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644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docx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地源热泵设计的方案

 

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

中央空调系统方案

 

北京永源热泵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一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人民日报社商务印刷中心,总建筑面积约83956m2。

(一)围护结构体系

该工程设计是剪力墙结构,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抗风能力。

增强结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建筑面饰主要采用外墙涂料。

(二)冷、热负荷估算

建筑物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m2)

热负荷(采暖)

热负荷(空调)

冷负荷

热指标(W/m2)

热负荷(kW)

热指标(W/m2)

热负荷(kW)

冷指标(W/m2)

冷负荷(kW)

1

卷筒纸库

4610

60

277

2

平板纸库

3612

60

217

商业生产厂房

3150

160

504

140

441

报纸生产厂房

42000

160

6720

140

5880

设备机修热力

7398

50

370

80

592

备件库

1700

50

85

3

综合办公(含宿舍)

14086

60

36

100

1409

80

1127

职工宿舍

2000

30

60

70

140

110

220

地下车库

5000

60

30

4

门卫

400

80

8

5

总计

1082

8773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以上负荷采暖负荷共1082kw,空调热负荷为8773kw,空调冷负荷为8260kw。

另生活热水负荷为1000kw(暂估)。

注:

综合办公(含宿舍):

卫生间设采暖;

职工食堂:

设值班采暖;

地下车库:

采暖负荷按照一个人员掩蔽500来考虑;

门卫:

夏季采用分体空调。

(三)供热供冷方案及相关系统比较

根据房间用途差异并考虑经济适用性,对卷筒纸库、平板纸库、设备机修热力、备品库、卫生间及地下车库等采用暖气片系统进行采暖;门卫室采用分体空调进行制冷;商业生产厂房、报纸生产厂房、宿舍及职工食堂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进行冬季采暖、夏季制冷。

这样既满足了房间空气品质的需要,也降低了成本。

(1)常规的能源方式

燃气及燃煤锅炉供热,燃气燃烧后会产生CO2等温室物质,煤燃烧后燃烧产物包括CO2、CO、NOX、SO2烟尘等有害物质,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两者都消耗传统的一次能源,受能源危机影响,当今一次能源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后期运行成本的增加。

燃气锅炉需设调压站等设备,燃煤锅炉需设煤场,两种锅炉都需设消防设施,因此机房面积较大。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WEC)2004年能源调查表明,石油可开采年限40年、天燃气60年、煤炭200年。

市政热力国家前期投入很大,大量消耗一次能源,供热时间受制于市政热力。

直燃机本身体积较大,而且要设置调压站等,机房面积与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类似,也需消耗传统的一次能源,供热与燃气锅炉类似。

冷水机组需配备冷却塔,冷却塔耗水量较大,水份蒸发对周边环境有一些影响。

其与燃气燃煤等供热方式结合提供冷热负荷,机房总体面积大。

家用空调安装于各个室内,供冷热能力小,可以单个房间进行温度调控,但其室外机影响建筑美观。

另其无法满足大空间建筑的冷热需求。

(2)可再生的能源方式

利用太阳能可实现采暖,但太阳能的利用受天气限制,在阴雨天、雪天、雾天等其他阳光较弱的条件无法利用,会导致供暖系统无法持续运行,达不到正常采暖的需求。

为了防止这类情况发生需另加辅助供暖系统,这样就造成初投资的增加。

另利用太阳能需很大的空间来铺设太阳能板,中大型建筑无法满足其要求。

风能的利用目前暂时停留在发电项目上。

若要采用风能发电来驱动制冷或采暖设备,在风力发电设备投资及占地面积上需要很大的投入,以目前的项目规划来看,利用风能来实现供热及供冷是不现实的。

潮汐能仅能用于发电。

本项目不紧挨海岸,潮汐能的利用无法实现。

生物质能对农村及郊区有农作物的地区有重要意义,但不适宜作为城市供暖能源大面积推广。

浅层地能可用于供暖、制冷。

浅层地能主要是通过热泵形式为用户提供冬季采暖、夏季制冷以及日常生活热水。

主要分为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水源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系统等。

(四)复合系统设计方案

由于该项目冷热负荷较大,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埋管数量较多,同时施工工期也很长,但是考虑到地源热泵的节能减排效果,本工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与燃气锅炉加冷水机组的联合能源方式。

地源热泵系统主要负责建筑的基础负荷,而燃气锅炉+冷水机组的作用主要是与用来调节峰值负荷。

本工程设计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总热负荷的50%,共4928kw(不包括生活热水),其余的热负荷由燃气锅炉机组调峰。

地源热泵系统按照冬季工况进行设计,夏季提供建筑的基础冷负荷,利用冷水机组进行调峰。

夏季,通过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回收免费制取生活热水;冬季,利用地源热泵机组采暖间歇时制取生活热水或燃气锅炉制取,详细的设计方案如下:

