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4225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docx

B4下面层试验段开工报告上报

一、施工组织计划

1、编制依据,执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

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F40-2004;

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等有关现行规范。

2、工程概况

阎良关山至灞桥新筑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是西安市二级公路网化工程的重要部分。

阎良关山至灞桥新筑公路属西安市管辖,经过阎良区、临潼区、灞桥区和未央区四个行政区域,设计起点桩号K0+000位于阎良关山镇南北主街道南端,设计终点桩号K65+809.133位于灞桥区新筑街道办解放村。

路线全长79.574KM,其中主线长65.816KM,未央连接线长13.758KM.路基宽度17(15)m,路面宽度17(15)m,全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试验段目的

在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为了验证混合料组成设计、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控制方法;以及验证压实机械的最佳组合和碾压遍数,确定每天工作的作业段长度;检验各项资源配置、质量保证体系等是否符合施工生产需要,以便合理科学地指导沥青混凝土面层大面积施工。

我部拟于2012年7月24日在K37+300~K37+500全幅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段铺筑。

1、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标准施工的方法:

a、集料数量的控制;

b、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

c、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楼的上料速度、拌和材料的比例和拌和数量与时间;

d、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e、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和机械数量及每个工作面机械最佳组合,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f、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g、施工质量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

2、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施工接缝处理方法、摊铺方法与操作工艺、碾压工艺,确定压实标准密度和密实度的检查方法,以及铺筑混合料的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规定允许的延迟时间;

3、根据试验段的试铺验证和优化生产配合比,确定最佳配合比并作为后续大面积施工的指导依据。

4、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5、确定合适的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6、根据试验段施工经验的总结,完成试验路总结报告,用于指导后续的施工工作。

4、施工准备

4.1组织机构及人员准备

项目部已设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部门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现场施工的劳动力组织、劳动力使用计划已完成,管理、施工人员已到位(详见附表)。

4.2机械及试验检测设备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已经进场完毕,满足开工的需要(详见附表)。

4.3材料准备

碎石、石屑:

拌和楼所需石料由泾阳孟家塬石料场购进,均已检验合格进场。

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按监理审批的材料计划组织进场,并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材料备料工作已经部分完成,满足开工的需要。

(详见附表试验资料)

4.4试验室配合比准备

试验室配合比已经过中心试验室平行复核试验符合要求满足施工,具体见附件。

4.5测量准备

已对控制点进行复核并上报总监办审批,符合要求满足施工,具体见附件。

5、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工艺

5.1、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准备

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是由几种不同粒径大小的级配矿料,掺有少量矿粉,用沥青作结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均匀拌和,经压实成型的路面。

5.1.1施工前备齐所需各种规格的集料,全部材料具有完善的进场手续。

施工前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确保数量充足,不随意变更。

5.1.2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

5.1.3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下承层为基层,因此在铺筑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前,清除基层表面上的杂物和松散材料,确保基层平整、坚硬、干净、无积水,如有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立即人工补做。

5.1.4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符合JTGF40-2004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根据沥青的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进行选择。

具体如下表:

施工工序

石油沥青的标号

A-90号

沥青加热温度

155~165

矿料加热温度

间隙式拌和机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

连续式拌和机

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145~16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

195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145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

150

低温施工

135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

145

低温施工

135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钢轮压路机

70

轮胎压路机

80

振动压路机

70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

70

5.2、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碎石混合料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3-2的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的技术要求,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和进行水稳性检验。

配合比设计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每阶段的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平行试验,签署明确的意见后再进行下阶段的设计。

5.2.1密级配的AC-16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要满足下表的要求

矿料混合料继配组成

级配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6

100

90-100

76-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5.2.2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确定矿料配合比,并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符合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以及试拌使用。

通过试验,最终选定试验段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4.5%;碎石(10-20mm):

碎石(5-15mm):

碎石(3-5mm):

砂:

矿粉=30:

22:

25:

18:

5,此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5.2.3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在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中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使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及最佳用量±0.3%三个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马歇尔配合比试验必须满足下表的技术标准:

