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22129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7.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docx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报告

项目名称: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2010-2030)

太仓市交通运输局参与编制人员:

徐韬局长

王宏宾副局长

倪永良副局长

李强副科长

过郡爵科员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参与编制人员:

陆建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敏博士研究生

杨晨博士研究生

杜璇硕士研究生

吴杰硕士研究生

序篇

第1章概述

1.1规划背景及依据

1.1.1规划背景

太仓市位于江苏东南边缘长江口岸,是苏锡常都市圈中的重要节点城市,位于沪宁发展轴东端,是沿沪产业带与沿江产业带的交叉点,区位十分优越。

G204、苏昆太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从太仓通过,苏浏河东流过境。

太仓港紧贴上海港,是苏州港的龙头港区,也是江海联运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随着太仓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区域扩大,城市客运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用地布局的调整,使城市交通出行空间距离加大,居民对城市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机动化交通出行的需求明显增强。

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一轮太仓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对接上海、港口带动、交通引导、生态保护、特色取胜”的城市发展策略,将太仓建设成为争先进位的创新城市、快速发展的港口城市、生态优良的宜居城市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

本次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即是在太仓市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展开研究工作。

同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太仓毗邻上海,西邻昆山,北接常熟,位于长三角最紧密圈层。

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太仓将大力实施接轨上海战略。

太仓公路网最主要的对外接口是太仓-上海接口,增强太仓-上海公路网接口的瓶颈通过能力,是提高太仓市公路网效率、提升太仓市整体交通区位的重要环节。

西邻太仓的昆山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未来规划有京沪高铁通过,也是太仓通往苏州的主要通道,顺应苏昆太都市区连绵发展趋势,太仓宜通过公路接口对接昆山,充分利用新铁路综合站、花桥商务中心等资源。

常熟位于太仓以北,作为沿长江产业开发带中与太仓紧邻的一环,常熟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外资,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迅速。

在此形势下,在积极接轨上海的同时,增强与常熟的资源共享、经济交流合作,推动沿江经济带与苏州港城的连绵发展,也将对太仓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升,为贯彻以整体观念统筹城乡空间、以组团发展实现港城互动、以主城港城统领集聚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太仓市调整了城市用地布局及行政区划。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太仓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主城与港城的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格局,太仓市域将形成“双城、三片”的空间布局形式。

新的城镇发展布局下,需要有一个更为完备的公路交通系统与之适应,实现主城与港城的快速交通,以及其它乡镇与“双城”之间的合理对接。

在一些经济发展非常活跃的乡镇,它们与太仓市主城和港城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交通联系将更加频繁。

因此,要更好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有一个更加完善的市域公路网服务广大城镇。

●太仓港口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太仓港在战略地位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家、江苏省明确要求要把太仓港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可以预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太仓港口发展的后发优势,预示着太仓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太仓港的进一步发展,其港口吞吐量将进一步提高,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快捷的疏港公路体系。

●构筑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

构筑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改变内河航运发展的落后局面。

构筑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太仓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形成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实现内河航运现代化,与其它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衔接,促进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

1.1.2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等部颁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苏州市航道管理办法》;

❑《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干线公路网规划》、《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江苏省沿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等一系列有关的江苏省交通规划报告;

❑《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苏州市县道网规划》、《苏州港总体规划》、《苏州港太仓港区集疏运规划》、《太仓市综合交通规划》等一系列有关的苏州、太仓交通规划报告;

❑《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太仓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

❑太仓市其它有关城镇、国土等规划;

❑太仓市已经完成的公路、航道建设有关规划;

❑其它有关的政策、规定。

1.2规划范围与年限

1.2.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太仓市整个市域范围。

公路网规划主要包括太仓市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国省道、主要县道和部分乡道。

规划重点是太仓境内的对外交通干线公路、疏港干线公路、太仓中心城区与主要乡镇以及主要乡镇之间的干线公路。

水路网规划主要包括太仓市域范围内的等级航道、内河港口岸线和港口作业区,并明确等外航道的发展定位。

1.2.2规划年限

规划基年:

2009年;规划特征年:

近期到2015年,中期到2020年,远期到2030年,与城市总规修编年限一致。

根据“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将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二五”(2011-2015年)、“十三五”(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1.3规划目标与原则

1.3.1规划目标

本次公路网规划的目标总体上在于指导太仓市未来20年的市域公路网发展,使今后20年太仓市的公路建设有据可依。

与此同时,使公路发展配合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太仓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满足太仓港区发展对公路运输的要求,实现与上海的全面对接,并且支持太仓“双城、三片”空间结构的发展,实现主城与港城的快速连接,加强中心城区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联系,平衡区域发展。

