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10227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docx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

外语教育心理学课程思考题

1、请结合迁移理论,对母语及其使用的文字在留学生学习汉语及汉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答:

与15题类似。

理论: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其实质就是经验的整合。

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就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的三种类型。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迁移的宏观机制的三个途径:

同化,顺应和重组。

关于结合实际:

正迁移--日语中某些汉字与汉字相同,负迁移---日语中某些汉字与汉字不同,零迁移---英美学生学习汉字。

三个机制:

同化---懂得左右结构,容易学会左右结构的字;顺应---学会各个单个笔画,利于写出整个汉字;重组---学会汉字部件,利于写出由这些部件组成的各个不同的字。

2、什么是经验?

试阐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对经验形成的主要观点。

(ppt2.3和ppt3,101)

答:

⏹所谓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主观产物。

⏹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即知识、技能和规范。

⏹知识是认识活动对象的主观产物,属认知经验。

它不仅使人知道事物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等,同时也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技能是动作本身的主观产物,属于动作经验。

⏹规范是社会组织用以调节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规则或准则,通常也叫做社会规范或行为规范。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经验形成的主要观点:

(1)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在外部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

(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经典的条件反射作用实现的。

认知学习理论对经验形成的主要观点:

格式塔派的完形—顿悟说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而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1)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是期待的获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认知结构理论总体认为:

学习是内在心理结构的形成、丰富或改组的过程,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结构学习理论的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1)有意义学习---它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2)学习的两维分类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价值)学习

(3)类属学习:

下位学习(已掌握上位抽象概念,再学习下位较具体的概念)

上位学习(已掌握下位较具体的概念,再学习上位较抽象概念)

3.信息加工学习论

(1)学习受内在过程而不是外部刺激的控制

(2)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3)学习的结果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

(4)知识以命题网络或产生式被表征

(5)学习的重点是信息的编码

4.建构主义学习论

他们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试举例说明经典行为主义的泛化论在留学生汉语汉字学习中的应用。

(ppt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7)

答:

⏹泛化律: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消极的作用:

例如,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孩子,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

其他的例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越相似,其诱发的条件反应就越强。

⏹语言学习上的积极作用:

学习上的触类旁通。

学会了英语后再学习德语就比不懂英语的人学起来更容易,这是因为英语的某些语言现象(词汇、结构规则等)对学德语起了泛化的作用。

例如,学过日语的学生学习汉字时比没学过的更容易。

⏹外语规则学习是把规则类推或应用到类似语言现象中。

这种类推或应用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

例如,“不”经常放在动词前表示否定,例如“在家-不在家,上课-不上课”,有的学生则会泛化规律,造出“有事-不有事”。

4.试分析我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海外汉语教学)教学环境上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

前者是第二语言学习,后者是外语学习。

可从语言学习环境跟学习效果、适应学习者的水平关系、学习的经济上成本等角度,来分析我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海外汉语教学)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国内:

A.语言学习环境与效果--母语环境中,一种沉浸式的学习,学生能够无时无刻地接触到目的语,学得较快。

B.适应学习者水平---母语环境不一定适应学习者水平,学习者水平在母语环境中是不高的,因此他们较难适应母语环境。

C.学习的经济成本---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情况下,资源是很丰富的,学生可以轻松地获得学习资源。

海外:

A.语言学习环境与效果---作为一种外语教学,除了课堂,学生很难再接触到目的语,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情况不少,知识获得较慢。

B.但是在这种环境下是适应学习者的水平的,初级学习者,接触到的是初级的汉语知识,高级水平学习者,接触到与之对应的知识。

除此之外,学生很难遇到与他们水平不相当的情况。

C.但是,在海外,资源较少,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来获得学习资源。

师资也少,需要花费更多的钱来聘请老师等。

5.试用强化与消退原理,对留学生汉语汉字学习进行分析(包括正确知识的形成及强化、偏误及矫正)。

(ppt2,15)

关于强化的原理:

⏹斯金纳认为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有正强化(积极强化、阳性强化、给予奖励)和负强化(消极强化、阴性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增加以后发生反应的概率。

