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7665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docx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三大改造封建制度

  篇一:

浅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浅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我国从1953年至1956年,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共和国史上统称为“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有着其历史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国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进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三大改造,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内部强化无产阶级政权的经济基础,削弱甚至消灭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对于国内的工人阶级最终战胜资产阶级是至关重要的。

  二、实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格格不入。

如果不改变这种生产关系的状况,就会严重影响到这个广大部分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其生产关系,从而调动其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把这部分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于农业和手工业来说,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在当时也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当时我国手工业所面临的情况与农业相似,也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生产工具不足,资金短缺情况。

这也决定了其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三、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使中国别无选择的进行三大改造,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在美国的扶植下,蒋介石政权在台湾疯狂叫嚣反攻大陆,加上朝鲜战场只是停战协定,新的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这种情况下,有备才能无患,我们只有加快现代化工业建设,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工业力量,才能确保我们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进行三大改造,改变原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阵营开展外交活动和经济交流,寻求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帮助与援助。

  三大改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对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事实证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进一步解放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基本上解决了以前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某些环节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进一步解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没有产生较大社会震荡的情况下,通过几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中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顺应时代的需要,完成了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急剧变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经济基础,使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但与此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三大改造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

  一、轻“主体”重“两翼”的实践导致重社会主义而轻现代化的失误。

  事实证明,轻“主体”而重“两翼”的实践,使人们在长期的现代化进程中迈入了重社会主义而轻现代化的误区。

毛泽东在解释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一再强调“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产关系”,这种解释使工业化的主体地位名不符实,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严重脱节。

  毛泽东在1959—1960年重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

“先要改变生产关系,然后才有可能大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普遍规律”。

由此发展到后来的“抓革命,促生产”,用抓阶级斗争来促进生产,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它实际上左右着许多年现实运动的进程,

  不但转移了对现代化建设的注意力,而且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偏差,最后造成“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灾难。

  二、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盲目性限制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质”和“唯一”反映了当时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建立了纯上加纯的社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展。

  三大改造所造成的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虽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同时又因为公有制形式的过纯而限制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应有活力,严重束缚和窒息了生产力和现代化的进展。

  三、过渡时期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任务。

  在过渡时期,党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任务,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脱离了它的支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虽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但封建专制主义的余毒并未得到彻底肃清,因此在我国实现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任务,它与实现工业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这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却只字未提,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摧残,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在认识三大改造时,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既要看到三大改造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

  篇二:

三大改造

  关于“三大改造”的综述访谈刘付海语文教育一班

  学号:

11302150217

  摘要:

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革命性的巨变,是人类史上一大进步,消灭了阶级和剥削,学界对此给予了较多关注,对于其伟功,对于其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乃至负面影响学界都给予许多研究。

  关键词:

三大改造,毛泽东,经济,社会主义,

  引言: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1956年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三大改造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还是在社会生活方面,并会持续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走向。

对于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作为深刻影响新中国走向的变革,学术界给予了极大关注,进行了大量探索思考,综合总结学界研究成果、动态,将会对三大改造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把握。

学生前期曾对三大改造的最新学术动态有一个梳理,今写文献综述是在前期工作的一个扩展深入。

同时写文献综述是训练学生能力一重要途径,学生乐而为之。

  

(一)区伯: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段三大改造的历史的?

  他说:

在改革开对三大改造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区伯】是具有先进性的知青:

他查阅了部分期刊论文的同时,也收集部分早期(1952年至1978年)的报刊等文献资料,力求能尽可能较全面把握。

在1979年之前对三大改造的评价是持全面肯定,在1979年后对三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开始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缺点是次要的;随着资料的进一步开放,收集的的资料更加全面、更加便捷,并尝试从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去分析,而且也不局限于把问题研究限定在大陆,加强了学术交流。

一些经济学者对三大改造持功过相抵。

一些学者把三大改造放在一个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思考。

  早期的资料中,对三大改造定性为“社会主义革命”是一个“比起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还要深刻的多的革命”并指出“这是最后一次挖农民穷根的革命’。

区伯提到:

我们实现了土地改革,农民生活有了改善,但在合作化运动之前,徒弟的买卖是逐年增多的,其中失地最多的是贫农。

”而在合作化运动之后,土地买卖现象大大减少。

显然,这个情况对中央后期的决策发挥重大的作用。

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合作化的先后”问题上,可以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先实现农业合作化,他还说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逐步消灭了剥削性,,,在谈到合作社的问题中他感慨万千啊,,,

  在解放后几年的合作化试点也取得成效。

在此文中阐述的观点论据倾向于政治角度与迷信经验主义。

并不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行动指导。

区伯也提到  

三大改造中的一些地方,他说

  虽然合作化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越能体现的逻辑。

合作社的抗灾能力更强,以偏概全的、同时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在意识形态里有较强的排“资”心理。

有些社论中有“几千年来的剥削被踢翻了,幸福的社会主义来到了。

”从一个侧面可看出在合作化中人民对社会主义有着美好的憧憬,所以在建设中有着更大的激情,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二》

  你觉得三大改造对我们社会主义以后的生产建设有何影响呢?

