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8378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编 第二单元 第2节 板块精练doc.docx

第二编第二单元第2节板块精练doc

第2节鉴赏语言

板块精练

板块1炼字(词、句)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 秋

杜 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诗歌的首联是如何照应题目中的“新”这个字进而描写景物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诗歌题目为“新秋”,首联描写了秋的“新”,表现在:

云还具有夏天云的特点,天气还很热,但是已经有叶子被吹落,这是秋的特点。

这个时候既有夏的特征又有秋的特点,说明是夏末秋初,体现了秋“新”的特点。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题目要求对比分析“几处”“谁家”与“处处”“家家”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回答问题时可以先分析这两对词语在表达上的区别,同时注意分析它们与题目“新秋”的关系。

答案:

(1)诗歌首联上句描写了夏日的火云(红色的云彩),表明盛夏的威力还没有过去,傍晚的云峰还在变换着各种形态;下句写有凉意的风、一片落叶,表明已经到了秋天。

首联紧紧围绕“新”字选取景色,写云表明是刚刚过了夏天,写风表明已经进入秋天。

(2)不能。

诗歌描写的是初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

“谁家”,有几家,意思是到了秋天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应该是深秋了。

2.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喜雨口号①

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

陇头禾黍知何似?

槛外新抽几叶蕉。

【注】①口号:

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

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

(1)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陇头禾黍知何似”中“知何似”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诗歌标题中“喜”的具体内涵的理解,应联系诗歌的内容加以考虑。

从诗中的“陇头禾黍知何似”及“槛外新抽几叶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喜的是禾黍因雨而抽叶,旱情因雨而得到缓解。

(2)题中,“知何似”和最后一句构成了设问句,目的是引导读者思考。

答案:

(1)诗人为禾黍重获生机而喜,为百姓疾苦得以缓解而喜。

(2)“知何似”采用疑问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对“禾黍”的关注,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①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

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

②行(háng):

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属于炼字类题目。

“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

“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

这样,锤炼得最好的字就是“沉”字了。

“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

解答本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一、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二、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三、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第一句要抓住“烟”字。

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

第三句要抓住“疑没草”三字。

“疑”为“怀疑”,显然不是事实本身;“没草”即“没入草丛”,只有在天地相连的天际,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没入草丛”的错觉,所以第三句写的也是远景。

答案:

(1)“沉”字最好。

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

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

(2)本诗首句写长沙城内远树如烟,有如碧绿的水波。

第三句写辽阔的天空中,成行的鸟儿愈飞愈远,仿佛就要没入天际的草丛。

这两句写的都是登楼所见到的远景,却又始终未着“远”字。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卢 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卢纶(748~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

②估客指商人。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考查对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变化”一词,这提示我们“远见”、“犹是”蕴涵的情感是不同的。

(2)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并且明确指出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

解答时,首先要点明手法,其次要结合颈联,明确“景”和“情”的内容,并且指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读诗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句表现的画面还原,并体会蕴涵的情感。

其次要整体感知,关注标题和小注等辅助信息。

最后要注意广泛联系,看到“明月”就要考虑思乡,看到“安史之乱”就要考虑硝烟烽火、流徙不定、家仇国恨等。

答案:

(1)“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犹是”,突显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悦骤转至惆怅,有跌宕起伏的意味。

(2)借景抒怀(或借景抒情)。

时值寒秋,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往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

5.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

请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阅读诗歌可先从标题入手,再关注整首诗。

从标题中的“闲居”和诗歌最后一句的“闲看”可以看出“闲”字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赏析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而应放在诗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常见答题步骤是:

①指出该字;②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到诗中再现画面;③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并指出其妙处。

答案:

“闲”。

闲居乡村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无所牵绊,在绿荫环抱的庭院,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的情景,心情格外舒畅。

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的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了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板块2语言风格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送别

王 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诗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看似平淡通俗,明白如话,实则味外有味,情深如注。

无一句铺陈离别之词,以送罢开篇,以盼归终篇,平淡朴实,意味深长。

回答时除了说明语言风格外,还要注意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答案:

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

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

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诗以极平淡一件事写出了常人所不能发现的活泼的奇趣。

我们要注意诗人在写这件日常小事时笔调幽默诙谐,多采用自然的口语,自然流畅、轻快风趣;另外要注意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从语言和主题两方面作答,则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

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时首先要概括说明总体语言特点,接下来要结合诗句来解说,最后要点明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或诗人的情感态度。

这首诗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采用层层倒叙手法,点明了儿女之情,结合“辽西”一词来看,也蕴含了更深刻的时代内容。

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

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 吕】

普天乐·秋江忆别

赵善庆

晚天长,秋水苍。

山腰落日,雁背斜阳。

璧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

洒西风,泪湿罗裳。

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这首元曲给人的感觉是十分雅致。

请从曲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两方面解说此曲“雅”的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两个方面分析曲的“雅”,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描写的景物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雅”;情感的雅,一方面体现在情感本身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情感的抒发方式上。

