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517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docx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概述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战争的客观规律。

他领导的中国革命战争同国内外历史上的人民战争相比,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而且还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革命的彻底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达20多年的战争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人民战争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系统的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实行人民战争必须要有正确的领导,必须要有革命的政策和措施。

综观中国历史上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战争,由于没有先进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一个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集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战争的最终结果,都未能使人民获得彻底翻身解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证明,任何别的阶级政党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走向胜利。

自从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才焕然一新。

毛泽东指出:

“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在这种时候,任何的革命战争如果没有或违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3页)我国的革命战争,从星星之火开始,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最后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

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所进行的革命战争,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

        

(一)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革命战争的正确方向。

革命战争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战争的领导阶级和领导集团对战争所采取的政治态度,取决于他们制定和执行的一整套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

为什么在我国历史上多数农民起义都失败了,少数胜利的果实也被封建剥削阶级所篡夺?

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日的正义战争不能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战争都不是先进阶级政党领导的,因而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毛泽东指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3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和指导战争,并制定出了一整套与客观实际相适应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战术原则,在革命战争中始终坚持为人民而战的政治方向,并把战争胜利的果实完全归属于人民。

 

       

(二)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和深入地发动群众。

进行人民战争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能否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参加战争,不仅取决于战争性质是不是正义的,还取决于有没有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领导者,作为团结和组织人民群众的核心。

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成为这样的核心。

朱德同志说:

“我们不但要把广大的同胞唤醒起来,还要把他们组织得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使各人都能真正尽他的能力做实际的工作,而不是光有一个意志。

”(《朱德选集》第50页)由于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因而在领导人民战争时,能够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战争的主体,公开地向群众宣传战争的政治目的。

这样,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加,调动起人民群众参加战争的积极性。

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不仅领导了解放区全体人民的抗战,而且把白色区域和敌后战场的人民群众也发动和组织起来,直接或间接地配合作战,这充分显示了党对群众具有无比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力。

 

       (三)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挥各条战线紧密配合的整体威力。

党对战争的领导不仅表现在能够最广泛地发动群众参加战争,还表现在它能最大限度地团结、调动和组织各条战线上的社会力量,紧密配合军事斗争,发挥整体威力。

如在解放战争中,我们党除了领导人民军队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殊死的军事较量外,还积极组织了各民族的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切爱国人士的革命的统一战线,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条战线的斗争融为一体,形成了我党统一领导下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体战。

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历史证明,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战胜强大的敌人,赢得人民战争的彻底胜利。

 

       坚持党对革命战争的领导,首先是坚持正确路线的领导。

党要领导革命战争取得胜利,不仅需要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还需要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军事路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采取消极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军事路线,致使我党领导的军队遭到极端严重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迫使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其次是要有组织上的保证。

正确的路线只有通过党的各级组织认真贯彻执行才能发挥作用。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为了保证党对人民军队和革命战争的正确领导,在军队中建立健全了党委制,党在军队中的各级委员会,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实践证明,党委统一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实现党对人民军队和革命战争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

再次是要正确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进行革命战争的根本指导路线,它要求我们党必须充分动员、组织、武装人民进行战争,要求我们党一切向人民负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作是党的根本利益,把革命战争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领导革命战争不断走向胜利。

 加强党的高度集中统一领导,仍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重要原则。

未来反侵略战争是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用于战场,使战争更加残酷复杂,没有党作为领导革命战争的核心力量,没有党有效地组织成一个统—的整体,没有党建立一个精干、高效率的、绝对权威的战争领导机构,要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 

       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而军队则是阶级斗争的暴力工具。

无产阶级要用暴力夺取和巩固政权,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468页)毛泽东也指出: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看来,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47页)“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就不能解决。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44页)进行人民战争,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作骨干,就不能对付反革命军队的猖狂进攻,人民群众的斗争就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人民战争就难以蓬勃开展起来和长期坚持下去。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顶住来自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军事威胁和压力,并取得了历次边界自卫作战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指导下,有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强大的军队。

进行人民战争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这是毛泽东根据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实践而得出的结论。

 

       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 

       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战略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

它的具体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和组织民主政权,进行武装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广泛的人民战争。

 

       

(一)在农村建立战略基地,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我党清醒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组织和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

但中国的武装斗争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这是当时还没有正确回答和解决的极为重要的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9世纪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出发,认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一切围绕成功地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地实践了这一伟大理论,证明了这一原则的正确性。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

毛泽东根据武装起义的教训,认真地分析了中国的现状和特点,把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指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独立,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敌人长期占据和控制着中心城市。

因此,我们党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去组织工人罢工,利用议会等合法手段去揭露敌人,也不能像十月革命那样,进行武装起义,先占城市,后占乡村。

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在农村建立武装政权,把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最后取得革命的全部胜利,这是毛泽东和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的一个独特的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武装革命学说的重要贡献。

 

       

(二)我党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理论和实践。

我党在农村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蒋介石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人农民运动遭到严重损失,城市没有立足之地。

形势迫使我们党只有到农村去,开辟革命根据地,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建立人民自己的武装和政权,才能最后战胜敌人。

“八七”会议,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会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井冈山创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它的创建为革命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立脚点,开创了重新聚集革命力量,继续坚持斗争的前沿阵地,找到了中过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1925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转战赣 南、闽西又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与此同时,党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大小不等的十多块根据地,壮大了革命力量,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围剿”。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详细地阐明了若干红色区域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客观原因。

11月,他在《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中又明确地指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930年1月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又深刻地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以及波浪式自前发展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

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8页)。

 

       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指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军队“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

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18页)。

在这时期,党把陕北根据地作为抗日、反投降斗争的基地。

在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而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时候,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地向敌后挺进,先后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建立了拥有l亿多人口,面积达1百万平方公里的19个抗日根据地,为夺取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战争开始时,毛泽东指导我军“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