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教学导案.docx
《自然资源教学导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教学导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资源教学导案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1课时。
【新课导入】
例如:
“是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源?
你知道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及阅读课文,明确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和种类。
【自然资源与我们】
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
可让学生从课桌上、教室里的纸笔、书包、桌椅开始联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产中的原料、燃料,都和哪些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图3.1的四组图片。
从资源到成品的转化过程不必细讲,但应引导学生就“是否可以循环或重复利用”这一问题,结合图3.2,引导学生区别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不同。
并可由此得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这里,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判别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例如:
太阳能、石油、风能、铁矿、动物、草原等。
【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既要突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的特征,又要引导学生说出人口问题对我国资源产生的压力。
可以多补充一些相关数据,总量和人均的对比,使学生对我国资源现状有辩证的了解。
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人口要与本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平衡,中国的经济要走符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活动】
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学习。
例如开展小组讨论: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或由学生收集资料,进行相关题目的讲演;或开展辩论赛,注意设计的辩题应有充分的争议性和现实意义,例如正方辩题为“在我国,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退化是可以避免的”,反方辩题为“在我国,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退化不可避免”等。
相关可进行拓展的讨论题目还有:
黄河断流是天灾还是人祸?
昔日草原为何变成沙漠?
水资源第六大国为何还有水荒?
沙尘暴为何越刮越烈?
……
第二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
1.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
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
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
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
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图文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知识脉络见本文“结构分析”。
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将学生活动与知识讲授割裂开来,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由学生讨论得出我国水资源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研究最佳治理方案。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本课每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或渗透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之所以在课文中以专题形式提出,是为了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
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这段课文集中而明确地阐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例如讨论水费涨价的影响,开展“用水调查”,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等。
这些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特别是活动中特别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项目,可谓考虑周密。
如果教师在活动中注意指导,精心安排,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环保意识,达到良好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效果。
第三节土地资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3.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和教学建议
1.土地资源的利用
教材用一首诗来描述“什么是土地?
”,启发学生解释这几句话的涵义。
这样的安排比直白的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2.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突出“人与土”的矛盾
教材就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力求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做出分析。
有利条件:
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不利条件: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
其中,教材着重对我国耕地不足的现状做了分析。
图3.7和3.8以数据和统计柱状图的形式说明了我国人均耕地少及土地构成不合理的问题。
而“阅读材料”补充说明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国情现状。
应当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学会初步分析我国土地构成的状况及问题所在,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与耕地的矛盾: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作为农业之本,承担着解决十余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重责。
一方面,我国本来就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加,耕地还将进一步减少;而人为破坏,不合理的乱占耕地现象,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则使本来就不容乐观的耕地、林地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又使得以上问题变得雪上加霜。
3.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突出“水与土”的矛盾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既可作为我国土地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加以学习。
活动2则通过要求学生比较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差异,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的配置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突出“水与土”的矛盾:
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多发展灌溉农业;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该活动引导学生从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去分析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性,不仅旨在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旨在加深学生对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解。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通过以上内容的铺垫,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自明。
教材中特别指出:
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遭人为破坏,则可丧失其生产能力,不能再生。
参考资料:
走符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我国现代化发展应走“低度消耗资源、适度消费”的道路。
为什么呢?
因为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严重制约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多,增长快,许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处于低水平。
从耕地资源看,其面积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和印度,但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2%。
草原和森林面积在世界上分别位居第四位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和13%。
