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51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docx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

杭州4号线预审专家意见终稿

4号线南段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预检查会会专家组意见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根据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于2017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杭州市召开《杭州地铁4号线南段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预检查会。

出席预检查会的专家共11名(名单附后)。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体设计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设计、建设、运营、施工、设备、安装、监理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专家们听取了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项目许可情况》、《专项验收情况》、《系统调试情况》、《试运营准备情况》的简要介绍。

乘坐了列车,考察了的简要介绍。

乘坐了列车,考察了甬江路站、南星桥站、复兴路站、水澄桥站、联庄站、中医药大学站、杨家墩站、浦沿站等8座车站;在车上察看了若干段区间并实地检查了联庄站至水澄桥站区间;既有七堡控制中心等;审阅了有关资料,并与杭州地铁公司、设计院等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询问,形成如下专家组意见。

一、工程概况、预检查范围、预检查目的

1.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线路总长约20.8公里,全为地下线,设车站18座,七堡停车场1座,大架修车辆基地与1号线七堡车辆段资源共享,控制中心与1号线、2号线七堡控制中心资源共享,主变电所与先期建成的地铁1号线铁近江和铁工农主变资源共享。

车辆采用4动2拖6辆编组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牵引供电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初期配置车辆29列174辆。

4号线一期工程(首通段)全长为9.649公里,设车站10座,平均站间距1.015公里,共有5座换乘车站,分别为近江站、火车东站站、彭埠站与1号线换乘,市民中心站与7号线换乘,钱江站与2号线、9号线换乘。

设七堡停车场1座;110kV主变电所2座与1号线合用,控制中心与1号线、2号线合用;试运营初期需要运营列车14列84辆。

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自彭埠站至浦沿站,长约20.8公里,其中彭埠站至近江站长约9.6公里,10座车站,已于2015年2月2日开通试运营。

本次计划开通近江站(不含)至浦沿站,长约11.2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设甬江路站、南星桥站、复兴路站、水澄桥站、联庄站、中医药大学站、杨家墩站、浦沿站共8座车站,其中联庄站计划开通初期越站运行。

本次计划开通线路利用主变电所;无新建车辆段(停车场);一期南段工程配属列车共15列(已到位);使用既有七堡控制中心。

2.预检查范围

4号线南段工程的11.2公里;车站8座;线路、区间、中间风井、轨道、限界;控制中心;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与消防等机电设备系统;设备系统的调试、联调;与已通车既有线的衔接、车辆、设备系统的全线联调;试运行、运营人员、运营组织;应急与演练;各单位工程的验收、核准、备案、验收后整改;全线运营接管、试运营各项准备工作。

3.预检查目的

对照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国家标准,为及早发现4号线南段工程建设与试运营准备存在的问题,提前整改,更好地迎接试运

营基本条件的评审。

二、预检查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GB/T*****-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2013)。

2.《地铁设计规范》(GB*****)、《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99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2009)等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3.浙江省、杭州市关于轨道交通的相关规定。

三、基础条件

(一)运营单位资格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于2010年8月,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目前负责杭州地铁2、4号线的运营管理,具备运营管理杭州地铁4号线南段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资格。

(二)工程基本条件

本工程车站的出入口、风井、站外附属工程还未完工,装饰装修还在施工;设备的安装调试正在进行;正在主管部门监督下进行各类工程验收;目前尚未完全达到试运营工程基本条件的要求。

(三)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各种认可文件正在办理中,试运营评审时应该取得。

(四)工程移交

已完成4号线南段正线调度指挥权接管;已完成14列电客车、信号(正线联锁子系统)等设施设备使用权的接管,其他设施设备计划于2017年12月22日前完成接管;车站属地管理权尚未接管。

备品备件接管计划于评审前完成接管。

技术资料计划于11月30日前完成接管。

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时应完成本工程的三权移交。

(五)试运行要求

4号线南段工程的试运行自9月30日开始,需到2017年底才满3个月。

按试运营开通时运行图试运行计划自12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

试运营评审时应按国标要求完成20天跑图试运行,8项技术指标须符合国标要求。

四、限界基本条件

1.通过沿线车站抽查,车厢距离贴有橡胶条的站台距离满足限界要求。

多个区间地段仍有杂物,应全线清理,确保不发生侵限的情况。

2.部分区间疏散平台外侧设置上下平台栏杆,需核实是否满足限界要求。

3.试运营评审时应提供限界检测报告,同时制作的限界车应有第三方验证。

4.检查中发现甬江路站和中医药大学站等三个车站外轨行区轨行区存在建筑垃圾和梯车紧靠线路而未固定、复兴路站至南新桥站区间疏散平台上堆放着数十袋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以防建筑垃圾和梯车在活塞风影响下移动,造成侵限,危及行车安全。

