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3441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docx

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语文

2019届全国高考原创精准猜题卷(十五)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基础选择(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百舸(gě)寥廓(kuò)峥(zhēng)嵘戮(liáo)力

B.忤(wǔ)逆山阿(ē)颓圮(qí)皮辊(gǔn)

C.长篙(gāo)漫溯(suò)斑斓(lán)淬(cuì)炼

D.彘(zhì)肩桀骜(ào)当(dàng)哭浸渍(zì)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陨身不恤  含垢忍辱  阴谋秘计  长篇累牍

B.脍炙人口  痛定思痛  赁屋授课  黯然泣下

C.微漠悲哀  桀骜不训  鸾凤和鸣  淋漓鲜血

D.甚为寥落  无端谍血  菲薄祭品  嗷嗷待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②请以剑舞

B.①故遣将距关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C.①沛公军霸上②度我至军中,乃入

D.①范增数目项王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籍吏民,封府库②函封之

③范增数目项王④樊於期乃前曰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自引而起,绝袖⑧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⑧B.①②⑤∕③④⑧∕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⑧D.③⑥⑧∕⑤⑦∕①②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秦王还柱而走因人之力而敝之B.而乃以手共搏之籍何以至此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右手持匕首揕之乃以手共搏之

6.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

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②沛公不胜杯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⑩置之坐上

A.①②③④⑤⑧B.②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④⑥⑧⑨D.①③⑤⑧⑨⑩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句是(3分)

A.沛公安在B.忌不自信

C.且贰于楚也D.夫晋,何厌之有

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给贡职如郡县B.客何为者C.是寡人之过也D.群臣侍殿上者

9.下列文化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名周树人,字豫才。

鲁迅为笔名,他创作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代表作为《呐喊》《朝花夕拾》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对鲁史《春秋》的注解,因此称为《春秋左氏传》。

C.《战国策》为西汉刘向创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故事,也记述了义士豪侠勇于斗争的行为。

D.《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文章共有本纪、世家、列传、表四种类别。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①有限的几个生命

②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

③我总觉得很寥寥

④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⑤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⑥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A.②⑤⑥④①③B.①⑤⑥④②③C.②⑤④⑥①③D.①⑤④⑥②③

二、背诵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1.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①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秋景的三句是“

,,。

②戴望舒在《雨巷》中运用象征手法,化虚为实,把自己心中高洁美丽的理想和朦胧的追求化身为“”。

③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用拟人手法写出水草随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表现康桥对诗人欢迎态度的两句是“,”。

④《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描写士兵们被荆轲的慷慨歌声感染,同仇敌忾的两句是“,”。

⑤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认为,“真的猛士”的两个标准是“,

”。

三、阅读(共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

(11分)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1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虽欲长侍足下侍:

侍奉B.微太子言微:

没有

C.今行而无信信:

诚信D.顾计不知所出耳顾:

只是

1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连用六个动词,交代秦军大军压境的形势,渲染紧张危急的氛围。

B.荆轲先激发樊於期对秦的仇恨,然后说明能报仇解患,最后才告之以谋。

C.选文表现了荆轲的智勇双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樊於期过于轻信他人。

D.太子婉转说明燕国的危险,意在催促荆轲行动,说明他内心的恐惧焦急。

1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5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7题。

(11分)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良曰: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D.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安在

1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引项伯与刘邦相见,又替刘邦出谋划策,是刘邦阵营的智者。

B.项伯因为私交救张良,但他重义气,少谋略,最终被刘邦拉拢。

C.刘邦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处变不惊,以谦恭的姿态拉拢项伯。

D.选文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个性,使人物性格鲜明。

17.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5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

(15分)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

“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

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

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

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

”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

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

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

“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

“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

”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

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

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

赵高治斯,榜掠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

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初,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

“马也。

”二世笑曰:

“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

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

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

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关,屠之。

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八》,有删改)

【注释】①榜掠:

鞭笞

18.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B.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C.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D.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19.文中加点的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3分)

