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21238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docx

教师资格证科学常识试题库自制

科学常识题:

(物理篇)

一、单选例题:

一、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高铭暄

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C )。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

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项目简称“核高基”,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一个科技课题

B.王选院士领导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C.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是国内第一个面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D.CDMA2000是我国自主研发3G移动通信标准

四、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能够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 C )以上。

A.50%

B.60%

C.70%

D.80%

五、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如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参考答案】B

六、飞机上的黑匣子,学名叫飞行记录器,实际上是一台微型录音器,记录飞机出事前所有飞行情况。

为了便于寻找,外壳都是黄色或橙色,但人们都把它称为黑匣子,这主要是因为( )。

A.黑色象征灾难和秘密

B.无特殊意义,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叫法

C.在飞机失事后提到,给人一种庄重、深沉感

D.在正式场合中,黑色是应用得最多的一种颜色

【参考答案】A

七、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原因是

A.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可能在太空行走

C.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

D.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参考答案】D

八、“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参考答案】A

九、把带有水分的钢片,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拿开,钢片上会有一层蓝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火苗是蓝色的

B.铁和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在光的作用下呈现蓝色

C.人的视觉在钢片加热后产生错觉

D.火光照耀下的铁片上的蓝色特别显眼

【参考答案】B

十、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是( )。

A.太阳中心说

B.能量守恒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牛顿力学体系

【参考答案】D

十一、许多几何学用语,如“点、线、面、三角形、四边形”等均出自《几何原本》一书,该书的作者为( )。

A.祖冲之

B.欧几里得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

【参考答案】B

十二、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

【参考答案】D

十三、下列有关科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比太阳大,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月亮对海水的吸引力

B.世界着名的“死海”位于西亚,尽管“死海”的含盐量较高,但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很丰富,“死海”中有大量的水生动植物

C.云和雾都是水蒸气达到饱和并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而形成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D.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光,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发现的

【参考答案】B

十四、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

“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参考答案】B

十五、现代人们在粉刷墙壁时多选用环保墙漆,这样将使得墙表面出现许多小的凹凸,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这主要是用到了( )原理。

A.光的漫发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参考答案】A

十六、被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着作是( )。

A.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

B.北宋沈括所着的《梦溪笔谈》

C.元朝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

D.明朝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B

十七、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

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参考答案】C

十八、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被誉为“四大发明”的是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 )。

A.针灸术

B.指南针

C.浑天仪

D.地动仪

【参考答案】B

十九、电话的发明者是( )。

A.摩尔

B.爱迪生

C.贝尔

D.法拉第

【参考答案】C

二、多选例题:

二十、彩色电视机的三基色是( )。

A.红

B.绿

C.蓝

D.青

【参考答案】ABC

二十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运行论》是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所着

B.托里拆利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

C.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

D.笛卡尔创立了笛卡尔坐标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空间坐标系

【参考答案】AB

二十二、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清洁的超级跑车,它的动力来源是氢气,其排出的废气不包括(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氧气

【参考答案】BCD

二十三、水是家中最好用的灭火剂,家庭常见的火灾都可以用水扑救。

但以下哪些特殊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 )

A.带电设备火灾

B.油类火灾

C.特殊的化学品火灾

D.木材火灾

【参考答案】ABC

二十四、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他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贯通了数学、( )三门学科,加深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A.物理

B.化学

C.地理学

D.天文学

【参考答案】AD

二十五、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下列选项不属于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参考答案】BCD

二十六、下列产生于20世纪,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 )。

A.相对论的提出

B.生物进化论的提出

C.互联网的出现

D.电灯的发明

【参考答案】AC

三、科技阅读题:

物理的挑战

在中国古代科技很发达,物理的记录也相当早。

早在唐朝(公元758年),杜甫就写下了“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的诗句。

“细”,即仔细观察,讲怎么做实验;“推”,精密推理,讲怎么做研究科学、试验和理论。

“须行乐”,人要高兴,不要想能不能得诺贝尔奖,你必须本身有一种乐趣。

我们中国古代,科学和艺术是很联合的,要不,杜甫怎么了解物理呢?

