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160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docx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总结报告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大王庄中心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内容摘要:

本课题进一步总结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索了实施“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网络环境自主学习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它对我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的创新。

信息技术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探索和掌握正确的学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关系到教育能否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培育出的合格人才,能否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

信息技术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怎么运用技术帮助自身学习、成长。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及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此课程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达到自主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的评价,结合总结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逐步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课题研究的基础

我校是一所年轻而用充满活力的小学,十多年来学校连续被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最近几年我校也很好的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许多工作经验。

我校拥有校园广播、计算机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教学三位一体的校园网络,班班上信息技术课可进入互联网(百兆光纤进入校园)。

同时我们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从四年级就开设信息技术为必修课。

因此,我们完全具备构建一个网络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探索出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其主要内容:

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

其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3、合作学习理论:

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除了竞争还有合作关系的存在。

不管是否真正关心集体的利益,群体总会产生互赖的关系。

就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与他人一起进行建构的过程,只有与同伴一起才能更好的认知、更快的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言,他们也需要被关注、被认同,能够自我实现。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库。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出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和先进教育理念的老师和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群体。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库。

2、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探索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方式之间优缺点。

3、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学生、家长如何参与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措施

1、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6月——2009年9月)。

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学习有关通知文件,调查现状,论证定题,对课题研究进行设计,确定计划,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全面启动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1月)。

①、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尝试,教给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②、根据课题有针对性地在全校开展系列活动,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积累一系列的研究案例,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提炼和推广应用。

③、进行理论辅导,实施研究方案,推出教学模式和优秀课例,同时收集与研究有关的材料,及时写出阶段性的专题小结等。

第三阶段:

深入研究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3月)。

①、收集整理成果材料。

②、撰写实验报告。

③、邀请县科研负责人来校指导结题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

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①、准备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

②、申请结题。

③、总结提升课题研究的经验,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

2、保障措施

①、参与培训,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②、聘请专家来指导课题研究;

③、组织参观学习,与兄弟学校交流、研讨;

④、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总结会,及时交流实验中的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

⑤、利用家长学校,取得家庭、社会的协助;

⑥、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加强资料管理;

⑦、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⑧、学校要给予研究、实验等工作上的支持。

六、研究对象:

四、五、六年级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学,教学即教研,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

2、文献法:

文献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它能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又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3、调查法:

以问卷、访问、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4、个案法:

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个子课题、某种学习方式或某一课型的研究探讨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寻求点上的积累和突破。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和课题研究报告。

2、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论文展示,建立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平台——资源库。

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展示。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成员:

1、朱洪福,小学一级、学校教研组组长。

特长:

网站建设与维护、软件技术等,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工作和课题研究的论文著作。

2、孟祥吉,小学一级,特长:

负责课题研究的资源库、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维护。

3、李唐道,小学一级 ,特长:

理论研究、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装备建设与维护等。

4、徐志凯,小学高级 ,特长:

学生竞赛辅导,负责课题研究的资料搜集与整理。

5、侯和秀,小学一级、特长:

活动组织,资金材料筹集,活动场地联络。

 

九、阶段研究成效分析

(一)培养了学生网络意识,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

1、培养了学生网络意识。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正在逐步改变,网络与学习、生活的合理结合正在逐步形成。

同时,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三年中有了大幅长进。

如今都能熟练使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查找有效资料,并学会如何鉴别、筛选、提炼。

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我们发现学生有如下变化:

能将信息以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同伴或教师,可以制成幻灯片在全体同学前展示或保存,对有疑义的问题发起讨论,或者将收集到的图片、视频配以解说,与同学共享。

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使得学生的网络学习有了一个很好的支撑,自主性和协作性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又不至于让学生淹没在浩瀚无边的网络海洋,无法把握自主学习的正确方向。

 2、改变了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高于从前,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

如在英语课中,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听取网上名师授课,感受纯正的英语教学。

进行网上游戏活动,在玩乐中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句型、语法。

通过角色表演或简短的情景剧创作、表演,寓学于乐。

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兴趣的倾向性、广博性、持久性、效果性远远大于传统课堂教学。

 3、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大大增强

通过三年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由一个个对电脑陌生、害怕的孩子变成了喜欢电脑,能熟练驾驭电脑的小能人。

如今上网查找资料,小菜一碟;制作电脑小报,不在话下。

电脑成了他们的好帮手。

(二)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加快教师成长。

 1、转变了教学观念

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转变了角色.三年的实践许多教师觉得最大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自我转变.表现在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重新认识与定位上——从过去传统,单纯的传授方法到开始使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很多教师认为,传统的方法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受到了挑战.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真的很好.

2、改变了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能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3、提高了信息素养

在实验过程中广大教师掌握了必要的网络技术,形成了必备的网络素养。

网络运用能力:

网上信息的搜索、筛选、利用能力、网际交流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提高了科研能力.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广大教师开展科研的能力。

十、问题思考和后续展望

(一)发现的问题

 1、资源的开发。

在我们目前的试验阶段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的优势,但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在目前资源库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充实的情况下,开发有效虚拟网站与制作相关课件,耗时巨大!

精力与能力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老师的制作技能在理想化的设计状态下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相信这种状况在不断的开发积累的基础上会有改善。

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教师,学生的参与率不等同于传统教学。

更需要指出的是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技能才能参与这样的教学,那么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操作技能需要跟上。

3、目前的网络实验教师数目和硬件设备还无法达到所有班级都能实施网络化教学的硬性要求。

4、部分教师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网络教学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少数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有虎头蛇尾的现象。

(二)后期实验的展望

1、扩大网络课堂模式的普及面,利用硬性考核措施保障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推行。

2、完善自主学习平台、资源网站等条件的建设,并不断充实和更新。

以便更大限度的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网络自主学习的成果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使评价功能得以更好地充实。

4、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验计划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