答案:

①描写的景物:

诗人对客观景物进行精心的提炼和高度的概括,化俗为雅。

比如描写了苍茫的秋水、邈远的天空、衔山的落日、南飞的大雁等,描摹了一幅深秋山水图。

②抒发的情感:

诗人写离别没有从正面描写,也没有从现在写起,而是在回忆中追叙。

这样显出诗人的情感有曲折的韵致,让读者产生遐想。

创新语用

家电新解

在“家电”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

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写一段以“家电”讽喻人类的文字(写出两条)。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别人的摆布。

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更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他戴了一顶帽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电冰箱——打开它紧封的门,它总炫耀地放出阵阵清新空气。

其实,就在它身后,正有恶浊的热浪涌出。

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气候;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备课参考(教师用书独具)

说明:

为了实践真正的“大语文”教育观,给老师们的语文课堂增加生动有趣的内容,使貌似枯燥的复习内容增加文化的厚度,点缀灵性的光彩,我们专门为您编写了这样一章内容,供您根据自己的课堂实际,选择使用。

实践“大语文”观,愿你我共同携手努力!

山东省金榜苑文化传媒集团中学部 语文室

一、“词”的语法特点

诗词的语法结构必须基本遵循民族语言的共同规律,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特别要求用字凝炼、简洁。

掌握诗词语法的特点,对我们阅读欣赏词作,正确理解词意,很有帮助。

词的语法特点主要有四:

一是词的活用现象多;二是成分的省略多;三是词序的变化多;四是“一字逗”格式。

下面就分别举例说明:

(一)词的活用

汉语的词,按照它的意义和语法特点,能在全句中起什么作用,是相对固定的。

如果某一个词在具体应用时担任了本来不该由它担任的任务,起了应该由另一类词所起的作用,这就叫“被活用为另一类词”了。

词被活用后在意思上总要比原来丰富一些,或具有了一些原来所没有的含义,从而可使文字达到洗炼生动、言简意赅的效果。

词的活用现象,古今皆有,而古多于今,“韵”“散”皆有,而“韵”多于“散”。

词作中的词语活用现象很多例如: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张元幹《贺新郎》)

“要”是“腰”的本字,原来属名词,但在这句词中,已被活用作动词了,意思是“腰里带着”,“斩楼兰三尺剑”是一个词组,作“要”的宾语。

如果不明白“要”在这里活用的意思,全句就可能被解成:

用来腰斩楼兰的三尺剑,这就大错了。

(作者的原意是指虽然腰里带着杀敌的利刃——有平虏的心力,无奈权在投降派手中,因而只能遗恨终身。

)类似的例子如: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辛弃疾《沁园春》)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

(蒋捷《霜天晓角》)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张孝祥《六州歌头》)

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东”犹如说“东奔”;“影”犹如说“影映”;“锦帽”“貂裘”犹如说“戴锦帽”“穿貂裘”,“埃蠹”犹如说“被尘埃落满被蠹虫蛀坏”,如果在词中直用其语,文字就显得拖沓,不合格律,而且也不会有那样浓厚的诗味。

形容词、副词等也有用作动词的。

如:

江上青山空晚色。

(无名氏《玉楼春》)

寄到玉关应万里。

(贺铸《捣练子》)

“空”,“空留下”之意,形容词作动词;“应”“应当有”之意,副词作动词。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情况,比如: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满庭芳》)“老”“肥”本来都是形容词,但在句中它们不是用来描写“风”和“雨”的性质的,不是“风老了”“雨肥了”而是“风使雏莺成熟了”,“雨使梅子长大了”,“老”“肥”成了动词,“莺雏”“梅子”成了它们的宾语。

这种格式的句子,我们理解起来都要加一个“使”字:

主语所代表的事物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变得怎么样了。

因此“老”“肥”这类词便被称为“使动词”。

类似的句子如:

烟雨暗千家。

(苏轼《望江南》)

意思是:

烟雨使千家万户显得朦胧了。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虞美人》)

意思是:

离开乡国十年,使少年壮志都衰退尽了。

动词也有“使动”用法。

如:

一声落尽短亭花。

(无名氏《玉楼春》)

意思是:

一声清笛使短亭繁花落尽了。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修饰、补充谓语,也是一种活用。

这种用法,往往使句子显得精炼。

如:

捣就征衣泪墨题。

(贺铸《捣练子》)

“泪墨”犹如说“用泪水化开的墨汁”,“泪墨题”意思就是“用泪墨来题写征人的姓名”。

吟醉送年华。

(贺铸《水调歌头》)

意思是:

用吟诗醉酒来消磨岁月。

其他如用形容词指代事物(绿肥红瘦)之类多也是活用,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成分的省略

省略某些句子成分以求行文简洁,这在散文中本不少见,但一般说来,散文的省略,限制较严,比如动词谓语,便少有省略的。

而在诗词中则省略甚多,很少有限制。

例如。

但屈指[计算]西风几时来?