试验指标

单位

AC-16

击实次数(双面)

双面各75

空隙率VV

2-4

稳定度

kN

≥8

流值

0.1mm

20-45

沥青饱和度

65-75

经平行试验验证,AC-16生产配合比为4#仓碎石:

3#仓碎石:

2#仓碎石:

1#仓石屑:

矿粉:

=10:

42:

25:

17:

6油石比确定为4.2%。

5.2.4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通过铺筑试验路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标准,要求矿料级配至少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中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油石比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的±0.3%。

5.3、测量放样

5.3.1在验收合格的上基层上进行控制桩的放样并施测标高,控制桩间距为:

直线段20m,曲线段10m。

沿路面中心线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处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松铺厚度。

5.3.2基准线材料及安装:

摊铺机配备有调平自控装置,其双侧装有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和基准点控制标高和平整度,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

传感器由滑撬式基准板操作。

5.4、沥青混合料拌制

5.4.1沥青混合料拌和楼设置

拌和楼设置在高油路与西禹高速交叉处。

拌和楼的设置除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可靠的电力供应,足够的材料堆放场地及配备实验室;拌和楼设置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和除尘设备。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采用1座LB-3000沥青拌和站,设备性能良好。

特殊工种人员全部进行了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5.4.1.1LB-3000沥青拌和楼热料仓有5个,均配备电子重量传感器,能准确控制材料数量和温度。

电子称在使用前经过计量局标定;

5.4.1.2集尘装置具有二次除尘设备,能够收集全部或部分粉尘,从而不让有害粉尘逸散到空气中去;

5.4.1.3混合料拌和机由计算机控制,能逐盘打印集料、沥青的加热温度,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材料用量和每盘混合料的重量等。

5.4.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和温度和时间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拌和机逐盘打印沥青及与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2.2-2的要求。

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混合料温度不稳定。

由于沥青拌和楼在开机的20分钟左右时间内,热料仓、拌和筒的加热拌制温度由于导热过程,而使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没有进入稳定状态,外表显示温度虽已达到要求值,但内在温度还不够,此时出料后降温较快,摊铺时温度可能达不到要求。

拌和前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严格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5.4.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时间和要求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试拌确定,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应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

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为45~55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秒),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结块或严重的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过度加热的混合料或已经碳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都应废弃。

当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变化时,重新根据室内配合比试拌。

试拌时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力学性能。

出厂的沥青混合料按要求检测运输车辆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5.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将其充分覆盖,以防止沥青在高温时受阳光、空气所造成的氧化及沥青混合料温度的降低。

5.5.1在沥青混合料成品运达工地之前,对工地具体摊铺位置、运输路线、运距和运输时间、施工条件、摊铺能力以及所需混合料的种类和数量等作详细的核对。

5.5.2沥青混合料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

为防止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涂1:

3的柴油水混合液,控制好涂液用量,以均匀、涂遍但不积油水为宜。

5.5.3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车位置(至少应挪动三次),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5.5.4运料车覆盖,以防雨、防尘和保温,控制好运输温度。

运料车辆的数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

5.5.5运料车严禁在基层上急刹车、调头、急转弯,派专人指挥在施工现场以外的地方调头,并慢速地倒退到摊铺机前,不得碰撞摊铺机,在确认运料车的后轴轮对准摊铺机的推行位置和料斗时,才能卸入摊铺机;在被推行时,应挂空挡,不得紧踩刹车,以防止封层被推挤和影响摊铺质量。

5.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沥青混合料作业过程中,着重从摊铺宽度和平整度、摊铺时的温度控制以及与运料车之间的配合把好关,最大限度地避免小波浪、离析、划痕、平整度超差等缺陷,以提高路面摊铺的质量。

5.6.1铺筑沥青混合料前,认真检查下承层的质量,尤其要严格控制横向和纵向的标高、平整度。

5.6.2为确保路面平整度,为此沥青面层采用带全自动找平功能的摊铺机来摊铺;沥青砼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两台同型号的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5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两台摊铺机前后宜相距10~30m,在设置纵向接缝时,纵向接缝宜于车道标线一致。

