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3272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docx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5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一):

  《故宫博物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典范的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现代说明文。

文章相对浅白,怎样在教学中做到既讲习就应讲习的基本资料、又适度发掘有价值的教学因素,这就值得深究了。

  阅读学习说明类文章,读懂当然是基本目的,但这个懂务必是语文课程范畴的懂,因此,本文的教学绝不能自觉不自觉地以了解、增进故宫有关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关于故宫的知识、资料图片可适当引介,但终究只是个引子而已)。

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和对话指向――绝非仅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本表达的资料(文本的原生价值),更在于让学生学习文本表达相应资料时所采用的言语手段(文本的教学价值),指向其言语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故,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务必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立场之上展开。

学习说明性的课文,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关注作者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科学的思想态度,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出的相应要求,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资料,获取主要信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好处和作用等。

  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当然就应教,就应渗透,但是怎样教、怎样教更好呢?

只要是学习一篇说明文,就必须要让学生弄清楚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这样一来,说明文的学习还有什么美感可言?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警惕:

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学生在本单元前两篇经典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的学习中,对说明文基本的文体知识已有较充分的把握和训练,如果再按部就班地按照相关套路设计这篇课文的学习,难免有些枯乏,很可能滑向一种简浅的重复和浪费,既不合乎学情,也不贴合教材编者意图,更体现不出单元教学统摄下的篇目教学侧重点。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主要进行两方面的教学活动――

  开展两大板块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充分的预读。

  一是理读,理清文章脉络。

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结构,二是交流预读时填写的故宫平面图并作解说,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

作为现代好处的科技说明文,务必用西方好处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而这些课文要用什么方法阅读呢?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意思的路子,至少也能够作为阅读方法的一个选项(王晓春《语文课什么是好》)。

透过划分段落层次,学生不难看出本文总分总的结构。

故宫平面图课本上虽有一幅简图,但显得太小气,填起来不方便不醒目,因此我另行设计刻印了一份平面图,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带给的脉络线索在预习期间完成,课上以导游身份进行解说。

  这一方面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获取主要信息的教学要求。

  二是细究,揣摩言语手法。

那里包括三个板块――

  其一,分析解说技法的把握,学习分解说明层次清晰:

引介什么是分解说明技法,并举例分析,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其他典型语段作为例证;

  其二,分析解说重点的把握,理解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速读文章重点解说太和殿部分资料,概括各段段意,分析局部说明时采用的说明顺序、理解文章选材上详略取舍关系的处理;

  其三,分析解说语词的把握,品评双向锤炼优化表达(语义、语音):

透过比较分析三组语句,分析本文语义表达上的准确周密、得体贴切,语音传递上的整齐匀称、富有节奏。

  第二大方面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标准理解、分析主要资料、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好处和作用等教学要求。

  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语言的特点渗透在以上资料的学习中。

所有学习项目的设计力求有真意、有新意、有深意,教与学追求真正的语文。

  最后视实际状况开展1―2项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作为训练提高方面的小检测。

  作业设计为《故宫博物院》语言实践综合练习,分必做和选做两类,着重考查和训练学生相应的语言实践潜力。

  【教学目标】

  ○通读课文,透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层意和填注、解说故宫平面图,提取文本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结构,理顺说明顺序。

  ○透过细读,分析、学习文本可资借鉴的三种言语取向――

  其一,分解说明层次清晰;

  其二,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其三,锤炼语词优化表达(语义的准确周密、得体贴切;语音的整齐匀称、富有节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研讨点拨等。

  【教学用具】班班通ppt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上课之前进行充分预读,完成预读要求项目、填注《故宫平面示意图》。

  一、导入,引入正题

  ■出示奥巴马访华游故宫的一组图片,导入正题。

  ■检查疏解重点的字词音义。

  鳌()头湛()蓝蟠(龙额枋()藻()井矫()健

  中轴()线金銮()殿迥()然不同

  肃穆:

严肃而恭敬。

  悠扬:

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

形容整齐的样貌。

  二、理读,梳理文脉

  ■速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注数字序号(如①),然后用‖将全文划分层次,概括每一层层意。

(自读分析)

  ■根据课文资料,同桌之间核对预习时填注的故宫平面示意图,此刻请你作奥巴马总统的导游,按课文路线进行简要解说,并对有关景点作简要介绍。

(互动交流)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二):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二、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

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构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到达目的。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潜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条理性

  

(2)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立足点

  2、难点:

找立足点。

  五、教法设计

  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潜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学生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潜力。

  3、以课文第六段为突破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现以点代面的目的,突出课文重点,解决难点。

  4、口头作文,巩固知识,促使潜力迁移。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

(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出示图片视频初步感知。

  

(二)、自读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它的特征是什么?

采用什么顺序,有哪些依据?

  2、全文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介绍?

重点介绍什么建筑?

