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327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1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x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建立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

,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

【学习重点】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

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评价。

【学习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教具与学具】

积木、长方体纸盒等

学习过程:

一、课前游戏复习方位

谜语:

“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

”(耳朵)

师:

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

师:

以前我们学过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好,全体起立!

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口令: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节奏越来越快。

二、实际观察初步感知新知

1、观察汇报

师:

同学们,你们看戴老师今天穿得漂亮吗?

谁愿意上来站在老师的周围和老师成为更好的朋友呢?

生分别站在老师的前后左右,观察老师衣着有什么特征。

师:

你能和大伙说说你站在哪里?

看到什么吗?

师:

从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揭题

师:

像这样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或者站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都会不一样。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

三、深入观察扩展新知

1、集体观察汇报交流

师:

现在老师站在同学们的中间,请大家全体起立。

想一想你现在在老师的哪一面,看到什么?

换一个你喜欢的位置,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老师蹲下来,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师:

从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长方体,再次验证规律。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漂亮的盒子,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我们把它放在教室的中间,猜猜能看到几个面?

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来试试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观察,老师要给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观察姿势,不能左瞧右看,随意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

(2)、观察后要说清楚自己看到了几个面,这些面各是什么颜色的。

坐自己的位置不动,看能看到几个面?

想不想站起来看看,哪几个面?

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在同一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出示主题图巩固练习

4认识正面、上面、侧面。

(1)自学长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变换摆放长方体的位置,分别指出它的正面、侧面、上面。

小结:

正面、侧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课间游戏:

小小木头人。

四、实践活动延伸新知

1、四人小组观察学具

师:

能够认清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后,大家想不想也像淘气那样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呢?

师:

请同学们4人一组观察自己的书本、文具盒、橡皮擦、书包等,告诉同组的人你看到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是什么?

换一下位置,看到的会一样吗?

生:

汇报观察所得。

2、27页练一练1、3题。

(机灵狗、笑笑、淘气看到的礼物各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观察教室里实物。

师:

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的表现都很出色。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活动去观察我们教室里的其它物体,试着说在不同的角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

活动后汇报所得。

机动练习:

搭一搭:

用正方体学具搭一搭,想一想,再看一看,怎么样摆成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

怎么样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五:

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过得开心吗?

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六、练习设计

回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并把从各个面看到的图像画在美术本上,同时标明是从哪个面看到的。

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引出少年合唱团问题

 

(2)观察情境图,估计有多少人。

 

a)提出问题,自主解答。

(1)在学生交流估计结果的基础上,以老师的身份告诉男女生人数,并提出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

(2)鼓励学生利用以前的计算技能自主解答。

(名)

三、交流学习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计算方法。

(1)除教材上的三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其他的方法,只要计算正确,就要给与鼓励。

(2)重点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结合交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题目

24+32=53+26=62+35=

让学生自主完成,再交流,重点了解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五、课堂练习。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的事情为素材,

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观察的习惯和初步的数感。

估计后提出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给学生创造自主尝试的空间和机会,便于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交流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体验与分享,又是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

同时在生生、师生的交流学习中,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

将学生的个性化交流与学习新知识、技能结合在一起,并且有目的、灵活的调整活动过程。

使交流过程自然和谐。

 

让学生用竖式完成计算,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强所学数学计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谈话:

你喜欢唱歌吗?

你都了解哪些唱歌的方式?

(比如:

独唱、对唱、小合唱‥‥‥大合唱等),

在一些大型庆祝活动,经常有大合唱。

某少年宫就有这样一支非常出色的合唱团(出示情境图)这是他们在一次演出时的情景。

(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试用教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设一种更既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

这里的估计不是估算,是一种对事物直观的数量感受,即数感。

学生估计的结果不急于作出评价。

师:

老师告诉你们参加这次合唱队演唱的有女生23名,男生22名,请你算一算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还可能出现这些想法:

(1)

23+20=43

43+2 =45

(2)

20+22=42

42+3=45

(3)还可能用竖式计算。

根据教师了解的情况,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放大最后一个交流,如果没出现,教师参与交流。

如:

老师还有一个方法,用竖式计算,然后完成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交流时,如果有的学生没用竖式计算,且计算结果正确,首先要给与肯定,然后鼓励学生,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摘桃子的游戏,比一比看谁摘到的桃子最多。

以比赛的形式完成,做完后交流订正。

记录学生的口算情况。

有错误及时分析处理纠正。

学生可能出现这样的想法:

1、31+18=49(元)50元比49元多1元,所以用50元够买一件儿童上衣和一顶帽子。

2、买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需要49元,给50元还要找1元,所以能买。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棒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

(1)学具操作铺垫孕伏

(1)听要求,摆小棒。

要求:

先摆3捆零6根小棒,再摆1捆零3根小棒。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6+13=49(根)解答计算,说出计算方法

 

(3)再次按照要求操作,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列式36+18=解答

 

(4)启发思考:

36+18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1、引导学生用学具摆出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

 

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6+18=

 

(3)归纳交流,方法构建。

①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竖式格式。

 

②辨析各种计算方法和相应的书写格式,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和书写方法。

 

③归纳笔算加法的方法,进行知识构建。

 

4、反馈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5、用不同的方法计算36+18,体验算法多样化。

 

三、综合练习,完成11页练一练第2题。

小狗吃骨头。

不进位加法,是学习进位加法的前提和基础,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入手,提出用不进位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熟悉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列出算式,通过操作在思路和计算方法上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和孕伏。

在原来学习、操作的基础上引出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单根的合在一起够10根,要捆成1捆再和整捆的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直观感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由于学生已经会用竖式计算不进位的加法,所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亲自尝试用竖式计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

 

及时地反馈练习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摆小棒,先听老师说要求,然后再摆。

学生按照要求摆小棒。

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提出:

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怎样解答?

引导学生大伙出解答思路和想法。

学生得出:

3捆零6根是36根,1捆零3根是13根,求一共摆多少根,就是用36+13=39(根)

计算方法可能有:

36+10+3=49

30+13+6=49

竖式

a)6

+13

b)19

c)教师谈话:

像这样的不进位的加法会用竖式来计算解答了。

如果改成:

先摆3捆零6根小棒,再摆1捆零8根小棒。

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操作后列出算式36+18=

教师:

36+18等于多少,用竖式又怎样计算呢?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用小棒摆一摆,结果是多少根,边摆边说清摆的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

在操作时,先把单根的6根和8根合在一起,是14根,够10根,把10根捆成1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便成了1捆零4根,再把原来整捆的3捆、1捆和新捆成的1捆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