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1460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docx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

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专项37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

通《诗》《礼》,善论难。

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

“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者,而遽罚,非政之先。

”竟不肯施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时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均下令曰:

“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

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曰:

“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

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

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

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

均厉色曰:

“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

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

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建初元年,卒于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B.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C.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D.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古学官名,始于战国。

汉武帝时,《诗》《书》《礼》《乐》《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

B.休沐,指古代官员的例假。

汉朝律令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

唐代则每十日一休假,称为旬假,又曰旬休。

C.学校,不同朝代称呼不同,夏代称“校”,殷商时代称“庠”,周代称“序”,先秦学校则有国学和乡学之分。

D.中黄门,汉宦者名,秩比百石,后增至比三百石。

又有中黄门冗从,平常担任宿卫,皇帝出行时则骑马随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均勤奋好学,喜欢读经书。

早年常利用休沐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

B.宋均为官有方,被百姓爱戴。

他任地方官颇有治绩;因故免官,百姓作歌颂扬他,并诣阙乞还。

C.宋均正直敢言,能执义不屈。

他曾遭到众疑,但毫不畏惧,在朝堂上厉声斥责官员,守志不移。

D.宋均贤能有才,受皇帝赏识。

他因病请辞,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还想委以重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者,而遽罚,非政之先。

(4分)

(2)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

(4分)

14.宋均敢于打破旧俗和现法,以民为本。

请结合全文,概括其具体做法。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①

宋·杨万里

其一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其二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注释】①这两首诗为杨万里赴任广东常平茶盐之职途中所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角度有同有异:

都描写了早春景物,但第二首重点写“寒”,暗点诗题“二月一日”和“晓”。

B.第一首第二句“嫩水新生尚露沙”用“嫩”和“新生”等词语形容水,令人产生喜悦怜爱之情。

C.第二首后三句运用拟人手法,“偏入”“爱做”“自寒”等词语将小风和桃花写得意趣盎然,鲜活生动。

D.两首诗都描绘了一个优美宁静而又伤感凄迷的境界,视角独特,动静交错,诗意清新,自成妙谛。

16.晚清诗评家陈衍曾说:

“宋诗……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说、侧一层说。

”意思是说宋诗层次曲折,富于变化。

请结合两首诗做简要分析。

答案

10.D(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11.A(《乐》,即《乐经》,相传先秦有《乐经》存世,后亡于焚书坑儒事件。

故,汉初“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2.C(非“众疑”,而是“帝以为有奸”;“在朝堂上厉声斥责官员”有误,文中只说他“厉声”表明自己的心志)

13.

(1)不懂得礼仪的老百姓,丧葬逾越礼制,犯的是小错,就立刻惩罚他们,这不是施政者的首要做法。

(4分,“不义”,不懂得礼仪,不讲究礼仪;“轻”,小过失,小错误。

“遽”,马上,立刻。

各1分,句意1分)

(2)宋均曾经卧病在床,百姓和年长的人都为他祈祷,早晩问候他的生活起居,他被百姓爱戴到这个地步。

(4分,“寝病”,卧病在床;“耆老”,年长者。

“于”,被。

各1分,句意1分)

14.①任辰阳长,为百姓建立学校,禁止、杜绝过分、不合理的祭祀。

②任上蔡令,不肯实施百姓因丧葬逾制而受惩罚的政策③任九江太守,下令去掉围捕老虎的栅栏、陷阱,免除赋税。

④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3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古代诗歌鉴赏

15.D(“都”“伤感凄迷”“动静交错”表述不正确)

16.①视角曲折:

“其一”由平视近处所见,再写俯视所见,最后写隔江远望所见。

②感觉变化:

“其二”先写自己感受到寒意,后将寒意转移给桃花,仿佛桃花也有知觉。

③诗歌一波三折,委婉曲折而理趣横生。

如“其一”通过视角的变化带来的结果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其二揭示了“物我同一(相融)”的道理。

