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复习提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2238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哲学》复习提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复习提要.docx

《《哲学》复习提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复习提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复习提要.docx

《哲学》复习提要

《哲学》考试说明

责任教师   韦克难

绪论  重点概念:

哲学、世界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重点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怎样?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什么?

4.马克思方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  重点概念:

物质、运动、规律。

重点问题:

1.列宁的物质定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什么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3.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

4.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章  重点概念:

意识.重点问题: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掌握两者关系有何实践意义?

第三章  重点概念:

联系、发展、新事物。

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3.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原则,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

第四章  重点概念:

质、量、度。

重点问题:

1.把握事物的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第五章  重点概念: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

重点问题: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2.根据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们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关系?

3.如何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有什么意义?

4.试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

第六章  重点概念:

辩证否定、扬弃。

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辩证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2.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七章  重点概念:

必然性、偶然性、本质。

重点问题: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第八章  重点概念: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重点问题:

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什么?

对立的焦点何在?

2.实践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九章  重点概念:

真理.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

它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是什么关系?

并说明解放思想更换观念的必要性.

第十章  重点概念: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

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为什么说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第十一章  重点概念: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社会形态。

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4.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说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征是什么?

第十二章  重点概念:

阶级、国家、社会革命。

重点问题:

1.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2.社会革命的实质、根源和作用是什么?

第十三章  重点问题:

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什么?

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十四章  重点问题:

1.什么是人的本质?

2.什么是人的价值?

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含义是什么?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以教材和我校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指导》两书为准,不超出这本书的内容。

试题均从学习指导书中抽出。

考试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包括单选与多选、改错题、解答题、论述题、分析题,以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1.物质——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并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质——是事物内容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和它事物相区别的特殊性。

3.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4.意识——是具有高度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现实的反映。

5.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的数量界限。

6.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7.经济基础——是指同一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8.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9.阶级——是与特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

10.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关系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1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12.扬弃——就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即克服又保留。

13.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4.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

15.生产方式——是人们为发维持自己的生存,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

16.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

二、填空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2.从生理基础上看,意识是人脑的      ;从内容上看,意识是       。

3.      和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4.静止是            的特殊状态。

5.科学的任务是透过        抓住          。

6.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

7.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        。

8.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       和          。

9.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         是第一生产力。

11.       和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12.阶级产生的直接根源是         ,最终根源是       的一定发展。

13.社会革命的根源,就在于          的矛盾运动。

14.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         。

15.人的本质是一切的           的总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2."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世界物质性是指:

A.本质的本原是物质的

B.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运动的

D.世界统一于存在

4.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

A.人们的主观努力

B.社会实践

C.科学活动

D.思想斗争

5。

先有建筑设计,后进行施工,才有建筑物,这是:

A.并不违反辩证唯物主义论的原理

B.证实了先有思想才有客观物质世界的观点

C.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论的原理

D.符合二元论的观点

6."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的观点:

  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

  C.混淆了是非的界限

7.区分不同事物的客观基础是:

A.认识事物的质

B.认识事物的量

C.认识事物的度

D.认识事物的矛盾

8.人们认识事物,一开始就要

A.考察事物的量

B.掌握事物的度

C.区分事物的质

D.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

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决定的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决定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共同决定的

10.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肯定和否定的区别

  B.坚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否认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11.制定我国"九五计划"的依据是:

  A.现实可能性

  B.现实性

  C.目的性

  D.抽象可能性

12.仅具有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的事物是:

  A.海底捞针

  B.海底捞月

  C.海底钻井

  D.开凿海底隧道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14.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A.说明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

  B.不符合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观

  C.不是区分真理与谬误的原则,与什么是真理的问题没有必然联系

15.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人口因素

  B.政治制度

  C.自然环境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6.生产关系是一种:

  A.社会性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17.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

  A.人口太多

  B.经济落后

  C.文化不发达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8.全部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哲学

  B.道德

  C.宗教

  D.政治法律思想

19.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统一

20."时势造英雄"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四.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有机统一

C.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有机结合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A.担当者     B.形式

C.主体      D.基本属性

E.源泉

3.错误意识的内容:

A.不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B.也不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C.有着其自己的客观"原形"

D.完全是主观任意虚构的

E.是凭空产生的

4.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

A.多样的

B.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的

C.固定不变的

D.人们认识水平的不同造成的

    E.客观的

5.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是: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存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E.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6.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必然现象: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要自由就要遵守纪律

C.既有闪电,就有雷声

D.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7.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的:

A.本质      B.必然趋势

C.外部关系    D.各个片面的认识

E.现象

8.阶级是个:

A.历史的范畴   B.永恒的范畴

C.政治范畴    C.经济范畴

E.思想范畴

9.在阶级社会中,艺术,道德,哲学这些社会意识的具体形式都具有:

A.具体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不变性

E.超历史性

五、改错题

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

改正为: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2.事物的性质是主要矛盾决定的。

改正为: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

改正为: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4.人民群众是一个阶级范畴

改正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5.自然环境可以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改正为:

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六、简答题

1.怎样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对于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解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这主要表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