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3033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x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升学班)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教务处编制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操作和基层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担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材料试验工、木工、砖瓦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测量放线工、架子工等操作岗位的工作和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具有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

3.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工程设备施工图等的基本知识。

4.掌握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房屋设备、给排水、建筑电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的基本知识。

5.了解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人文、社会方面的基本常识。

对于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管理型人才应高于操作型人才。

(二)能力结构与要求

1.具有比较熟练的建筑工程施工操作岗位的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建筑施工、预算、质量、材料等基层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

3.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德育包括:

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科)

课程名称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课程基本能力考核项目与要求

参考学时

1.1

职业道德与法律

主要教学内容:

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

要求:

学生能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考核方式: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36

1.2

职业生涯规划

主要教学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要求: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考核方式: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36

1.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主要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

要求:

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考核方式: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36

1.4

哲学与人生

主要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

要求: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考核方式: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36

1.5

语文

主要教学内容:

加强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指导学生鉴赏我国瑰丽的文学知识宝库,提高文学素养。

要求: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考核方式:

考试

324

1.6

数学

主要教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选学内容为专业教学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空间想像、数形结合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考核方式:

考试

306

1.7

英语

主要教学内容: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要求:

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考核方式:

考试

306

1.8

体育与健康

主要教学内容:

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要求:

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会制定和实施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

具备选择利于提高职业素质运动项目的意识、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

增强体能,努力提高以耐力、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素质水平,基本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方式。

有意识控制和回避不规范动作的产生,懂得紧急处置运动创伤的简单方法。

能主动关心与帮助同伴,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过程,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考核方式:

考查

144

1.9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要求: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考核方式:

考查

108

(二)专业课

1.建筑材料

基本内容:

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保管方法、新材料的动态。

基本要求:

初步具有合理选用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能力,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的能力。

基本教学方法:

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常用建筑材料实物或组织参观制品厂。

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直观性。

2.建筑识图与构造

基本内容:

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剖面与断面图,轴测投影,民用建筑常用构

造,建筑工程施工图。

基本要求:

领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房屋建筑的制图标准,具有绘图技能,能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基本教学方法:

以正确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为教学目标,以民用建筑构造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以民用建筑施工图和常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训练。

4.建筑力学

基本内容:

静力学基本原理,杆件内力分析,杆件应力分析及强度理论,杆件的刚度和稳定性;相应的力学试验。

基本要求:

领会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基本教学方法:

依据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及其常用连接的力学模型和常规静力荷载,以杆件内力、应力、强度、刚度、稳定性为重点组织教学。

5.房屋设备基础知识

基本内容:

电工学基本知识,一般建筑常用电气设备,建筑照明与供电,建筑施工用电基本知识,安全用电知识,电气施工图,室内给排水及卫生设备,室内供暖,燃气供应,通风与空调,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

基本要求:

了解建筑施工用电、安全用电以及水、暖、气、通风等常用设备的初步知识,能正确识读一般建筑工程的设备施工图,具有在建筑施工中与有关专业人员协调、配合的初步能力。

基本教学方法:

以能正确识读一般建筑工程设备施工图和在建筑施工中与有关专业人员协调、配合为教学目标,以此确定教学重点。

6.建筑工程测量

基本内容:

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建筑施工测量,相应的测绘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

基本要求:

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具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和检验能力,具有建筑施工定位放线、抄平及复核工作的能力,能进行小面积的地形测绘。

基本教学方法:

应结合课堂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训练。

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并初步掌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常用仪器设备。

7.建筑结构

基本内容: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基本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混合结构房屋结构构造知识,地基土的基本知识,基础的类型及构造,结构施工图。

基本要求:

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基本构件承载力计算能力和构造知识,具有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建筑结构施工图。

基本教学方法:

以基本构件承载力计算和构造为重点组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钢筋混凝土常见基本构件计算练习。

8.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基本内容: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程序,建筑施工主要工种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操作)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措施,常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种类及其性能。

基本要求:

具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与安全技术措施的初步能力,初步具有根据施工条件合理选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能力。

基本教学方法:

结合本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条件,选学相关的常用施工技术及合理选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基本知识。

选择本地区的单位工程施工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综合练习或课程设计。

9.建筑工程预算

基本内容:

建筑工程定额,工程概预算,工程竣工结算。

基本要求:

熟悉建筑工程概算、预算、竣工结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了解水电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工程结算方法;能根据本地区现行建筑工程定额要求,按照一般土建施工图,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单位工程预算的能力。

基本教学方法: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及本地区的工程定额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一般建筑施工图预算的综合练习。

有条件的学校应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

10.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基本内容:

建筑流水施工,网络计划基础知识,单位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设计,招标与投标,承包合同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等。

基本要求:

了解基本建筑程序和施工顺序,领会建筑施工组织的原则和方法,初步具有应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础知识,按照一般建筑施工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配合实施的能力。

了解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参与编制投标书工作的能力;领会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施工项目管理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了解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法,能参与编制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初步具有应用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在管理岗位完成一般图文处理业务的能力。

基本教学方法:

以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基础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基本知识为教学重点,结合本地区建筑工程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综合练习。

有条件的学校应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

11.建筑施工工艺

基本内容:

建筑施工中主要专业工种的操作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与检测评定方法。

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专业工种的操作工艺要求、操作方法及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方法。

基本教学方法:

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校内实训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12.建筑施工工艺操作实训

