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726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 《画杨桃》教案.docx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画杨桃》教案

《画杨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办法”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

《画杨桃》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平常的小事寄寓深刻的哲理。

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

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会认“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个生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说教具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找找—读读—说说”的步骤进行探究。

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说,认真读,仔细找。

在理解重点的教学中,我想先运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道理。

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

学生活动过程设想在分析重点段落时,让学生自读、自悟,再配以自由读、分角色读等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感悟一下课文。

在理解老师说的这段话的意思时,可以自由地讨论研究,再加上刚才现场观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13画杨桃

【课前解析】

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平常的小事寄寓深刻的哲理。

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

关注课题:

本课围绕“画杨桃”展开故事情节,展现出老师和同学们的不同做法,引发学生思考。

关注课文:

课文细致描写了人物的对话、动作和神态,能准确反映人物与的内心世界。

老师的神态由严肃到和颜悦色,话语通俗易懂,让人体会到这位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学生们开始嘻嘻哈哈,以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非常好笑;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反映学生们的率直、天真。

课文还采用对比手法,展现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

一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对比。

二是同学们前后的态度对比。

三是老师神情的前后对比,老师的情感随着同学们的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关注生字:

本课要写的9个生字中,“课、摆、哈、抢、嘻”为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注意提醒“哈、嘻”中口字旁写得小且靠上,“摆”右上部“罒”中间是两竖。

“图”是全包围结构,“座”是半包围结构,这两个字都要注意指导笔顺。

“交、室”是上下结构,“交”上面略窄,下面略宽。

“页”是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教学目标】

1.认识“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学重点】

1.认识“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会读“室、靠”等15个生字,会写“图、课”等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

杨桃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杨桃图片或实物)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它有关。

(板书:

画杨桃)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二 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课本中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请同学们教读。

指读生字词。

教师随机检查认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

审(shěn)、晌(shǎng)。

平舌音:

肃(sù)。

诲(huì):

四声,与“悔”(huǐ)的读音区别。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让学生教读,全班齐读。

  靠近 依靠 可靠   审视 注视 仰视 视而不见

抢先 抢救 抢夺   喜悦 愉悦 和颜悦色 赏心悦目

图画 座位 严肃   半晌 嘻嘻 教诲 教室

5.书写指导。

教师指导难写字的书写。

图:

“口”字框应写窄点,这样美观些。

摆:

左窄右宽,“罢”要写得略宽而舒展。

嘻:

左窄右宽,右边上面部分是“士”,不是“土”。

抢:

右半部分是“仓”而不是“仑”,要注意区分。

页:

“贝”的部分不要写成“见”。

三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段抽读课文。

(对字音读得准确、语句读得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在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话的语气。

2.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老老实实:

指为人诚实、本分。

审视:

仔细地看。

严肃:

本课指老师的神情、态度认真。

和颜悦色:

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教诲:

教育、教导,使人进步。

(3)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

(4)教师解答。

四 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图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杨桃)(文章的第1部分)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图画课上发生的事?

(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老师的话使“我”终生难忘。

)(文章的第3部分)

4.小结:

通过上面的阅读,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五 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的生字。

2.抄写课后第2题“读一读,记一记”。

  1.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

2.课文首先交代“我”画画时的态度——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

当同学“想当然”地认为“我”画得不对时,老师并没急于作答,而是“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的外形,最后批评同学“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其意思也是要我们从小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顺着这条思路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科学态度由模糊到认同,并在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实事求是”的道理。

1.巩固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无论做事还是看待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一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 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从课文最后一段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生:

“教诲”“终生难忘”。

师:

“教诲”是什么意思?

生:

受到教育。

(2)小组讨论,从“终生难忘”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画杨桃这件事得到的教育太深刻了,太有价值了,一生都无法忘记)

师:

一节普通的图画课,却给了“我”“终生难忘”的教诲,这节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来具体学习课文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当时杨桃是怎么放置的?

这跟平时看到的杨桃一样吗?

(一端正对着我。

不一样,像个五角星)

(3)“我”是怎样观察和绘画的?

(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4)从“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我”画画的时候态度很认真,而且是看到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尊重实际情况)

3.学习第2~17自然段。

(1)“有几个同学”看到“我”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

说明什么?

(认为“我”画的根本不像杨桃)

(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我”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

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2)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

一句末尾用了问号,另一句用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一样)

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

(相同。

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嘲笑“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①第一句是反问句,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表达的语气变了没有?

②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讥讽的语气。

(3)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

老师为什么要坐在“我”的座位上“审视”?

(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4)“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而是举起“我”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道理)

(5)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

(严肃起来)

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却说“不像”,这种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正确态度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很久?

(“半晌”。

“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

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6)指导学生朗读“好——笑”,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拉长声回答,朗读时声调要高些,声音要长些。

(7)对于认为“好笑”的同学,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而是“请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目的何在呢?

(让他们也从“我”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8)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省略号?

(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

与刚才“好——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三 深化理解,总结全文

1.大家齐读老师的话。

2.总结“老师的教诲”是什么?

(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