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2293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案.docx

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2.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学校授课班级

章节名称

2.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时

1-2学时

教材和内容分析

结合高一学生基础,通过有趣的编程实例——“最强大脑”游戏,探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以及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对算法进行描述,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Python的开发环境,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初入程序设计的大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流程图的规范表达方法

3.掌握算法的概念,能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4.熟悉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最强大脑”游戏程序,了解算法的概念,学会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2.通过大象三次进冰箱的案例,掌握流程图的名称和功能,练习和巩固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学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掌握三种结构的功能和区别。

3.通过增加“最强大脑”游戏难度,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信息的趣味性。

2.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地学习和使用信息、参与信息的态度。

3.通过完成活动,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机语言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感受编程的价值,从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特征

1.起点水平:

继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信息和数据的特征,理解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感受到了数据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比较多种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时的特点,体会到计算机在处理数据上的优势和价值。

本节课初步接触Python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且有挑战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代码简单化,不能将代码讲解得过于详细、复杂,不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性,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多尝试多感受。

2.学习特征分析:

学生总体思维活跃,对游戏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较为感兴趣;在有挑战性和竞争的教学环节中表现出十足的积极性。

3.学习动机: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还是较为匮乏的,学生的注意力极其容易被机房设备和游戏分散。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把控课堂纪律,用有趣的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2.掌握算法的概念

3.理解并掌握流程图的规范表达方法,能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1.通过增加“最强大脑”游戏难度,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分析“最强大脑”游戏程序和生活中的算法实例,掌握算法的概念

3.引导学生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最强大脑”算法和三种情况下大象进冰箱所对应的三种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1.熟悉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1.通过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大象进冰箱为案例,讲解三种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策略

主要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法、启发法、创设情境、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策略: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指导性探究

教学资源

计算机投影/视频/PPT课件/机房教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最强大脑游戏

游戏规则:

用十秒钟记忆十个物品以及他们的编号,之后根据提问回答物品的编号,看谁记住的物品编号数量多。

教师可根据情况,带领学生玩游戏两到三次。

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计算机是如何实现该游戏的?

参与游戏并且思考问题,主动探究问题

以游戏作为导入,营造活跃又有趣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将学生带入到本课的知识情境中。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讲授新课

其实,最强大脑这个游戏就是一个算法。

要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算法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

v算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v最强大脑游戏问题的求解过程代表着一种算法

v生活中的算法:

超市购物、食堂打饭等

v描述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进行描述

自然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汉语、英语、德语等都是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并且容易理解。

v你能用自已的话描述“最强大脑”游戏的解决步骤吗?

v要求:

详细说明计算机处理的具体对象、每一步的准确处理过程

活动一使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引导学生用自已的话描述最强大脑游戏算法

v显示游戏规则、显示物品以及编号,屏幕停留10秒;随机出题,给出物品,回答编号;判断回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答对的题述加1。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答完5道题,显示答对的题数。

v优缺点:

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简单且通俗易懂,但容易产生歧义,表达的含义往往不太严格。

认真听讲并且思考

尝试用自已的话描述最强大脑算法,并完成书本第19页表格2.1.1的填写,总结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缺点

这个环节着重讲解算法的概念,用生活中的算法实例加深学生理解算法。

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总结和感受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缺点。

我们可以用流程图来描述算法。

流程图也称流程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为了使算法的流程图看起来更加直观,需要对流程图的表示方法进行规范,目前常用的有以下这些:

v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v顺序结构

要把大象关进冰箱,需要几步完成?

用自然语言描述:

第一步,拉开冰箱门;

第二步,大象进入冰箱;

第三步,关上冰箱门

如何用流程图表示?

特点:

自上而下

顺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基本结构,按照自上而下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程序语句。

v分支结构

如果大象太大无法进入冰箱,怎么办?

用自然语言描述:

如果大象太大无法进入冰箱,那么就换一只小象进。

用流程图描述:

特点:

做出判断

分支结构也称为选择结构,是一种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判断的结构。

分支结构中必定包含一个判断框,若满足条件则执行处理框A,若不满足则执行处理框B。

v循环结构

如果有三只小象进冰箱,怎么解决?

用自然语言描述:

一只一只地进入,直到三只小象都进入冰箱,即完成。

用流程图描述:

特点:

周而复始

循环结构是一种重复某一部分操作的结构,若满足条件则执行循环体,若不满足条件则跳出循环,执行循环结构后面的代码。

v你能用所学知识,完成“最强大脑”流程图吗?

完成后:

v优缺点:

与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相比,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容易理解,但是流程图一般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这时需要使用一种计算机能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将算法表达成程序。

识记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名称和功能,并能灵活运用。

掌握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熟悉三种基本机构的功能、特点和区别。

流程图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出现混淆的情况。

以三种情况下大象进冰箱为案例,讲解三种基本结构,将抽象的算法思维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不断地重复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巩固学生描述算法的能力。

活动三用Python语言实现游戏

v在Python语言开发环境中,调试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v尝试将流程图与代码块进行匹配

完成后:

 学生自主操作,运行最强大脑的程序,在Python语言开发环境中,调试运行程序,观察代码和运行结果

尝试解读代码的含义,与流程图进行匹配。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编程的魅力。

学生初次接触Python编程,教师若过于详细地讲解代码含义,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将代码以代码块的形式与流程图进行匹配,可以使学生明确每一个代码块的含义和功能,降低了代码学习的难度。

v如何增加游戏难度呢?

v方法:

改变物品;减少时间

v打开最强大脑.py,动手试一试!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能总结出计算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吗?

v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v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学生自已动手,修改代码内容,增加游戏难度。

修改方法可以是增加物品数量、改变物品的种类或是缩短游戏时间。

通过完成该任务,总结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代码,并动手修改代码,培养编程思维,为后续相关编程语言学习做铺垫。

v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机器语言由二进制0、1代码指令构成,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

但理解和记忆机器语言非常困难,并且容易出错,编程效率极低。

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采用英文助记符代替机器指令,比机器语言容易识别和记忆,从而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

但是汇编语言仍然是面向机器的语言,是为特定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它要求软件工程师对相应的机器硬件非常熟悉,因而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

高级语言更接近自然语言,并不特指某一种语言,也不依赖于特定的计算机系统,因而更容易掌握和使用,通用性也很好。

比较流行的高级语言有Java、C\C++以及本书使用的Python。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读性更强,也便于修改、维护。

认真听讲并且做笔记记录

简单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即可。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① 算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生活中的算法有超市购物、食堂打饭等;

② 学习了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自然语言的优缺点……流程图的优缺点……

③ 三种基本结构的流程图

一只大象进冰箱——顺序结构;大象太大了无法进入冰箱——分支结构;三只小象进入冰箱——循环结构

④ 用Python语言实现游戏

⑤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认真听讲

总结回顾

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