罗模拟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决定着可靠的、无穷尽的随机数目来源。

20、“蒙特卡罗模拟”存在危险性的根源是()

A、计算机所产生的模式的精确度有偏差

B、计算机所产生的反应与实际操作不符

C、程序所产生的数串并不是随机数

D、程序所产生的数学模型是错误的

21、费伦伯博士的报告证明了()

A、有5个用来处理随机数的计算机程序出现错误

B、有5个用来处理数学模型的随机程序出现错误

C、有5个计算机程序所产生的随机数串出现错误

D、有5个计算机程序所产生的数学模型出现错误

2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输入的是同一条件的模式,科学家就能够通过蒙特卡罗模拟产生与实际

操作完全相同反应。

B、如果输入蒙特卡罗模拟中的随机数不是随机数,那么整个的模拟及其预测结

果都必然是错误的。

C、费伦伯格博士指出,计算机程序出现错误的根源在于它所产生的随机数串其

实并非真正的随机。

D、蒙特卡罗模拟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运用计算机,通过数学模式对复杂的趋势和

复杂事件进行预测。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17题。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以知道联想对于诗的重要。

诗只是一个实例,其他

艺术可以类推。

比如欧洲纪元后第一世纪到十五世纪的图画雕刻大半以宗教故

事为题材。

那时候的画家和雕刻家有些是僧侣,有些是靠僧侣过活的,他们本

来的用意在用艺术来宣传宗教。

当时人民不识字,不能读《圣经》,但是图画

雕刻是有目共赏的,所以把《圣经》的故事用图画雕刻翻译出来。

当时人看到

这种图画和雕刻,立即就联想到耶酥教的圣迹,美的欣赏只是附带的。

我们现

在把欧洲纪元后第一世纪到十五世纪一千多年的宗教艺术纯粹地当做艺术看已

失当时作者的本意。

依极端的形式派学者的主张,我们应该把它纯粹地当做艺

术看,把宗教的联想一齐丢开。

这种办法实无异于丢开艺术的灵魂而专研究它

的形体。

罗马时代避难的教徒在地窟的壁上画一只羊,中世纪雕刻家在“高惕

式”大教寺的门上雕一幕《创世纪》,或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画家在僧院壁

上画幅《最后的晚餐》,他们动一刀一笔,都有宗教的热忱在驱遣。

我们如果

能联想起许多历史和宗教的知识,把当时产生那种艺术的背景环境和心理在想

象里再造出来,对于那种艺术的了解不更深刻吗?

所得的美感不更浓厚么?

比只顾看一眼就看到的颜色线纹的配合较进一层吗?

欣赏不能有借助于联想,

因为它不能不借助于了解。

我们在前章已经说过了,了解是欣赏的必有的预备,

但不就是欣赏。

联想也是如。

所以联想有助美感,与美感为形象的直觉两说并

不冲突。

在美感经验之中,精神须专注于孤立绝缘的意象,不容不联想,有联

想则离开欣赏对象而旁迁他涉。

但是这个意象的产生不能不借助于联想,联想

愈是丰富则意象愈深广,愈明晰。

一言以蔽之,联想虽不能与美感经验同时并

存,但是可以来在美感经验之前,使美感经验愈加充实。

但是,来在美感经验之前的联想也不可以一概而论。

比如林逋的“疏影横

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诗,把梅花的神理风韵都传出来了。

的每个字都表现一个意象,每个意象都可以引起种种联想。

如果单看“疏”字

我们可以联想到“禹疏九河”,或者是上皇帝的奏疏。

这些纷乱的联想,自然

离诗太远。

批评学家把这些杂乱的、飘忽无定的,有杂多而无整一的联想称之

为幻想。

联想在为幻想时有碍于美感。

23、极端的形式派学者是如何看待艺术欣赏中的联想的?

极端的形式派学者认为,在艺术欣赏中,

(不超过12个字)

24、“与美感为形象的直觉两说并不冲突”中的“两说”是指

(不超过18个字)

25、作者以欧洲宗教题材的图画和雕刻为例,想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不超过18个字)

26、根据作者的观点,概述美感与联想的关系。

(不超过32个字)

2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联想对美感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可一概而论。

B、美的欣赏不能不借助于联想,但联想不就是美的欣赏。

C、联想对宗教艺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创作者并不将宗教艺术当做艺术看,本

意也不在美的欣赏。

D、如果把欧洲第一世纪到十五世纪的宗教图画和雕刻当做艺术看,无异于丢弃

了艺术的灵魂。

E、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是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心理伏态,它与

联想绝缘。

五、

28、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蓬生麻中,;白沙在涅,。

(《荀子·劝学》)

(2)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3)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4),金石为开。

(《后汉书》)

(5),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

29、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1)中国古代把图书按部、部、部、部划分为四大部类,合称四部,后

因分库储藏,故又称。

(2)古代说“点卯”的“卯”相当于现在的上午时至时。

(3)古诗文中经常讲到的“鱼雁”是指。

30、下面一则新闻报道在用词、语法、表述上有不少毛病,读后按要求回答

<1>、<2>题。

(1)《拼一口气读书,我要当医生》一文上月26日刊登后,

(2)本报编辑部

及广州市102中陆续接到读者不少来电及捐款,(3)至昨天为止,(4)社会

各界捐款已超过七万多元。

(5)近日,广州市教委已给所属单位发出通知,动员广大师生关心、帮助冯

志彬,(6)为他筹建治病基金。

(7)另外,经一位热心人搭桥牵线,已下

岗的志彬爸爸有望在一家摩托车厂重新上岗。

<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句子序号)。

<2>修改如下:

(不必抄原句,只列出错误之处)

a、

b、

c、

d、

[高三语文答案]

三、

19、A20、C21、A22、D

四、

23、应该把(宗教的)联想丢开

24、联想有助美感说和美感为形象的直觉说。

25、任何艺术的欣赏,都不能不借助联想。

26、联想可以有助于美感。

27、CD

五、

28、

(1)不扶而直;与之俱黑。

(2)报得三春晖

(3)而知也无涯

(4)精诚所至

(5)高山仰止

29、

(1)经;史;子;集;四库全书

(2)5;7

(3)书信

30、

〈1〉

(2)、(4)、(5)、(6)

〈2〉

a、“不少”调至“读者”之前

b、“多”删去

c、“给”改为“向”

d、“筹建”改为“筹备”

 

第三周

年级:

高三科目:

语文

1、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暴涨辨驳被水一战争闯名牌

B、牟利葱笼崭露头脚感情不合

C、爆满泊位性格不合既往不究

D、瞻养彩排姗姗来迟故伎重演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呼唤伟大个人的人,十有八九都会以此暗暗______,《新青年》的大多数

同人,恐怕也都会意识到自己所站的历史______,以“开风气之先”的使命___

___,因此,他们越是相信真理在手,越是看出新文化运动的重大意义,就越未

免会______那份救世主的意识。

A、自许位置自励强化

B、自诩地位自励强化

C、自许地位自命强调

D、自诩位置自命强调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______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下列文献资料。

(2)巴勒斯坦游击______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3)任何人______领导的缺点错误都可以进行批评。

A、对于对关于

B、关于对于对

C、关于对对于

D、对关于对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有的城市缺乏统一规划,经营出租汽车的单位太多,以至供过于求。

B、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

子女。

C、他生活规律,每天早上散步,接着读书看报,午休后才动手写小说。

D、神奇药笔专除蚂蚁、虱、蚤,以及其他昆虫,只须用药毛画一道线,害虫

爬过就会毙命。

5、下面这段文字有九个句子,对段内层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由于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物种的急剧丧失和生态系统的大规模

破坏,必将导致遗传多样性也随之急剧丧失。

(2)全世界已有492种遗传特

征不同的种群正陷于危机。

(3)全世界以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基因损失量

最大。

(4)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直接危及农业的发展。

(5)随实在“绿色革

命”的兴起,各种作物新品种不断被培育,而且作物的种植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6)因此,旧品种相应被淘汰而灭绝。

(7)例如,在印度尼西亚,近15年来

已有1500种原来当地的稻种灭绝。

(8)遗传(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会降低植

物的免疫能力,加重病、虫害。

(9)如1991年,在巴西由于桔树基因相似而

导致柑桔溃疡,造成了巨额损失。

A、

(1)

(2)(3)/(4)(5)(6)(7)/(8)(9)

B、

(1)/[

(2)(3)/(4)(5)(6)(7)/(8)(9)]

C、

(1)

(2)(3)/[(4)(5)(6)(7)/(8)(9)]

D、

(1)

(2)/[(3)(4)/(5)(6)(7)/](8)(9)

6、下面是一则广告的一部分,其中有几处语病。

请选出修改意见最恰当的一组。

我单位科研人员经反复

(1)试验,研制成投资少、见效快、工艺简单易行,

集传统豆奶、果奶之优点的新潮饮品——

(2)果味豆奶生产设备与技术。

(3)

详情来信必复。

(4)欲购者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技术使用证书、委托生产销

售证书等证件。

(5)款到当天将设备安全托运给你。

(6)欢迎各地客户来我厂

考察洽商。

(1)“试验”改为“实验”

(2)破折号后改为“果味豆奶”

(3)删掉,或改为“凡来信询问者,见信必复”移到(6)句后

(4)“欲购者随机……”改为“有欲购者,我们将同时提供……”,并删去

“等证件”

(5)改为“货款寄到,当天发货,保证安全托运。

(6)“考察洽商”改为“洽商考察”

A、

(1)

(2)(5)

B、

(2)(3)(6)

C、(3)(4)(5)

D、

(1)(4)(6)

7、下列句子画线处在修辞方法使用上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时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时候正下急雨,千万支银箭直射而下,

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

B、自从使用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世界各地的海水、河水,各种各样的矿石和各

处的土壤,新元素就像雨后春笋一样,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C、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让这种使人微醉的感情发酵的去处可真多呢!

D、这里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的,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

像春天。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故乡》《药》《祝福》四篇课文选自我国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

的小说集《呐喊》。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史,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

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传,是解释经文

的著作。

C、“建安文学”指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代表作家有曹

氏父子、建安七子等。

D、《父与子》《铁流》《浮土德》《茶花女》依次分别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德国诗人歌德、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

阅读温庭筠《经五丈原》,完成10-11题。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