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381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docx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课程代码:

120005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

72学时理论学时:

52学时

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使用专业:

护理、助产、临床、药学

先修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探讨并阐明生命现象,即生命的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变化及调控;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其它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在生命活动中的代谢变化及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生物体内糖、脂类及蛋白质等物质的主要代谢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3.掌握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主要过程及规律。

【能力目标】

1.掌握生物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

2.具有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能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

3.掌握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了解生物化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4.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护理操作技能。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2.熟悉人体生化的主要内容。

3.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生物化学的概述

二、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生物化学与当代医学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氨基酸结构的特点及其肽的形成。

2.熟悉蛋白质结构层次及其维持力;蛋白质结构与特性的关系;蛋白质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了解:

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三、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连接方式。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第二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二、蛋白质的亲水性

三、蛋白质的变性

四、蛋白质的其他特性

第三节蛋白质的功能

一、组织细胞蛋白质的功能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第四节蛋白质结构的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五节蛋白质的分类

一、按组成分类

二、按分子形状分类

三、按功能分类

第二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和水解产物;DNA和RNA在组成成分和组成单位上的异同;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核酸的一级结构。

2.熟悉核酸的分类、分布与功能;DNA的空间结构。

3.了解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RNA的空间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一、DNA和RNA的元素和分子组成

(一)元素组成

(二)分子组成

二、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一)核苷

(二)核苷酸

(三)重要的单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

二、RNA的种类和分子结构

(一)RNA的种类

(二)RNA的分子结构:

转运RNA信使RNA核糖体RNA

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二、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第三章酶

【目的要求】

1.掌握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结构功能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B族维生素参与组成的辅酶或辅基的结构与功能;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概念与作用特点;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

2.熟悉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同工酶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

3.了解酶的命名、分类原则及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方法;酶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节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一、高度的催化效率

二、高度的特异性

三、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四、酶催化作用的可调节性

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

一、酶的分子组成

二、酶的活性中心

三、酶原与酶原的激活

四、同工酶

第三节维生素与辅酶

一、硫胺素焦磷酸

二、黄素辅基

三、尼克酰胺辅酶

四、磷酸吡哆醛

五、泛酸组成辅酶

六、生物素

七、四氢叶酸

八、维生素B12衍生的辅酶

第四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一、底物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二、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四、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五、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六、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五节酶活性的调节

一、变构调节

二、共价修饰调节

第六节酶的分类和命名

一、酶的分类

二、酶的命名

第七节酶与医学

一、酶与疾病发生

二、酶与疾病诊断

三、酶与疾病治疗

第四章糖代谢

【目的要求】

1.掌握糖代谢的主要途径;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反应的概念、关键酶、反应特点、能量转换及生理意义。

2.熟悉血糖浓度、血糖的来源、去路和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3.了解糖代谢各途径的反应过程;糖代谢异常。

【教学内容】

第一节糖的分解代谢*

一、糖的无氧氧化

(一)糖酵解的概念

(二)糖酵解反应过程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糖酵解的特点

(四)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一)糖有氧氧化的概念

(二)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三)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四)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三、磷酸戊糖途径

(一)反应过程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第二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一、糖原的结构特点

二、糖原合成

三、糖原分解

四、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

第三节糖异生

一、糖异生的概念

二、糖异生的途径*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第四节血糖

一、糖的来源和去路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三、血糖浓度的异常

第五章生物氧化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物氧化的特点;呼吸链的概念、组成、排列顺序;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概念、耦联部位及影响因素;能量的储存和利用。

2.熟悉ATP的生理功能和生成方式;胞液中NADH的氧化。

3.了解P/O比值;不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教学内容】

概述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CO2的生成

第一节线粒体内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一、呼吸链*

(一)呼吸链传递体

(二)呼吸链的组成

(三)呼吸链传递体的排序

二、体内ATP的生成*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氧化磷酸化

三、胞质中NADH的氧化

四、ATP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线粒体外不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一、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

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氧化酶类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第六章脂类代谢

【目的要求】

1.掌握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酮体的概念、生成、利用特点及生理意义;胆固醇的来源、合成的原料及转化排泄;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分类和功能。

2.熟悉脂肪动员的过程及其调节;甘油三酯合成的原料及部位;甘油的代谢。

3.了解脂类的分布和功能;脂肪酸的合成过程;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高脂血症。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二、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二节甘油三酯的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化学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动员

(二)甘油的代谢

(三)脂肪酸的氧化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一)ɑ-磷酸甘油的生成

(二)脂酰CoA的来源

(三)甘油三酯的合成

第三节胆固醇的代谢

一、胆固醇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和原料

(二)合成的基本过程

(三)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二、胆固醇的酯化

三、胆固醇在体内的转化及排泄

第四节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合成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及分类

(二)合成部位及原料

(三)合成过程

(四)脂肪肝

二、甘油磷脂的分解

第五节血浆脂蛋白

一、血脂

二、血浆脂蛋白*

(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二)载脂蛋白

(三)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四)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三、高脂蛋白血症

第七章蛋白质分解代谢

【目的要求】

1.掌握氮平衡、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注射液概念;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概念;一碳单位的概念。

2.熟悉氨基酸的来源和去路;血氨的来源和去路;氨的转运形式;α-酮酸的代谢、氨基酸脱羧基作用及其产物;一碳单位代谢主要来源、种类、载体及意义。

3.了解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尿素合成过程;含硫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途径;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一、蛋白质的需要量氮平衡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三、高蛋白饮食

四、氨基酸注射液

(一)概念

(二)适应证

(三)选用原则

五、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代谢概况(氨基酸代谢库)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一)氧化脱氨基作用

(二)转氨基作用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四)嘌呤核苷酸循环

三、氨的代谢*

(一)体内氨的来源

(二)体内氨的转运

(三)体内氨的去路

(四)高血氨症

四、a—酮酸的代谢

第三节个别氨基酸代谢(氨基酸的特殊代谢)

一、氨基酸的羧基作用

二、—碳单位的代谢*

(一)一碳单位的概念

(二)一碳单位的来源

(三)一碳单位的相互转变

(四)一碳单位的生理功能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目的要求】

1.掌握核苷酸的生物学功用;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及补救合成途径的概念、原料、特点;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2.熟悉嘌呤碱、嘧啶碱合成的元素来源;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3.了解:

核苷酸的合成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嘌呤核苷酸代谢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三)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四)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嘧啶核苷酸代谢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一)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三)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第九章DNA的生物合成

【目的要求】

1.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逆转录概念;参与DNA复制的酶、蛋白因子及其功能。

2.熟悉DNA复制特点、过程;端粒酶的概念与功能;DNA损伤(突变)的意义、类型,DNA损伤修复的方式。

3.了解:

双向复制、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概念;逆转录的过程。

【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