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4003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docx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word教案

《合欢树》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

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说明:

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

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

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

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

品读、交流、探讨、迁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合欢树》这篇散文。

它的作者史铁生,是现仍在世的中国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

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

毕业于清华附中,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

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除了年表上提到的两个奖外,还有一个在我看来分量很重的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该奖将年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史铁生,授奖词中有这么一句:

“……他(史铁生)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让我们来看一张很有代表性的照片:

轮椅上,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看上去生活得清苦却又坦然、神情超脱却又“不改其乐”。

那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会在《合欢树》一文中透露出怎样的情感密码和人生颖悟呢?

说明:

导语的作用在于强化学生的阅读期待。

作文语文教师,我的阅读经验与学生相比毕竟要丰富一些,所以在导语中流露出我对作者的崇敬与信任可能有助于学生带着类似的情绪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

其实课前准备过程中我就印发了史铁生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片段以及他人的评论,也是旨在加深学生对作者的关注度、了解度、信任度,为顺利进入文本作好铺垫。

二、朗读文章,梳理梗概,品读交流:

先请一组同学分别朗读1-5节,大家一边听,一边尝试完成下面的表格——

所在

段落

人生

节点

“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态

1

十岁

作文比赛得第一

急着说她自己

扫兴/装作不注意

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

2,3

二十岁

双腿残废

为我治病

鼓励我写作

抱了希望

一心只想写小说/不在乎自己这条命

不年轻,有了白发

 

4

三十岁

第一篇小说发表

\

\

已不在人世

4

 

另一篇小说获奖

\

心烦,躲出去

迷迷糊糊听到回答,得到一点安慰

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能到达什么程度,你们的理解就能达到什么程度。

表格上清楚地标明了作者年龄的变化。

那么,随之发生变化的还有哪些?

请谈谈你的发现与理解。

母亲反应的变化、母亲的变化、我的反应的变化等学生都有精彩的发言。

教师注意点拨:

母亲的“苦”——“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加倍的”,她操劳一生,却没来得及分享儿子的半点快乐与骄傲,49岁就病逝了。

点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

 第二课时

再请另一组同学分别朗读6-10节,一边听,一边尝试完成另一表格:

所在

段落

人生

节点

合欢树

母亲的反应

“我”的反应

母亲的状态

 

 

 

8

二十岁

被认为是“含羞草”,其实是合欢树

为我找工作,在路边挖了棵“含羞草”

\

\

 

第二年没发芽

叹息,舍不得扔

\

\

 

第三年长叶茂盛

高兴,常去侍弄

\

\

 

第四年移栽窗前

念叨何时开花

\

\

 

第五年搬家被遗忘

\

悲痛,忘了小树

过世

7

三十岁

开花

\

心里一阵抖

已不在人世

10

 

年年开花,长到房高

\

后悔没自己摇车去看看

已过世多年

将这一表格与前一表格进行比较,谈谈你的发现、理解与感悟。

合欢树的成长与作者的成长多么相似:

大部分学生都能发现

我的反应:

“抖”

“一阵抖”是由“合欢树”触发的,前文迷迷糊糊听到的回答不过是自我安慰,只能让作者“得到一点安慰”——强调“一点”,其实还是不能释怀,没能真正得获得安慰,所以他仍然不愿回家,在街上瞎逛,直到想起邻居曾提起“合欢树”开花了,一下子情感似乎找到了出口。

此文并非单纯的“怀念”,早在四年前他就写下了《秋天的怀念》,虽然说对母亲的怀念可能贯穿了作者的一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年后的他会再拷贝一篇类似的作品,这也是所有写作者的大忌。

请注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这段话——

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这是作者一点点领悟母亲的爱的过程——谁言寸草心,“识”得三春晖。

 

说明:

这两个表格借鉴、修改自我校语文组李琳老师的设计,它们很好地解决了我原先课堂上缺乏教师引导以致学生交流易于散漫无序的问题。

学生的课堂回答是在课前无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自行准备而在开课时根据我给出的线索即兴完成的。

其实,我对课堂的教学设计、活动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学生课前交来的各种各样的感想基础上一点点成形的。