5.6.3为了控制摊铺时的平整度,摊铺机熨平板的自动找平装置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基准面。

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作业时,摊铺机配备有调平自控装置,其双侧装有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和基准点控制标高和平整度,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

传感器由滑撬式基准板操作。

5.6.4摊铺机夯锤和振动轴进行合理匹配。

夯锤的选择直接决定路面的密实度,而振动轴直接决定了熨平板的熨平效果,这二者的合理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根据试验路段铺筑时测定的、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松铺系数(试验路松铺系数根据经验初步取1.2)、摊铺机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摊铺在基层面上,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并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修正,并避免产生拖痕、断层现象。

5.6.5摊铺机在作业时,如送料车撞击摊铺机,将使摊铺机向后移动,而造成摊铺完的沥青混合料起拱,从而破坏平整度。

如摊铺机与送料车配合不协调,则使沥青混合料撒落在摊铺机两边的行走履带下面,如不及时清除,使履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层面上,摊铺机左右晃动使自动调平系统的工作仰角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摊铺机熨平板两侧产生明显的横坡变化;因此,安排专人负责指挥送料车倒车卸料,禁止送料车推动转运车滚轮。

5.6.6摊铺速度的快与慢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沥青混合料拌和能力、摊铺机摊铺能力、运输能力、压实能力、摊铺混合料种类、宽度、厚度等合理地选择摊铺速度,按2~4m/min的要求,或予以适当的调整;合适的摊铺速度在保证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的现象发生;避免摊铺速度过快,造成摊铺层表面的粗颗粒在熨平板下沿摊铺方向滑动,使表面细颗粒后方形成小的空洞,而影响平整度的现象。

5.6.7输料器送料应均匀稳定,将沥青摊铺机螺旋喂料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使螺旋喂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将螺旋的2/3埋没,摊铺机集料斗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约10cm厚混合料时,料车开出,同时拢料。

料斗两翼复位后,下一辆料车开始卸料;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需要技术人员有一定的经验,不应忽视,为此将配备有多年操作经验的摊铺机手。

5.6.8摊铺作业时混合料的温度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2.2-2的要求。

混合料温度过低(通常110OC以下)将导致摊铺作业困难,碾压时达不到较好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而实际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不可避免要降低,因此要求摊铺时的温度要较初碾时的温度高135~15OOC。

正常情况下,摊铺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10~130OC,也不得高于165OC。

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用目测法进行判别:

过热的混合料从表面上冒青烟,色泽不均匀;过冷的混合料表面粗糙,并且有结块现象,骨料表面裹覆不好。

而且在开始摊铺时,摊铺机的烫平板要预热,以保证初压温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现象。

5.6.9随时观测摊铺质量,发现离析和其它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原因,予以处理。

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紧接着碾压。

5.7、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在摊铺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沥青路面最后的平整度和密实度都是通过压路机的碾压来实现,碾压的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

因此,碾压工艺的好坏对平整度的高低和密实度的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

压路机的碾压作业长度应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平衡,随摊铺机向前推进、压路机折回处不在同一断面上,而是呈梯形。

5.7.1碾压施工方法的选择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紧密衔接,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

设备的组合,碾压程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无推挤,无痕迹,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为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采用轮胎压路机及双钢轮压路机二者相结合的碾压方式。

5.7.2碾压程序

沥青混合料各层的碾压成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1)初压主要为了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

由两台13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完成。

静压、振压各一遍。

振压用高频率低振幅,速度为3km/h,紧跟摊铺机,尽量少喷水,坚持高温碾压,一般初压温度在130℃~140℃左右。

(2)复压主要解决压实问题。

开始复压温度应在100℃左右,通过复压达到或超过规定的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压实度不小于97%的要求。

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复压由两台25t轮胎压路机压6~8遍,速度为5km/h。

(3)终压主要是消除压实中产生的轮迹,使表面平整度达到或超过要求值,碾压终了温度应不低于70℃。

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终压采用两台13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静压各1遍,速度为5km/h,少数不平整处振压、静压各增加一遍,直至无明显轮迹。