相当多的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我国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同时也应看到,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低对经济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均资源需求量的增大。
工业化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都是靠以资源的高消耗、生活的高消费、环境的重污染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的。
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人均占有量整体上处于低水平,而某些资源(例如耕地等)的人均占有量还趋于下降的状况,因此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只能选择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资源、环境组合方式,实际意味着选择以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即要求我国现代化建设应走“低度消耗资源、适度消费和保护环境”的道路。
这才符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国情。
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
1.问题的提出。
中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特别是耕地紧缺,淡水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以接近实际的耕地面积1.3亿公顷算,13亿人口,人均0.1公顷左右,人均占有淡水不足2300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数的1/3和1/4。
到21世纪20~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到15~16亿,人均耕地将下降到不足0.1公顷,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也将下降到1800立方米。
为保证农产品供给,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必须保持在1.8亿公顷(按目前统计面积为1.4亿公顷)左右,灌溉面积必须发展到0.6亿公顷,难度很大,人口-食物-资源-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根据日本、韩国发展过程中,农用地被工业大量占用(日本人均0.04公顷,韩国0.07公顷)而导致农业萎缩,粮食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社会的需要(1994年日本进口占72%,韩国占66%),由此推理,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WhowillfeedChina)的问题。
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被一些人所利用,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
中国到底能不能依靠本身的资源养活自己呢?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挑战,必须给予科学的回答。
2.基本结论。
中国资源形势虽然严峻,但是中国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有可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
(1)中国实际耕地1.3亿公顷,而不是1亿公顷。
现有人均耕地为0.1公顷,从现在起对现有耕地,认真坚决地保护,形势还是乐观的。
我国还有扩大0.7亿公顷耕地的资源潜力。
估计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耕地的消长平衡,至少能保持1.2亿公顷,按16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也有0.07公顷,多于日本。
中国目前耕地复种指数在155%左右,据研究,中国耕地的复种指数的潜力可达到160%~170%,复种指数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33万公顷的播种面积。
中国耕地2/3属中低产田,提高单产潜力还大。
按实际面积计算,中国的稻谷产量约为4350千克/公顷,发达国家平均为5925千克/公顷,埃及达到8340千克/公顷;小麦约2600千克/公顷,发达国家平均为2655千克/公顷,英国达到6810千克/公顷;玉米为4155千克/公顷,发达国家平均为6420千克/公顷,意大利达到8490千克/公顷。
中国还有约600多万平方千米的山区与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其利用率与生产率还不高,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与开发能力的提高,中国的山区和海洋将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实现工业化还要相当长的时间。
中国的回旋余地比日本、韩国等小国大得多,是日本、韩国等不能相比拟的。
(2)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的研究,到21世纪20年代中期,在较高水平投入或丰产年的情况下,中国能生产粮食6960亿~7000亿千克,按人均450千克计算,能供养约15.48亿人口;中等投入或平产年,粮食产量能达到6660亿~6750亿千克,能供养14.8亿人口;在低投入或歉收年,粮食产量在6390亿~6480亿千克,只能供养14.2亿人口。
因此必须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控制人口的增长。
在投入不足或歉收年的条件下,粮食缺口可能达500亿千克。
对此要做好准备。
中国农业资源最大可能生产量的估计是在假设以播种面积为1.9亿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为1.4亿公顷,水浇地0.7亿公顷的条件下,单产6660千克/公顷,粮食产量可能达到8400亿千克,以人均拥有粮食500千克计算,可承载16.6亿人。
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相对地理解为中国资源最大承载力。
因此,中国人口最高峰不宜超过16亿人。
(3)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中国的粮食(食物)能够做到自给或基本自给。
我们的方针是基本自给,少量进口,促进交换。
我们的态度是有条件的谨慎乐观。
3.主要对策
(1)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要开源与节流结合,要把节约、高效和持续利用资源放在突出地位。
(2)保护耕地,开发荒地,提高复种指数,保持农作物播种面积不变。
(3)建立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
(4)大力开展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中低产田改造,增产的重点应放在中产田。
中国中低产田占2/3,增产潜力大。
根据李振声院士的材料,1993年黄淮海地区按播种面积单产在2250~4500千克/公顷的中产田占73%的县、75.4%的播种面积和72.6%的产量,预计2000年的贡献率将占67.7%。
(5)集中力量建设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从国家全局看,要着重抓好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四川盆地,黄淮海地区的黄淮平原,共8大片以商品粮为重点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这8大片包括9个省的495个县级单位,土地面积占全国9.1%,集中了全国耕地的28.5%。
粮食总产约占全国的33%,净商品率平均为28%,预计未来的粮食产量仍然要占全国总量的1/3。
同时,这8片的棉花、油料、肉类也各占全国的1/3左右,农业生产地位十分重要。
国家要给予特别支持,使之巩固、提高,不能让其衰退。
(6)积极开发山区与海洋。
山区与海洋是我国未来重要的食物来源。
从全局看,山区开发的重点应放在亚热带、热带东部山区,该区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实有耕地面积约0.1亿公顷,林地0.5亿公顷(乔木林与灌木林),有267万多公顷的宜农、宜果荒地和0.3亿公顷的宜林宜牧荒山草坡。
该山区高温多雨,水源充沛,山体不高,山、丘、谷相间,土地生产力高,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有条件建设成为中国一个综合性大农业的战略后备基地。
包括用材林基地、热作及亚热带水果基地、茶叶基地、木本粮油基地与牧业基地。
(7)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们的方针是基本自给,少量进口,调剂品种,促进交换。
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农产品资源更需要实行国际资源转换战略,即生产出口一些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优质、附加价值高的农产品,进口那些比较效益低,国内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与他国分享世界丰富的自然资源。
(8)加强农业资源的科学技术研究。
组织力量开展我国农业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的评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研究资源的核算问题,建立资源价值-价格-核算体系,资源-资产-产业化体系,研究资源的有偿使用;研究节地、节水、节肥、节粮的适用技术和技术集成;重视资源剩余物的再生利用与污染物的资源化研究;加强土地退化、水旱灾害、环境污染等国土整治科学技术的研究;研究应用“3S”技术,建立资源与环境监测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农业资源管理现代化;加强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与宣传工作;提倡资源效益,使节约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行动。
(9)增加投入。
包括政策、资金、科技与劳力等多方面的投入。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东方网2001年6月25日消息:
国土资源部负责人日前在长沙向记者透露,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为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5%。