 

三、            探讨最后一段,与大家分享你的理解与感悟。

课前预习阶段不少同学都反映最欣赏文章的结尾,这倒和老师不谋而合了,我也极为推崇这两段。

正好留给我来朗读,我不再有同学们甜美的嗓音、青春的激情,但我有着对某一生命阶段的直接体验,因此对这篇文章的领悟或许会比同学们更深一些。

老师朗读11、12两节,在作者独自静思默想中,对合欢树、对母亲、对命运的感怀交织在一起。

 

我想先请同学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段落序号

原文

学生理解

教师点拨

第11节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

悲伤也成享受。

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中,独自咀嚼悲伤,品尝回忆中的母亲的一点一滴的爱。

心情在悲伤与安慰中交替。

在哀恸与丧亡的阴霾之下,人最接近真实的自我。

第12节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羡慕那个孩子,能看着那棵树

 

孩子不知道,强调的是作者的刻骨铭心

爱的传递

 “生命”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说明:

很多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写下的读后感、片段心得体会中提到了这个结尾,他们的阅读反应与我很接近,这让我觉得可以把这段作为重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四、            创造性理解与迁移:

文章的最后一段让我们由史铁生个人的特殊遭际跳脱出来,看到了人类生命的普遍性:

板书:

母亲                   妈妈

             合欢树                    “合欢”的隐喻与启示

  “我”                  孩子

“合欢”——是巧合也好,是冥冥中的安排也好,这个词都会引人浮想与沉思。

正是这课树,承载了多方情感与多方期待,凝聚了不只作者一人的回忆,触发的也不仅是作者内心不忍碰触的隐痛,在它身上作者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追思得到了寄托。

且因它本身亦是生命的昭示,作者反而可以在它的身上得到某种启示。

由那个孩子想到普天下尚未长大,但有一天终会长大的孩子;由那个孩子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继而想到普天下所有爱着自己孩子的妈妈。

请注意作者用了“妈妈”一词。

香港作家李碧华曾在日本一家小书店看到一本名叫《给母亲的短柬》的小册子——收集了社会各阶层不同的人曾经不敢、不忍、不好意思、没来得及向母亲说的话。

我选了一些给大家分享——

“当我见到桔梗花砰然绽放,令我想起你在年轻的日子,大太阳下,持着一把伞。

“求你来领我出去,妈,我在森林中迷路了!

 ”

“在我小时候,曾骂:

‘你去死吧!

’。

现在,我多想把那小孩杀掉。

“在电话中说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写个字条:

‘对不起,妈’。

“妈,我今天在巴士站见到一个女人很象你,我帮她提袋子了。

“妈,你快乐吗?

满足吗?

——你猝然去世后四年,我才有力气问你这问题。

“你一定很奇怪,我是从来不跟你写信的。

彩子她有孕了,妈。

 

一篇长文,一则短笺,不论是作家,还是普通人,都有着同样的情感内容,相似的人生体验,你会发现其实史铁生想要表达的东西既是个性的独特的也是共性的普遍的。

这些短柬用的都是第二人称,史铁生从未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写过母亲,或许这种形式的话他只会深藏心底,绝不肯也没必要向他人透露,包括读者。

如果你是史铁生,你会用第二人称给母亲写一则怎样的短柬呢?

也可以选择另一项写作实践:

带着从《合欢树》一文中得到的启示,给你自己的妈妈写一则短柬,把不敢、不忍、不好意思向母亲说的话写下来。

最后我提一个希望,希望大家能收藏这篇文章,不管今天在这课堂之上,你理解了多少或者说理解到什么程度,这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还记得这篇文章。

十年、二十年后,请再次读一读它,相信一定会有更新、更深刻的领悟。

想请大家同时记住的还有这样一句话:

岁月流逝,无可挽回,但母爱永存,生命不息。

 

说明:

虽然拓展阅读材料有逸出文本之外的嫌疑,但个人实在难以割舍,因为觉得这些短笺所表现出的情感特质、对母爱与生命的理解,甚至是语言风格、激起的阅读体验都与《合欢树》一文有着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所有的公开课多半都难以避免表演的成分,我对自己在学生面前与镜头面前不能保持一贯的率性自如而感到羞愧,并因深恐未能真正理解《合欢树》辱没了史铁生及他的爱与思而感到忐忑。

