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2214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docx

楼宇自动化期末复习

第一章

1、智能建筑的五大组成部分

(1)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3)通信自动化系统(CAS)“3A”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PDS)

(5)系统集成(SIC)——核心、大脑

2、A+4C

A:

现在建筑技术

C:

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像显示技术。

第二章

1、光度量

(1)光通量: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的并能使人眼产生光感的能量,称为光通量,用符号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

是光源的基本参数,说明光源的发光能力。

光通量越大,人对周围环境的感觉就越亮。

(2)发光强度(光强):

光源在空间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能量,称为光源在这一方向上的发光强度,简称光强,记为I,单位为坎德拉,符号为cd。

表示光源或灯具发出的能量在空间的各个方向或在所选定的方向上的分布密度。

(3)照度:

照度用来表示被照面上被光源照射的强弱程度,以被照面上单位面积所接受的能量来表示。

照度以E表示,单位是勒克斯,符号为Lx。

1lm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面积上所产生的照度为1Lx。

某点的照度E,与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该点到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功反比。

例如:

(1)40W白炽灯下1m处的照度为30Lx;

(2)加灯罩后,照度就增加到73Lx;

(3)1Lx时,人眼只能辨别问题的轮廓;

(4)照度为5~10Lx时,阅读一般书籍比较困难;

(5)阅览室和办公室的照度不应低于50Lx。

(4)发光效率:

发光效率是描述光源发光效果和发光质量的物理量,它表示光源在消耗单位能量时发射出的光通量,单位为流明/瓦(lm/W)。

(5)光源的色温:

光源的色度与某一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色度相同时,绝对黑体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

光源的色温是以温度的数值表示光源的颜色特征。

例:

色温为2000K的光源,发出的光呈橙色;

3000K左右呈橙白色;

4500~7000K近似白色。

(6)光源的显色指数:

将物体在人工待测光源下的颜色与在日光下的颜色相比较,其显示同色能力的强弱,定义为该人工待测光源的显色性。

检验物体在待测光源与在日光下所呈现颜色的相符程度:

用显色指数作为定量评价的指标,记为Ra。

光源的显色性由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决定。

2、照明方式和种类

⑴工作照明;

⑵事故应急照明

⑶值班照明;

⑷警卫照明;

⑸障碍照明;

⑹广告艺术照明。

3、照明的配电设计

(1)照明灯具的工作电压220V、50Hz

(2)配电线路380/220V三相四线制

380/220V三相五线制

(3)照明负荷分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级负荷。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的负荷。

如医院急诊室、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处的负荷。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的负荷。

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负荷

如:

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负荷。

2)二级负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二级负荷。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的负荷。

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的负荷。

3)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二级负荷者为三级负荷

注:

普通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电源应从应急母线引进,采用放射式配电线路单独敷设。

其他负荷照明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放射式,由总配电盘通过干线立管方式向各层分配电盘供电,如图所示。

各层分配电盘引出的各分支线为各房间的照明灯具供电。

各层分配电盘应安装在同一垂直线上,便于干线立管的敷设。

(4)照明配电线路

 

4、典型智能照明系统产品

(1)奇胜公司的C-BUS系统

1)C-Bus系统是一个二线制的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照明系统的控制。

2)C-BUS系统采用“自由拓扑结构”,可设计成总线型、星型、树型等拓扑结构,组网非常方便,应避免出现环网;

3)C-BUS系统为模块化结构,并实施分布式控制,可靠性高。

模块均内置CPU,系统参数分散存储在各个单元中。

4)C-BUS系统的每个输入模块(场景开关、多键开关、红外传感器等)都可直接与输出模块(调光器、输出继电器等)通信(发送指令→接收指令→执行指令),避免了集中式结构的中央CPU一旦发生故障,使整个系统瘫痪的弱点。

5)C-BUS系统具有很强的联网功能。

通过网关和转换器,C-BUS系统可以连接高速以太网、DALI数字调光系统、PC等。

6)C-BUS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7)C-BUS系统的缺点是该系统不是国际标准产品,因此,产品互换性差。

(2)ABB公司的i-BUS系统

1)成本相对低。

2)用传统的面板替代了Solo智能面板开关,给客人居家的感觉,适合酒店发展潮流。

3)传统面板通过i-bus接口接入后,仍可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

4)温控面板仍采用Solo智能面板开关,可与酒店PMS系统联网,可在中控室看到各个客房的室内温度。

5)Solo智能温控面板开关可对客房风机盘管进行自动恒温控制。

6)客人可在温控面板上自己设定温度。

7)服务员也可在前台设定各个房间的温度。

8)客人拔走插匙牌离开客房后,灯光关闭,空调调整至节能模式,但客房保持在一定温度。

9)客人在前台checkin时自动将相应客房状态调至VIP模式,灯光及空调自动调整到舒适的状态。

10)客人在前台checkout后,自动将客房空调关闭,并进入防霜冻或防过热的模式。

(3)国际标准DALI系统

1)DALI是专用的照明控制协议,它定义了电子镇流器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方式,允许控制器和荧光灯、白炽灯等照明灯具之间的通信,DALI不能用于其它控制系统。

