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100道简答题.docx
《教资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100道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资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100道简答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资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100道简答题
1.幼儿思维的类型。
(1)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又叫动作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的特点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奶奶总是白头发的,儿子总是小孩。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
2.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3.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3)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清晰地感知一些刺激,这些刺激便成为知觉对象,其余的成为背景,对象是感知的中心,背景则是衬托部分。
为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教师应注意:
(1)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语言与直观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5.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1)活泼好动;
(2)好奇好问;
(3)喜欢交往;
(4)独立性不断发展;
(5)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6)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
(7)易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
6.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的影响,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
(3)同伴相互作用,模仿和强化;
(4)移情:
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原因。
7.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家庭因素。
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②父母的鼓励与教养方式;
③家庭的居住条件;
④幼儿的家庭教育条件。
(2)托幼机构因素。
①教师的影响;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3)幼儿自身的特征。
8.气质的类型。
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1)胆汁质:
: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2)多血质:
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3)粘液质:
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路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
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9.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和物品。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幼园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10.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
研究发现,攻击性男孩的父母对他们惩罚更多,而且即使他们行为正确也经常受到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
(3)强化
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4)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11.游戏的特征。
(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3)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4)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
(5)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12.游戏材料的投放。
(1)要为丿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
(3)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
(4)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
(5)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
(6)将游戏材料放在可见位置。
13.成人介入游戏的时机。
(1)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2)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3)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介入;
(4)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介入。
14.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15.简述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1.学前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多样化。
2.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整合化和多元化。
3.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化和社区化。
4.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国际化。
16.幼儿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1.熟悉的环境。
2.富有新意的环境。
3.引发活动欲望的动态环境。
17.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措施?
1.创造条件,让学前儿童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帮助幼儿扩大眼界、丰富生活、增加词汇。
3.加强对学前儿童言语的训练。
4.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
18.如何培养幼儿想象力?
1.丰富儿童的表象,发展儿童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儿童想像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儿童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儿童想象力。
5.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儿童进行想象。
6.引导儿童的想象符合客观规律。
19.为什么在进餐时,不能处理幼儿行为上的问题?
进餐的时候教导小孩多半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进而影响食欲,次数多了小孩会有条件反射,认为吃饭就是上思想课,就不想吃饭。
20.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特征)及其培养方法?
特点: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化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主要表现在:
1.观察的目的性不断加强,
2.观察的持续性断延长,
3.观察的细致性不断增加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培养方法:
帮助学前儿童明确观察目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前儿童观察的兴趣,交给学前儿童观察的方法,训练儿童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21.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那些专业素质?
1.文化素养和学科素养,包括:
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包括:
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2.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那些方的技能素质?
1.敏锐的观察力。
2.恰当的应答能力。
3.深刻的反思能力。
4.创造支持环境的能力。
5.有力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23.3岁儿童的教育要领是什么?
1.用多种手段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2.为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3.培养儿童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正确对待儿童的要求。
24.幼儿的注意发展呈现哪些基本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
2.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
3.注意广度逐渐扩大。
4.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5.注意的转移较慢,灵活性低。
6.主义的分配能力较差。
25.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什么功能?
1.同伴关系给予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
2.同伴是强化物。
3.同伴是儿童行为的范型。
4.同伴能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
5.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6.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26.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特点有哪些?
1.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多晒太阳,为骨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养料。
2.教育幼儿养成健美的姿态,活动和运动时要双肩双臂均衡用力。
3.不要让幼儿提伶重物。
4.跳高跳远区设立沙坑,不要让幼儿从高处往硬地上跳。
5.防止猛力牵拉幼儿手臂,预防牵拉肘。
6.幼儿运动时要及时休息,对于幼儿的精细动作不能要求过高。
27.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1.教学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5.教师的自身素养。
28.制定幼儿元课程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时代性原则、补偿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29.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1.丰富幼儿的知识体验。
2.提供游戏材料,引发幼儿游戏。
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
4.帮助幼儿学会扮演和分配角色。
5.在游戏中善于观查幼儿表现,适时地教育。
6.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促进游戏情节发展。
7.使幼儿愉快的结束游戏。
30.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因素,在教学中如何控制和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影响因素:
1.不当的惩罚。
2.暴力影视媒介。
3.不加约束产生的强化。
4.挫折。
控制措施:
1.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
2.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3.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
31.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思想观念素质?