⏹如果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并得到了正强化物(如奖励),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关于消退的原理:

⏹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无论是积极强化的奖赏还是消极强化的逃避与回避,其作用都在于增加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塑造行为的目的。

⏹而消退则不然,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不予理睬或冷落,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该理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是程序教学和行为矫正。

⏹程序教学:

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它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

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能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

——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强化手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积极行为。

⏹用不予以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

⏹应慎重地对待惩罚,

⏹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

⏹如何对待留学生偏误分析的现象与矫正:

应不断强化正确的知识,对偏误不予强化,即不予理睬或冷落,更不可以惩罚学生。

6.逐步强化可用以塑造人类的复杂行为,举例简要说明怎样培养留学生口语的复述能力?

答: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范例中,不但能通过强化来控制行为,还可以通过操作性训练,逐步强化来塑造人类的复杂行为。

⏹例如,家长为了训练儿童的社交技能,开始可以对儿童给客人开门的行为予以强化;然后,当孩子与客人打招呼后才予以强化;再后,当孩子与客人主动交流时才予以强化。

最后,家长可以教会孩子与他人有效交流。

⏹留学生在进行口语复述时易出现以下问题:

1.忽视指示代词的变化,大量直接引用原对话

2.没有把疑问句变成陈述句

3.没有把祈使句转换成兼语句

4.动词使用不当

因此,在学生的练习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使用间接引语,以逐步强化他们的复述能力。

例如:

1.比如,对话中的“我”、“我们”、“你们”、“咱们”在复述中变成了“他”、“他们”或对话人的姓名(王强、王兰等)。

2.例如,对话中的“爷爷,还要加洗吗了”复述时变成了“王强问爷爷还要不要加洗”;对话中的“准备好了吗?

”复述时变成了“摄影师问他们准备好了没有。

3.例如,对话中的“别吵,别吵,听师傅的。

”应该复述为“爷爷让他们不要吵,听听摄影师的意见”;对话中的“小伙子,再往里靠靠”应该复述为“摄影师让王强再往里靠靠”。

7.试阐述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使用。

(ppt3,39)

答: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substantive)、非人为的(non-arbitrary)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语言教学内容要注意跟学习者以往知识建立起联系——建立了联系的知识容易理解,才可能进一步转化为语言能力,这样的学习内容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例如,词语教学可以举这个新词与学过的词用法上区别与联系;语法教学也可以对比两个新旧结构:

把字句与被字句。

8.什么是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试分析它们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ppt3,42)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提出的,这个理论

⏹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结果。

⏹强调直觉思维。

⏹强调内部动机,强调从学习探索活动本身得到快乐和满足,而不是外部的奖惩。

⏹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而不只是存储。

局限性在于:

⏹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水平。

类似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于游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发现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尤其不适应学习者尽快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

⏹对外汉语教学应用:

可以把一些语言事实放在一起,让学生归纳其规则。

接受学习理论:

接受学习常被人认为是鹦鹉学舌式的机械学习。

奥萨贝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加以科学的分析,指出它不能与机械学习划等号,而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

接受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取决于学习发生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需具备两个条件:

①学生要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

②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会导致机械学习。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

⏹事实上,学生发现新知识,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而是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同化新知识,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头脑的积极主动地反映才实现的。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虽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特别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

⏹语言教学应用:

要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理解、操练关系。

前者一般做得较好,后者更要引起重视。

⏹启发:

A.发现学习让我们意识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B.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让我们意识到教师的讲解需要有逻辑,联系新旧知识等。

C.二者结合使用。

9.试结合对外汉语教学,阐述人类三种记忆系统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ppt3,62)

答:

⏹瞬时记忆:

指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的保持不超过一秒的记忆,又被称为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指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的保持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如在电话号码本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后,能立刻根据记忆拨出这个号码。

⏹长时记忆:

指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的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多来源于短时记忆,也有少数影响深刻瞬时记忆的刺激进入长时记忆。

⏹应用:

1.巧妙呈现、吸引注意、化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例如趣味图片,视频,音频,让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更深刻,从而转为短时记忆。

2.灵活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例如时不时要求学生复述或者通过游戏来巩固之前的知识。