  3、速读课文,制作故宫平面图并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小结:

全文按照参观游览的路线(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

从天安门出发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桥来到前三殿:

细观太和殿,略观中和殿出保和殿走向内廷;略看后三宫: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进御花园观赏景色走出顺贞门、神武门最后登临景山公园鸟瞰故宫全貌(对照平面图)。

这也是故宫的建筑顺序。

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

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训练学生以行踪介绍建筑物的潜力)

  请学生当导游,演示课件,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

flash演示并介绍。

  小结:

文章基本上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又辅以左右(东西)两旁建筑加以介绍,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

  (四)、精读58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写太和殿的文字(生读,师投影太和殿图片)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状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资料:

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位置、功用

  空间顺序:

从外到内、由下到上、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

列数字、摹状貌

  2、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

为什么强调中轴线和龙的图案?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十分重要。

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3、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

  运用空间进行说明,方位词的准确使用很关键,所谓方位词就是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中等,然而确定方位词是有标准的,我们把这个标准叫做立足点或观察点,离开了立足点就无所谓上下左右。

由此可见,研究方位词,便能够确定立足点。

(本段分析略)

  教师小结:

立足点有两种状况:

不断变换立足点和立足于某一点。

从本文来看:

从天安门到景山,立足点在不断变化,用的是动点观察。

动点观察要注意一方面恰当使用方位词,交代空间位置关系,另一方面恰当交代行踪的变化。

如:

从往里,沿着,穿过。

而写太和殿时,使用静点观察,如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写它的前面、后面、上面、两旁。

  (五)、潜力实践

  口头作文:

学生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电教室,师生点评。

  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确定行踪路线。

(示例:

故宫介绍。

  (六)、布置作业

  总结归纳后设置作业:

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教室,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间。

  七、教学效果预测

  1、强化了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在说明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强化了学生语文潜力的训练,提升语文素养。

  4、构成学生空间观念,学会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⑴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⑵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

  2、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

个性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14年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词语教学:

  紫禁城(jīn)鳌头(o)金銮殿(lun)额枋(fāng)蟠龙(pn)攒(cun)磬(qng)鎏(li)迥然不同(jiǒng)中轴线(zhu)藻井(zǎo)

  3、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面图。

  ⑴交代行踪的词:

从往里,沿着穿过到

  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⑵方位词语:

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

  A、规模宏大壮丽: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城墙外是五十多十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B、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齐,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十分化美。

  C、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四、课堂小结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的了解。

一般而言,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明文,大抵都按照空间顺序,即参观游览的方位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明确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说明顺序;

  2、尝试着向家人有序地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2、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⑴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

(列数字)

  ⑵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打比方)

  ⑶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作比较)

  二、合作探究

  1、故宫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作详细介绍,务必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

那么,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

  太和殿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状况

  (学生小组讨论)

  A、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B、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

  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C、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3、课文怎样安排这一部份的说明顺序

  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4、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5、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使读者既对故宫的心脏──太和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点到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体验拓展

  1、体验感悟:

  以导游者的口吻,介绍其他景点,可结合课外查找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讲解:

  ②其余同学认真听讲,加以评点或补充。

  2、拓展交流:

  ①你明白吗,皇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

  紫,即紫微垣,代称皇帝,供皇帝、皇后、皇族居住。

又因严禁百姓靠近,所以叫紫禁城。

  ②你又如何理解太和殿里多姿多彩龙的图案的用意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皇帝的尊严。

  四、课堂总结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本文详略得当地选取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

学习本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

明亮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

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

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两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

正面建陵门,高十五米,宽二十四米,深八米,蓝玻璃单檐歇山顶。

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提示:

采用空间顺序,由南向北,依次介绍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门)

  2、完成语文作业本:

  3、请以空间为序,为学校写一篇说明文。

  A、应思考清楚怎样安排空间顺序;

  B、要心中有数,重点介绍哪一幢建筑物。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因为本篇课文只用一课时讲解全文,因此重点在研读介绍太和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

在教学中,强调:

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册书中刚刚接触到说明文,虽然有前两篇文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作铺垫,但是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潜力还很薄弱,所以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很关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写作方法。

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宫博物院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潜力目标

  

(1)认识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写作方法的特点。

逐步培养相关潜力。

  

(2)认识突出重点、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逐步培养相关潜力。

  3.德育目标

  

(1)、认识故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完美而努力学习。

  

(2)、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靡生活(批评),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赞美)。

  4.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珍视、热爱故宫博物院的感情。

  

(2)、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1.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2.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1.启发与自学相结合。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

在教师的点拨下,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2.图示法。

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资料。

  3.知识资料延伸拓展,培养潜力。

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A.导语(1分钟)

  1.唐朝诗人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这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见识下那规模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

  2.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中国的石拱桥》、《苏州园林》两篇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苏州园林的特点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他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那么,我们这天将要学习的故宫博物院又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此刻,就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见识一下。

  3.板书课题

  A.作者作品简介(略详见导读资料一)

  B.课文生字词(略详见导读资料一)

  C.题目解说(略详见导读资料一)

  D.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思考

  提示:

使用导读资料二《故宫博物院》平面图;教师在黑板的右边画《故宫博物院》简图(根据课后练习一)。

  1、故宫博物院最大的特点是:

规模俄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2、边读课文,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完成课后练习一的图表。

  3、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的游踪顺序。

  E.学生当导游,复述课文资料,概括课文结构。

  提示:

使用导读资料三

(一)《故宫博物院》课文结构图。

  板书资料:

  第一部分(1-2)总体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规模俄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3-15)分说前朝和内廷。

重点介绍太和殿,详写;其余略写

  第三部分(16)景山回望故宫,总述并再次强调故宫博物院的艺术特点。

  F.研读课文58段思考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同桌之间交流,选同学回答。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状况?

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

  

(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多),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