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290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docx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14级)

 

电子信息系

二○一四年九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1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1

三、培养目标1

四、培养理念及培养模式1

(一)培养理念1

(二)培养模式2

五、职业面向4

六、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4

七、人才培养规格5

(一)具有的知识结构要求5

(二)具有的能力结构要求5

(三)具有的素质结构要求6

(四)证书要求7

八、课程体系8

九、核心课程设置8

十、教学活动安排12

十一、教育活动设计13

十二、教学进程表13

十三、课程结构比例分布表13

十四、考核方式14

十五、毕业标准14

十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14

十七、专业教师与教学团队要求15

十八、实训实习要求15

十九、工学结合实训基地15

二十、专业教学建议16

二十一、专家论证17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信息管理

(二)专业代码:

590106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一)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二)学制:

三年

(三)学习形式:

全日制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安徽省及周边地区,服务于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系统维护、信息系统分析、信息获取与应用、网络营销、网络运行管理等能力;掌握文献检索,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在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并能坚持从事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应用领域高技能人才。

四、培养理念及培养模式

(一)培养理念

按照“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专业化+品性”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全面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和国际化潮流的、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机能力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以德为本。

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人才培养坚持以德为本,品德为先。

2.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激发学生潜能为动力,以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并塑造完整人格为出发点,全面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意识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3.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必须以培养具有开放的眼光,丰富的国际知识和经验,并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全面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

4.宽基础重应用型培养理念。

要求学生兼具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拓宽知识领域,抓好一组基本核心课程,动态优化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全面培养面向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5.开放式办学理念。

坚持开放式办学,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服务)三位一体,大力推进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接轨,与政府接轨,与国际接轨,全面探索开放式办学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领域。

6.教师以导为责理念。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定位于主导的地位,着重于对学生提供思想上的引导,学术上的指导,情感上的疏导。

7.终生教育理念。

要求学生树立终生教育意识,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8.强化“五会”基本功。

即会写(会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会说(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一口流利的外语)、会算(懂得理财之道)、会沟通(善于有效的人际沟通和与人合作共事)、会想(善于独立思考、判断和决策)。

(二)培养模式

1.模式概述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作保证的模块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式体系、保障体系)。

知识模块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力模块包括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素质模块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2.教育方法手段

以“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实践实习”的培养周期安排教学。

理论教学强调“必需、够用”,注重学生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的培养。

实践教学强调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专业课程安排了相关的实验、实训,实验和实训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配备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保证实验实训课正常开出;按职业界标准进行综合职业技能测试考核,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相应岗位的参观实习,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认识及适应能力。

此外积极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途径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在产学研结合方式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请进来”,即聘请外校相关专业教师或企业的领导及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二是“走出去”,即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

本专业一直努力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拟建立8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三是积极争取职业界的支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

四是校企合作、互惠互利。

专业教师积极为企业提供知识技术咨询,承担其科研课题,参与技术攻关与项目推广。

五是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实践素质的培养,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保障体系

(1)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目前为专业服务的专职教师12人,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为4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80%。

专业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老师,为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指导任务,较好的满足了实践教学要求。

(2)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在校内建立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实验室—软件实训室、网络实训室、软件测试实训室及在筹建中的信息管理实验室等,为学生创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服务器安装与配置、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使用,系统的开发测试和网站的设计的环境,满足了相关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本专业也非常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拟建立8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可为本专业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

(3)教材建设

本专业在教材建设上,一是积极采用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达70%以上;二是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教材或讲义,特别是专业实训教材。

此外,教师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扩充性文献资料。

此外学校建立了校系两级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交流平台等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

以上教学条件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5.教学安排

本专业根据教学情况和教学安排,设定教学模式为2+1,理论与实践学习安排为2年共四个学期,其余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顶岗实习或参加企业实践活动。

 

五、职业面向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各级管理部门、生产经营、金融等行业企业。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方向

1

办公室文员

计算机基本应用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计算机技术服务及管理

2

企业一线的生产、经营运作管理

企业信息管理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信息中心系统管理员

3

数据库管理员

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与维护

软件公司的数据库设计员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小型MIS的开发

软件公司的蓝领编码人员

4

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网络管理

网络信息管理

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和管理

六、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

序号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课程设置

(含实训)

1

办公自动化、Office软件使用

Office系列软件操作和使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计算机的硬件维护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3

企业信息管理

管理的基本能力,信息的获取、归类、处理和开发利用的能力

管理学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营销

4

数据库设计及后台数据库的管理

数据库的设计、管理与维护能力

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

5

小型网络的组建

网络的组建与维护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

构建中小型网络

6

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

面向对象编程与数据库应用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

ACCESS程序设计

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7

网站的建设、管理与维护

网站的制作、管理与维护能力

Java程序设计

网页设计

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JAVA程序设计

七、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结构要求、能力结构要求与素质结构要求和证书要求:

(一)具有的知识结构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知识;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与政策;

2.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处理中英文文件、资料,能撰写常用英文函电,具备一定的对外信息交流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4.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包括汉字输入技能、文字、图文、图表信息处理能力,桌面数据库管理能力和网络基本使用能力;

5.具有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6.熟练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和常规应用软件的使用,阅读计算机软硬件文档的能力;

7.掌握某种开发工具,具有熟练的程序设计能力;

8.具有较好的企业管理能力;

9.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创新能力。

(二)具有的能力结构要求

1.通用能力

(1)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学表达能力,能有效地运用信息规范地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工作中常用应用文;能针对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

(3)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5)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

(6)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勤于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探索。

2.职业能力

(1)具有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

(2)具有数据库应用、设计的基本能力

掌握数据库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典型的案例,编制、实施数据库开发过程,分析解决开发中的一般技术问题。

(3)具备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中小型的网络系统。

(4)具有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熟悉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掌握产品的营销策略及推广方法等。

(5)掌握使用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熟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算法,熟练掌握至少一门的程序设计语言,为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6)掌握使用信息检索工具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归类、整理和分析及开发应用的能力。

(7)具有设计与制作动态、交互式网页的能力

熟悉网页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练掌握至少一定的网页设计工具,能够进行网页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三)具有的素质结构要求

1.基本素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