五、土建工程基本条件

(一)线路工程

1.线路空间线形条件尚可;通过试乘,部分区间列车行驶不够平顺,建议进行钢轨几何尺寸、扣件检查、修正。

2.全线多个车站端部存在疏散平台未贯通情况,条件许可情况下建议设置疏散平台,不能整改地段,应做好运营应急预案,确保非正常停车时旅客疏散安全。

3.沿线存在信号灯设置于疏散平台内侧情况,后续项目建议优化信号灯设置位置,便于应急情况下人员通行。

(二)轨道工程

1.甬江路至南星桥区间个别地段积水超过道床面,水澄桥站至联庄站区间积水严重,应及时排水,并检查道床安全。

2.全线大部分区间排水沟存在积水,应及时排堵清淤。

3.全线过轨管线,多未通过过轨管槽,直接敷设于轨底至道床面空间,后续项目应避免。

(三)建筑工程

1.应尽快完成全线各站内外土建、装饰装修及出入口、风亭、垂直电梯、地面附属工程、站前广场、站外无障碍设施等工程的收尾工作。

2.应尽快完成站内外导向标识及消防疏散标识的安装工作,已完成部份也有较多缺失和错误。

应全线进一步梳理核查并整改完善。

3.区间隧道至站台下轨行区楼梯排水沟处应加设盖板,确保区间疏散通行安全。

4.站内扶梯三角区域安装了固定式防撞警示标识,应调整为悬挂式警示标识。

5.站内道床及离壁沟内垃圾较多,应尽早清理干净,确保区间行车安全及离壁沟内排水通畅。

6.离壁沟防水构造措施不尽合理,导致站内溢水严重。

应全线排查,整改完善。

7.全线各站玻璃面应加贴防撞警示带。

8.全线各站公共区内插座型号标准不统一,应统一为带有安全防护罩的插座。

9.导向标识系统中关于公共卫生间的指引不够清晰,应进一步全线梳理,整改完善。

10.应全线核查车站出入口、垂直电梯口、消防楼梯口等处的防淹设施是否到位,不符合要求的应落实整改。

11.全线各站嵌入式自动售检票区设有通向设备管理区的防火门由公共区开向设备区,不尽合理。

需采取措施,确保公共区与设备区的防火分隔安全。

12.联庄站作为越行站,应在开通前完成满足乘客必要的疏散条件。

13.水澄桥站、中医药大学站作为地下三层站,主要设备管理区内消防疏散楼道未按封闭防烟楼梯间标准执行,应征得消防部门同意。

14.甬江路站小轴端区间通风机房与物业开发区环控机房设有多处连通门,应取消门,并采用防火墙封堵。

15.甬江路站通向物业开发区通道口部,如果属于不同的防烟分区,应加设挡烟垂壁。

16.中医药大学站与规划6号线同台换乘,在开通前应做好6号线站台一侧的安全防护,防止6号线施工时对已运营一侧站台的影响。

(四)结构工程1.4号线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但全线车站大部分出入口、风井等仍在施工,应抓紧完成,並尽快取得杭州市质检总站出具的工程验收监督意见书。

2.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GB/T*****-2013)的要

求,地铁公司在本工程已经建立了全线结构沉降变形监测体系。

按照规定应在试运营前完成第一次沉降变形监测,由于施工和运营期间的监测点数及位置不完全一致,需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确保结构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3.中医药大学站为4、6号线叠岛换乘站,4号线运营开通后,同站台6号线车站及相邻区间仍处于施工阶段,应做好相关施工防护、安全隔断措施并加强运营监测工作,以确保施工期间4号线运营安全。

4.水澄路站上行端头和中医药大学站外地墙结构严重渗漏水,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5.个别车站出入口与物业开发的衔接处,应采取全封闭隔离措施,以防水、气、尘、烟等进入正在运营的2号线车站内。

6.部分车站轨行区上方的排热风道存在浮浆、修补用的水泥砂浆,在风力和振动荷载作用下易跌落,影响运营安全,应全线排查并抓紧处理。

7.个别巳建成的车站风井无爬梯,应补上。

8.现场抽查的三个车站站厅层离壁沟内存在垃圾和积水现象,应全线排查并清除,保持排水畅通。

9.部分车站垂直电梯井内存有不少建筑垃圾和积水,应全线排查并及时清理。

10.个别区间的轨行区上方设有轴流风机,支架除满足抗风压和承载力的要求外,还需满足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抗疲劳强度以及抗腐蚀要求,建议增加一道钢丝吊索加固,以确保安全。

11.部分车站端头与区间隧道的连接处存在比较严重的渗漏水现象,应排查原因后进行处理。

同时,水澄桥站上行线小里程端外置式井接头,现浇段结构厚度不足20cm,建议核实设计图纸并对结构薄

弱位置进行治理。

12.抽查中发现南星桥车站上行端门外的侧墙是砖砌结构,后据设计院核实,全线有若干个车站紧贴轨行区旁的分隔墙采用砌体结构,应分析计算是否满足振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抗疲劳、安全度和耐久性,釆取措施以防倒塌。

13.部分车站站台轨行区侧墙底局部有湿渍或积水,应排查原因并做好防排水处理。

浦沿站E出入口近站厅位置侧墙存在结构裂缝并有少量渗水,应作进一步治理。

14.部分车站如联庄站等存在中板滴水现象,应排查原因并治理。

15.甬江路站B出入口厕所为封闭空间且地坪标高低于周边建筑,建议采取引水措施,避免积水影响使用。

16.在现场踏勘过程中发现区间隧道拱底道床混凝土表面至两侧排水沟附近存在湿渍及渗漏水,且较为普遍,应重点排查道床结构底部与管片是否存在空隙,并结合底部缝隙的填充加固做好隧道结构底部渗漏的防排水处理。

17.全线盾构区间管片、管片接缝均有不同程度的湿渍和渗漏现象,个别位置有冒水,应核查原因并整改。

建议进行全线渗漏水的彻查工作。

18.部分区间如联庄~水澄桥、甬江路~南星桥区间的部分区段,尤其是联络通道位置存在大面积积水,应及时排查原因并治理。

19.部分区间轨道道床两侧管片吊装孔未封堵,应进行全线梳理并作封堵处理。

20.区间联络通道处,管片渗漏较严重,应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