1.较高的思想觉悟。
2.良好的道德品质。
3.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崇高的敬业精神。
5.开拓创新精神。
6.正确的教育观。
32.5-6岁儿童的教育要领有哪些?
1.采用游戏的手段发展儿童诸方面的能力。
2.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
3.提供条件让儿童尽可能参与各种有益活动。
4.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33.幼儿情感情绪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特点:
1.情绪易充动,不善控制。
2.情绪易变化,稳定性较差。
3.情绪易外漏。
培养方法:
1.营造丰富、温暖、安全、信任的情绪环境。
2.教师的言行举止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3.帮助幼儿恰当的表达情绪,控制情绪。
34.婴幼儿皮肤护理的保健要点有哪些?
1.经常洗头、洗澡、勤剪指甲。
2.穿着的衣服应该是棉织品。
3.穿着衣服不应过冷过热,预防感冒。
4.给婴幼儿经常进行三浴锻炼。
5.不给婴幼儿化妆,佩戴各种首饰。
6.防止幼儿接触毒品,给他们涂抹药物浓度和剂量要适量。
35.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教学设计应体现出哪几个主要特征?
依据:
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
2.依据系统的科学原理与方法。
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4.依据学生的特点。
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特征:
1、以学生为中心。
2、关注真实生活。
3、以“研究”超越“经验”。
4、创造性和灵活性。
36、如何有效的指导幼儿的结构游戏?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幼儿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3.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和爱护结构材料的良好行为习惯。
37.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特点:
1.自我评价的依从性和被动性。
2.自我评价的表面性和局部性。
3.自我评价的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方法:
1.给予儿童关爱和尊重。
2.给予儿童肯定性评价。
3、让儿童获得独立自主的机会。
38.幼儿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1.幼儿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并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完成任务。
2.观察理解幼儿,记录,分析,评价幼儿发展,并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3.严格执行幼儿安全。
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工作。
4.与家长联系,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5.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研究活动。
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指导。
39.引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无意注意条件: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本人身体状态,如人的需要、兴趣、态度。
有意注意条件:
明确的任务,培养间接兴趣,排除各种干扰,合理组织活动。
4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卫生要求有那些?
1.教育活动的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
2.教育活动的方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
3.教育活动的时间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4.教育活动的环境应清洁、室内通风、光线充足。
5.教育活动要培养幼儿正确的读、写、画姿势,防止用眼过度和脊柱弯曲。
41.科学的儿童观具体内容是什么?
1.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2.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儿童发展具有能动性,他们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发展的个体。
4.儿童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42、教育过程中如何实践科学的儿童观?
1.在工作实践中教师不但要承认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还要尊重儿童的各种合法权利并保护她,若发现幼儿园有虐待儿童的现象要及时制止。
2.研究表明儿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必须重视儿童潜能的开发,并关注儿童提出的的问题并努力帮助解决,适当的早期教育帮助与儿童的培养。
3.儿童不是消极的适应环境,他与环境保持着积极互动,在相互作用中解决冲突获得发展。
教师多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帮助儿童,解决问题。
4.儿童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有发展速度上的不同,有发展特点上的不同,有发展基础上的不同,教师针对不同既要积极保教,又要有爱心和信心保教。
43.记忆的种类
1.根据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运动记忆,是以过去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保持的时间,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头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感觉记忆的特点是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1秒钟,它按刺激的物理特性以感觉形式进行编码,而且其信息容量很大。
(2)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超过1分钟,乃至一生的记忆。
44.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2.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3.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发展。
(1)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2)幼儿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都在不断发展。
4.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5.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45.幼儿想象的种类。
1.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2.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
(1)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
(2)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
(3)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47.幼儿空间关系的掌握。
一般来说,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正确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因此,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
48.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1)新生儿期(0~1个月)。
①心理发生的基础:
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②心理的发生:
条件反射的出现。
(2)婴儿早期(1~6个月)
①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②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③主动招人。
④开始认生。
(3)婴儿晚期(6~12个月)。
①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②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③言语开始萌芽。
④依恋关系发展。
2.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岁)。