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建筑参数

(2)、热泵机组技术参数及相关配置;

(3)、该地区的地质资料、水质报告;

(4)、相关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91SB6通风与空调工程》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

(5)、室内外设计参数:

①、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序号

建筑性质

冬季

夏季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1

办公

18~22

25~27

<65

2

厂房

16~20

26~30

(46~48)±2

②、室外气象参数:

序号

项目

参数

1

地名

北京

2

台站位置

北纬

39°48′

东经

116°28′

海拔(m)

31.2

3

大气压力(kPa)

冬季

1020.4

夏季

998.6

4

年平均温度(℃)

11.4

5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

采暖

-9

空调

-12

通风

-5

夏季

通风

30

空调

33.2

空调日平均

28.6

计算日较差

8.8

6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4

7

最热月平均温度(℃)

25.8

8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最冷月月平均

45

最热月月平均

78

9

室外风速(m/s)

冬季平均

2.8

夏季平均

1.9

10

最多风向及其

频率(%)

冬季

风向

CNNWN

频率(%)

191313

夏季

风向

CN

频率(%)

249

11

最大冻土深度(cm)

85

12

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数(天)

129

13

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平均温度(℃)

-1.6

注:

室外计算参数取自《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3年版)。

2、热泵系统设计

(1)、热泵机组选型

根据建筑物冷、热负荷并结合热泵机组的的特点,选用6台YSSR1000B/2地源热泵机组,满足建筑物的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需要。

YSSR1000B/2地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表

型号

YSSR1000B/2

制冷量

kW

1000

104kcal/h

86.0

制热量

kW

852

104kcal/h

73.3

控制模式

微电脑全自动控制

机组能量调节范围

%

有级调节/无级调节

用户侧水循环量

m3/h

172

载冷剂侧水循环量

m3/h

204.7

型式

干式蒸发器

水侧压力损失

kPa

<100

进出口管径

mm

DN200

型式

管壳式冷凝器

水侧压力损失

kPa

<70

进出口管径

mm

2-DN125

电源

380V-3Φ-50HZ

保护装置

压缩机电机过热、排气高温、压缩机过载、高低压、

冷水低温、逆相、欠相、限电压、低油位、

冷水断水、防重复启动

制冷输入功率

kW

189.8

制热输入功率

kW

268.4

型式

半封闭双螺杆压缩机

台数

2

启动方式

Y/△

制冷剂

R134a

制冷剂充填量

kg

180

机组重量

kg

5800

mm

4950

mm

1380

mm

2350

注:

制冷工况:

蒸发器进出水温度12℃/7℃冷凝器进出水温度24℃/29℃

制热工况:

蒸发器进出水温度9℃/4℃冷凝器进出水温度45℃/50℃

水侧标准设计压力1.0MPa,污垢系数0.086m2k/kW

(2)、地埋管换热器部分

①、地埋管系统概述

能量采集系统是地能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能热泵机组能否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的根本保证。

根据北京市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当地地质情况,地埋管换热器冬季每延米的供热量为50W,夏季每延米的取热量为70W。

②、采用双”U”地埋管的优势

地埋管换热器有水平和竖直两种埋管方式。

在没有合适的室外用地时,竖直地埋管换热器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混凝土基桩埋设,即将U型管捆扎在基桩的钢筋混凝网架上,然后浇灌混凝土,使U型管固定在基桩内。

竖直式地热换热器的构造又多种,主要有竖直U型埋管与竖直套管。

目前大多数采用竖直U型地埋管的方式。

竖直U型地埋管的换热器采用在钻孔中插入U型管的方法,一个钻孔中可设置一组或两组U型管。

然后用封井材料把钻孔填实,一尽量减少钻孔中的热阻,并防止地面污水流入地下含水层。

钻孔的深度一般为60~150m。

管间距过小会影响换热器的效能。

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竖直埋管方式是唯一的选择。

采用竖直地埋管的换热器时,每个钻孔中可设置一组或两组U型管。

尽管单U型埋管的钻孔内热阻比双U埋管大30%以上,但实测与计算结果均表明:

双U型埋管比单U型埋管可提高15%~20%的换热能力。

这是因为钻孔内热阻仅是埋管传热总热阻的一部分。

钻孔外的岩土层热阻,对双U型埋管和单U型埋管来说,几乎是一样的。

另外采用双U型埋管,也是解决地下埋管空间不足的方法之一。

地热换热器各钻孔之间既可采用串连方式,也可以采用并联方式。

并联管路竖直式热交换器与串连式的相比,U型管管径可以更小,从而可以降低管路费用、防冻液费用。

③、竖直地埋管形式

地埋管环路能量采集系统采用双U型管形式,每个竖孔深度为130m、直径为150mm,每个竖孔中安装单根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