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778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docx

岩芯鉴定手册样本

 

岩芯鉴定手册

 

宁夏煤炭勘察工程公司第二勘查院

8月6日

 

一、岩煤芯的分层原则

㈠岩芯的分层的依据是岩性变化和厚度两个因素。

一般情况下,凡同一岩性厚度大于0.5m以上时,都应独立分层描述。

㈡凡属标志层,不论厚度大小均做为独立分层描述。

㈢第四系碎屑堆积物,凡相同物质厚度在1m以上者,均应独立分层描述。

对富含水的砾石层和砂层,厚度在0.5m以上者应独立分层。

㈣岩层中的夹层,系指厚度小于0.5m的薄层,夹层虽不做独立分居,但必须进行夹层岩性特征的描述;若是薄,煤夹层,不论其多薄,必须按可采煤层的要求,做详细描述,并注明其深度、厚度。

㈤互层,系指不同岩性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现象。

若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厚度达0.5m以上者,可做为独立的互层进行描述。

但对于每个单层已大于0.5m者,不能做互层描述,应做独立分层描述。

㈥复结构额煤层的煤芯分层描述,与储量计算中的分层及合层方法,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在复结构煤层中,凡夹矸大于0.05m时都要做独立分层描述;夹矸小于0.05m时,虽不做独立分层,但要对夹矸岩性特征做详细描述,为储量计算中煤层厚度计算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依据。

在特厚煤层中,夹矸厚度大于0.1m时做独立分层,而小于0.1m时不做独立分层。

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鉴定和描述

第四系堆积物(除土壤之外)和陆源沉积岩的粒度是判断搬运、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它们的命名和分类首现考虑粒级。

关于粒级的划分曾有十进位分类、自然粒级分类、对数粒级分类等方案,以前煤炭部门采用的是前两者的综合。

当前国外多采用对数粒级的分类,此分类,对于粒度分析资料的整理,作图及数理统计非常方便,考虑到今后国内外资料交流的需要,八〇年中国沉积岩分类会议建议今后使用对数粒级分类。

为此我们规定今后统一用对数粒级进行分类。

∮值粒级标准是颗粒直径d(毫米)以2为底的负对数值,即∮=㏒2d

根据∮值粒级标准可将送散堆积物和陆源沉积岩分四个级:

砾、砂、粉砂、粘土。

每个级还可进一步细分,详见表1

㈠松散堆积物和陆源沉积岩的对数粒级分类

粒级划分

颗粒直径(mm)

∮值

室内命名

肉眼命名

巨砾

粗粒

中砾

细砾

>128

128-32

32-8

8-2

<-7

-7<-5

-5<-3

-3<-1

巨砾岩

粗砾岩

中砾岩

细砾岩

巨砾岩

粗砾岩

中砾岩

细砾岩

巨砂

粗砂

中砂

细砂

微砂

2-1

1-0.5

0.5-0.25

0.25-0.125

0.125-0.063

-1-0

0-1

1-2

2-3

3-4

巨粒砂岩

粗粒砂岩

中粒砂岩

细粒砂岩

薇粒砂岩

粗粒砂岩

中粒砂岩

细粒砂岩

粉砂

粗粉砂

中粉砂

细粉砂

微粉砂

0.063-0.031

0.031-0.016

0.016-0.008

0.008-0.004

4-5

5-6

6-7

7-8

粗粉砂岩

中粉砂岩

细粉砂岩

微粉砂岩

粗粉砂岩

细粉砂岩

粘土(泥岩)

<0.004

>8

泥质岩(粘土岩)

过去使用的粒级表2;

粒级

颗粒直径(mm)

岩石名称

巨砾

>1000

巨砾岩

粗砾

1000-100

粗砾岩

中砾

100-10

中砾岩

细砾

10-2

细砾岩

粒砂

2-0.5

粗砂岩

中砂

0.5-0.25

中砾岩

细砂

0.25-0.1

细砾岩

粉砂

粗粉砂

0.1-0.05

粗粉砂岩

细粉砂

0.05-0.01

细粉砂岩

粘土

粘土

<0.01

粘土岩

㈡松散堆积物的命名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按表1的粒级进行命名。

㈢松散堆积物的描述内容:

1、土质层的描述

土质层按其颜色主要分黑土、红土、黄土、褐土四类,对其过度型可用复色描述,如黑褐色、灰黑色等。

注意有无被腐殖质、铁质或其它物质污染的现象。

对其性质要用试纸做酸性、中性、碱性的初步鉴定。

对原地堆积的土质层,要描述与母岩的成因关系,土质层中的结核要做成分、形状、大小、数量及层位描述。

2、粘土和砂土的鉴定描述(表3):

含量

名称

粘土矿含量%

粉砂(砂)含量

搓条直径(毫米)

粘土

90-100

10-0

<1

亚粘土

75-90

25-10

1~3

亚砂土

50-75

50-25

>3

砂土

<50

>50

不能搓条

粘土与砂土的肉眼区别较难,可借助搓条的直径大小来区别。

3、砂层的鉴定与描述

砂层的粒级力求准确划分出小类。

注意的成分的描述和分选好坏,描述固结程度及孔隙度和含水性。

注意确定水成、风成或冰川堆积等成因标志。

4、卵石与砾石层的鉴定描述。

粒级必须划分准确。

对砾石要鉴别岩性、形状、磨圆度和表面特征。

对砾石层的孔隙度和充填物要做描述,初步确定成因类型。

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注意对泥炭层,砂矿及其它有益矿产的描述。

对化石要做种属鉴定及保存状况和数量的描述。

三、沉积岩的鉴定和描述

㈠沉积岩的命名

沉积岩按物质来源共分四大类:

陆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火山物源沉积岩

生物源沉积岩

在这四类基础上再按成因、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进一步划分亚类:

1、火山物源沉积岩的命名,除按表1中的划分三大类之外,还需结合火山物质的成分和含量以及形成条件来全面命名。

如阜新的黄花石砾岩定名为火山质沉积砾岩和火山质沉积角砾岩组成。

角砾岩定名为流纹岩质英安岩质集块岩。

2、对陆源沉积岩的详细分类命名

⑴粘土岩(泥岩):

过去都单独做为一大类。

当前国内已把它归入陆源沉积岩这类中。

对粘土岩(泥岩)的详细划分是室内研究的任务,故岩芯描述不要细分。

但对重要的颜色特征做为定名部分。

如紫色泥岩等。

⑵粉砂岩的命名

按粒度划分,肉眼常常不能准确做到表一的详细划分,因此要求做粗、细砂岩的估计即可。

按碎屑成分及按胶结物成分的分类定名常是野外办不到的,故不做严格要求,若能区分出‘‘钙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等更好。

⑶砂岩的命名

砂岩的粒级是肉眼能区别的,但对细粒和微粒是肉眼不能区别的,可统称细粒砂岩。

对中、粗粒必须确定准确。

砂岩的详细成份分类,当前还不统一。

但肉眼能区别砂岩的碎屑成份,成份含量用肉眼估计,参照表4。

因此砂岩的定名按下列关系综合定名:

颜色+构造+胶结物+粒度+成份。

如”灰色厚层状钙质中粒长石砂岩”。

有的定名部分不重要或不明显,可不要这部分。

如灰色中粒长石砂岩。

但粒度、成份这两部分不可少。

今后不能使用”硬砂岩”这一名词,相应类型称岩屑砂岩。

砂岩成份分类(表4)

大类

小类

石英含量Q%

长石含量F%

岩屑含量R%

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长石石英砂岩

岩屑石英砂岩

Q+F+R=100%

F+R=100%

>90

75-90

75-90

0-100

50-100

0-50

100-0

50-0

100-50

长石砂岩

长石砂岩

岩屑长石砂岩

<75

<75

75-100

50-75

25-0

50-25

岩屑砂岩

岩屑砂岩

长石岩屑砂岩

<75

<75

0-25

25-50

100-75

75-50

⑷砾岩和角砾岩的命名

砾岩要按表1给出的粒级划分,还应根据磨圆度区分砾岩与角砾岩。

在砾石成份易区分时,能够用砾石成份定名,如花岗岩石英岩质砾岩等。

如果成因标志明显,应区分滨海砾岩,河床砾岩,洪积砾岩,冰川角砾岩等。

根据砾岩在剖面上的位置,能够分第砾岩、层间砾岩。

㈡沉积岩的描述内容

沉积岩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颜色、成份、结构、构造、化石、结核和包裹体、岩相特征,与上下地层的解除关系。

1、颜色:

描述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总体的颜色。

煤系地层常见的颜色为:

白、灰、黄、绿、紫、黑色、描述颜色时可用熟知的实物颜色描述,如猪肝色等。

对过度色用双色描述,如黄绿色泥岩,其中后者为主色,前者为次要色。

2、结构: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和岩屑的粒度、分选性、磨圆度以及胶结物的成份和胶结方式。

着重描述以下内容:

⑴粒度大小按表1描述。

确定粒级后要描述分选性,即指同一粒级的碎屑颗粒集中的程度。

分选性按三级描述:

分选性良好:

基本上为同一粒级组成。

分选性中等:

以同一粒级为主,混入少量其它粒级颗粒。

分选性较差:

各种粒级混合在一起。

⑵磨圆度:

指组成岩石颗粒的机械磨损程度。

对中砂岩以上粒级的沉积岩按三级描述:

①棱角状。

②次圆状。

③圆状。

⑶胶结程度

①胶结物成份:

细砂岩以上粒级的沉积岩都要坚定胶结物的成份。

煤系中常见的成份有泥质、钙质、硅质、铁质等。

②胶结方式:

指胶结物与碎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胶结方式:

基底式胶结:

胶结物多,全部充填在碎屑周围,并将碎屑彼此隔开。

孔隙度胶结:

碎屑颗粒间彼此接触,胶结物充填在碎屑颗粒间的孔隙中。

接触胶结:

碎屑颗粒间彼此接触教紧密并有孔隙,胶结物很少,仅在颗粒彼此接触点上起胶结作用。

③胶结程度:

根据胶结的坚实性可做四级描述。

即松散的、半胶结的、胶结较坚实、胶结坚实。

3、成份

描述主要成分次要成份的含量。

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和岩屑。

这三种成份是陆源沉积岩定名的依据,因此细砂岩以上的粒级都要做成份和含量的描述。

4、构造: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

与岩石的结构概念完全不同。

5、构造运动:

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

基本构造类型

1、水平构造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它在地壳垂直运动影响下未经褶皱变动而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如第三系的红层中常见。

在水平构造中,新岩层总是位于老岩层之上。

2、倾斜构造

倾斜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运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倾斜岩层常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由不均匀的升降运动引起的。

3、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

褶曲仅指岩层的单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曲则称为褶皱。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

背斜和向斜。

背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老,两翼的则较新的褶曲。

向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新,两翼的则较老的褶曲。

4、断裂构造

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生破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错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包括两类:

按断裂两侧的岩是否发生明显的滑动,可分为节理、断层。

其它的分类:

⑴按照地壳运动方向划分的类型(着眼于空间表现)

垂直运动(”升降运动”、”造陆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

水平运动(”造山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

⑵按照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划分的类型(着眼于时间分布)

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来)

古构造运动(晚第三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