(1)言语的形成。
(2)思维的萌芽。
(3)自我意识的萌芽。
3.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点。
①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②爱模仿。
③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①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②思维具体形象。
③开始接受任务。
④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点。
①好学、好问。
②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③个性初具雏形。
④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9.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50.学前儿童言语的种类。
1.外部言语。
(1)对话言语;
(2)独白言语;(3)初步的书面言语。
2.过渡言语。
3.内部言语。
51.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1.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
(1)发音的准备——前言语阶段。
①言语发生的准备表现在两个方面:
A.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
B.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语词的理解。
②前言语阶段的三个小阶段:
简单发音阶段(出生~3月)。
连续重复同一音节阶段(4~8月)。
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月)。
2.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
这一时期,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不完整句阶段。
①单词句阶段(1~1.5岁)。
②双词句阶段(1.5~2岁)。
(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
①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②词汇量迅速增加。
52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4.情绪控制与掩饰成分增加。
53.幼儿园的任务。
1.幼儿园具有双重任务。
第一,幼儿园要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使其身心和谐发展。
第二,幼儿园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保教结合”是保证幼儿园任务完成的首要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表现了幼儿园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表明了幼儿园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区别,幼儿园担负着幼儿的保育和教育的双重任务。
54.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
(1)幼儿园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的,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可概括为:
①自我活动;②强调游戏的价值;③社交活动。
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有内在的动机支配的。
保育者的任务是帮助幼儿除去生命发展的障碍,让自我得到发展。
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的发展是无效的,教育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发展。
(2)幼儿园课程。
福禄贝尔根据直观性、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建立起一个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手工作业、运动、唱歌、表演和讲故事。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恩物”和“作业”。
“恩物”是福禄贝尔创制的一套供幼儿游戏或是进行其他活动时使用的玩具,在家庭和幼儿园都可以使用。
“作业”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各种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园确定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通过作业可以对幼儿进行初步教育。
55.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1)儿童的自我成长的能力。
蒙台梭利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
一个是在母体里完成“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完成的“精神胚胎期”。
(2)儿童成长具有敏感期,强调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1~4岁,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2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
(3)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关键。
在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5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普及幼儿教育,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建立中国化和平民化的幼儿教育。
2.重视培养儿童创造力。
3.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4.创立培养幼儿师资的好方法——艺友制。
57.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1.强调研究儿童心理,并以此作为科学教育儿童的基础。
2.创立了一整套中国化的幼稚园教育体系。
首先,陈鹤琴认为幼稚园的教育内容可称为“五指活动”,取意为幼稚园内的各项教育内容就像人手掌上的五个手指头,是可以活动、相互联系的整体。
其内容如下:
(1)儿童的健康:
包括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及散步等。
(2)儿童的社会:
包括各种纪念日、谈话及政治常识等。
(3)儿童的科学:
包括植物培植、动物饲养、自然现象研讨及认识当地自然环境等。
(4)儿童的艺术:
包括音乐、图画、手工等。
(5)儿童的语文:
包括故事、儿歌、谜语及谈话等。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创立了“活教育”的理论,其核心是要让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手脑并用。
同时,陈鹤琴提出“整个教学法”,即“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58.幼儿游戏的种类。
1.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分类。
(1)感觉机能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结构性游戏。
(4)规则性游戏。
2.依据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分类。
(1)独自游戏。
(2)平行游戏。
(3)联合游戏。
(4)合作游戏。
3.依据幼儿游戏内容与性质分类。
(1)创造性游戏;
(2)规则性游戏。
59.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旳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
也称替代性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2)学习过程
①注意过程:
学习者注意和观察榜样行为的各个方面。
影响注薏的因索包括榜样行为的特征、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点等。
②保持过程:
学习者将注意到的榜样行为以言语和表象两种表征系统保存于记忆系统。
保持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二个心理过程。
③复制过程:
学习者复制观察到的榜样行为,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④动机过程:
学习者因表现榜样行为而受到奖励。
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受动机因素影晌。
(3)强化。
班杜拉捂出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
①直接强化:
是学习者直接受到外部强化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