基本内容:

建筑施工中主要专业工种的操作工艺训练及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模拟训练,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及环保要求。

基本要求:

具有建筑施工主要工种(砌筑、抹灰、混凝土、钢筋、模板)中2~3个工种的操作技能,其中1个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达到中级工标准,1~2个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达到初级工标准;熟悉主要工种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有关规程。

基本教学方法:

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校内实训场地组织学生进行工种操作实训。

13.建筑工程测量操作实训

基本内容:

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与操作,角度、距离、高程测量,小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基本要求:

具有熟练操作常用测量仪器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定位放线、抄平和复核工作的能力,具有测绘小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能力。

基本教学方法:

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操作实训,适时安排学生在校外或施工现场进行操作实训。

14.认识实习

基本内容:

参观有代表性的建筑施工现场、已建建筑物,参观建筑材料供应站、建筑构配件预制厂,观摩校内外有关建筑、建筑施工、建筑管理类的电化教学资料。

基本要求:

初步了解建筑业,为后继专业类课程的开设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

基本教学方法:

以组织现场参观为主,校内影视资料观摩为辅。

指导学生撰写实习(调查)报告。

15.综合实习

基本内容:

了解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程序,领会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等知识及有关法规、规范和规程。

基本要求:

以建筑施工企业基层操作岗位或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身份,深入单位工程施工现场,要求达到熟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工种及基层技术与管理岗位工作,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一步训练主要工种的操作技能和技术管理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现场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工作,初步具有结合实际工程协助制定施工方案的能力、协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预算的能力、协助处理质量安全事故的能力。

通过实践训练,为从事施工操作和基层技术管理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基本教学方法:

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为主,学校专业教师指导为辅。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周数学期

内容

第I学年

第II学年

第III学年

合计

周数

%

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

18

16

18

13

12

0

77

考试

1

1

1

1

1

0

5

合计

19

17

19

14

13

0

82

55.03%

实践教学

认识实习

1

1

建筑测量实训

2

2

课程设计

1

1

1

3

工种操作实训

4

4

8

综合实习

19

19

合计

0

2

0

5

7

19

33

22.15%

其他

入学(毕业)教育

1

1

2

军训

1

2

机动

1

1

1

1

1

1

6

合计

4

1

1

1

1

2

10

6.71%

寒暑假

4

6

4

6

4

0

24

16.11%

总计

26

27

24

26

25

21

149

100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名称

课程总学时数

理论

教学

时数

课程实践教学时数

专业

实习

I

II

III

必修课程

选修

课程

实验

操作

综合

练习

课程

设计

操作

实训

18

18

18

18

18

18

教学内容

文化基础课程

1260

1206

54

1

德育

144

2

2

2

2

2

语文

324

6

4

4

4

3

数学

270

5

4

3

3

4

英语

270

5

4

3

3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8

54

54

2

2

2

6

体育与健康

144

2

2

2

2

专业课程

1300

1044

256

1

建筑材料

90

70

20

5

2

建筑制图与识图

180

150

30

5

5

3

建筑构造

144

112

32

4

4

4

建筑力学

144

128

16

4

4

5

建筑结构

76

60

16

4

6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162

124

38

4

5

7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72

60

12

4

8

建筑CAD

72

18

30

4

9

建筑工程测量

162

122

40

2周

4

5

9

建筑工程预算

198

166

32

5

6

10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

8周

4周

4周

教学实习

1

认识实习

1周

2

综合实习

19周

 

周学时数

32

31

32

32

20

课程门数

8

9

10

9

5

总学时数

文化基础课程

1260

理论

教学

时数

1206

1260

37.06%

实践教学

54

专业必

修课程

1300

理论教学

1044

2140

62.94%

实践教学

256

280

选修课程

教学实习

560

合计

2560

2250

310

280

560

3400

100%

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1.课程设计与综合练习安排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内容

时数

周数

学期

备注

1

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简单练习

16

3

课内

2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1)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练习

15

4

课内

3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组织网络图综合练习

12

4

课内

4

建筑工程预算

建筑工程预算综合练习

32

5

课内

5

建筑识图与构造

民用建筑构造设计

1

2

专用周

6

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2)

吊装工程施工设计

1

5

专用周

合计

75

2周

2.操作实训与教学实习安排表

序号

项目

周数

学期

备注

1

认识实习

1

2

现场参观与校内电化教学相结合

2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

2

5

在校内或校外进行

3

建筑施工工艺实训

8

4、5

在校内实训场地进行

4

综合实习

19

6

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合计

30

八、技能达标考核评价建议(要求学校对每个毕业生进行技能达标测试)

(一)所有课程均需进行考核,考试考查课程见附表;毕业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出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或论文一份且附有实习单位的鉴定材料。

(二)毕业考核

1.文化基础综合:

按该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型人材的所必需具备的文化基础知识规格要求,考查与考核相结合,实行教考分离。

2.专业理论综合:

按该专业岗位操作技能型人材的所必需具备的专业理论综合知识的规格要求,考查与考核相结合,实行教考分离,采取笔试、机考等多种形式。

3.专业主要技能:

在实习现场或校内实训场地,参照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标准要求,进行考核,达到学校相关等级要求。

九、说明

1、学生毕业前各项技能等级达到学校毕业要求。

2、学生毕业必须取得学业毕业证和相关职业资格证。

 

Welcome!

!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