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22240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篇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一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时间分配:

2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练一练”和第33页“练习一”的第1---7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强化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谁能给大家出一道这样的题?

  学生汇报所出的题,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问:

怎样计算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先省略因数中的0,先算出乘积,最后在积的后面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题。

  集体订正。

  2、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图:

苹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买苹果16箱,梨18箱。

  

(1)两种水果各应付多少钱?

  

(2)一共付多少元?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问:

求第

(2)问时,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板书:

30×16+40×18

  提出问题: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乘除两种运算,或者只有一种运算进,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减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3)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独立完成,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作业设计

  1、练一练的第4、5题。

  2、第33页第1——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希望大家平时多煅练自己的头脑,成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好学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练习一8---15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重点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概括总结,点明课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研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把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下复习。

  板书:

复习课

  

(二)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共有24个班。

运动会前夕,学校为每个班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又买了12套飞镖玩具作为奖品。

请你算一算:

  

(1)买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

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买飞镖玩具需要多少元?

飞镖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师:

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独完成。

  集体订正:

  学生甲:

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买羽

  毛球拍的钱数不会超过480元。

  学生乙:

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个班想成25个班,20×25=500(元),买羽毛球拍不会超过500元。

  学生丙:

飞镖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买飞镖的钱数比250元多。

  计算准确结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质疑:

有什么疑问?

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丁:

在计算25×12时,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师:

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非常好,当一个数与25相乘时,如果乘数中含有因数4,就先算25×4,这样简便。

那你知道怎样计算26×35吗?

  3.数学规律。

  

(1)先口算下面各题,然后观察这些算式,看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一个数与25相乘时,可以把这个数先扩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结果不变。

  (3)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因为扩大100后再除以4(缩小4倍)实际上就是扩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

  小结:

对于这样的规律,同学们要灵活运用,分析一下是乘25简便还是除以4简便,切不可盲目计算。

  (三)思维训练8---13题

  (四)课堂作业设计14、1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最满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现?

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你还有哪些困惑?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①②③一样大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1)什么是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

(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

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

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

)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

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

(找出回答)新课标第一网

  (4)应用练习

  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长cm

  20

  20

  15

  12

  10

  宽cm

  17

  15

  10

  10

  10

  面积cm2

  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交流时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小结:

  

(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

(面积单位的使用)

  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P49、1、2、3、4题

  四、课堂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教科书第88~89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数

  1、创设情境,引出小数

  同学们平时跟自己的父母去逛过超市吗?

今天你们和老师一起去超市看看。

(播放课件)

  这些图片认识吗?

是什么?

(标价)那你们认识这些标价吗?

待会高老师要考考大家。

  昨晚高老师特意去超市调查了四种商品的价格(课件展示四种商品价格),大家先观察下标价中的数字。

(张贴小数:

5.9823.700.852.60)

  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中间有个点)象这样的数你们知道叫什么数吗?

(小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

(板书:

认识小数)

  这些小数中间的点叫什么呢?

(小数点)板书:

小数点

  二、认识小数

  1、读小数

  我想请一些同学来读读这些小数。

请个别生读,然后全部齐读。

读23.70这个小数时多请几个,并请大家思考:

刚才在读这个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点右边的数在读法上有区别吗?

  生汇报小数的读法

  师总结:

读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板书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板书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它的数字,每一位是几就读几。

  全班齐读最后两个小数:

0.852.60

  2、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大家已经会读这些小数了,那这些价格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你们知道吗?

高老师要开始考考大家了。

播课件

  商品名称价格/元表示

  火腿肠5.98元角分

  牛奶糖0.85元角分

  面包2.60元角分

  文具盒23.70元角分

  生答,有异议的多请几个同学回答。

  看来大家确实都看得懂这些价格,那谁来说说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

(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表示什么?

(角)第二位表示什么?

(分)

  在小数上方板书:

元角分

  二、教学例1

  1、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很清楚了。

下面请大家在你们的桌面上或者文具盒里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有小数存在。

生回答。

  我们水笔上的小数0.5后面的单位应该是毫米,它表示笔芯的粗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除了毫米,还有米,分米,厘米。

大家还记得一米有多长吗?

伸出你的手比划下。

  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课件展示1米有多长。

课件边演示,教师边讲解

  如果把这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长?

(板书1分米)

  那它是1米的几分之几呢?

(1/10)

  因此1分米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板书1/10米)

  当天它也可以用今天刚认识的小数来表示也就是0.1米。

(板书:

0.1米)

  大家看看,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什么?

(生答1分米)

  同学们真厉害,这都答对了。

那既然1分米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那二分米呢?

生答师板书:

2分米=2/10米=0.2米,并请生说说想法。

  既然1分米,2分米可以写成0.1米、0.2米,那4分米呢?

生答师板书:

4分米可以写才0.4米也就表示4/10米。

  1分米、2分米、4分米用米怎么我们已经学会了,那3分米。

5分米,7分米你们会吗?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1页,完成练习二十一第一题的第

(1)题。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并讲评。

  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发现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分米是1米得1/10,1厘米又是1米的几分之几呢?

(1/100)

  是几分之几米呢?

(1/100米)

  那用小数会表示么?

(0.01米)板书:

1厘米=1/100米=0.01米

  真是聪明,大家看看,这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的是?

(厘米)

  3厘米用米你会表示吗?

生答

  板书:

3厘米=3/100米=0.03米

  老师想把问题的难度加大,那么18厘米你会转化么?

用米做单位该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18厘米=18/100米=0.18米

  请同学们比较下,0.10.20.4和0.010.030.18这两组小数,都是小数,他们有什么不同?

(0.10.20.4小数点后面都是一位数,0.010.030.18小数点后面都是两位数。

  师:

观察得真仔细,像0.10.20.4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

板书:

一位小数。

  像0.010.030.18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这样的小数叫做两位小数。

板书:

两位小数。

  师:

一位小数表示什么样的分数,两位小数表示什么样的分数?

  同桌互相商量下。

  师:

哪个同学来说交流的结果。

生答。

  师总结: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

  全部齐读。

  4、用米来表示身高

  前面我们用小数表示的长度都不足一米,那如果超过一米还能用小数表示吗?

  比如老师的身高是162厘米,能用小数表示吗?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同桌互相讨论下。

生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162厘米==1.62米

  再次提问:

小数点左边的1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的数表示?

  请同学们在书本上写下自己的身高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教师巡视。

  请个同学介绍自己的身高,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生答

  5、放松练习

  真了不起,大家都会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了,接下来我们来个小游戏放松下。

  我说,你们来听,猜猜它是谁?

  1、它是世界上的动物,它有长长的鼻子……生猜

  世界上有记录的的长颈鹿是一只叫乔治的长颈鹿,你们想知道它有多高吗?

课件展示6米9厘米。

你能用小数表示他的身高吗?

生在本子上作答。

教师巡视。

  2、它是陆地的动物。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课件展示非洲象高3米5分米。

用小数表示它的身高。

生在本子上作答。

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小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价格,长度,还可以表示高度,重量。

其实小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数,大家回去留心观察,相信你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