A.陛下:

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B.禁中:

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

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关中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

D.丞相:

古代官名,又称“相国”、“宰相”等。

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历史上,丞相职位时废时设,经常更名。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赵高专权横行,以私怨杀人。

他害怕大臣们揭发他,就哄骗秦二世深居宫禁,不亲自处理朝政。

而赵高自己独掌大权,事事都由他来决定。

B.赵高排除异己,手段残忍。

冯去疾、李斯等进谏皇帝,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兵役、运输等徭役,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冯去疾等,又不停地折磨李斯。

C.赵高阴险狡诈,指鹿为马。

迎合他说是马的人没事,那些明说是鹿的人却被他暗中借法令陷害。

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

D.赵高瞒报军情,麻痹皇帝。

他以前曾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大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项羽俘获了王离等人,而朝廷的军队也多次被打败。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

(3分)

译文:

②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3分)

译文: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4题。

(13分)

玩具

史铁生

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

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

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

那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

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

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影。

我提醒母亲:

“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

”母亲说:

“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

”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

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

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

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

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

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

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

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

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

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

我问:

“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

”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

“不,舅舅没来。

”“不是舅舅给我买吗?

”“是,舅舅给你买的。

”“可他没来呀?

”“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

”这下我听懂了,我说:

“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

”“对。

”“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

”“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

”我又糊涂了:

“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

”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

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

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我坚持说:

“我妈给我买的。

”或者再补充一句:

“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对,那排屋子:

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

我永远不会忘。

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

“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

”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

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

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

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

我不再找它。

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

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

事实上我很多次就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

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

但那天我又去北海,在它跟前偶尔停留,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往那台阶上爬,他吃力地爬甚至手脚并用,我猛然醒悟,这么多年我竟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

那台阶并不随着我的长高而长高。

这时我才仔细打量它。

绿色的门窗,对,红色的柱子和青灰色的台阶,对,是它,理智告诉我那应该就是它。

心头一热,无边的往事瞬间涌来。

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

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

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

那么,如果我写它,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

我开始想:

真实是什么。

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

(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集》有删节)

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虽然是舅舅给的钱,但却是妈妈在拥挤的人群中给“我”买来的,非常不易;妈妈给“我”带来了童年的快乐,体现了妈妈对“我”的深爱。

B.“我”听不懂母亲的解释并且固执己见地坚持说小汽车是母亲买的,舅舅出的钱,说明我是一个不通人情,固执顽劣的孩子。

C.作者说自己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因为作者得到了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而应该对为自己买礼物的人表示感激。

D.文中引用惠特曼的诗歌既对那排屋子给我带来的影响进行小结,也为下文的感叹做铺垫,使文章更具抒情意味,富有诗意。

E.作者并未关注老屋的细节,却在记叙回忆老屋,寻找老屋,重见老屋的过程中,将对已逝时光的深沉情感寄托在老屋上。

23.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这句话的含意。

(4分)

答:

24.很多年后,作者多次寻找“成了我的一部分”的那排老屋而不得,当最终发现它时,那排屋子却“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

其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怪不生,有的看似偶然,却又蕴藏着必然;有的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看似荒诞可笑,却又令人佩服不已。

当云消雾散,露出庐山真面目时,才会大声惊叹:

“原来如此!

请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语文答案

一、基础选择(共30分,每小题3分)

1.(3分)D【解析】A.戮(lù)力B.颓圮(pǐ)C.漫溯(sù)

2.(3分)B【解析】A.陨—殒(殒:

牺牲);C.训—驯(驯顺);D.谍—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3.(3分)A【解析】A项“请允许(让)我”;B项分别为:

“所以”“旧交情”;C项分别为:

“驻军”“军营”;D项分别为:

“君王”“称王”。

4.(3分)A【解析】①③④名词作动词;②⑤名词作状语;⑥⑦使动用法;⑧意动用法。

5.(3分)D【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用”/介词,表原因;C项,副词,“于是”/副词,“才”;D项,均为代词