最后的结束语既是我对学生的真诚希望,也不妨看成是我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可能存在的缺漏而做的补救。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立足文本,阅读品味语言,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深刻寓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感悟来解读合欢树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探究合欢树丰富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亲对“我”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教学重点:

“我”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与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型:

基础课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

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作品以及作者的相关背景情况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学生自由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

了解作者及背景,帮助理解主题

二、导语设计

了解史铁生的生平,我们会发现在作家史铁生的人生轨迹中,发生了一件可以说是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事情也就是1972年双腿瘫痪而他瘫痪的时候年龄有多大?

(21岁)

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孩子只有靠双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年轻的史铁生曾经长达十年都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觉得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场冤案然而,负载着这份沉重感的史铁生最终还是成功了1979年史铁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这与他的瘫痪相隔了几年?

(7年)

7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对于作者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轮椅上的生活,是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可是,他还是坚强的活下来了而支撑着他活下来,扶持他走过这段噩梦般的岁月的,又是什么?

(是母亲,是母爱)

结合课下已发资料,跟随教师预设的情境,体会人生命运的多舛,以及在困境中母亲是最有力的支持,感受母爱的力量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而且使学生的情感受到震撼,因而会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有深刻的体验

三、阅读感悟

请一位学生朗读13自然段

(一)思考:

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二)品味语句,品味感情

[示例]

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

“怎么会烫了呢?

我还总是在留神呀!

”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4、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

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三)母亲逝世后,作者对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变化的?

这个过程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深的思念和愧疚此时的合欢树已经成了母亲的化身

学生思考交流:

①我十岁时

母亲:

“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 裙子”)

②我二十岁时

 母亲:

“不年轻”、“有了白发”“全部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

1句:

“全副心思”“到处”“总能”体会母亲为了治疗而奔波不厌其烦的态度

2句:

“惊惶”“昼夜守着”及语言描写的语句都很好地表现“我”病情不好时母亲的心情及她奋力同病魔抗争的形象

3句:

“到处”“顶着风或冒着雪”表现母亲看到“我”对生活有了新的企盼,又是希望又是无奈鼓励我写作,也是对人生的激励和劝勉,只不过能让我摆脱精神上的痛,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4句:

“她心里太苦了”表现了母亲的艰难,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深深的理解、思恋和愧疚

忘记:

因为失去母亲的难以抑制的悲痛

找借口不看:

怕触景生情,担心自己难以承受那无限的伤感和深深的愧疚

老惦记:

体现思念之深

主动想去看,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去看:

在写作上取得成功想去看看合欢树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让学生通过阅读,品味名家之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质疑凿深

有同学说既然写的是母亲,干脆就以《我的母亲》为题好了,你怎么看呢?

(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思考交流:

1、是“我”的象征,寄托了母亲对我的希望

2、是母爱的象征

3、取“合欢”之意,象征“我”和母亲生死相依的浓浓的母子情

4、合欢树寄托了对母子合欢的期望,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感悟升华

保加利亚作家海托夫《趁双亲还在》: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和惋惜之情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我就给他买些苹果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而在我家居住的巴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直到现在,在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为了让我们没有作者一样的遗憾,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趁着双亲还在,请抱着一份感激去善待我们的父母!

六、作业

   结合学习本文的感悟,写一篇《重读  的爱》的随笔,500字左右,聆听、感悟

善良王蒙

教学目的:

一、掌握文学常识,学习掌握对比论证法,

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文章论证的严密。

三、进行善良教育,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

教学重点:

1、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及作用。

2、认识善良的意义,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

教学难点:

对生活中有些现象的认识。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吗?

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对,农夫因为善良反而送了自己的性命。

同学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文学家王蒙对此是怎么看的?

二、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作者:

1、善良:

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2、简介作者:

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

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

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

1963年起赴新新疆生活、工作了16年。

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

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这时期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等。

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

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三、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并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

针对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作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第二部分(5-11):

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并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与作用。

第三部分(12):

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分析第一部分: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回答下面问题:

1、当今社会的人对善良有哪些看法?

