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199804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广东省云浮市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新报道: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2.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如图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物质含有这五种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为金属单质,D为非金属单质,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是一种最高价含氧酸,遇光或热会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Z>W

B.Y与W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Y、Z、W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W

D.W与Q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

3.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还原剂B.Mg被氧化

C.

发生氧化反应D.Mg得到电子

4.我国已跨入“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的建设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硅。

下列物品中用到硅单质的是(  )

A.陶瓷餐具B.石英钟表C.计算机芯片D.光导纤维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丁烷与新戊烷互为同系物

B.一氯甲烷在常温下为液态

C.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酯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化学键无关的是

A.CaO与CO2B.NaCl与HClC.MgO与SiO2D.Cl2与I2

7.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二者质量之比为3∶2

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二者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8.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分子足球”N60,它与C60分子结构相似。

N60在高温或撞击后会释放出巨大能量。

下列对N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60和14N都是氮的同位素B.N60和N2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

C.N60中氮原子之间由共价键结合D.N60的摩尔质量为840g/mol

9.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0.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

A.PH3B.NH3C.H2OD.H2S

11.已知反应:

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C.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③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保持一定温度,在t1~t4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测定时刻/s

t1

t2

t3

t4

c(A)/(mol·L-1)

6

3

2

2

c(B)/(mol·L-1)

5

3.5

3

3

c(C)/(mol·L-1)

1

2.5

3

3

A.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B.A的转化率比B的转化率低

C.在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A+B

2C

D.在t2~t3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t3-t2)]mol·L-1·s-1

13.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各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砹(85At)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A.酸性:

HAt>HClB.砹是白色固体

C.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D.AgA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14.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正丁酯(沸点126℃),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提纯乙酸正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不能用水浴加热

D.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

15.与NH4+所含电子总数和质子总数相同的粒子是

A.NeB.F-C.Na+D.K+

16.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方法可区分甲烷和乙烯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甲苯

C.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区分乙酸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D.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分乙酸和乙醇

17.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D.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强

18.下列关于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B.只通过物理变化即可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可电解MgCl2溶液制备Mg

D.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19.(6分)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Na>Mg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Fe>Na

C.酸性H2CO3

S>C

D.F2与Cl2分别与H2反应,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F>Cl

20.(6分)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

(1)下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mo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ol-1):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

414

489

565

158

根据键能数据计算以下反应的反应热△H:

CH4(g)+4F2(g)=CF4(g)+4HF(g)△H=____。

(2)已知在448℃时,反应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K1为49,则反应HI(g)

H2(g)+

I2(g)==的平衡常数K3为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将CO2与H2混合转化为甲醇CH3OH是一种新型脱碳技术,这一反应同时生成H2O,实现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进行上述反应。

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所示。

①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③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④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连接好装置后,在加入试剂之前需要做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加入上述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试管中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以防止暴沸

(4)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中导管没有深入到液面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填序号)。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8)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得到乙酸乙酯,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的________(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化合物G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以烷烃A为原料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

CH3CH=CH2

CH3CH2CH2OH

(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

(2)已知B是A的一氯代物,且B分子中只有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

(3)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具有顺反异构现象,则其结构简式为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

为原料合成

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

I、下图A、B分别表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

右表为金刚石和石墨的某些性质:

(1)金刚石转化为石墨属于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做材料。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推断,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B.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不同

C.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D.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II、碳酸盐是碳的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应用广泛的两种碳酸盐。

(4)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一包白色固体,为检验该粉末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开展实验。

请根据要求填写空白:

实验操作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取少许粉末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粉末为

碳酸氢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能量--反应过程的图像知,状态I的能量高于状态III的能量,故该过程是放热反应,A错误;

B.根据状态I、II、III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CO中的C和O形成的化学键没有断裂,故B错误;

C.由图III可知,生成物是CO2,具有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分析: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如图转化关系中所涉及的物质含有这五种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为金属单质,D为非金属单质,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则A为Mg,D为C单质,B为CO2,C为MgO,F为,E为,X、Y、Z、W、Q五种元素分别为:

H、C、N、O、Mg。

详解:

A.水分子间形成氢键,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H2O>NH3,Z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应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的应用,难点:

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为金属单质,D为非金属单质,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推断出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从而突破难点。

3.B

【解析】

【详解】

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Mg的化合价升高;

A.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TiCl4为氧化剂,A项错误;

B.反应中Mg失电子,则Mg被氧化,B项正确;

C.反应中Ti元素化合价降低,则TiCl4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

D.反应中Mg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D项错误;

答案选B。

4.C

【解析】

【详解】

A.陶瓷餐具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为硅酸盐,A错误;

B.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单质,B错误;

C.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可以制计算机芯片,C正确;

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硅的氧化物,不是单质硅,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A

【解析】

【详解】

A.异丁烷与新戊烷的结构相似,均是烷烃,相差1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A正确;

B.一氯甲烷在常温下为气态,B错误;

C.淀粉与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D.酯化反应是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6.D

【解析】A.CaO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熔点与化学键有关;而CO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熔点与化学键无关,故A不选;B.NaCl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熔点与化学键有关;而HCl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熔点与化学键无关,故B不选;C.MgO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的是离子键;SiO2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熔点与化学键都有关,故C不选;D.Cl2与I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熔点与化学键均无关,故D选;故选D。

