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2279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docx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

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探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引言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存款成本开始上升,导致了全社会融资成本上升、银行利差收缩、盈利能力下降和银行存款表外化等问题。

目前研究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的文献也不少,主要涉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以及创新研究、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风险研究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等方面。

巴曙松在研究美、日等国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基础之上分析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可能出现的变化。

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在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分析了利率放松对传统的银行业务造成冲击,提出了促使银行业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发展表外业务并加强综合化经营的建议。

王在全就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影响,并就对应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受到的冲击。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冲击应该采取非利差盈利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分析

  目前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是指置于一定经济和市场环境下,银行基于自己一定的资产负债结构基础之上主导的财务收支结构,包括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即多元化业务模式两种。

利差主导模式以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对象是以公司为主服务群体,承担着信息中介及信用创造的社会功能,通过吸收社会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利润。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盈亏的主要因素有银行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支出的高低以及贷款损失准备等。

从各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结构来看,其盈利模式凸显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以及模式单一。

特征上具体表现在银行过度依赖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业务形式上表现为吸存放贷规模的扩张决定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的利差主导模式。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外部制度环境和银行内部经营条件在其收支结构上的综合表现,有效的盈利模式也是决定银行盈利能力、创造价值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

  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下的利润规模分析

  根据国有四大行2016年到2016年的年报资料可以看出,四大银行运行平稳,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增长,盈利水平持续较好。

其利润构从表2-1可以看出,2016年四大行全年净利润比2016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净息差扩大和生息资产增长一起推动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显著高于同期净利息收入的增幅;四大银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亿元,增幅%;其成本收入比为%,同比下降%。

  2016年四大银行净利润比2016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1472%,增速较2016年下降个百分点;四行利息净收入比2016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净利息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资产增长的推动;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亿元,增幅%;其成本收入比为%,同比下降%。

  2016年四大行净利润比2016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1177%,增速较2016年下降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比2016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利息净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资产增长的推动;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亿元,增幅%;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2016年四大银行净利润比2016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658%,增速较2016年下降个百分点;四大银行利息净收入比上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四大银行非利息收入比上年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四大行营业支出同比增加亿元,增幅%;其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利差盈利模式下的利润结构分析

  现在的利率市场化尚未全面开放,利差盈利依然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其经营的主要业务仍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信贷业务,利息净收入一直是国有四大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并且支撑着四大银行的经营利润。

其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16年到2016年分别为%、%、%、%、%,在营业收入中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而对应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少。

其利润结构变化如图2-1所示。

  图2-1国有四大行2016-2016年度利润结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有四大行年报

  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下的利润变化趋势分析

  从上面的利润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国有四大行2016年到2016年度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缓慢,净利润的增速更为平缓,如下图2-2所示。

  图2-2国有四大行2016-2016年度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润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

国有四大行年报

  国有四大行2016年到2016年度的成本收入比表明了四大国有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逐年降低,四大银行获利能力逐渐增强。

其成本收入比如下图2-3所示。

  图2-3国有四大行2016年到2016年度的成本收入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有四大行年报

  小结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在逐年不断的增加,仍然是以利息收入为主,其真实的原因是生息资产的增加,而在净利润中的利息净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

而相对应的非利息收入却在逐年的上升。

非利息收入增幅大于利息净收入,但在经营收入中比例较低。

所以,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的竞争力正在逐年下降。

  三、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冲击

  平均付息率的上升

  目前,国有四大银行的主要业务仍然是信贷业务,存贷利差收入是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收入来源。

国有银行在维持基本存贷利差条件下,广泛利用选择控制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方式保证获取较高的利润,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规定成为了银行能获得超高收入和利润的根本原因。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客户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有所上升,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

银行会选择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手段在市场上吸收资金,存款利率将会提高,必然造成银行利息成本提高。

从2016年到2016年度国有四大银行的平均付息率来看已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下图3-1所示。

  图3-1国有四大行2016-2016年度平均付息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有四大行年报

