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土方开挖方案.docx
《经济适用房土方开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适用房土方开挖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适用房土方开挖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3
三、土方开挖施工准备………………………………………………3
四、土方施工方法……………………………………………………4
五、土方开挖工期……………………………………………………7
六、土方开挖顺序……………………………………………………7
七、桩头破除及保护措施……………………………………………8
八、砂石褥垫层工程…………………………………………………8
九、雨季基坑排泄水措施……………………………………………10
十、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0
十一、质量控制措施…………………………………………………11
十二、主要管理措施…………………………………………………11
十三、土方开挖安全措施……………………………………………13
十四、预防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15
十五、回填土工程……………………………………………………16
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一、工程概况
拟建许昌市尚东小区经济适用住房工程13#、14#、15#、19#、21#、22#楼,位于许昌市周寨路以东,许州路以西,隆昌路以北,平安大道以南,场地平坦,交通便利。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13#、14#楼为地上14层,15#、19#楼为地上18层,21#,22#楼为地上16层,地下均为一层,自然地面分别低于±0.00标高0.8-1.2m,筏板标高-5.70m,电梯井底标高-8.00,土方开挖深度约7.00m
土方开挖特点:
(1)本工程采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桩径400mm,桩距1200mm-1500mm,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
(2)本工程主楼基础与人防连体,采用先主楼后人防分段施工,主楼基础施工缝在四周后浇带处断开并按规范要求预留钢筋,根据图纸设计13#楼西立面距人防外墙约6.00m,15#楼东立面距人防外墙面约5.00m,19#楼东、南立面、21#楼西立面为人防外墙面,上述段落土方可以一次性开挖,为节省成本不做护坡采用大放坡开挖,其余基坑边坡做支护处理,详见基坑支护方案。
(3)本工程基础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持力层为第三土层单元粉质粘土。
二、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和地勘报告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
2.根据地勘报告提供参数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二)规范、规程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三、土方开挖施工准备
(一)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1)施工前详细研究勘察报告,向建设方索取基坑及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的详细资料,并办理签字手续。
特别注意降水井、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基础的关系,避免发生事故。
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必须查明基槽周围地下市政管网设施和相邻建筑物的相关距离。
(2)平整场地:
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道路、料场、井点及排桩部位场地平整、压实,以便于钻机车架在场地内移动、钻机能平稳、安全进行成孔。
(3)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勘察报告提供的参数,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及地质、支护和边坡高度确定基坑开挖放坡坡度,选择1:
0.3、1:
0.5、1:
1.15放好边坡,结合本工程特殊性先主楼后人防施工,主楼与人防基础必须在后浇带处断开,因此本次开挖控制线以后浇带位置和人防基础图为准,详见设计图纸。
(4)施工现场的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架子高度不低于2.5米,按要求安装照明灯具。
(二)施工机具、材料准备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装,回填后多余土方自卸汽车外运,采用PC2OO履带式反铲挖掘机6台,自卸汽车20辆。
四、施工方法
(一)土质情况
第一层:
粉质粘土
棕黄、棕褐色,呈可塑-硬塑状,中一高压缩性。
上部分分布约0.5米厚的耕植土。
层底埋深1.5米—3.2米,层厚1.5米—3.2米,平均层厚2.08米。
第二层:
粉土
黄褐、褐黄色,湿稍密—中密,中一高压缩性。
含小量云母片,黑色斑点及铁质条纹,小量贝壳碎片。
层底埋深2.6米—4.7米,层厚0.5米—2.6米,平均层厚1.57米。
第三层:
粉质粘土
棕黄、棕褐色,呈可塑—硬塑状,中一高压缩性。
含小量钙质结核,贝壳碎片及铁锰质斑点。
层底埋深4.3米—7.0米,层厚1.1米—3.2米,平均层厚2.07米。
第四层:
粉土
黄褐、褐黄色,湿,稍密一中密,中一高压缩性。
含少量锈黄斑点,贝壳碎片及钙质结核。
层底埋深6.2米—9.1米,层厚0.7米—2.4米,平均层厚1.56米。
第五层:
粉质粘土
棕黄、棕褐色,呈可塑一硬塑状,中一高压缩性。
含少量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5%,粒径0.5一4cm。
层底埋深7.8米一10.5米,层厚0.9米一3.8米,平均层厚1.85米。
第六层:
粉质粘土
棕黄、棕褐色,呈可塑一硬塑状,中压缩性。
含少量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5一25%,局部富集,粒径0.5一4cm。
层底埋深11.6米一14.1米,层厚2.5米一5.3米,平均层厚3.98米。
第七层:
粉质粘土
棕黄、棕褐色,呈可塑一硬塑性,中压缩性。
含少量云母片、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15一40%,粒径0.5一5cm.