点睛:

物质的熔点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则对应的晶体一般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或原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本题就转化为晶体类型的判断了。

7.A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体积相等。

由于稀硫酸是过量的,所以根据方程式Mg+2H+=Mg2++H2↑、2Al+6H+=2Al3++3H2↑可知,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

2,A正确;

B、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

2,质量之比是3×24:

2×27=4:

3,B错误;

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24g/mol∶27g/mol=8∶9,C错误;

D、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的硫酸是相等的,D错误;

答案选A。

8.A

【解析】A.N60为单质,14N为原子,二者不是同位素关系,故A错误;B.N60和N2都是单质,且均只含N元素,则均为氮的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只有一种非金属元素,可知N60中氮原子之间由共价键结合,故C正确;D.N60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40,则摩尔质量为840g/mol,故D正确;答案为A。

9.D

【解析】试题分析:

A、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种元素不同核素,O2和O3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错误;B、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1molO2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1molO3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24mol,故错误;D、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故正确。

考点:

考查同素异形体、阿伏加德罗定律等知识。

10.A

【解析】

【详解】

N和O位于同周期,非金属性O>N;S和P位于同周期,非金属性S>P;N和P位于同主族,非金属性N>P;O和S位于同主族,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最不稳定的为PH3;故答案选A。

11.B

【解析】

【详解】

A.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反应中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与,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①Cl2+2KBr=2KCl+Br2中氧化性Cl2>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性KClO3>Cl2,③2KBrO3+Cl2=Br2+2KClO3中氧化性KBrO3>KClO3,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故B正确;

C.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反应6molHCl中只有5mol被氧化,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故C错误;

D.③2KBrO3+Cl2=Br2+2KClO3中lmol还原剂Cl2失去10mol电子,则氧化剂得到电子10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氧化产物,再结合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12.D

【解析】

【分析】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没有进行到底,所以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A+B

C,以此进行分析。

【详解】

A、t3时刻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它是一个动态平衡,v正=v逆≠0,A项错误;

B、从t1~t2,△c(A)=3mol/L,△c(B)=1.5mol/L,△c(C)=1.5mol/L,A的转化率为=

×100%=50%,B的转化率为=

×100%=30%,B项错误;

C、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

1.5:

1.5=2:

1:

1,反应方程式为2A+B

C,C项错误;

D、从t2~t3,△c(A)=1mol/L,故用A表示的该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1/(t3-t2)]mol/(L·s),D项正确。

答案选D。

1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元素周期律。

85At是85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第ⅦA族,属于卤族元素。

A、At与Cl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主族,不同周期,根据元素周期律,它比同主族的HCl,HBr,HI酸性更强,还原性更强,化学稳定性更差。

正确;B、根据卤素的颜色变化趋势,Cl2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可见卤素的颜色随分子量和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加深。

因此,At不可能是白色固体。

错误;C、根据卤族元素单质均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正确;D、AgCl、AgBr、AgI的溶解度依次减小,据此推断AgAt也难溶于水。

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同主族的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也有递变性。

14.A

【解析】分析:

A.用氢氧化钠洗乙酸正丁酯,会使乙酸正丁酯水解;

B.有机物易挥发,长导管可起冷凝作用;

C.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该反应的温度为115~125℃;

D.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详解:

A.提纯乙酸正丁酯需使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未反应的乙酸,溶解正丁醇,降低乙酸正丁酯的溶解度,如果用氢氧化钠,会使乙酸正丁酯水解,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乙酸正丁酯,原料乙酸和正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B正确;

C.实验室制取乙酸正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C正确;

D.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促使平衡正向进行,可以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乙酸的酯化反应,题目难度中等,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是类推其他酯制取的基础,可以根据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及酯的性质进行解答。

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反应的温度已经超过了100℃。

15.C

【解析】

【分析】

NH4+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

【详解】

A项、Ne的质子数为10,电子数为10,故A错误;

B项、F-的质子数为9,电子数为10,故B错误;

C项、Na+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故C正确;

D项、K+的质子数为19,电子数为18,故D错误;

故选C。

16.D

【解析】分析:

A.乙烯含碳量高,火焰明亮;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葡萄糖为还原性糖;

D.乙酸、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现象相同。

详解:

A.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乙烯含碳量高,火焰明亮,有较浓的烟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A正确;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不同,可鉴别,B正确;

C.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乙酸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溶液澄清,现象不同,可鉴别,C正确;

D.乙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互溶,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合理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17.D

【解析】

【详解】

A.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选项A正确;

B.卤族元素单质的颜色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加深,所以卤素单质从F2→I2颜色逐渐加深,依次为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选项B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8.D

【解析】A.海水蒸发制海盐,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利用溶剂蒸发析出氯化钠晶体分析,过程中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海水中溴元素是溴离子,海水提溴的工业生产过程是先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用热空气吹出得到,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电解氯化镁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不能得到金属镁,工业上是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故C错误;D.海水淡化海水就是将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除去的过程,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有蒸馏法、渗析法,故D正确;故选D。

19.B

【解析】

【分析】

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