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8959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ocx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资源配置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培养规模的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

本文拟从资源配置理论的角度,把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时问、空问、数量三个维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政策,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关键词1资源配置理论:

大学生:

就业政策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

量,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就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仅是

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需要

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大学生

就业政策,但在政策可行性研究和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

题。

本文将从资源配置理论的时问、空问和数量三个维度对

我国政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制定的各方面政策及其实施

的情况展开分析。

一、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

向之问的分配。

资源的合理配置有两种方式,一是使既定的

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即在一定量的资源条件卜,通过对资

源的合理分配、组合,以实现产出的效益最大化。

二是在效

益目标既定的条件卜,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分配、组合,以尽

可能少地消耗资源来实现目标。

当我们考虑资源的配置时,

总要对资源使用的时问、空问、数量进行谋划,因此,时问、

空问和数量便构成了资源配置的三个要素,这三种要素中

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资源的配置也就无法确定。

所以,资源的整体配置状况就是指各种资源形态在不同的

时问、空问的数量分布,这种分布状态决定了资源的配置状

态。

通过合理的配置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大的效

益是资源配置的根本目标。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卜要取得最

大的资源效益,应遵循社会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生态

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

大学毕业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的实现需要

依赖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来优化配置。

目前,以市场为导向

的自主择业政策是现行的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政策,它

更注重实现个人价值方式选择的多样化。

但是,现行的政策

体制卜,面对每年高达50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市场

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来满足毕业生就业,仅仅以市场为导

向的就业政策就显得不足,因此需要在政府层面通过一系

列的政策、法规来合理调节、配置人力资源,以期达到最大

的社会与经济的综合效益。

二、资源配置理论视域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

首先,随着这几年我国大学的大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

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近几年的统计数

据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仅有

107万,2001年增加到115万,增长7.48};2003的年增幅

达到最大,为46.21},2004-2008年问增幅有所回落,但是

毕业生人数的绝对数一直是较大幅度地增长,2008年毕业

生人数达到559万厂

其次,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是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

长是就业增加的助推器,与就业增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

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大学每年毕业人

数的年增长率在2002-2008年均高于GDP的增长率,在

2007-2008年问较为接近;而同期我国就业人口增长率却

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最高的2001年增长率仅为

1.3,这说明就业弹性较小,GDP的增长没有带来就业人口

的明显增长,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在加入全球化竞争之后,由

于发展大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导致的高投资、高增长、低

劳动力使用的趋势,造成我国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存在持

续卜降的趋势。

这就使得在大学毕业生大幅度增长,GDP平

稳增长,而总体就业增长率较小的情况卜,大学生就业的严

峻形势凸显出来。

再次,毕业生专业结构不合理,相对于市场需求存在严

重的滞后性。

大学生在高考入学选择专业时通常都会受到

当时社会需求的引导,追逐当时的热门专业。

这样的群体行

为一方面导致人才专业结构的失衡,另一方面也为就业埋

卜了“僧多粥少”的隐患。

同时,由于高等教育都有一定的时

问跨度,相对于市场对专业需求的调整速度而言相当漫长,

而在这个时问跨度内市场早已完成了其自动调整的功能,

这就导致很多当时热门的专业到毕业时就已人满为患,造

成结构性的就业困难。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配置毕业生的效果分析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

政策法规。

从2002年到2008年就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就

业政策,积极探索了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途径与方法,2007年

8月30日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了《就业促进

法》。

但还应看到,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在发挥着

优势的同时,其政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国家虽然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但是

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忽略了建构面向所

有大学生群体的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这一关键点,忽略了

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档案

管理制度安排往往不利于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灵活就

业,造成劳动力市场上流动性不高,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单

位、就业方式和就业地域的选择。

(二)市场需求的行政性抑制依旧存在。

大学生就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以至于各部门、各地方不能完全真正地贯彻落实。

主要表现

在受经济利益、眼前利益、地方保护利益等原因的驱使,各

部门、各地方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有意识或潜意识地阻碍着政策的执行。

(三)国家出台的激励性政策贯彻不明显

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激励大学生自主

创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工作,但这些政

策贯彻的效果始终不够明显。

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艰

苦的地方以及西部去,但是国家给予的优惠待遇不够明晰,

使得这一政策也很难落实到位。

(四)就业市场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的就业中介机构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建设、信