在新建公路、优化路网结构、扩大公路通达深度的同时,着重提升现有公路的技术等级,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布局,强化公路建设管理,实现公路网“技术达标、规模适度、布局成网、区域协调”,发挥国省道干线公路骨架作用,保证公路网均衡、协调发展。

本次水路网规划的目标则是在总体上指导未来20年的太仓市航道网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发展高等级航道,逐步淘汰等外级航道”的发展策略,满足太仓市港口水路集疏运需求,提升现有航道等级,优化等级航道布局,同时淘汰部分运能低下的等外航道,支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集约高效的新时代水路运输体系。

1.3.2规划原则

❑目标明确,指导性强。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方法简便,科学实用。

❑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1.4主要研究结论

1.4.1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末,太仓市户籍总人口为46.72万人。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01亿元,同比增长15.8%。

太仓市共有公路总里程1167.526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75.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网密度为109.6公里/百平方公里。

太仓境内共有航道40条,航道总里程达到373.11千米,其中等级航道6条,航道里程约111.37千米,等外航道34条,航道里程约261.74千米。

1.4.2交通需求与公路发展规模预测

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对太仓市客、货运量进行预测,得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客运量分别为4500万人次、5700万人次和8000万人次,货运量分别为2300万吨、3000万吨和4400万吨。

并分别对客运量和货运量的不同方式分担率进行了预测。

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公路客运分担率分别约为98%,95%和92%,铁路客运分担率分别约为2%,5%和8%;公路货运分担率分别约为94%,88%和82%,铁路货运分担率分别约为2%,6%和10%,水运货运分担率分别约为4%,6%和8%。

采用多种方法对公路发展规模进行预测,得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公路规模推荐值分别为1280公里、1330公里和1360公里,公路网密度分别达到192公里/百平方公里、200公里/百平方公里和204公里/百平方公里。

1.4.3公路网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1.高起点、高标准地对太仓公路网进行改造和建设,完善骨架路网结构、提升公路等级、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构筑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环境友好的公路网。

2.建立内外畅达的区域及市域片区间快速通道系统,通过缩短时空距离,形成对城市空间拓展、区域及枢纽间快速联系的重要支持,并提高客货运输效率。

3.构建集疏高效的太仓港疏港公路体系,逐步提高公路交通疏港能力,满足港区快速发展的需要,支撑太仓“港口带动”的城市发展策略。

4.完善与周边城市的公路对外接口规划,提高公路运输过境能力,进一步强化太仓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5.重视协调公路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关系,支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

6.妥善处理公路网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化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分期目标与规划指标:

根据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别提出近期、中期及远期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指标。

1.4.4公路网规划方案

在现状评价及交通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公路网发展的布局、等级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各规划期内需要建设的项目作建设安排。

公路网规划建设的设想是:

❑完善市域公路网络布局,建成“七纵八横九连接”的由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县乡道组成的多层次主干公路网。

❑完善太仓港的疏港公路体系。

规划形成由苏昆太高速公路、疏港高速公路、通港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锡太高速公路、S224、S338、浏双公路、陆璜公路、直璜公路、璜北公路、鹿北公路、荡茜路、港外大道组成的太仓港疏港公路体系,其中高速公路5条,一、二级公路9条。

❑规划建立“六纵六横”的市域“网格状”快速通道系统,一方面实现过境及对外交通的快速化;另一方面加强市域各片区之间的快速联系。

❑规划沙溪、璜泾、浏河三个乡镇的镇区环路,加强了各镇区内部道路与市域快速通道系统的联系。

❑使太仓公路网与周边城市路网有效衔接,太仓-上海接口7个;太仓-昆山接口6个;太仓-常熟接口8个。

❑对重要的公路互通节点进行规划,规划建设互通立交14个。

1.4.5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太仓市公路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将明显提高地区公路建设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完善公路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4.6水路网规划方案

❑规划建设由杨林塘、苏浏线、盐铁塘、吴塘、石头塘、荡茜河、戚浦河等7条等级航道组成的干线航道网,航道里程总计约110.96km。

在保证等级航道等级提升和满足太仓未来水运要求的前提下,明确淘汰部分运能较低的等外航道,保留等外航道13条,航道里程总计约57.37km。

❑对太仓境内荡茜河、杨林塘、苏浏线、石头塘的港口岸线进行规划。

其中,规划6条重要公用港口岸线、3条重要临港工业港口岸线以及4条旅游码头岸线。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3个主要内河港口作业区(牌楼作业区、岳王作业区、荡茜作业区)、1个一般内河港口作业区(浏河作业区)。

第2章城市交通发展前景分析

2.1区域与城市发展前景

(1)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的发展定位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区域面积约占全国1%,人口约占全国5.92%。

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的研究成果,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继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从长三角范围来看,太仓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港口资源条件,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太仓位于上海都市圈内,是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

❑太仓位于沪宁发展轴和沿海发展轴交汇辐射区域;

