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655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

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

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

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

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

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

8.25-8.26

依马呀吉松

1

2

8.29-9.2

上去高山望平川四季调

2

3

9.5-9.9

三峡孩子爱三峡

2

4

9.12-9.16

北京喜讯到边塞

2

5

9.19-9.23

手拉手,地球村留给我

2

6

9.26-9.30

森林狂想曲

2

7

10.3-10.7

大河之舞大家一起来

2

8

10.10-10.14

小步舞曲

2

9

10.17-10.21

彼得与狼

2

10

10.24-10.28

彼得与狼卢沟谣

2

11

10.31-11.4

欣赏《威廉、退尔》序曲

1

12

11.7-11.11

森林水车

2

13

11.14-11.18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

14

11.21-11.25

真善美的小世界

2

15

11.28-12.2

雷鸣电闪波尔卡

2

16

12.5-12.9

平安夜祝愿歌

2

17

12.12-12.16

拉德茨基进行曲新年音乐会

2

18

12.19-12.23

复习

19

12.26-12.30

复习

20

1.2-1.6

期末考试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

西部风情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重点难点

学习歌曲的曲调

教具准备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

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3)学习歌曲的曲调。

(4)学习歌曲的歌词。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

上去高山望平川

第1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

2、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3、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重点难点

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

(2)师生总结:

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

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二、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

“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

“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

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创作活动:

(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

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

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

演奏《四季调》

第1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演奏《四季调》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口风琴演奏青海民歌演奏《四季调》

2、能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了解乐曲不同段落的节拍变化。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导入学生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演奏《四季调》。

二、聆听音乐分析乐曲结构、节拍。

1、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哪两部分是相似的?

2、节拍有什么特点?

3、边听乐曲边打节拍。

三、演唱曲谱。

1、学唱第一乐段。

2、学唱第二乐段

3、学唱第三乐段。

4、完整演唱全曲。

四、为乐曲加入吐音符号“T”以及换气记号“V”,并演唱。

五、口风琴演奏乐曲。

六、加入打击乐器合奏。

七、教师指挥,集体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

三峡孩子爱三峡

第1课时(总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四、学唱歌曲:

1、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

(2)歌曲的风格特点:

少数民族音调

2、师:

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

3、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

三峡孩子爱三峡

第2课时(总第5课时)

二次

修改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介绍三峡

师:

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

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子》。

生:

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

二、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师:

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品,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师:

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

生:

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

师:

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三、学生演唱。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1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依马呀吉松》

教具准备

(一)导入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

“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依马呀吉松》,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教学

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课题: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2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