3.课后复习,强化长时记忆,例如布置课后作业。

10.试阐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主要内容,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谈谈你的认识。

(ppt3,76)

答: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在各个信息加工阶段发生的事件,称为学习事件。

学习事件是学生内部加工的过程,它形成了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结构。

——学习的内部条件

⏹对教学过程要求:

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

所以,教学阶段(教师)与学习阶段(学生)是应该对应。

⏹在每一教学阶段发生的事情,即教学事件。

——学习的外部条件。

⏹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而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的完全吻合。

即教学内容和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

相关教学策略:

(那张有关老太太和少女的图片)

⏹学习的第一步是注意,未经注意的信息不可能受到加工。

⏹吸引和维持注意手段

⏹明确学习目标(今天/这堂课我们学)

⏹运用提示信号

⏹突出变化、对比、新奇、强度等方面特征(通过对比学习一个新的语言项目)

⏹运用提问(如对分心学生)

PPT上有一段概括:

总之,加涅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身兼三职。

(1)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八个阶段组成的。

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做出反应为止。

(2)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

在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确定之后,它们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目标的适当顺序安排。

(3)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应用:

自由发挥。

11.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谈谈你对知识的巩固的认识。

(ppt4,84)

⏹真正的知识掌握,不仅要求对知识进行理解领会,而且还要求把领会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巩固下来,即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

⏹知识巩固是积累知识、获取经验并应用知识的重要前提。

⏹知识的巩固是指知识掌握过程中对所学材料的持久记忆,它是通过人类的记忆系统实现的。

⏹知识巩固的实质就是记忆。

⏹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

(1)遗忘是一种普遍的和自然的现象;

(2)机械学习的材料,若无及时复习,其遗忘迅速且量大;

(3)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具体事实比较容易遗忘,但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

(4)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因此,我们在学习后要及时复习,教师要检查是否进行了复习以及复习效果;还要少讲多练、当堂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关于复习,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及时复习”的原则,“间隔复习”的原则,“循环复习”的原则。

⏹在汉语学习中,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中,综合复习效果最好,但是不要过度学习。

12.什么是知识?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谈谈你对知识在大脑里表征形式的认识。

(ppt3,70;)

答:

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一切实践和创造活动的基础。

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掌握人类长期积累形成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一般而言,知识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使用。

⏹一是指人类知识,该类知识经常以书籍、计算机或其他载体来储存,构成人类所具有的信息总和。

⏹二是个体知识,是某个体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总和。

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形式:

⏹知识表征(representationofknowledge)在头脑中标识有关知识内容与结构的方式。

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又包括概念、命题、图式等形式。

它们分别标志着人们对事物反映的不同广度与深度,对于不同的知识内容,可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就同一种知识内容而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进行标识,以提高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

⏹A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

它对应于语言里“词语”。

如“金丝鸟”。

⏹B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或一个以上论题组成。

它对应于语言里“句子”。

如“金丝鸟飞了”。

⏹C表象命题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抽象意义,而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

例如,有人让你回答“麇鹿比狮子大”这一说法的对错,你肯定需要花一点儿时问才能做出判断。

如果回顾这一判断过程,你往往可以发现在头脑中曾出现过麇鹿的模样和狮子的模样,并在头脑中将这两个表象进行了比较,就好像在头脑中看到过麋鹿和狮子似的。

表象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做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是人们保存情境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应用:

写汉字就要涉及表象,教汉字时尽可能讲解字形的规律或特点。

⏹D图式心理学家提出“图式”这一术语的目的,在于表征人类对某个主题的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质。

前述的命题和表象均只涉及单个的观念,而图式则往往组合了概念、命题和表象。

一般认为,图式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

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性的,也可以是命题性的(Anderson,1995)。

这样,图式就并不仅仅是命题表征的扩展,因为命题并不对知觉的规律性做出编码,它只表征事物的抽象含义,而图式则表征了特殊事物间的共同点。

这种相同点既可以是抽象命题水平的,也可以是知觉性质的。

例如,在“房子”这一图式中,既包含了房子是供人居住的建筑物的抽象特征,也包含了房子的面积和形状等知觉特征。

13.什么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谈谈你对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认识。

