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6059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docx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

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

专业: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届别: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二〇一六年九月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words...................................................................3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3

1、农业纯收入水平低....................................................4

2、农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低..............................................4

3、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低................................................5

二、在城乡发展中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探析..................................5

(一)农业发展方式落后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因素........................5

1、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6

2、农业经营方式分散,产业化水平低......................................7

3、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7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8

1、浓厚的乡土观念的影响...............................................8

2、普通劳动力市场长期供过于求.........................................9

3、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9

4、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比较低.........................................10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中促进农民增收基本途径...................................11

(一)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11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11

2、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12

3、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13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4

(二)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

1、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15

2、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培训,增加更多选择空间......................16

(三)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和政策.....................17

1、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处理好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17

2、积极完善财政支农政策,规范财政支农行为............................18

3、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19

4、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20

参考文献...................................................................21

 

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对策

摘要:

农民收入问题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它不仅涉及到“三农”问题能否成功解决,还影响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根本因素是农业发展方式落后,主要因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重要因素是制度和政策不够完善。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政策和制度密切相关。

认真分析我国当前农民收入的现状,找出影响农民增收的根本因素、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并针对这三个影响因素分别提出解决农民增收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农民收入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Thefarmers'incomeproblemisthebasisoffarmers'survivalanddevelopmentandthecoreproblem,Itnotonlyinvolvesthethreeagricultureproblemcanbesuccessfullysolved,Alsoaffecttheoverallsituationofnational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Thecurrentfundamentalfactorsinfluencingfarmers'incomeisbackwardagriculturaldevelopmentmodeThemainfactoristheruralsurpluslaborforcequalityislow,Importantfactoristheimperfectsystemandpolicy.Increasefarmers'incomein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andagriculturaldevelopmentway、Thecountrysidesurpluslaborforceiscloselyrelatedtothequalitypolicyandsystem.Toanalyzethecurrentstatusofpeasants'incomeinourcountry,Findoutthemainfactorsinfluencingthefundamentalfactorsofincreasingfarmers'incomeandimportantfactors,Accordingtothethreefactorsrespectivelyforwardpathsandcountermeasurestosolvethefarmers'income.

Keywords:

urban-ruralintegration;Incomeofthefarmers;Statusquo;Problem;Countermeasure

 

当前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增加农民收入是重视农民问题,维护农民物质权益的重要体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

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

因此,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增收问题。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12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0应该认识到,与以往相比,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农民收入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增速相对缓慢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将有利于解决好“三农”问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之前相比,当前农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从我国农民收入的总体水平来看,还是不容乐观的。

当前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纯收入水平低,二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低,三是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低。

1、农业纯收入水平低。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但我国的农业纯收入水平仍然比较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

2002-2013年十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45706万吨增长到58957万吨,除个别年份下降外,整体呈增长态势。

2002-2012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从356.96公斤增长到435.42公斤,除个别年份外,整体也呈增长态势。

这两组数据虽都反映出粮食产量的增长,但是不能据此推断我国农业收入水平较高。

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字反映的是整体状况,不同地区还存在着很大差异,受到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产量和农业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农业纯收入不仅受到粮食产量的影响,还受到生产成本和农产品销售价格的影响。

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不高,也将影响我国农业纯收入,从而也阻碍了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2、农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减少,

传统的以种植业为唯一来源的格局逐渐被打破。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即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农村非农产业收入水平总体上并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较少。

就业人数是衡量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2008-2012年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的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从8972万人增加到9925万人,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从2780万人增加到3739万人,个体经济的就业人数从2167万人增加到2986万人,从整体上看呈现上升趋势。

但2008-2012年我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从43461万人下降到39602万人,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就业人数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仍然比较低。

可见,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制约了农村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

第二,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纯收入水平比较低。

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纯收入水平主要体现在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

下面就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均纯收入为例来说明这个情况。

2008-2013年中,尽管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254元增加到7917元,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49元增加到214元、340元增加到597元。

但农村非农产业的人均纯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只占有很小比例。

因此,当前非农产业的纯收入水平不容乐观。

第三,与城镇居民的非农产业相比,农村居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低。

城镇居民非农产业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农村居民非农产业在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净收入方面与城镇居民具有较大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0-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3707.68元、15411.91元、17335.62元,经营性净收入分别1713.51元、2209.74元、2548.29元。

同期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24'31.05元、2963.43元、3447.46元,家庭经营净收入分别是601.79元、702.07元、811.17元。

’刀尽管各自都在呈现上涨态势,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农村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市非农产业的收入。

3、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低

长期以来,农民工工资水平低一直备受关注。

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就达到了1.66亿人。

U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进,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农民工这一特殊的利益群体,纷纷通过提高农民工最低工资待遇、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援助等措施来维护农民工利益。

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差距仍然比较大,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探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增速相对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大的现实情况依然存在,其症结到底是什么?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观点。

笔者认为当前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农民收入总体偏低、增速相对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既有农业生产方式方面的因素,:

也有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因素,还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农民收入增长进行探讨。

㈠、农业发展方式落后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因素

马克思曾说过: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当前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农民收入偏低、增速相对缓慢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归根到底要从农业发展方式中寻找答案。

从宏观上看,农业发展方式落后是制约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因素。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落后,主要表现在: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农业经营方式分散,规模化水平低;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低,销售困难;农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畸形发展。

1、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想象还未根本改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人均粮食产量从399公斤增加到437公斤,年均增长率在3%左右。

可见,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比较低,增速缓慢。

这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有很大关系。

第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

土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不足。

近年来,“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及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这己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以水库建设为例,2008-20112年全国建设的水库总量不断增加,但总体增长幅度比较小,大中型水库建设数量在水库建设总量中占得比重小。

