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676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docx

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送东阳马生序》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0~14题。

(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候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ニ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什,父母寝睡之后,然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援疑质理

(3)好学眈书(4)由是声誉甚盛

【答案】10、

(1)交游,交往

(2)提出(3)喜欢,爱好(4)更加,很。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注意“游”“援”是古今异义词:

交游,交往

(2)提出。

1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十二为中书学生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以衣被蔽塞窗户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

C.尤好属文属引凄异(《三峡》)

D.父母寝睡之后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答案】B

【解析】A是/向,对;C写/连接;D助词/代词,指千里马。

B都是“门”的意思,答案选B。

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注意“之”:

1.往:

由京~沪。

君将何~?

2.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求~不得。

取~不尽。

操~过急。

言~成理。

取而代~。

有过~无不及。

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

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

这;那:

~二虫。

~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a)表示领属关系:

赤子~心。

钟鼓~声。

以子~矛,攻子~盾。

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

光荣~家。

无价~宝。

缓兵~计。

千里~外。

意料~中。

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中国~大。

战斗~激烈。

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答案】12、

(1)跟随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携带经书去请教他们。

(2)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够使他停下来读书。

【解析】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

“先达”(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叩”(请教)、“恐”(害怕),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乙]文中写祖莹父母、亲属和中书监对祖莹的态度和看法,其作用是什么?

(3分)

【答案】13、侧面描写,通过他人对祖莹的态度和看法侧面烘托祖莹天资聪颖、读书勤奋的特点。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侧面描写常常结合正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但也有些时候,表现人物性格不适宜用正面描写,就运用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节省正面描写需费的大量笔墨,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这也是侧面描写的长处。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分)

【答案】14、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

【解析】《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祖莹,字元珍,北朝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

他出生在世代做官的人家,小时候既聪明,又勤奋,8岁就能背诵《诗》和《书》并且还会做诗写文章。

亲属们都称赞他是“圣小儿”,意思是小神童。

【参考译文】

祖莹字员珍是范阳道人。

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

喜欢学习,迷恋读书,日日夜夜的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不能够使他停下来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暗地里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书,用他的衣服遮盖窗户,害怕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声誉更加被传开了,里里外外的亲属都叫他圣小儿,他特别喜欢写文章。

中书监的高允每次感叹说:

“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最终会大有作为的。

 

(一)《送东阳马生序》(10分)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1)走送之()

(2)礼愈至()(3)腰白玉之环()

【答案】6.

(1)跑 

(2)周到 (3)腰佩;腰,用作动词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实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注意

(1)“走”“至”是古今异义词:

跑;

(2)“至”是古今异义词:

周到;(3)“腰”是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腰佩。

【走】zǒu,从夭从止。

会意。

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

合起来表示人在跑。

本义:

跑。

趋也。

释名曰:

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表示:

1、逃跑。

2、往。

3、泄漏。

4、丧失,失去。

5、步行。

6、遵循;沿着。

7、拜访,访问。

8、死亡、逝世。

【至】象形、会意,下来也。

像鸟飞从高下至地也。

或像射来的箭落到地上。

从一,一犹地也。

不,上去;而至,下来也。

到:

至此。

从古至今。

自始至终。

从近至远。

至于。

以至。

甚至。

极、最:

~少。

~亲。

~交(最相好的朋友)。

~诚。

~高无上。

~理名言。

【腰】本意是指东西的中段,中间,也特指身体胯上肋下的部分,或指所穿衣服在身体的腰部的部分。

〈动〉

(1)佩在腰上腰白玉之环。

——《送东阳马生序》

(2)又如:

腰金衣紫(腰挂金印,身穿紫袍,指做了大官);腰舟(古人以瓠系在腰间,用以渡水,谓“腰舟”);腰佩(古代系在腰间以别官阶的一种佩件);腰扇(古代佩在腰间可以折叠的团扇);腰袱(系在腰间的包袱。

多用以藏钱)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答案】7.

(1)(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解析】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

“先达”(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叩”(请教)、“负”(背),“曳屣”(拖着鞋子)。

“行深山巨谷中”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答案】8.D

【解析】【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分析理解错误。

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附《送东阳马生序》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