太阳是一个庞大的氢的核反应堆。

瞬间在周边发生爆炸的星,我们叫新星。

它的亮度要比太阳大几万倍。

如果它一下子产生相当大的亮度,比太阳亮100万倍,就叫超新星。

新星的寿命一般一两个星期,超新星的寿命差不多两年。

全世界最早关于新星的记录是商朝,这是在一篇甲骨文中,记录了公元前1300年,也就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新的大星在星座出现,10天以后没有了。

关于超新星,全世界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是在北宋的宋仁宗年间,即1054年8月27日。

它的纪录是这样的:

突然间在白天冒出一个很大的星,大如鸡蛋;它每天有多大多大,一直记录到1056年7月。

这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对超新星最长时间的记录。

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蟹状的星云生成,在它中间有一个中间星,也叫脉冲星。

所以新星和超新星的最早最完整记录,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做的。

我们的老祖宗一向尊崇天圆地圆,黄道赤道。

公元前2500年,屈原有17个文卷现在留下来了,里面有一卷是天文,说天是圆的。

屈原是大诗人,想象力丰富:

天是圆的,地假如是平的话,就会相交,相交显然不合理;既然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所以中国是黄道、赤道,是两个弯儿。

屈原再问,天地是圆的,还是椭圆的?

他说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是经度这边长一点,还是纬度这边长一点?

赤道是6378公里,南是6356公里,相差22公里。

屈原没有求出来。

不过,这个充分解释的能力跟天圆地圆有关联,这在公元前5世纪,真是了不起,同时屈原的文章也写得好。

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

所有的科学艺术之间的关系

都是这样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这是庄子对宇宙的看法,这里的“怒而飞”就是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它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境。

(选自李政道《物理的挑战》,有改动)

1.下列关于“新星“超新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星不是新产生的星体,而是在太阳周边发生爆炸的老恒星

B.新星和超新星在爆炸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比太阳更大的光亮

C.超新星是由蟹状的星云生成的,又叫脉冲星

D.据记载,新星的寿命一般一两个星期,超新星的寿命差不多是两年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与C项对应的句子是“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蟹状的星云生成,在它中间有一个中间星,也叫脉冲星”,句中的“它”代“超新星”,脉冲星自然就是另一种恒星了。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引用杜甫的诗句在于告诉我们,科学和艺术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B.商朝关于新星的记录和北宋关于超新星的记录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十分发达

C.我们的老祖宗一向尊崇天圆地圆,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就反映了这种观念

D.庄子用寓言的形式再现了宇宙最初大爆炸的情景,这是艺术和科学结合的典范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庄子关于鲲鹏的寓言故事主要说明“有待”,并非逍遥游,作者引用这个故事在于说明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境。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用形象的诗句说明了研究物理的具体方法和态度,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B.我们的老祖宗用甲骨文和方块字记录了天文物理现象,我们更应该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录当今的天文物理现象

C.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科学成就卓着的伟大民族,无论是文化或科技,只要发扬光大,在不久的将来,就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D.杜甫和屈原不是科学家,但是他们“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我们今天要培养既懂科学又懂艺术的全才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A项错在杜甫的诗“说明了研究物理的具体方法和态度”,作者是借杜甫的诗来说明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的。

B项“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录当今的天文物理现象”范围太小,从文末“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它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境”一句来看,应该推而广之,升华其意义。

D项他们“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错,杜甫、屈原并不懂物理,但是他们懂艺术,因为“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他们才“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作者正是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论述的。

 

四、常见科普读物:

中外常见的科普读物

(一)我国科普读物

1.多领域科普类书籍:

如:

《不知道的世界》,作者:

李毓佩等,涉及天文、物理、化学等领域,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2.某个领域的科普书籍:

如:

《地质旅行》,作者:

夏树芳,系统讲述地理和地

质方面的基础知识。

3.某个科学家的思想或成就:

如: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作者:

华罗庚,本书

收录了华罗庚教授的科普著作,体现了华罗庚科普工作的思想。

4.其他:

交叉学科、科幻想象等。

(二)外国科普读物

1.多领域:

如:

《十万个为什么》,作者:

伊林(前苏联)。

2.某个领域的科普书籍:

如:

《法布尔昆虫记》,作者:

高苏珊娜。

《上帝掷骰子吗》

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

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

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本书将带你做一次量子之旅。

我们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

理学家们并肩作战。

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我们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

让你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你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

不管你的水平如何,只要对科学和历史有一点兴趣,我们都诚邀你同行。

或许,你将收获一次人生中难得的奇妙体验。

《时间简史》

巴蒂芬·霍金生于1942年,他的生日恰好与伽利略去世的纪念日是同一天。

他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系教授教席(这一职位曾由艾萨克·牛顿担任)。

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于1993年出版了《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这本书是理论物理学方面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内容已被许多科学论文和书籍引

用。

 

  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自1988

年首版以来的岁月里,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

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

该书内容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但是从那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方面都有了非凡的进展。

《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但他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偷偷打开放着原子弹机密文件的保险箱,在巴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

他曾跟爱因斯坦和波尔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跟职业赌徒研究输赢机率。

理查德・费曼(Richard P.Feyrman)1918年出生,1939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又加入罗拉拉摩斯实验室,对原子弹的发展贡献卓著。

1956年与薛温格和朝永振一郎共获诺贝尔物理奖。

1988年2月困患癌症辞世。

费曼的思想如天马行空,喜自辟蹊径,且从不固执,求知欲极强。

他很爱恶作剧,但往往只为点出世间许多荒谬之处。

确如《洛杉矶时报》所说的,“任何读这本书而不大笑出声的人,心理一定有毛病。

《终极理论之梦》

本书讲的,是一场伟大的理性的历险,去找寻大自然的终极理论。

中级理论的梦想激发了今天许多高能物理学的研究,虽然还不知道那终极理论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才能找到它,但我们相信已经开始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它的身影。

 在本书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最初三分钟》的作者温伯格讲述了对自己然的统一理论的伟大追求——一个能解释从原子内部的联结到太阳与地球的吸引等不同的力的理论。

全书令人眼花缭乱去清澈透明,引导着我们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走到今天的超弦以及可能与我们同在的别的宇宙。

本书洋溢着大胆的理性,还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格言,它把我们引向一个新天地,帮我们认识那里发现的一切。

    这是一个物理学家在哲学边缘做的梦。

本书写的是与物理学有关的哲学和信仰,而不是系统或点滴的物理学常识,是“一点希望”,理论物理学家对终极理论的希望。

作者被誉为“也许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终极理论的倡导者”。

 

S·温伯格1933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

1979年因弱电统一理论与格拉肖和萨拉姆分享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文学和科学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国际天文学会会员,美国哲学和科学史学会会员,美国中世纪学会会员。

曾任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机构顾问,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顾问等职。

他的《广义相对论与引力论》、《最初三分钟》等书曾风行世界。

《宇宙的琴弦》

B·格林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弦理论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学思想与写作融合起来。

本书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

那里,空间的纤维撕裂了又自己缝合起来,一切物质——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观的小能量环的振动中产生。

 从愉快的园中漫步到浇花龙头上的蚂蚁,为了说明现代物理学正在揭示的美妙而困惑的实在,格林用了很多例子。

本书的才情令人眩晕,也没有哪本书像它那样启迪思想,愉悦读者。

它真是一部科学的杰作——一次愉快清心的现代物理学旅行,让我们比以前离宇宙更近了。

B·格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是那的Rhodes学者。

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物理系,1995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和数学教授。

他曾在20多个国家开过普及和专业讲座,公认在超弦理论中有过许多开拓性的发现。

他现在住纽约绮色佳。

《果壳中的宇宙》

相对论和量子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尤其是前者,他完全是人类智慧的伟大构筑。

所以在《果壳中的宇宙》的第一章相对论简史中主要是关于爱因斯坦的生平。

量子论则是实验观测的被动产物,它的含义迄今还解释不清。

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背景,而是宇宙演化的主动参与者。

物质分布使时空弯曲。

现在再去侈谈宇宙之外的空间和时间,对这些概念进行所谓的思辨,只能是倒退到圣奥古斯丁之前。

牛顿的时空观是一个虚幻,而虚幻的唯一功能是对软弱者的安慰。

爱因斯坦的引力论是将万有引力归结为时空的曲率。

那么时空能否被弯曲得这么厉害,以至于人们可以返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呢?