(6分,每点2分)

附:

【文言文翻译】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

(他)凭借父亲的官职被任命为郎官,当时年龄15岁,喜好儒家经典每当到了休假的日子,他就跟从博士学习经传。

(他)通晓《诗经》《礼》,擅长论辩、质疑。

到了20多岁的时候,被调任辰阳做长官。

那里的风俗是很少有求学的人却相信巫术和鬼神;宋均为百姓建立了学校,禁止、杜绝过分、不合理的祭祀,百姓们都平和地接受了这件事。

(宋均)升任上蔡令,当时朝廷有禁令:

百姓丧葬时不得铺张浪费。

宋均说:

“不懂得礼仪的老百姓,丧葬逾越礼制,犯的是小错,就立刻惩罚他们,这不是施政者的首要做法。

”(他)最终不肯实施这个政策。

升任九江太守,那里有很多凶暴的老虎,屡次成为百姓的祸患,当时官府常常征集、设立捕兽的栅栏、陷阱却仍然有很多人被伤害。

宋均下达命令说:

“虎豹在山上,龟和鳄鱼在水里,它们各自有生活的处所。

况且江淮之地有猛兽,就如同北方有鸡、猪一样。

现在成为百姓的祸患,罪过在于残忍的官吏,而不辞辛劳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百姓)的根本做法。

一定要斥退奷邪、贪婪的人,考虑提拔忠诚、善良的人,可以全部去掉栅栏、陷阱,免除赋税。

”这件事过了以后有传言说老虎都相互结伴向东边渡过长江了。

中元元年,有很多蝗虫(闹蝗灾),它们一起飞到九江的边界,就向东西两个方向散去,由于这件事宋均的名声被远近的人们称颂。

浚遒县有唐、后两座山,百姓共同祭祀它,那些巫者于是(以山神的名义)娶百姓的女儿为妻,每年都要更换,(百姓)于是就不敢进行嫁娶之事,前后几任太守都不敢禁止。

宋均下令说:

“从现在开始,给山神娶的妻子都要从从事巫术的人家中选娶,不要打扰百姓。

”于是(这种事)就再也没有了。

永平元年,(宋均)升任东海相,在任五年,因为犯法而被免官。

但东海的官吏和百姓都感念宋均的恩惠、教化,为他写了歌谣,到朝廷请求他回来做官的有几千人。

显宗认为他贤能,永平七年,征召他做了尚书令。

每当在朝廷上辩论的时候,(他的话)大多能符合皇上的心意。

宋均曾经删减一些有疑问的事(不向上汇报),皇帝认为他有奸邪之心,在朝廷上勃然大怒。

各位尚书都很害怕,个个磕头告罪。

宋均严肃地说:

“忠臣坚持道义,没有二心。

如果畏惧皇上的威势失去公正(又怎么行),我即使是死了,也不会改变志向。

”皇帝赞赏他不屈服的性格,升任他做司隶校尉。

过了几个月,又出任河内太守,很多政策和教化得以推行。

过了几个月,又出任河内太守,很多政策和教化得以推行。

宋均曾经卧病在床,百姓和年长的人都为他祈祷,早晩问候他的生活起居,他被百姓爱戴到这个地步。

宋均以生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官,皇帝派贴身侍从前去慰问,于是留在职位上养病。

司徒这个官位空缺了,皇帝认为宋均有才能任命他做宰相,宋均哭着向皇帝推辞。

宋均性格宽厚、温和,不喜欢法令、条文,常认为那些严酷而眀察秋毫的人,自己或许能廉洁守法,但对待百姓机巧奸猾、严酷刻薄,百姓常被他所侵害,百姓的)灾难、流亡都是由这个原因而产生的。

等到他做了尚书,常想要向皇帝叩头诤谏此事,因为当时的环境严酷,所以就不敢陈奏。

皇帝后来听说了他的话,感到追悔和悲伤。

建初元年,(宋均)死在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