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441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9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docx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难点及例题习题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一难点汇总

专题一:

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

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

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

(1).速度:

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

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③v=x/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

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②v=s/t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例题评析

【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和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2s/(s/10+s/15)=12m/s

[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0+vt)/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0=5m,当t=2s时,对应x2=21m,当t=3s时,对应x3=59m,则:

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

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8m/s

[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例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

h/3

对声音:

h=v声t

对飞机:

h/3=v飞t

解得:

v飞=v声/3≈0.58v声

[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例4】如图所示,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

(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2)请利用

(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

【分析与解答】:

(1)如图所示,设为声源S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且

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A两点间的距离为L,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

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可得

由以上各式,得

(2)设声源发出声波的振动周期为T,这样,由以上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

的周期T'为。

由此可得,观察者接受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

             ⑤

[点评]有关匀速运动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多,如宇宙膨胀速度、超声波测速等,物理知识极其简单,但对理解题意、建立模型的能力要求较高。

解本题时,通过作图理解和表述运动过程最为关键。

◎能力训练1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800m/s

B.小球第3s末的速度6m/s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40km/h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72km/h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km/hB.40km/h

C.45km/hD.50km/h

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9m/sB.9.6m/s

C.10m/sD.10.2m/s

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m/sB.12.5m/s

C.12m/sD.11.75m/s

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36km/h,第二列为54km/h。

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5s。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125m

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125m

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75m

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

7.在百米比赛中,计时裁判员应在看到发令员放枪的"白烟",立即启动秒表计时开始。

若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响才启动秒表,则他因此而晚计时多少?

(设声波速度340m/s,且远小于光速)

8.如图所示,左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右图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右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m,汽车的速度是____m/s。

9.一支300m长的队伍,以1m/s的速度行军,通讯员从队尾以3m/s的速度赶到队首,并立即以原速率返回队尾,求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

10.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5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

求:

(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

(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专题二.加速度

◎知识梳理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

3.公式:

a=,单位:

m/s2是速度的变化率。

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5.注意v,的区别和联系。

大,而不一定大,反之亦然。

◎例题评析

【例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4m/s,1S后速度大小为v2=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题中v0=4m/s,t=1s

当v2与v1同向时,得=6m/s2当v2与v1反向时,得=-14m/s2

[点评]必须注意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性,要考虑v1、v2的方向。

【例6】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330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只需要3.6s,0~200km/h的加速时间仅需9.9s,试计算该跑车在0~100km/h的加速过程和0~200km/h的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分析与解答】:

根据

故跑车在0~100km/h的加速过程

故跑车在0~200km/h的加速过程

◎能力训练2

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C.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

2.某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

A.任意1s的末速度都是该1s初速度的2倍

B.任意1s的末速度都比该1s初速度大2m/s

C.任意1s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

D.任意1s的初速度都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

3.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

A.谁的加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4.我们知道,要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

5.某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从5m/s均匀加速到25m/s需要多长时间?

经过总时间的一半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6.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用了0.1s时间后,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m/s2,经过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0m/s的要求,则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弹射系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7.小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约为2.5m/s2,如果其初速度为72km/h,则经过10s的时间,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8.一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为10m/s,则在这1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多少?

9.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从静止由山坡以加速度a1为匀加速滑下,测得20s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