曾底埋深14.8一18.0米,层厚1.8一5.9米,平均层厚3.47米。
第八层:
粉土
黄褐、褐黄色,湿,密实,中压缩性。
含少量云母片、锈黄斑、铁质条纹,钙质结核含量约10一20%,粒径0.5一4cm。
层底埋深21.5一24.4米,层厚4.6一8.8米,平均层厚6.46米。
场地地下水
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有潜水含水层,主要赋存于第二、第三土层单元及以下土层单元,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本次勘探期间,潜水位埋深2.1米一4.1米,水位年变幅按1一2米,结合区域资料,近3一5年最高地下水位埋深按1米,历史最高水位及抗浮设计水位埋深建议0.5米。
场地地下水受大气降雨和人工开采的影响而变化,主要排泄方式,为地下径流及人工开采和小量的大气蒸发。
因基坑开挖时必须保证水位在基坑垫层下1.0m左右,因此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井管降水方案,确保基坑水位满足开挖条件。
详见《管井降水方案》
(二)施工方法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为深基坑土钉墙支护形式开挖筏板基础,考虑施工工期紧,工程量大。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装,自卸汽车外运,辅以人工挖土与修土的办法。
土钉墙围护是随着基坑挖土的进行而逐步施工的,因此土钉墙施工与挖土作业交叉进行,二者的配合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基坑的安全和施工工期,需合理安排,分层分段作业。
挖土从上面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同层土钉墙下0.5m,每层分段开挖长度不得超过30m,开挖面宽度不得小于同层土钉长度,且不得大于10m,严禁超挖或在上一层未加固完毕就开挖下一层。
下层土方应在上层土钉墙完成且养护至少48-72小时后才可继续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放线员要跟班作业,控制好尺寸线及标高,严禁超挖。
挖至基底标高上300~500mm处,然后用人工处理找平、修坡。
开挖坑边挖出低于基底深的排水槽,使水及时排走,集中到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随时检查边坡的稳定性。
待土方挖至底标高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验槽,做好下一道工序。
五、土方开挖工期
土方开挖工期:
自2011年12月x日开工至2012年x月x日完工。
六、土方开挖顺序
1.开挖土方方向:
根据实际地形采取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分台阶接力后退的方法开挖,土方就近堆放在基槽周边,并准确计算好回填的土方量多余土方及时外运。
2.本工程土方开挖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挖土:
从自然地面按2米左右逐层挖至CFG桩顶。
(以大挖掘机为主)第二阶段挖土:
用小型挖掘机开挖桩间土方至持力层处300mm最后人工开挖基底剩余的300mm层。
此段挖土将针对坑底不同标高区域应控制相应的挖土深度和标高。
3.本工程土方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根据土质安排,分层高度:
第一层为自地表至桩顶标高,以后各层用小挖掘机至基坑底面300mm。
在未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各项操作前,不能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开挖。
七、桩头破除及保护措施
1、桩头破除
1.1、破桩前首先测控各桩顶的砼浇筑标高,然后在每根桩身上标注出桩的有效顶标高。
1.2、桩头采用人工破除。
1.3桩头破完后及时把桩头清运走,并把桩顶剔除,把桩顶剔凿平整,并把桩顶附着的泥巴清扫干净。
2、桩头保护措施
2.1、挖土前首先找出钭要下挖区域的桩位,并作好标志。
2.2、挖土机下挖前要在下挖部位进行试探,找准桩头位置,并避开桩头。
2.3、挖土时要小心操作,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
2.4、挖土方挖铲在桩间位置必须上下垂直操作,不得横向移动。
八、砂石褥垫层工程
1、施工准备:
人工级配砂石:
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碎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颗粒级配应良好。
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2、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平板振动夯、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钢尺等。
3、作业条件
3.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
3.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3.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3.4、检查基坑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4、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4.2、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4.3、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一20cm,不宜超过30cm,度可用样桩控制。
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
4.4、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夯实。
施工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
行。
4.5、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
错开0.5-1.0m,并应充分夯实。
4.6、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
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4.7、洒水:
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一l2%。
4.8、夯实:
夯实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平板振动夯,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4.9、找平和验收;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夯实完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
高。
九、雨季基坑措施排泄水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及施工基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