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318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docx

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培训稿

教学常规的范围:

包括:

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实验、考试和教学研究。

⏹六项备课内容: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

⏹七项备课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资源开发充分,教材钻研透彻,主体地位突出,教法合理有效,过程设计缜密,教案规范完整。

⏹1、目标明确,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明确。

⏹2、资源开发充分,体现在:

备课时充分利用图书、网络、教学参考及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的知识和智慧。

⏹3、教材钻研透彻,标准是:

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逻辑结构、重点难点,做到思路清晰,贴近学生。

⏹4、主体地位突出,体现在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5、教法合理有效,标准是:

符合认知规律、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主体意识、有利于知识积累和能力。

⏹6、过程设计缜密,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对提问内容、演示实验、教具使用、板书设计、布置作业都有周密思考。

教学设计有层次、坡度、密度、难度。

⏹7、教案规范完整。

教案内容包括: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板书设计、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的各项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表现在:

每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恰当。

2、教学内容恰当,表现在:

知识有科学性、系统性,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3、教学方法科学,表现在:

(1)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时间和空间。

(2)教师讲课时间少于学生活动时间。

(3)教有中心,练有目的。

4、教学行为规范,包括:

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

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素养:

(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

(3)丰富语言的积累。

(4)培养语感。

(5)发展思维。

(6)识字能力。

(7)阅读能力。

(8)写作能力。

(9)口语交际能力。

⏹课程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互关系:

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小学阶段阅读文章的主要要求:

⏹揣摩表达顺序,

⏹把握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领悟表达方法。

小学阶段习作主要要求:

1、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2、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行款整齐,书写规范、整洁。

4、40分钟作文,不少于400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了解字义,

⏹正确书写,

⏹大部会用。

让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

(1)读准字音的工具:

学好汉语拼音。

(2)分析、记忆字形的工具:

教给汉字

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和构字率强的独体字。

(3)理解字义的工具:

教给查字典的方

法。

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

⏹含义深刻的句子;

⏹结构复杂的句子;

⏹能够突出中心的句子。

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

⏹善于理解

⏹能够记忆

有一定速度

培养阅读习惯:

1)认真阅读的习惯。

(2)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3)一边读一边圈、点、划、

记的习惯。

(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5)课外阅读的习惯。

(6)读书的卫生习惯。

学生读书时常用的符号:

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

在下边画——

关键词句

在下边加点·

精彩的语句

在下边加。

对某些问题有疑问

在后面加?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

在前面加△

默读的指导:

1、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

做到三不:

不动嘴,不出声,不指读。

2、教给默读的方法。

眼到,认清每一个字,不一目十行;手

到:

边读边画边写;心到:

边读边想。

3、逐步提高默读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揣摩文章表达顺序和概括主要内容的要求和方法:

1、淡化分段要求,可划分文章几大部分。

分得有道理即可。

2、概括主要内容,要分段要求,多种形式:

一二年级:

讲故事

三四年级:

详细复述

五六年级:

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

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的指导:

一、简要复述。

要分清主次,抓住课文的重要内容,按课文的顺序复述出来,。

语句要简练。

要利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重点语句,但不能照搬课文,背诵课文。

二、创造性复述。

是改变课文内容或形式的复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合理改变课文的序,也可以扩充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改变人称。

前者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后者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优秀阅读课的一般标志:

教学返璞归真。

读出味道,读出感受。

学生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阅读教学提出的问题要抓住关键点:

⏹关键点:

直指中心、含意深刻、表达精炼的词句

⏹师生概括出来的直指中心的词句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林海》:

亲切舒服

⏹《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

⏹《詹天佑》:

杰出爱国

⏹《丰碑》:

晶莹的丰碑

⏹《还有人活着吗?

》:

高贵的精神

⏹《长征》:

大无畏英雄气概

⏹《两弹元勋邓稼先》:

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教学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2项指导: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逐渐深入下去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放声朗读,培养语感。

⏹要让指导学生:

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做到凭直觉和自动化,就能读好书。

阅读提示问题的要求:

1、尽量口语化。

2、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准确、凝练。

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怎么办:

1、求准确,问与答要吻合;

2、求深入,答全面,答恰当;

3、求语感,读流利,出感情。

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紧密联系生活实践的原则;

2、与阅读教学密切联系的原则;

3、从说到写,说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

则;

4、注重个性特征与提高思想素质相统一

的原则。

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1、准备命题;

2、作前指导;

3、作后批改;

4、总结讲评。

小学阶段写人习作的要求:

1、写好以一个人物为主的文章。

2、用一件事或两件事写人,或用大

事一件,小事二三件写人。

写人习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确定写作对象;

2、选择和组织材料;

3、描写符合实际,适应表达中心需要。

4、处理好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

写事习作要突出以下几方面指导:

1、把事情记叙完整;

2、以小见大,写出事情的意义;

3、把重要部分写具体。

写景作文要求:

一、要写出景物特点:

1、地点不同,景物特点不同。

2、时间不同,景物特点不同。

3、个人体验不同,捕捉景物特点不同

二、情和景要紧密结合

读写结合的基本途径:

1、仿写;

2、扩写、续写、改写;

3、写读书笔记;

4、摘录精彩语言。

教学设计:

⏹理解教材:

⏹文章层次

⏹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写作特点

⏹相关资料

⏹感悟题

⏹感悟点

⏹联系点

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

⏹课前预习

⏹一课时:

整体感知

⏹二课时:

整体感悟

⏹三课时:

拓展延伸、综合练习

课前预习(5项基本内容):

1、查字典、词典自学生字词

2、读通课文

3、试着回答课后的问题

4、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背景和有关知识

5、找出疑难问题

举例:

预习

1、查字典、词典自学生字词:

清贫、奢侈、矜持不苟、热望、企望、失望、筹集、金镯、抛掷、深山坞。

2、读通课文

3、试着回答课后的问题:

结合有语句谈谈你对“清贫”的理解。

方志敏为代表的“富有”是什么?

4、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方志敏生平和小故事。

5、找出疑难问题: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是什么意思?

一课时(5个基本步骤):

一、导入。

二、看题目质疑。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写了

一件什么事。

(掌握生字字音、字形,了解词意、扫除知识

障碍、了解背景知识、读通读顺课文)

四、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五、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课时(6个基本步骤):

1、复习: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出示整体性的感悟题

(师生出均可,1----3个,紧扣中心,含盖主要内容)

3、带着感悟题读书、交流,体会思想感情

(独立圈画批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读读议议背背;直扑重点,注意联系)

4、领悟表达方法

5、总结

6、布置拓展延伸性的作业

教学设计的要素: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意思;

2、理解和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领悟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中心内容、难以掌握的内容

教学用具:

课件、挂图、实物、模型

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二三课时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