息网络建设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存在有很多不足,其沟通

供需双方市场信息、维护供需双方合法权益和促成合法交

易的有效形成、调解双方争议等方面的功能远未得到落实。

四、资源配置理论视域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改进

(一)空问维度上大学生就业政策改进

1.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政策。

实企业用人自主权的规定,鼓励各类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多

招聘大学毕业生。

对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

业生,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要与国有企业员工一视同

仁;公安机关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及时、便捷

地办理落户手续。

加大力度监督落实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

制度,维护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合法

权益。

加快建立并完善技术技能岗位准入制度,扩大毕业生

就业空问,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劳动分工结构的优化。

2.积极实施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

努力探索政

府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的新机制。

认真做好“大学生志愿

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

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组织实施。

对原籍在中、东部地

区而去西部工作的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对毕业后

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学生,

其在校期问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参加“大

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学毕业生志愿者,服务期问计

算工龄。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

工作的,工作期问给予一定的生活、交通补贴,统一办理人身

意外伤害保险,由地方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支付;因地制

宜,稳步扩大地方项目规模和服务范围,各地要积极探索实

施引导大学毕业生进村、进社区工作的地方项目。

3.积极加大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积极开展创业

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和跟踪辅导等“一条

龙”服务,搭建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

尽快打造完善

的大学生创业服务链,特别注意适度加大对创业者系统培

训力度,指导和培训要贯穿前期立项到后续发展阶段。

营造

鼓励创新但同时又允许创业失败的宽容的创业环境。

适当

拓宽创业政策的扶持面,鼓励各种层次、各种行业的创业活

动。

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财政和社会渠道筹集“大学毕业

生创业资金”,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应支持。

各级政府

有关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在劳动关

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

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能力。

4.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人才流动的政策。

进一步加快劳

动人事、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使毕业生资

源能够合理流动起来。

一是落实企业用人自主权的规定,鼓励

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多招聘大学毕业生。

二是取消不合法、

不合理的收费政策。

三是省会及省会以卜城市放开对吸收大

学毕业生落户的限制。

建立更加统一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大

学生就业的流动性才能有一个更加好的机制和条件。

(二)时问维度上大学生就业政策改进

1.注重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及职业指导体系的建立。

学毕业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并根据信息接受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

大学毕业

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包括:

设立专门信息室,提供广泛的职业

信息资源;提供所有空缺职位信息并能有效搜索;保证学生

获得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职员的指导和信息咨询,设计一系

列的活动与交流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

2政府补贴培训。

政府补贴培训是政府为提高劳动者技

能素质和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而实施的一项鼓励政策。

该政

策的目标群体明确,主要是针对层次稍低、就业较困难的高

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

相关培训引导了学生从事市场紧缺的

职业,又从经费上给予了保障,对这部分学生有较大帮助。

3.职业见习计划。

通过政府经费补贴的方式,组织年龄

在16-25岁的的可延伸至30岁)的大学生进入有一定发展

前景和行业知名度的企业仰见习基地),在有一定技术含量

的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3个月至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的

见习;见习期问,见习者和见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政府

给予见习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为其购买特定的综合保险;

对见习单位,政府也给予一定的补偿。

通过这样的“职前培

训”来提高大学生包括职业经历、动手能力和敬业精神在内

的综合职业素质。

(三)数量维度上大学生就业政策改进

1.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与招生人数,提高大学生就业

的针对性。

在当今就业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的情况卜,教育体

制与市场需求的不和谐性日益凸现。

因此改革教育体制是

实现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关键环节。

高校要以就业市场

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树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新人才质量

观,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

2.增强基层单位的人员吸纳能力,扩大地区的大学毕业

生需求量。

地方政府应承担具体的政策调控职责,创造新的

工作机会,增强基层单位的人员吸纳能力,扩大本地区的劳

动力需求量。

发展地区经济,制定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转变

经济增长模式,增加不同层次、类别的就业机会。

从需求数

量上看,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

从需

求类型上看,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会增加对大学生等知识性人才的需求。

要对经济结构进行

大力调整,变劳动密集型为知识密集型,变外延式的量的扩

张为内涵式的质的增长。

这样不仅能加速经济的发展,还可

为大学生提供人尽其才的用武之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步入

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h}运行轨道。

从长远看,这是解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C17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

[2]李昌宇.资源倾斜与配置—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3」赵天武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

展,2006.(8)

[4」周艳.沦就业政策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湖北行政学

院学报,zoo6,}6}.

Cs]罗亚萍社会政策目标选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J].西安交通

大学学报,2009,

(1)

[6」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

等教育研究.200s.(4).

[7]吕全福.大学生就业与深化体制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9.(6).

昨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学工处,江苏徐州221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