据预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保护耕地,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对如何保障我国耕地资源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和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热衷于外延式扩张建设,土地利用率低下;有的地方片面强调“以地生财”,违反规划盲目批地,造成土地闲置浪费。
统计显示,1997年至2000年间,我国耕地净减少180万公顷,大多是城郊平坦优质的耕地。
一方面我国的耕地被大量占用,另一方面可供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后备资源不到1分地,而我国土地垦殖率已达13.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有关人士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的重组,要保护好耕地就必须综合规划、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
要转变土地使用方式,走内涵式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之路。
这就要求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土地使用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付诸实施。
中国今后十年将退耕380多万公顷
东方网2001年6月22日消息: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今后10年,我国预计须退耕还林(还草、还湖)380多万公顷。
近年来,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7~2000年,年均建设占用耕地18.4万公顷,与1991~1996年的年均30万公顷相比,下降了37%。
但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表示,保护耕地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田凤山说,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耕地紧缺的状况难以缓解。
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安排,到2010年,非农建设用地需占用耕地196.7万公顷,实际上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73.7万公顷。
也就是说,未来10年,仅有123.3万公顷左右的控制指标。
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仅交通建设一项,就将新增用地60多万公顷。
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制约因素影响耕地保护工作。
一是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二是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遏制,补充耕地的空间越来越小;三是传统的用地观念和土地利用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干渴的“世界水日”
2006年3月2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水日”。
目前全世界以及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同作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之一的“发展”有关,并有可能影响另一个主题“和平”。
专家指出,几千年来,人类将水视为取之不尽的免费商品,从整体上看没有出现过全球性的水资源问题。
只是到了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之后,全球水资源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25年世界总人口的1/4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3,近14亿人将严重缺水。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10亿多人将面临极度缺水,将没有足够的水资源用于灌溉,以维持1990年的人均粮食产量水平,也不能满足生活、工业和环境对水资源的要求。
约3.48亿人面临严重的经济缺水。
这些地区的潜在水资源足以满足2025年的合理水需求,但是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开发,为此需大量投资,并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我国水资源基本概况也不容乐观。
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为世界平均线。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缺水警戒线。
我国缺水形势首先受地理气候原因影响。
我国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季节性很强,年际变化很大,降雨量自东向西递减,年降雨量的七到八成主要集中在汛期两三个月,汛期易形成洪涝灾害,非汛期往往造成严重干旱。
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少,水资源十分紧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速,我国未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形势十分严峻。
特别是生活、生产用水的急剧增长,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水环境恶化。
例如河北省人均只有383立方米,年缺水量高达60亿立方米。
全省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3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0亿立方米,60%以上的地表水和城镇工矿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中南部河流已经到了“无河不干,有水皆污”的境地。
河南省水资源人均440立方米,实际年缺水量70亿立方米。
由于用水过量,大量河道干涸,湿地消失,黄河、漳河、淮河、卫河相继发生断流。
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严重水污染,破坏了环境,加剧了水供需矛盾。
专家指出,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根本出路有三条:
一是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
二是实施南水北调。
三是开发利用洪水资源。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迫在眉睫。
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人均水资源量(m3/年)
主要问题
轻度缺水
1700~3000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缺水问题
中度缺水
1000~1700
将出现周期性和规律性用水紧张
重度缺水
500~1000
将经受持续性缺水,经济发展受到损失,人体健康受影响
极度缺水
<500
将经受极其严重的缺水,需要调水
注:
本指标系水利部水资源司综合联合国组织和著名专家的看法,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初步确定。
节水小知识介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以“一水多用”和“用多少放多少”的原则节约用水。
★在水压较高的地区,居民不妨采用调整自来水阀门的办法来控制水压,这样便可节约相当的水量。
★洗澡时应避免过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搓洗时也应及时关水;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冲洗厕所和拖地等。
★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洗涤蔬菜水果时,应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
★衣物要集中洗涤,应尽量减少洗衣的次数;小件、少量的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的水;洗涤剂要适量投放,过量投放将造成水的大量浪费。
节水小窍门
★切勿长开水龙头洗手、洗涤衣服或洗菜。
★用喷头淋浴比用浴缸洗澡节省水量达八成之多。
★用过的水可以再洗地或浇花,不必使用清水。
★使用洗衣机或洗碗时,集中衣物或碗碟一起洗涤。
★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耗水70升;为免浪费,应立即修理。
开源节流,节流为主
北京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专家们说:
解决北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本的出路是“南水北调”,而这一工程至少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2010年以前,北京解决严重缺水只有靠自己。
2010年之前,北京缺多少水?
如何找新水源?
如何节水?
解决缺水最难办的事是什么?
这一系列关于北京的水的问题,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大事,也是每一个京城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
北京市水利局预测:
按平均降水年份估算,到2005年北京将缺水7.94亿立方米,到2010年将缺水16.15亿立方米。
造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地下水严重超采。
北京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开采地下水,截至目前,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已经十分有限。
密云、官厅水库占全市地表水供水总量的2/3。
由于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两库来水量连年减少,加之近两年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密云水库连续两年汛期断流,全年几乎没有来水,同时,水污染加剧了缺水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迅速发展,用水不断增长和水资源紧缺一直是无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