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5507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下册全套.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下册全套

1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展示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三、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元勋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

歌颂,赞叹;泣:

流泪。

 

元勋:

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

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

竭尽劳苦;瘁:

辛劳。

已:

止。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

承当,承受;无愧:

不惭愧。

 

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

明白、了解;晓:

知道。

 

截然不同:

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

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

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

层:

重迭,重复;穷:

穷尽。

 

四、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 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

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

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

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

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

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

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

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

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

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

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

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

“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

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

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

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

亭长告诉我说:

“这犹是古战场啊!

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2. 全班讨论:

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

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

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六、教学反思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自读课文,预习字词;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边读边画出文中一些精辟的语句;概括出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从而快速把握文章;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情感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难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结合闻一多先生伟大人格,从而进行个人的感知领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体会领悟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1.教师上课不作任何提示就播放《七子之歌》,听完后教师提问:

这首歌在那一年唱的最响?

这首歌的作者是谁?

你对他了解多少?

2.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

臧克家:

当代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朱自清曾说:

“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曾说:

减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闻一多: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①诗人:

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②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

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③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

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4.臧克家和闻一多:

知遇相惜,亦师亦友。

 5.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是:

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

二、活动设计二:

1.自由阅读课文,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①生字:

   地壳无暇赫然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校补澎湃沥尽群蚁排衙迥乎不同

  ②解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不窥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兀兀穷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蚁排衙: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教师明确: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②、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教师明确:

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③、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课文原话回答)

   教师明确: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教师明确: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先生还有另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讲解以自由组合形式探究质疑: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

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教师明确: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对比写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

             《唐诗杂论》       严谨刻苦 

学者方面     《楚辞校补》       孜孜不倦

(做→说)   《古典新义》       日夜不懈

  (3)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

教师明确: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4)表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有哪些优秀品质?

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5)、在“说和做”上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讲解以自由组合形式探究质疑:

 

  

(1)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

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

              起稿政治传单         勇敢坚定

革命家方面    群众大会演讲         高大无畏

(说→做)    参加示威游行         不怕牺牲

  

(2)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是怎样做的?

6.回味欣赏

  

(1)全班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

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2)全班齐唱《七子之歌》

  (3)请选择你欣赏的一句话,按照“我欣赏_____,因为它具有____美,体现在______”的句式说话。

教师示范:

我欣赏“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句话,因为它具有形象美,体现在比喻的运用和“钻探”一词的选择上。

7.用一句名言赞美闻一多的品质和精神:

   例:

鲁讯——横眉冷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

    郭沫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布置作业:

闻一多诗歌朗诵

                                        

第二课时

一、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明确:

明确: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他却是始终的言行一致。

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后期为什么有这种变化?

原因:

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二、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

   

1.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

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6)“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教师明确: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三、课堂小结

  1、内容总结:

  教师明确:

闻一多既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又是大勇的民主战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精神。

  2、作业布置:

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

 

四、教学后记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展示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倾听音乐,“命运”引读

  1.倾听音乐: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谈谈从这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苦闷—-绝望——不甘——抗争……)

  (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意图:

导入新课,课文与《命运交响曲》都表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

提示本节课的学法:

通过欣赏音乐来领会文章的内容。

  2.“命运”引读:

  对一个画家来说什么最重要?

对一个歌唱家来说什么最重要?

那么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又是最怕什么呢?

(耳聋)

  可是,命运常常要捉弄人呀。

让最需要它的人失去一些东西。

就象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这位音乐家贝多芬,就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

面对不幸,我们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

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想不想认识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看看生活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

学生比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整体感悟:

  ①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

   ②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期间写了哪几件事?

   记叙的主要事件:

“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客人”和贝多芬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自已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景。

   ③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②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

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

“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③(出示贝多芬画像),进行"外貌对比"。

  请同学们把这张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

(学生读出相似的语句)。

  写作指导:

成功的外貌描写,往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重笔刻画。

做到以形传神。

忌面面俱到,忌“脸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