第三章

1、空调系统的组成

(1)进风

根据人对空气新鲜度的生理要求,空调系统必须有一部分空气从室外进来,称为新风。

空气的进风口和风管等,组成了进风部分。

(2)过滤

一般空调系统都装有预过滤和主过滤两级过滤装置。

根据过滤的效率不同,可以分为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3)热湿处理

将空气加热、冷却、加湿、减湿等不同处理过程组合在一起,统称为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部分。

热湿处理主要有两大类型:

直接接触式和表面式。

1)直接接触式:

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直接和被处理空气接触,通常是将其喷淋到被处理的空气中。

2)表面式:

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的介质不直接和被处理空气直接接触,热湿交换是通过处理设备表面进行的。

表面式换热器属于这一类。

(4)输送和分配

将调节好的空气均匀的输入和分配到空调房间内,以保证其合适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它由风机和不同型式的管道组成。

(5)冷热源部分

为了保证空调系统具有加温和冷却能力,必须具备冷源和热源两部分

2、空调系统的分类(按照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

(1)集中式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

特点:

经过集中设备处理后的空气,用风道分别送到各空调房间,因而,系统便于集中管理、维护。

此外,某些空气处理的质量,如温度、湿度精度,洁净度等,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按照所处理空气的来源,集中式空调系统可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

1)封闭式系统

新风量为零,全部使用回风,其冷、热消耗量最省,但空气质量最差。

2)直流式系统

回风量为零,全部采用新风,其冷、热消耗量大,但空气质量好

3)混合式系统

采用适当比例的新风和回风相混合,这种混合系统既能满足空气质量要求,经济上又比较合理,因此是应用最广的一种集中式空调系统。

(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特点:

是智能建筑应用最广泛的空调系统方式。

变风量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等,均属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3)全分散式空调系统

特点:

全分散式空调系统又称为局部空调机组。

这种机组通常将冷热源、空气处理、风机等集中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

如窗式空调器、柜式和壁挂式分体空调器均属于这类机组。

3、空气调节原理

空气调节就是对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控制

(1)任务:

就是按照使用的目的,对房间或建筑物内的空气状态参数进行调节,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一个温度和湿度适宜的舒适环境。

(2)原理:

利用空气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当、合理的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加湿、去湿等步骤,使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达到设定的状态。

1)空气加热:

等Pc加热升温过程

空调系统中所用的加热器一般是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表面式空气加热器和电热丝发热加热器(裸线式和管式)。

2)空气降温:

等Pc冷却降温和结露降温过程。

空气的降温可以通过表冷器来实现。

冷媒有制冷剂和冷水以制冷剂为冷媒的表冷器称为直接蒸发式表冷器(又称蒸发器),多用于局部的分体空调中。

以冷水作为冷媒的表冷器称为水冷表冷器,多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中。

表冷器温度的调节方法:

水量调节:

在水温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进入表冷器的冷水流量,使表冷器的传热效果发生变化。

水温调节:

在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表冷器进水的温度,使表冷器的传热效果发生变化

3)空气的加湿方法

在空调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向空气中喷蒸汽的办法进行加湿。

喷蒸汽加湿方法有干蒸汽加湿和电加湿两种。

4)空气减湿处理方法

加热通风法减湿

冷却减湿

液体吸湿剂吸收减湿

固体吸湿剂吸附减湿

5)空气过滤器是空气净化的主要设备

3、压缩制冷

冷源制冷方式:

压缩式制冷方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方式

(1)压缩式制冷方式

1)制冷剂(冷媒)一般采用R420A或R421A,载冷剂一般为水

2)组成:

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和管路等组成,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3)原理:

在系统工作时,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后,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被冷却水冷却,放出热量,被冷却水吸收,而制冷剂蒸汽却冷凝成低温高压液体,然后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吸收冷冻水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后,再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遍循环。

冷冻水失去热量后,温度下降,送到空调系统作冷源用。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方式(以水为冷媒)

1)组成:

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

4、自动调节

(1)组成:

测量元件(敏感元件)、调节器、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

(2)结构:

(3)目的

防止事故和保证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

保持室内参数的稳定

自动控制节约能源

5、集中式空调的空气热、湿处理系统

(1)空气热湿处理系统框图

 

(2)主要组成:

风门驱动器、风管式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差报警开关、二通电动调节阀、压力传感器以及现场控制器等组成。

6、FCU定风量控制系统框图(半集中式空调)

 

第五章

1、火灾探测器

(1)定义

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在火灾发生后能依据物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火焰、高温等各种现象,将火灾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器件

(2)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漏报、误报和迟报等现象。

直接反映了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1)线型火灾探测器

探测某一连续线路周围火灾参数的探测器

(2)点型火灾探测器

探测某一点周围火灾参数的探测器,大多数火灾探测器都属于点型探测器。

(3)感烟火灾探测器

探测物质燃烧或热解所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探测器。

是一种“早期发现”探测器

感烟火灾探测器又可分为光电型、离子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