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222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docx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回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回复力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

B.回复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能由弹力提供,也可能由摩擦力提供

C.回复力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一个力的分力

D.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其所受合力为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回复力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选项A正确;

B.回复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能由弹力提供,也可能由摩擦力提供,选项B正确;

C.回复力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一个力的分力,选项C正确;

D.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其所受合力不一定为零,例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合力不为零,选项D错误;

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BC间振动,O为平衡位置,BO=OC=5cm,若振子从B到C的运动时间为1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从B经O到C完成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是2s,振幅是5cm

C.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cm

D.从B开始经过3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20cm

【答案】B

【解析】

【详解】弹簧振子在BC间振动,振子从B到C经历的时间为半个周期,不是一个全振动。

故A错误;

振子从B到C经历的时间为半个周期,所以周期为2s,振子在B、C两点间做机械振动,BO=OC=5cm,O是平衡位置,则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5cm,故B正确;

结合A的分析可知,振子从B到C经历的时间为半个周期,即半个全振动;路程为10cm。

则经过两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40cm,故C错误;

从B开始经过3 s,振子运动的时间是1.5个周期,振子通过的路程是:

1.5×4×5cm=30 cm.故D错误。

3.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C.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发生迁移

D.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

【答案】BCD

【解析】

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还需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故A错误,B正确.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发生迁移.故C正确.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由于惯性,质点的振动并不立即停止,则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故D正确.故选BCD.

点睛:

机械波形成要有两个条件:

一是机械振动,二是传播振动的介质.有机械振动才有可能有机械波,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振动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4.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邻的质点是相互做功

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的质点不能

C.波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

D.除波源外波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则质点振动的过程中要相互做功;故A正确;

B.纵波和横波中质点都不随波向前迁移,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故B错误;

CD.介质中各个质点都是在波源产生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它们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方向相同,而且各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所以各质点振动频率是相同的。

故CD正确;

5.如图所示,为波沿着一条固定的绳子向右刚传播到B点的波形,由图可判断出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是(  )

A.向下B.向上

C.向左D.向右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图示时刻B振动方向向上,则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向上。

故B正确,A错误。

CD.绳子上向右传播的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不可能沿水平方向。

故CD均错误。

6.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

A.沿x轴负方向,30m/s

B.沿x轴正方向,30m/s

C.沿x轴负方向,60m/s

D.沿x轴正方向,60m/s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乙图可知:

P点下一个时刻位移沿负方向增大,所以P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得出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乙图可知:

T=0.4s,由甲图可知:

λ=24m,所以。

7.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和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

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两列波的波长都是3m

D.两列波的波长都是1m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发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

故A正确;

B.虚线是振动减弱的区域,则一定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选项B错误;

CD.由图可知波源S1和S2之间的距离为3个波长,所以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m。

故CD错误。

8.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前后间隔1s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

A.0.60m/sB.0.75m/sC.1.05m/sD.1.15m/s

【答案】BC

【解析】

由图可知波长为: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

n=0,1,2,…,波速为:

n=0,1,2,…,当n=1时,,故B正确;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距离为:

n=0,1,2,…,波速为:

n=0,1,2,…,当n=1时,,故C正确所。

所以选BC。

9.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甲所示。

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B.周期为Δt,波速为

C.周期为Δt,波速为D.周期为Δt,波长为8L

【答案】CD

【解析】

【详解】由图读出波长λ=8L。

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图示时刻质点9的振动方向向上。

由题波源1的起振动方向向下,则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振动传到质点9后,又传播了周期,则时间△t与周期的关系为△t=1.5T,T=△t;故波速为.故CD正确,AB错误。

10.如图所示,A球振动后,通过水平细绳迫使B、C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A球、C球振动周期相等

B.A球、B球、C球的振动周期相等

C.C球的振幅比B球大

D.C球的振幅比B球小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由题意,A做自由振动,其振动周期就等于其固有周期,而B、C在A产生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即等于A的固有周期,所以三个单摆的振动周期相等,则B正确,A错误;

CD.由于C、A的摆长相等,则C的固有周期与驱动力周期相等,产生共振,其振幅比B摆大。

所以C正确,D错误。

11.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振幅为A、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的相遇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O、M连线的中点是振动加强的点,其振幅为2A

B.P、N两处的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M处的质点将向O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此时位移为零

【答案】C

【解析】

A、由于O、M是振动加强点,结合图可知,由图知连线的中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为半个波长的偶数倍,所以该点是振动加强的点,其振幅为2A,故A正确;

B、P、N两点是波谷和波峰叠加,位移始终为零,即处于平衡位置,B正确;

C、振动的质点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随波逐流”,C错误;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D正确。

点睛:

介质中同时存在几列波时,每列波能保持各自的传播规律而不互相干扰;在波的重叠区域里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等于各列波在该点引起的物理量的矢量和。

12.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该波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频率为1Hz

B.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比4m大很多

C.再过0.5s,P点的动能最大

D.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答案】AC

【解析】

A:

由振动图象可得,则,两列波能发生稳定干涉现象频率一定相同,故所遇到波的频率为1Hz。

B:

由波动图象可得,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比4m小或相差不多,B错误。

C:

再过0.5s,P点再次到达平衡位置,动能最大,C正确。

D:

由振动图象可得t=0时P点振动方向向上,根据微平移法可确定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D错误。

答案为AC

点睛:

注意识别、理解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把握两种图象的联系处理能力。

二、填空题

13.本题共两小题,请按要求完成

(1)有一个在光滑水平面内的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x后释放让它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释放让它振动,则先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______,振幅之比为________。

(2)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在t=0.10s时,质点Q向_______方向运动,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_________,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________m

【答案】

(1).1∶1

(2).1∶2(3).y轴负(4).相反(5).6

【解析】

【详解】

(1)弹簧振子的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特性决定,与振幅无关。

所以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1:

1。

第一次振幅为x,第二次振幅为2x,则两次振幅之比为1:

2。

(2)由振动图像可知,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负方向运动,波沿x轴负向传播;因T=0.2s,则在t=0.25s=1T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反;波速,则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

14.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

【答案】

(1).

(1)BC

(2).

(2)

【解析】

①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误差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A错。

如果振幅过大(大于10o小球的运动不在是简谐运动,所以误差较大,D错误。

要求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摆长不变,且是单摆,而不能是圆锥摆故选BC。

②同理得两式相减可得

考点:

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三、计算题

15.下图甲是一个单摆振动的情形,O是它的平衡位置,B、C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