严格的科学计算指出,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关于预言将来的能力呢?

现在看来它至少在三个层次上受到限制。

第一,是动力学系统的混沌行为,使得拉普拉斯意义上的决定性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在量子力学中状态是由波函数描述的,海森堡的不确定。

《万物简史》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

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

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

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 

   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谁?

我们到哪里去?

”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

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一位美国小读者的父亲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最高评价。

 

   比尔·布莱森,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学作家。

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

从1973年起,曾在英国居住20年之久,任职于《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

后搬回美国,现与妻子和四个小孩居住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市。

 

   布莱森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慧,使他自己成为“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泰晤士报》)。

 

   代表作有《哈!

小不列颠》、《欧洲在发酵》、《一脚踩进小美国》、《别跟山过不去》、《请问这里是美国吗?

》等多种,每本均高居美、英、加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其中《哈!

小不列颠》更被英国读者推选为“最能深刻传达出英国灵魂的作品”。

    作者不但才华横溢,兴趣亦十分广泛,在语言学方面著有《麻烦词汇词典》、《母语》、《美式英语》等书,皆为拥有广大拥趸的幽默之作。

《探求万物之理》

物理科学并不晦涩,其所解释的现象亦不费解。

我们目睹大自然的奇观及其所具有的对称性,但这些东西往往隐含种种奇怪的符号和概念之中。

罗杰.牛顿对物理学家如何认识世界的解说,使得门外汉既可探索宇宙之谜,又可领略科学之美。

本书通过对孤子与超导体、夸克与弦、相空间与混沌、快子与时间之箭、拉普拉斯妖与不确定性、基本粒子与集体现象等做的引人入胜的阐释,揭示物理学家的直觉、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在创造性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巨大影响。

罗杰・G・牛顿,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学系荣誉教授,著有《何为科学真理――物理理论与实在》(中文版已列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哲人石丛书・当代科学思潮系列”出版)和《考察物理学》。

《可怕的对称》

《可怕的对称》把当代物理学的惊人发现写成通俗文学,人人能懂。

阿·热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出色的评论家,他在该书中讲叙了当代理论学家们的是怎样效法爱因斯坦对大自然的美和质朴进行探索的故事。

《可怕的对称》引导我们把物理学不仅视为一组理论的事实,而且要把物理学视为宇宙运动进行勇敢探索的学问。

这是阐释“对称”如何奠定现代物理学上的思想和美学的基础第一本书。

通过该书我们可以从身边左右对称的活生生的形式探入到大自然基本规律的深刻而抽象的对称。

热先生从星球寿命、光的魔力、浩瀚的宇宙、粒子的生死等诸种不同现象中展现对称是如何规划大自然的宏伟构造的。

阿·热:

美国物理学家,生于中国,在巴西长大,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游历讲学于全世界,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和圣·巴巴拉理论研究所教授。

《夸克与美洲豹》

“人类知识通常各种严密封锁着,但这本书横贯了几乎所有的科学,让人兴奋、刺激。

了解第一流学者如何认识、掌握最伟大的秘密,永远是一件极愉快的事情。

这些一流的学者在探索自然奥秘时,总是坚决反对神秘主义。

”“对我来说,夸克和美洲豹正是大自然中我称之为简单和复杂的两个方面。

夸克是物理定律中的一个符号,一旦提出来,在人类并未充分分析之前,就完全接受了它;美洲豹也是如此,虽然在灌木丛中人们可以闻到它那刺鼻的气味,但它也只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复杂适应系统的一个可能的隐喻,它同样没有经过仔细的分析。

”这是一本与作者一样十分有趣的书,他把那些看起来似乎完全不相关的东西,如黑猩猩的行为、雪崩力学、超弦理论以及莎士比亚等等,都编织到一个迷人的故事当中,真是奇妙极了!

 M·盖尔曼,美国天才物理学家,夸克的发现者。

他因对“基本粒子分类及其相互作用方南的贡献和发现”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寻找薛定谔的猫》

约翰・R・格列宾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