(苏轼《洞仙歌》)

底事昆仑倾砥柱,[使]九地黄流乱注?

(张元幹《贺新郎》)

日月[如]跳丸,光阴[似]脱兔。

(刘辰翁《踏莎行》)

兴亡梦,荣枯泪,[似]水东流,何时休?

(刘过《六州歌头》)

[于]马上[弹]琵琶[觉]关塞黑。

(辛弃疾《贺新郎》)

有时作者把一切关联词语和动词全部省去,只把一连串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排在一起,让读者凭前后文所创造的情境去意会诗意、词意,这种“意合”的方法,常能收到非词语所能表达的效果。

如张志和那首《渔歌子》,把“桃花”“流水”和“鳜鱼肥”(肥美的鳜鱼)并放在一句之中,既是写眼前美好的春景,又是说“春水使鱼肥”,给人一种特别和乐舒畅的感觉。

如果直说成“碧波映桃花,春水使鱼肥”,就毫无诗意了。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六个名词性词组放在一处,表面上互无关系,其实却表现出了江南夏夜的真实景象:

明媚的月光照耀着横出的树枝上不安定的鹊鸟,和煦的清风在午夜中吹拂,送来了阵阵蝉声,读来令人感到非常自然。

(三)词序的变化

词序是指语言里语词组合的次序。

汉语词序的一般规律是: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被修饰语在后等等,古今大体相同。

诗词却往往因格律的要求或意境的需要而打破这种正常的词序,即通常称之为倒装句法。

比如:

绿水人家绕。

(苏轼《蝶恋花》)

这是“绿水绕人家”的宾语前置。

此句依词律应作“仄仄平平仄”,末字入韵,如果不提宾,就成了“○仄仄仄平平”,末字也不再协韵。

又如:

隔篱娇语络丝娘。

(苏轼《浣溪沙》)

整个谓语部分提到了主语的前面。

如果说“络丝娘隔篱娇语”不但不协韵而且显得平铺直叙,语味淡薄。

提前了谓语部分,使人好像先听到篱笆那边如秋虫低吟般的笑语声,然后才联想到那一伙健美的缫丝姑娘,意境便丰富多了。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辛弃疾《水龙吟》)

“系斜阳缆”顺说当是“系缆于斜阳之中”,把补语提前,插在谓宾中间,这在散文中是很难找到的。

乘肩争看小腰身。

(吴文英《玉楼春》)

这句的原意是:

争看踏在舞伴肩上起舞的女艺人苗条的身材。

“乘肩”是修饰“小腰身”的。

把“乘肩”提前后,如果粗略地看,把这句理解成“大家踏着别人的肩头争着看舞女的细腰身”,那就错误了。

作者故作奇语,打破平板的陈述句法,给人造成一种清新的感觉。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李清照《永遇乐》)

此两句实是一句,原意是:

谢他酒朋诗侣[以]香车宝马来相召。

词序的变换使句子产生曲折,突出了“来相召”,也适应了平仄、韵律的要求。

(四)一字逗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字逗”。

“一字逗”是词特有的句法,大体有三类情况:

1.把本来是状语的单音副词提到整个句子前面,独自成为一个节奏,不再单独修饰某一个谓语而是对全句进行修饰。

如: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柳永《八声甘州》)

一个“渐”字修饰了三个分句,好像是从“霜风渐渐凄紧,关河渐渐冷落,残照渐渐当楼”三句中提取出来的“公因式”。

2.副词“一字逗”兼有动词的作用,可认为是词的活用,也有人说是省略谓语。

如:

更(那堪)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

(辛弃疾《木兰花慢》)

但(落得)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同上)

3.“一字逗”是个动词,后面经常连带着一串词或词组,且常成对仗。

如: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

(晁补之《摸鱼儿》)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张孝祥《六州歌头》)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辛弃疾《木兰花慢》)

二、如何辨析“诗眼”

古人作诗,喜设诗眼,善设诗眼,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古诗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03年高考全国卷对“诗眼”辨析的考查,以其新颖和符合鉴赏规律获语文界一致好评。

虽然命题者在题干中给出了诗眼的概念,但仍有部分考生不能准确找出,更谈不上结合全诗赏析。

什么是诗眼?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当然,这个定义是根据出题需要而下的。

为了便于同学们全面理解,笔者这样阐释其涵义: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具体阐释如下:

1.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 这种词语一般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比如陆游《书愤》中颈联:

“塞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