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2、作者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什么观点?

学生讨论分析第1、2两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的板书。

(板书见下页)

3、"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

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

利益原则,即在人际关系中奉行对自己有利的原则;实力原则,即在人际关系中奉行展示自己实力的原则,逞强欺弱就属于此类。

这句话提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常的严酷的现实,发人深思。

生存竞争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过程,有实力者往往战胜软弱者,而且为了追逐最大的利益,往往不顾一切,不损人利己,甚至践踏道德。

但句中的"似乎"表明这些现象不是普遍的绝对的,而作者也相信道德原则并未完全被代替,这是他立论的基础。

下面摘引余秋雨先生的几段话帮助同学们理解: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里特把善良看成人类原始伦理学的起点,而中国的孔子、孟子则把仁与人为善作为全部学说的核心,

教案

《善良(教案)王蒙》()。

几千年过去了,罗素通览了全人类的生存实践后仍然以这样一句话做概括:

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但奇怪的是,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响亮,甚至在文化话语中也越来越黯淡。

打眼看去,书架上成排成叠的书籍似乎都在故意躲避,都在肆肆洋洋地讲述雄才大略、铁血狼烟、新旧更迭、升沉权谋、古典意境、隽永词章、理财门径、生存智慧,却很少说到善良…历史的这种要求也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大家都希望成为强者,崇拜着力量和果敢,仰望着胆魄和铁腕,历来把温情主义、柔软心肠作为嘲笑的对象。

善良是无用的别名,慈悲是弱者的呻吟,于是一个年轻人刚刚长大,就要在各种社会力量的指点下学习如何把善良和慈悲的天性一点点洗刷干净。

男人求酷,女人求冷,面无表情地像江湖侠客一般走在大街上,如入无人之境。

哪一座城市都不相信眼泪,哪一扇门户都拒绝施舍和同情;慈眉善目比凶神恶煞更让人疑惑,陌生人平白无故的笑容必然换来警惕的眼神…"(《关于善良》)利益、实力成为人们的首选,善良、道德受到冷落,社会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

现实催人警醒。

五、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阅读第二、三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对善良的评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王蒙对善良的议论有哪些新意?

答案可允许不一,旨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观点。

如:

①善良与凶恶相对善良是稚弱的,常常败于凶恶手下,但善良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一次。

②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③即使自以为百分之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

④善是人类和社会进化所必需。

⑤相信国人会愈来愈善良。

⑥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

2、反复咀嚼下面几段话,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想想为什么。

①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的平安,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明确:

这句话是对善良的性质的较全面的概括,它从不同的角度提示了"善良"的深层含义。

这句话阐释了作者在上文论述善良在与凶恶作战的过程中尽管常败,但每败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的观点的原因。

②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

这句话是扣紧首句"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与超拔联系在一起"展开的具体阐述。

小孩子天真,不谙世事,不知人世险恶,所以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因成熟、超拔,不会滥用权力,所以也善良。

3、请找出课文中的对比论证,并说说运用对比论证有什么好处。

对比的运用:

对比:

是将两种性质不同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或对照,从而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方法。

集中在第5、8、11段。

把善良的稚弱与凶恶强大比,把善良处于不设防不抵抗的地位与凶恶会毫不犹豫地施出毒手比,把善良有所不为与凶恶无所不为比,把善良常败而凶恶常胜对比;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恶人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

好处:

通过对比,好坏、是非就分明了,能够突出事物的本质,更好地说明问题,增强说服力。

三、文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中运用了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

1、排比:

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排比的语句,排比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作者对"善良"的理解,也引起读者对"善良"的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如: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

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由"喜欢"到"向往",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了善良的功能作用,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做事处世,小至个人,大至社会,有善良才有幸福,有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才(有)能…"的句式尽管前面没有用"只有",表示善良是唯一的条件,但也强调了善良是幸福、和平…天下太平的重要条件。

2、对比:

为了突出"善良",作者在文中多处把"善良"与"凶恶"作对比。

如: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善良常败在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