振压均采用高频率,低振幅。

(4)沥青路面边缘压实时应先留下30cm左右不压,待两个压实阶段完后再压,并多压1~2遍,靠路缘石处压路机压不到时,用振动夯板补压。

经过终压后,由专人检测平整度,发现平整度超过规定时,应在表面温度较高时,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沥青路面层次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速度

(km/h)

遍数

速度

(km/h)

遍数

速度

(km/h)

遍数

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13t双钢轮压路机

3

2

25t轮胎压路机

5

6~8

CC522双钢轮压路机

5

2

5.7.4接缝的压实方法

5.7.4.1横缝的压实:

采用轻钢轮压路机垂直于路线进行横缝的碾压,开始先从已完成的铺面上碾压,然后慢慢地向新铺筑的砼路面上移动,每碾压一遍就向新铺的混合料移进15~30cm,直至全铺碾压完后。

5.7.4.2纵缝碾压:

纵缝采用热接型式施工,在碾压纵缝时采用1/2的轮宽进行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5.7.5碾压遵循的原则

(1)少量喷水,保持高温,梯形重迭,分段碾压。

(2)由路外侧(低侧)向中央分隔带方面碾压。

(3)每个碾道与相邻碾道重迭1/2轮宽。

(4)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完或刚压完的路面上急刹车、急弯、调头、转向,严禁在未压完的沥青层上停机。

(5)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需停驶、前进或后返时,应先停振,再换挡。

5.8、接缝处理

在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接缝,但在构造物两端及施工缝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5.8.1纵向接缝处理

纵向接缝,两条摊铺带相接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

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

搭接施工有冷接茬和热接茬两种。

冷接茬施工是指新摊铺层与经过压实后的已铺层进行搭接。

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档板或采用切刀切齐。

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

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然后进行碾压。

应注意新摊铺带必须与前一条摊铺带的松铺厚度相同;热接茬施工一般是在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时采用的。

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茬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较好。

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后摊铺部分完成后,一起跨缝碾压。

不管采用冷接法或热接法,摊铺带的边缘都必须齐整,这就要求机械在直线上或弯道上行驶始终保持正确位置。

为此,可沿摊铺带一侧敷设一根导向线,并在机械上安置一根带链条的悬杆,驾驶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

5.8.2横向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中、下层的横向接缝采用斜接缝,在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

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一般为0.4~0.8m。

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

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

5.9、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顺序

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封层检验和整修→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压实度、平整度检测→有限制的开放交通

 

5.10、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5.1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5.11.1、材料的选配

选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中海油90#沥青。

骨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

5.11.2、混合料级配的确定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低温抗裂性、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是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

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实际上是各种性能之间平衡或优化高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交通情况作具体分析,尽量兼顾。

5.11.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按全面管理的质量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际目标管理,工序管理,明确责任,对施工全过程,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评定,以保证其达到质量标准。

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控制沥青拌合料的拌合质量,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指标。

(2)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

在进行各层摊铺前,必须保持顶面清洁,对于二灰碎石刚性基层,透油层应以慢裂型乳化沥青为宜。

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时,应保持稳定的车速和喷洒量,不能流淌或形成油膜。

(3)提高面层摊铺质量。

在摊铺混合料时,运距不能过远,摊铺厚度均匀,压实设备数量应配套,碾压遍数不能太少,以免混合料空隙太大,一般不能进行补料;基层雨后潮湿未干,不能摊铺。

纵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各幅间重叠的混合料应用人工铲走。

(4)严格控制碾压质量,提高碾压效果。

(5)严格控制接缝施工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处,往往由于压实不足,容易产生台阶、裂缝、松散等病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施工时必须十分注意。

5.12、工程项目控制指标、监测方法

AC-16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静压光面成型后及时完成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及横坡等检测作业,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对碾压成型的成品进行检测;其检测标准详见下表: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实测项目

检测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压实度(%)

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

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试验段密度98%(*99%)

每200m测1处

3

平整度

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