6.(3分)D【解析】①“振”通“震”;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⑨“蚤”通“早”;⑩“坐”通“座”。

7.(3分)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题中,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它为宾语前置句。

8.(3分)D【解析】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判断句,D定语后置。

9.(3分)A【解析】B《左传》为编年体;C项刘向创作错,应为刘向编辑;D项全书文章共有本纪、世家、列传、表四种类别错,遗漏“书”。

10.(3分)B

11.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②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⑤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三、阅读。

(共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

(11分)

12.(3分)C【解析】信:

信物。

13.(3分)C【解析】对比表现“樊於期过于轻信他人”是无中生有。

14.(5分)秦国对待(1分)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1分)了。

您的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和没收为奴(1分)。

现在我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1分)来悬赏(1分)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7题。

(11分)

15.(3分)B【解析】A.动词,到。

代词,他。

B.均为“把”。

C.比;在。

D.怎么;哪里。

16.(3分)C【解析】原文“沛公大惊”,因此并非“处变不惊”。

17.张良于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

刘邦大惊,说:

“这件事怎么办?

(怎样对待这件事)(1分)”张良说:

“是谁替大王想出这条计策的?

”刘邦说:

“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1分)劝我说:

‘守住(把守,1分)函谷关,不要让(接纳)诸侯进来(1分),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1分)。

’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题。

(15分)

18.A【解析】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19.D【解析】丞相与相国不同,秦汉时相国地位高于丞相,丞相是相国的副手。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与丞相(官职名)并非一个概念。

20.(3分)B.(“赵高假托皇帝命令”于文无据)

21.

(1)这是对上没有报效先帝(的心),第二不为朕尽忠效力。

(3分)

(2)大臣与侍从有的沉默,有的说是马来阿谀奉承赵高。

(3分)

【译文】

郎中令赵高仰仗着受皇帝恩宠而专权横行,因为他私人的恩怨杀害了很多人,因此恐怕大臣们到朝廷奏事时揭发他,就劝二世说:

“天子之所以尊贵,不过是因为群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能见到他的容颜罢了。

况且陛下还很年轻,未必对件件事情都熟悉,现在坐在朝廷上听群臣奏报政务,若有赏罚不当之处,就会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大臣们,这样就不能向天下人显示圣明了。

所以陛下不如拱手深居宫禁之中,让我和熟习法令规章的侍中们等待事务奏报,事务报上来再研究处理。

这样,大臣们就不敢奏报疑难的事情,天下便都称颂您为圣明的君主了。

”二世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住在深宫之中。

赵高侍奉宫中,独掌大权,事事都由他来决定。

此时,盗贼日益增多,而朝廷不停地征发关中士兵去东方攻打盗贼,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为此进谏说:

“关东群盗同时起事,秦朝发兵进剿,诛杀的人非常多,但仍然不能止息。

盗贼之所以多,都是由于水路运输军需物资等事劳作困苦不堪,赋税太重。

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或免除四方戌守边防的兵役、运输等徭役。

”二世说:

“如今朕即位,两年的时间里,盗贼便蜂拥而起,你们不能加以禁止,又想要废弃先帝创立的事业,这样上不能报答先帝,下不能为朕尽忠效力,你们凭什么占据着自己的官位呢!

”于是就将冯去疾、李斯、冯劫交给司法官吏,审讯责罚他们的其他罪过。

冯去疾、冯劫自杀了,只有李斯被下至狱中。

二世即交给赵高处理,查究李斯与儿子李由进行谋反的情况,将他们的家族、宾客全都逮捕了。

赵高惩治李斯,笞打他一千多下板子,李斯不堪忍受痛苦,自己含冤认罪。

于是叛处李斯五刑,在咸阳街市上腰斩。

二世便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巨细全由赵高决定。

当初,赵高想独揽大权,但又担心群臣不服,便先进行试验,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

“这是马啊。

”二世笑道:

“丞相错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