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0813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docx

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

2019年高考化学命题热点提分攻略专题07化学能与热能最新试题练习7化学能与热能

1.【2019届“超级全能生”高考选考科目9月联考】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

,前者具有的能量较高

B.相同物质的量的

,后者含有的总键能较高

C.

D.

 

;则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及盖斯定律的应用,题目难度较小,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是解题关键。

2.【2019届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1,假设1mol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电离常数

若加水稀释,则CH3COOH

CH3C00-+H+向右移动,a增大,Ka不变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D.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H=-38.6kJ/mol

【答案】D

【点睛】燃烧热是指在101KP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化合物中C转化为CO2,H转化为液态水,故在书写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意以1mol可燃物为标准,生成物水为液态。

3.【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考试】几种物质的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O2(g)=CO2(g)△H=—965.1kJ·mol-1

B.2CO(g)+O2(g)=2CO2(g)△H=-221.2kJ·mol-1

C.由图可知,甲烷的燃烧热为779.7kJ·mol-1

D.通常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生成1mol纯化合物时的反应热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由图可知,CH4(g)的标准生成焓为+74.8kJ·mol-1

【答案】B

4.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不可以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

C.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D.△H2═△H1+△H

【答案】D

【解析】A.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故总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B正确;

C.据图可知,因为①中反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故反应①为吸热反应,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故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正确;

D.由图所示,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反应①+反应②,A+B=E+F△H=△H2+△H1,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

5.【2019届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

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1,假设1mol冰中有2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a,电离常数

若加水稀释,则CH3COOH

CH3C00-+H+向右移动,a增大,Ka不变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D.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H=-38.6kJ/mol

【答案】D

B项,可知在醋酸中加水稀释,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度应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Ka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a不变,故B项正确;

C项,甲烷的标准燃烧热是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可知热化学方程式正确,故C项正确;

D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无法进行到底,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不等于-38.6kJ/mol,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6.参照反应Br+H2

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H=E2﹣E1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A、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活化能减去生成物的总活化能,即△H=E1﹣E2,故A错误;

B从图示分析出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Br+H2

HBr+H是个吸热过程,故B正确;

C、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反应吸热,故C错误;

D、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要增大,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2019届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I.二甲醚(DME)水蒸气重整制氢是一种有效解决氢源的方案,其包含的化学反应有:

(1)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据此书写二甲醚(DME)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

(2)对于反应①,一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人0.1molCH3OCH3(g)和0.2molH2O(g)发生该反应,经过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H3OCH3(g)与CH30H(g)的分压之比为3:

4,则用CH3OH(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用分压计算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提示:

某气体分压=总压×

(3)将中间产物CH3OH氧化可制得HCOOH。

常温下,已知HCOOH的电离常数Ka=1.8×10,,则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COOH与HCOONa的混合溶液中,各粒子浓度(不含H2O)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已知反应:

HCOOH(过量)+K2C2O4=KHC2O4+HCOOK;KHC2O4+CH3COOK=K2C2O4+CH3COOH。

H2C204的一、二级电离常数分别记为K1、K2,HCOOH、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记为K3、K4,则K1、K2、K3、K4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

Ⅱ.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

左右两侧为电解质储罐,中央为电池,电解质通过泵不断在储罐和电池间循环;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

(1)写出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

(2)电池中离子选择性膜宜采用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3)已知可溶性硫化物在溶液中能与硫单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多硫化物Na2Sx。

若通过加入FeCl3与Na2S,溶液作用获得单质S,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

【答案】

(1)CH3OCH3(g)+3H2O(g)=2CO2(g)+6H2(g)

H3=+289.98KJ/mol

(2)0.004mol.L-1.min-1(3)0.17。

(4)c(HCOO-)>c(Na+)>c(HCOOH)>c(H+)>c(OH-)(5)K1>K3>K2>K4(6)2S22--2e-=S42-(7)阳(8)2Fe3++Sx2-=2Fe2++xS

(2)已知CH3OCH3(g)+H2O(g)⇌2CH3OH(g),一定温度下在一2L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CH3OCH3(g)和0.2molH2O(g)发生该反应,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设反应甲醚物质的量为x;

CH3OCH3(g)+H2O(g)⇌2CH3O(g),

起始量(mol)0.10.20

变化量(mol)xx2x

平衡量(mol)(0.1-x)0.2-x2x

经过10min达到平衡,此时CH3OCH3(g)与CH30H(g)的分压之比为3:

4,(0.1-x)/2x=3/4,所以x=0.04mol。

则CH3OH(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2

0.04mol/2L

10min=0.004mol.L-1.min-1;用分压计算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2

0.04mol/2L)2/

=0.17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0.004mol.L-1.min-10.17。

(3)因为HCOOH的Ka=1.8×10-4,所以甲酸为弱酸,HCOONa为可溶性的强电解质,所以HCOOH和HCOONa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是c(HCOO-)>c(Na+)>c(HCOOH)>c(H+)>c(OH-)。

(4)由反应:

HCOOH(过量)+K2C2O4=KHC2O4+HCOOK,知道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C2O4>HCOOH>HC2O4-,由KHC2O4+CH3COOK=K2C2O4+CH3COOH可知,酸性HC2O4->CH3COOH。

因为H2C204的一、二级电离常数分别记为K1、K2,HCOOH、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记为K3、K4,则K1、K2、K3、K4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K1>K3>K2>K4。

答案为:

K1>K3>K2>K4。

II

(1)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Na2S2放电失电子做负极,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S22--2e-=S42-。

答案:

2S22--2e-=S42-。

(2)因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S22--2e-=S42-,反应中阴离子数目减少,而正极的阴离子增多,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理,电池中离子选择性膜宜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

阳。

(3)已知可溶性硫化物在溶液中能与硫单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多硫化物Na2Sx。

若通过加入FeCl3与Na2S,溶液作用获得单质S,根据电子守恒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Sx2-=2Fe2++xS。

8.【2019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碳族元素包括碳、硅、锗(Ge)、锡(Sn)、铅等,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锗和锡以前曾被用于半导体材料,铅被用来制造蓄电池。

碳族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铅以低价形式存在时较稳定,其它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是以高价形式存在比较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I.

(1)高岭土的成分中含Al2(Si2O5)(OH)4,请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单质锡粉制取少量二氯化锡溶液,制取和保存的方法是(用文字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铅有多种氧化物,写出四氧化三铅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铅在空气中强热会得到一系列铅的其它氧化物。

若把239g二氧化铅强热,当质量变为231g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