  利息净收入的下降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为了实现稳定收益将展开激烈竞争,主要是争相实行贷款利率优惠措施来争取客户,这样的结果会使实际存贷款利差不断被压缩。

近年来,国有四大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持续下滑,营业收入增长率逐年下降,利差缩小趋势明显,银行间竞争压力扩大,实际利息收入减少。

从2016年到2016年国有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增长率来看呈下降趋势,如图3-2所示。

  图3-2国有四大行2016-2016年度利息净收入增长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有四大行年报

  定价管理难度增加

  利率市场化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对利率进行如何定价存在着多重因素的影响。

例如宏观经济形势、资金流动性、市场的竞争程度、对手对利率的定价和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

具体表现在商业银行对利率预期变化的趋势进行有效准确的判断,存、贷款如何确定价格,基于资产负债的管理方法和久期管理对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如何确定。

以上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之后,以上因素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而且各因素之间有交叉相互作用,利率的市场化还增加了人们对利率的敏感性,利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较大幅度的负债和资产的变化,这样自然而然使利率的定价更为复杂,定价考虑的因素更多,定价的管理难度增加。

  利率波动风险会加大

  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波动将是一种新常态,且波动幅度也有所增加,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因利率市场化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有利率结构风险、选择权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三种。

利率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与长短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

选择权风险是在利率波动情况下客户存贷方案不同选择而使银行被动承担的利率风险,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会通过提前支取来套取较高利息,而当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会提前偿还以前的高利率贷款和增加低利率新贷款来套利,这样银行会面临很大的选择权风险。

收益曲线风险银行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所产生的收益不确定性,银行会在利率经常性波动下而面临巨大的收益曲线风险。

  四、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向非利差盈利模式转变的建议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每况愈下,许多国际大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方式,将银行服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创新出大量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稳步提高,积极推崇以非利差主导型为主的盈利模式,所谓非利差盈利模式是以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非利差模式的产生是依靠着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断创新以及在金融混业经营下的资本运用等为基础所产生的一种盈利模式,多元化业务模式多以低端的代收代付、担保服务、理财产品及高端的金融咨询、理财规划乃至投行业务等为主。

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差盈利模式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也应该从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逐步向非利差盈利模式转变。

  利用互联网和数字移动技术,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在当代国际银行非利差盈利模式下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所以,走向国际化的国有四大银行必须加快零售银行业务创新的进度,国有四大行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数字移动金融把银行服务与智能手机的应用结合起来,实现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在线金融服务。

银行在控制零售业务的成本上可以通过推广自助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客户。

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下,银行应该大力拓展房贷、汽车贷款、大额消费品贷款等零售银行业务市场。

  凭借国有银行雄厚实力,开拓创新中间业务产品

  目前我国国有四大行凭借着国家的隐形保障和自身多年的发展优势。

他们在过去的传统信用业务中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形象、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多年发展中所积累丰富的经营经验等是发展中间业务的良好基础。

中间业务的发展标志着国有银行的市场服务功能增强。

银行应采取更专业化的服务方式,综合考虑降低交易成本、改变交易方式将金融功能重新组合。

在提升中间业务竞争能力方面应该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重视产品细分,以质取胜,以服务取胜。

同时对中间产品应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确立自己的中间业务品牌,主动应用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根据需求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最终实现中间业务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面向高端客户群体,积极发展私人银行业务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的服务理念上,应采取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型到财富规划。

着重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致力于私人银行客户的隐私保护和资产增值,建立面向客户的投行、信托等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增值服务领域。

同时融合零售和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交叉销售,增加业务规模。

采用先进的模型和技术分析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机会,严格防范欺诈和违规支用风险。

  加强银行与证券、保险的合作,实现业务经营综合化

  国有四大银行可以凭借其已有的优势和服务质量,采取措施促使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项业务相互渗透,促进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实现业务经营综合化。

银行应针对大型企业客户重点发展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抓住债券发行、股票承销和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新机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综合定价能力。

同时,以大型企业为核心,发展上下游客户,带动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发展。

银行还可以通过典型的产品和服务营销方式提供便利、快捷和优惠的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