(ppt3认知学习理论,70)

答:

⏹陈述性知识

⏹关于世界“是什么”或“为什么”的知识。

⏹第一种表征:

语义记忆---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Tulving)1972年依据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内容划分。

指对词语及其语义永久性知识的记忆和关于世界知识的记忆。

如,对词的概念和语法规则、化学公式、物理定律、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个事实,以及我们具有的关于冬去春来知识的记忆。

它包含的内容不依赖个人所处的特定时间和地点。

比较稳定,不易受干扰,较容易提取。

与人的认知活动和智能有更密切的关系。

⏹第二种表征:

情节记忆---情节记忆(Episodicmemory)也译为“情节记忆”,长时记忆的一种,与“语义记忆”相对。

197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1972年依据长时记忆储存的信息内容划分的。

此类记忆接收和存储关于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内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时空关系信息,是个人亲身经历的各种事情的记忆,具有自传体性质。

如“1988年我游览了长江三峡”。

它以个人经历为参照,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

一些脑损伤病人的实例支持了情景记忆的存在。

关于长时记忆的命题网络,具有一定的描述情景记忆的能力。

口语会话教学的场景内容教学,情节记忆可能记得更好。

⏹程序性知识

⏹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程序性知识被表征为条件-行动规则(condition-actionrules),亦即产生式(Production)。

产生式具体指明了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

如果A发生,那么做B。

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有一个学生已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么表扬这名学生。

另一张ppt中的定义: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

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或陈述一种观点(如“生命在于运动”),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它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际操作,因此也称操作性知识。

由于它主要涉及做事的策略和方法,因此也称为策略性知识或方法性知识,如怎样操作某一机器,怎样解答数学题或物理题等。

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应用:

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这些知识的输入和内化使得汉语学习者逐步具备了一定的单据或者句群的生成能力并掌握一定的语言使用技巧。

但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实际运用,仅仅靠一定数量的语句生成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汉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陈述性知识输入和内化加强的同时,适时侧重程序性知识的强化,克服过去传统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方法:

⏹A学一个词、词组或句式,

⏹B操练并记住他们用法(意义和形式),

⏹C在实际交际中使用——转为程序性知识语言能力。

⏹陈述性知识习得的外部条件(作为学习对象的知识):

新知识必须有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如果没有意义,会导致机械记忆。

教学手段也是外部条件,要有利于知识习得

有些本身没有意义知识可以人为地赋予意义以帮助记忆。

例如,识记“女孩”、“小鸟”、“森林”、“唱歌”四个词时,可用自然语言把这些离散的词重新组织合为“一个女孩在森林里听小鸟唱歌”,这样就能提高记忆效率。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方法:

1一般规则的学习:

A.例-规法:

指首先学习、分析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从例证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学习策略。

它属于发现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范畴。

应用:

从一些语言现象总结相关语言规律

汉语(数+量+名)、英语句子的名词要有变化或前加冠词

B.规-例法:

指首先学习、理解规则的涵义,然后借助于例证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的学习策略。

它属于接受学习的范畴。

⑵高级规则的学习

高级规则一般是若干简单规则的复杂组合,习得高级规则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以前没有见过的问题。

一般说来,高级规则的习得主要靠发现学习。

它的习得或形成必须以相关的下位规则的习得为先决条件。

学会一些小规则,再学大规则

⏹概括说来,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如下条件

内部条件

A.首先必须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获得

B.必须具备相关的子技能或下位技能

C.必须经过适量的变式练习

外部条件

A.必须清楚地阐明“操作程序”

B.必须给学生呈现足够的正例和反例

C.必须提供大量的练习,并给予反馈

应用:

请柬写作(格式、语言上常用表达、礼貌用语等),稍后再介绍。

技能方面:

⏹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

⏹在概念学习中,向学生呈现概念的正反例证让学生进行辨别判断;

⏹在规则学习中,给学生呈现多种有变化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运用规则解决。

例如:

请柬写作---

⏹步骤一掌握请柬的格式

⏹步骤二掌握特定表达方式

14.试运用心理学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