无法满足全国各地的灌溉需求。

二是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不足。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在农产品流通设施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薄弱主要体现在:

乡村道路建设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冷藏保鲜技术有限;缺乏完善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等方面。

在广大农村偏远地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数量有限、简陋陈旧现象严重,如乡村道路建设水平跟不上、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不高、专业批发市场数量不足。

三是农业科技、教育和气象基础设施等不足。

邓小平曾说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水平是农业发展关键因素。

当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低等。

我国农业教育资源有限,培养专业性农业人才的机构和院校相对比较少,全国以农业大学命名的学校不到三十所。

农业气象服务设施数量不足,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比较少,预报水平不高。

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

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设施规划和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现象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由于乡村之间在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上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经常出现重复建设现象,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比较严重。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位置不合理。

有时候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分析就盲目进行建设,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现象,从而造成农业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整体功能比较低。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比较少。

很多农业基础设施由于布局时间太久,技术条件跟不上,加上自然环境比较差,经常出现老化和损毁现象。

如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水利设施老化现象特别严重,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完善,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由于地理环境、政策制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全国各地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现象很严重。

第三,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尽管我国不断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但旧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权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具有明显公共性质,所有权不明晰,造成了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容易出现资产流失现象。

比较典型的就是国家财政下拨的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被挪用、转移。

二是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性质决定了投资建设和管理的主体是国家,但现实情况是国家在投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后很难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

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受益者,农民也不会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权、责、利很难做到统一,而从而造成了一些乱开发、乱建设现象。

三是价格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实行的是混合价格管理体制,有的商品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而有的商品价格是由市场自行决定的,所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经常出现价格垄断、价格标准不一、胡乱摊派等现象,给国家财政造成严重的负担。

2、农业经营方式分散,产业化水平低。

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长期坚持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使得农业经营方式分散、规模小和组织化程度低。

虽然经过多次改革和发展,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仍然很低。

当前,农业经营方式分散,产业化水平低,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统一的产业体系。

农业经营方式分散,产业化水平低。

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大量存在。

当前,小农思想的影响力可能不像以前那样大,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仍然制约了我国的农业生产。

即使到现在,我国仍然有很多农民进行单门独户的生产,农业经营仍然还比较分散、规模狭小、生产条件简陋,很多地区还是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生产技术很难革新。

在农业生产突发状况、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等问题出现时,这种小农经营的农户沟通处理能力比较低,往往在农业生产和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些都不利于农业产业化推进和农民增收。

二是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地块零碎化现象严重。

近儿年来,随着非农产业快速发展,非农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加上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我国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减少。

尽管这儿年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和恢复农业用地,但农业用地的恢复速度远远低于非农用地的扩大速度。

又由于土地信息沟通比较少,政府难免会出现土地规划和布局上不到位现象,从而使得农业用地零碎化现象非常严重。

三是农业经营制度不够完善。

尽管农村很多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政府也提供了大量援助,但农业经营制度的不完善,也限制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现今,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工具仍然很落后,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大型农用机械很少能够用得上。

农业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制度等很多强农惠农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农业生产技能宣传和培训比较少。

四是农村在科普宣传、市场信息等相关社会化服务方面投入不足。

在旧的城乡发展战略引导下,农业长期作为城镇居民和工业部门的初级消费品和原材料的来源,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使得我国农村在科技人才、市场信息等相关社会化服务方面明显滞后,没有形成一些有效的农业合作服务组织。

即使建立了一些农业合作服务组织,在具体操作中也容易出现组织行为不当。

3、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

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是制约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有了一定发展,如杂交水稻、良种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等。

但从整体_L看,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水平不容乐观: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是我们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农业科技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

主要体现在:

一是农作物品种科技含量比较低。

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粮食作物品种都是传统品种,只有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选取优良品种。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从而使得选取的农作物品种质量也不高。

这种现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由于资金、技术、交通、市场等各种信息比较闭塞,选用的种子质量相对比较低。

二是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农业生产工具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

目前我国整体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技术设备更新比较慢,很多地区没有使用机器耕作,还是使用原始的生产工具,如水牛、铁锹、铁犁、铁铲等。

在地理环境允许条件下,有些地区也只是实现了半机械化状态,只能使用一些小型农用生产设备。

从全国范围来看,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普及程度不高,这也影响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

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农业人口过多与农业资源不足的矛盾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最深刻的根源。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转移困难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主要表现在:

浓厚的乡土观念,普通劳动力市场长期供过于求,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比较低。

1、浓厚的乡土观念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这种“离土不离乡,离城不离乡”的乡土观念在农村依然存在,而且还将长期存在。

根据测算,近年来我国大约有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未来几年还将以600多万的速度增长。

这种狭隘的“乡土观念”所引起的“恋乡情结”、“恋土情结”势必会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等问题的解决造成很多消极影响。

中国浓厚的乡土观念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中国农民有着深深的念乡和念土情结。

在古代农村,人们常年以“种地”为生,对土地有着深深的依赖和眷恋之情,人们认为土地是他们生活的根基。

在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眼中,乡土和乡土观念是人们在相同地域、相同文化因素等方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出生地、儿时的记忆、精神归属感、相同的价值判断等。

可见,乡土观念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

但是如果太讲究乡土观念,很容易出现盲目“排外”现象,形成一些小团体和垄断现象不利于各地区间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交流。

在浓厚的乡土观念影响下,很多农民只满足于眼前吃饱穿暖,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容易形成“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保守思想。

即使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今天,一部分农民即使走了出去,最后还是回来的,他们不愿在外面孤独终老。

这些乡土观念的种种表现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不相符的。

当前这种高度文明开放的社会,需要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相互交流和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当前,我国确实有一部分人受到这种“乡土”观念的影响,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的农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增收困难。

这是我们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中促进农民增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普通劳动力市场长期供过于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