区伯他拿出了一份泛黄的《人民日报》的报纸给我看,,他说:

  《人民日报》转载了毛泽东1955年12月17日发表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中有农业响应毛主席和中央号召,积极快速加入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让中央看到要尽快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并且认为农业合作化的高速度是健康的。

因为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同时认为生产上的右倾保守思想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认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配合协调问题,同时批判思想上的保守。

1

  区伯:

那你是怎么做的呢,,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给我看了他当时摘录的一段话:

说:

苏共二十大对三大改造的巨大影响,其“三和”理论:

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竞赛。

对三大改造中尤其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过渡产生较明显作用,但和平竞赛对助长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负面影响。

但中共中央保持“只要存在着帝国主义,爆发战争的经济基础也就保持着”的警惕。

同时当时在世界其他地区和平力量崛起,世界局势走向缓和,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农业合作社建立后,大量水利工程、修路等基础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对提高生产,发挥劳动力潜力发挥重大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化大生产的优越性。

劳动生产率的猛的大幅提高,又促使高速度的狂热。

  《三》

  他还说我只是知识分子,只能动动嘴,看到在报告中承认对手工业、资本主义的改造中,存在事先准备不足,工作粗糙,并在执行中出现左的倾向的问题。

并且认识到了要团结起来搞生产,其中也把知识分子归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他说当时看到这里,,心理挺激动的,,庆幸啊

  ,

  国家对造生产资料采取缓和的态度,并对公社的保障福利提出美好的设想。

对于富农地主提出了要区别对待。

但在文件中有对生产的规模与指标提出不恰当的目标。

在关于农业增产的措施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

  那现在改革开放了,,你觉得三大改造值得肯定吗?

  他说:

肯定,笑笑的回答,,手略颤抖,,,,,,

  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引发了人们对三大改造的不同看法,我认为

  两者是不矛盾的,1,三大改造是从国情出发的(建国后的中心任务是过渡到社会主义遇到了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矛盾),并指出在改造的巨大胜利面前毛泽东与一些领导同志骄傲自满,党在缺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验前提下,过分夸大的主观意志的作用,急于求成,脱离“八大‘路线,引发了一系列问题,2肯定了三大改造解决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3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篇三:

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

  1、改造的内容:

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改造的方式:

建立合作社,赎买。

  3、改造的目的:

实现把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4、改造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

  一、近代史上美国的侵华步骤:

  1.追随英法、协同侵略。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

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独立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一战期间和20年代,与日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一战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

4.“扶蒋反共”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二、现代史上中美两国关系

  1.1949年~1972年的全面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2.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和解、建交和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

  3.发展到今天的合作与斗争相交织(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美国始终未放弃霸权政策,在中美关系上围绕着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百般刁难中国,致使中美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波三折的特点。

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作用得到的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

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今后我们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1、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②内容a.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③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深圳等经济特区及其作用和影响

  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8年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作用和影响

  a.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的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吸收侨资、外交,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我国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代表作,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b.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深圳等经济特区创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5.“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最初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但“一国两制同”构想的成功初中首先是在香港地区。

  7、香港、澳门回归

  ①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②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③香港、澳门回归说明:

  a.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b.中国强大了,国际地位提高了;

  c.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回归是理所当然的;

  d.我国在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定会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实现祖国对台湾的和平统一。

  6.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7.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

  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改革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

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

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影响:

①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

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启示:

①改革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改革要注意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

④培养每个人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并树立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奋斗的决心与勇气。

⑤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特点:

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

  特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建国伊始,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稳定了市场物价,合理调整工商业,统一财政经济,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备了条件。

  2.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指导思想上犯了急于求成的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一时期,自然灾害严重,再加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从面造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

  从1960年起,中共中央决定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和骨干力量及工作经验。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工作中的主导方面。

但是,由于错误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它从反面为我们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责任制,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家庭变成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家庭联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在城市的重点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

  人民生活。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2)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

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992年中共“十四大”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开始步入小康社会。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

即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③人民公社化(从1958年到改革开放前):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