❑太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港口,随着洋山港逐步趋向饱和及其疏港交通的制约,太仓港承接上海港部分功能需求日趋强烈。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太仓港口发展的后发优势,预示着太仓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2)在江苏省城镇体系中的发展定位

苏锡常地区,包括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土地面积1.75万平方公里,人口1349万,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先导地区和创新的中心,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强大的先导和引擎作用。

太仓市位于苏锡常都市圈的沿沪分区和沿江分区的“黄金十字”交汇处,是区域重要的空间节点城市,与上海在产业上紧密对接、空间上交融配置、设施上网络化联系的地域,是苏锡常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影响的直接交汇地域之一。

(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十二五”时期和未来15年太仓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富民强市为根本出发点,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太仓建设成为争先进位的创新型城市、经济发达的港口型城市、生态优良的宜居型城市、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太仓市近期人均GDP达到14500美元,超过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争取达到4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争取达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3万元,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化水平达到84%,各片区中心基本形成,积极吸引外来高素质人口,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向生态城市迈进。

太仓市中期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接近目前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争取达到4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争取达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4.8万元,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化水平达到88%,实现市域内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城乡空间发展的全面优化,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太仓市远期人均GDP达到29000美元,达到目前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争取达到5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争取达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7万元,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化水平达到93%,成为滨江国际化新兴港口城市、临沪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图2-1太仓市区位分析图

2.2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十二五”期间和未来15年太仓市城市发展策略为:

对接上海、港口带动、交通引导、保护生态、特色取胜。

2.2.1城市定位与城市性质

(1)城市定位

a.中国东部沿海:

重要的港口城市;

b.长三角都市圈:

现代化物流中心之一;

c.沿江地区:

先进制造业基地;

d.环沪地区:

生态宜居城市、休闲服务基地、创新创意基地。

(2)城市性质

a.滨江国际化新兴港口城市;

b.临沪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2.2.2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

2.2.2.1市域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30年,太仓市域将形成“双城、三片”的空间布局形式。

“双城”即主城、港城,“三片”即沙溪片区、浏河片区和璜泾片区。

《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制定了太仓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1)以城乡统筹引导城市化发展,加快市域内部城市化进程;

(2)加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导向作用,促进城乡建设空间集中集聚发展;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外来人口落户政策;

(4)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城市化质量。

图2-2太仓市域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图图2-3太仓市域产业布局规划图

2.2.2.2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太仓中心城区将由主城和港城两部分构成。

主城位于沪通铁路--杨林塘--太仓西、南市界的围合区域,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

而港城则位于浪港—滨江大道—339省道复线—沪通铁路的围合区域,总面积约108.7平方公里。

(1)主城的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

太仓主城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与水紧密相连,致和塘、盐铁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轴线。

八十年代后期,太仓城市建设呈四面出击的态势,浏太路成为城市的另一个发展轴。

进入九十年代后,在城厢镇东部开辟了太仓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骨架已拉开,为城区向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主城的发展可以用“东拓、南延、西控、北优”来概括,如图2-4所示。

根据规划,未来太仓市中心城区呈块状组团式布局,空间结构整体呈“一主三副”形态,如图2-5所示。

❑“一主”:

即由传统商业区、行政文化中心、城北工业区所构成的城中组团;

❑“三副”:

陆渡组团、南郊组团、金仓湖组团。

图2-4太仓主城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图图2-5太仓主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主城区的商业金融业用地将依托苏州市域轨道S1站点、BRT站点、交通枢纽布局,形成一个主中心和两个副中心。

主城商业中心位于上海路沿线地区,在陆渡组团、南郊组团建设城市商业副中心,陆渡组团商业副中心在火车站广场西侧块状布局,南郊组团商业副中心围绕中央湖滨湖布局。

主城以上海路行政中心为核心,构建高效、标志鲜明的市级行政办公区。

保留现状城中组团、陆渡组团其他行政办公管理用地;在南郊组团中央湖南侧新增一处行政办公用地。

对于文化娱乐用地,主城将在新行政中心南侧设置市级文化中心,内容包括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功能;在南郊组团、陆渡组团结合城市副中心设置文化设施,包含综合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居住社区级文化设施结合居住社区中心统一布置。

对于医疗卫生用地,承担市级医疗服务的设施主要布局在城中组团。

规划在常胜路东侧、上海路南侧新建市第一人民医院;保留并在现有基础上扩建市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中心血站分站及市医疗保健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设施。

主城规划居住用地为8个主要的居住片区,共占地2211.1公顷,占主城城市建设用地的34.1%,人均居住用地36.9平方米。

主城居住用地划分为8个居住片区,分别为:

西北片、东北片、老城片、新区片、南郊片、陆渡南片、陆渡北片和金仓湖片。

可承载人口60万。

对于工业用地,主城工业用地主要布局在204国道以东以及苏州路与沿江高速公路道口地区,包括德资工业园、高新产业园等产业发展载体。

南郊组团204国道以西,建设临沪产业园,与嘉定工业园区、昆山开发区相协调。

加强城中组团苏州路南侧及陆渡组团江南路南侧现状工业用地控制,择机实施退二进三,重点向苏州路以北集聚。

(2)港城的发展方向、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

根据规划,港城的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统筹浮桥,集约利用岸线资源。

发展方向重点是向西向北发展,同时优化南部空间。

港城未来将形成“一区两园”的总体结构。

如图2-7所示。

❑“一区”:

港城中部的综合配套区;

❑“两园”:

分布在港城南北两侧的工业园。

港城的公共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部的港城综合配套区。

对于行政办公用地,港城将保留港城港口管委会、港区管委会,并完善港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形成集中的行政办公区。

港城商业中心布局在七浦塘两岸,在长江大道与龙江路之间向北延伸至北环路。

北环路沿线商业金融业设施以服务港口为主,南部以服务港城居民为主,共同构成体现港城现代化特色的商业中心区。

承担服务港城的文化娱乐设施主要布局在七浦塘沿线地区,结合商业中心在七浦塘北岸建设经营性文化娱乐设施,在七浦塘南岸、长江大道西侧建设展现港城文化、港口特色的文化博览及为港城居民服务的图书、文化场馆。

规划设置港城医院,承担港城市级医疗服务功能。

在南环路北侧、滨江大道西布局一处教育科研用地,加快港口服务、港口工业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

规划居住用地共516.9公顷,占港城城市建设用地的16.7%,人均居住用地25.8平方米。

港城居住用地划分为3个居住片区,分别为:

港城北片、港城南片、港城西片和浏家港片。

可承载人口20万。

港城工业用地布局在港城南北两翼。

北翼结合集装箱浮桥作业区,建设临港综合产业园,集中发展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产业,成为太仓创新型产业的集聚示范区。

南翼现状大型石化工业加速生产技术革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以石化工业园为依托,做大做强相关产业链,建设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园。

南侧依托长江岸线,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

图2-6太仓港城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图图2-7太仓港城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2.2.3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规划互动分析

城市交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取决于城市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城市交通应与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布局相协调。

从发展阶段看,太仓市域大量的空间仍处于开发阶段,道路网络发展速度滞后于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速度;各地区的道路网络规划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可能形成功能和结构性的问题。

因此,有序的城市扩展和片区建设,要求交通的积极配合,交通先行是运输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首先建设基础设施的需要。

交通与城市规划互动发展分析,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认识城市发展可能产生的主要交通问题,确定适合用地布局的城市骨架交通体系,规划合理的城市客流交通走廊和机动车交通走廊,从宏观构架上预防交通冲突。

另一方面,从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反馈,从而实现与城市用地协调发展的交通规划目标。

公路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的互动分析总体思路为:

1.区域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协调。

2.以高效的疏港交通体系支持港口崛起、促进港城发展。

3.构建城市对外及市域片区间快速联系通道,强化太仓主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主城与港城之间的互动联系,促进中心城区与其它片区的城乡一体化、紧凑集约发展。

2.3综合运输发展态势分析

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及其它相关规划,未来太仓市的综合运输环境将发生重要的变化,从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转变成为集公路、铁路、水路、轨道为一身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3.1铁路

规划沪通铁路在王秀和归庄之间进入太仓境内,至石头塘东侧后,平行石头塘贯穿太仓市域,至太仓站后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南接入京沪铁路既有安亭站,另一支向东接入上海北杨支线的杨行站。

规划设置三处站点:

(1)在陆渡设太仓站,以客运为主;

(2)在沙溪设太仓港站,以货运为主;(3)在南郊设南郊站,以客运为主。

规划沿江城际铁路与沪通铁路共用通道,并设置三处站点:

(1)结合沪通铁路太仓港站设置沿江城际太仓港站;

(2)结合沪通铁路太仓站设置沿江城际太仓站,打造太仓市综合交通枢纽;(3)在南郊结合沪通铁路南郊站设置沿江城际南郊站。

2.3.2轨道

苏州市域S1线:

规划从昆山进入太仓后沿上海路-康福路向东,至陆渡区西路后折向北,于区西路与禅寺路交叉口折向东,在浏河北部沿长江大道至港城核心区。

苏州市域S1线在太仓境内总长约32km,设置轨道站点17个,平均站距约2km。

市域S1线的轨道停车场设置在双浮公路以北,占地约为6公顷。

上海轨道11号线:

建议上海轨道11号线从嘉定出线,沿城北路—宝钱公路向北延伸接入沿江城际南郊站,预留其沿东仓路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