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04461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docx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08年支援汶川灾区的生活用品中食醋、纯碱、食盐的主要化学物质分别属于酸、碱、盐

B.“玉兔二号”月球车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

C.《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石灰”指的是CaCO3

D.《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所用的分离操作方法是蒸馏

【答案】A

【详解】A、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是盐,纯碱的化学式是Na2CO3,属于盐,故A错误;

B、硅是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单质硅,故B正确;

C、CaCO3高温焚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石灰”指的是CaCO3,故C正确;

D、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烧的方法分离,故为蒸馏操作,故D正确。

答案选A。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

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结构式:

O=C=O

C.HCl的电子式:

D.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核素:

C

【答案】C

【详解】A.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是

,故A正确;

B.CO2分子中存在2个碳氧双键,CO2分子结构式:

O=C=O,故B正确;

C.HCl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

,故C错误;

D.质子数为6的原子是C原子,中子数为8的核素,质量数是14,所以表示为

C,故D正确。

答案选C。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B.1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D.1L0.5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

【答案】C

【详解】A.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22.4L水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mol,故A错误;

B.1个-OH含有9个电子,1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故B错误;

C.CO和N2

摩尔质量都是28g/mol,所以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CO和N2都是双原子分子,原子总数为2NA,故C正确;

D.Na2SO4、H2O都含氧原子,所以1L0.5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大于2NA,故D错误。

答案选C。

4.亚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Cl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

B.P2O5是P被还原后所得的产物

C.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

6

D.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答案】B

【解析】A.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氧化剂是KClO3,Cl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故A正确;B.磷元素化合价从0价变化为+5价,P2O5是P被氧化后所得的产物,故B错误;C.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氧化剂是KClO3,还原剂是P,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6,故C正确;D.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转移电子数=30,消耗6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0mol,所以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故D正确;故选B。

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和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B.单核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W)>r(Y)>r(Z)

C.元素Y和元素Z的氢化物中均只存在极性共价键

D.元素W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答案】D

【分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Y是O元素,根据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是N元素、Z是S元素、W是Cl元素。

【详解】A.O元素的最高正价不是+6,S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是+6,故A错误;

B.Cl-、S2-有3个电子层,O2-有2个电子层,单核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S2-)>r(Cl-)>r(O2-),故B错误;

C.H2O2中存在极性共价键O-H和非极性共价键O-O,故C错误;

D.氧元素无含氧酸,另外3种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HClO4的酸性最强,故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

6.为了明显加快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的速率,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用粗锌(含铜)B.用纯锌

C.增加锌块的用量D.改用98﹪的浓硫酸

【答案】A

【解析】A.粗锌(含铜)与稀硫酸一起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加快反应进行;B.用纯锌不如用粗锌反应进行得快;C.增加锌块的用量几乎不影响反应速率;D.98﹪的浓硫酸与锌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故选A。

7.下列反应中,当反应的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改变时,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B.铁在氯气中燃烧

C.碳酸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反应D.明矾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

【答案】B

【详解】A.钠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故不选A;

B.铁在氯气中燃烧一定生成FeCl3,产物不随反应的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故选B;

C.碳酸钠溶液和少量盐酸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和过量盐酸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故不选C;

D.明矾溶液与少量烧碱溶液反应氢氧化铝沉淀,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偏铝酸钠,故不选D。

答案选B。

8.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将氯水加入KI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滴入CCl4溶液

溶液分层,上层为呈紫色

Cl2的氧化性大于I2

C

向FeSO4溶液中加入氨水

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说明FeSO4溶液部分变质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碳酸钡等,则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A错误;

B、将氯水加入KI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滴入CCl4溶液,溶液分层,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是下层为呈紫色,B错误;

C、向FeSO4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灰绿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由于看不见白色沉淀,所以说明FeSO4溶液部分变质,C正确;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D错误;

答案选C。

9.下列在限定条件溶液中的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

Na+、Cl-、Fe2+、NO3-

B.与Al能产生氢气的溶液:

K+、SO42-、CO32-、NH4+

C.c(Na2CO3)=1mol•L-1溶液:

Na+、Cl-、SO42-、Al3+

D.水电离的c(H+)=1×10-12mol•L-1的溶液:

K+、Ba2+、Cl-、Br-

【答案】D

【详解】A、酸性条件下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H=1的溶液中Fe2+、NO3-不能共存,故不选A;

B、与Al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酸性条件下CO32-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条件下NH4+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B;

C、Al3+、CO32-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c(Na2CO3)=1mol•L-1溶液中Al3+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C;

D、水电离的c(H+)=1×10-12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酸性或碱性中K+、Ba2+、Cl-、Br-都能共存,故选D。

答案选D。

10.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已知C(s)+O2(g)=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2ΔH1<ΔH2

C.已知2SO2(g)+O2(g)

2SO3(g)ΔH=-QkJ/mol(Q>0),则将16gSO2(g)和足量O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0.25QkJ的热量

D.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答案】B

【详解】A.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因此氢气燃烧热大于241.8kJ/mol,A错误;

B.物质越多,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CO燃烧会放出热量,所以C转化为CO2气体比转化为CO放出的热量多,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热就越小,故2ΔH1<ΔH2,B正确;

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SO2完全转化为SO3气体时放出热量是QkJ,16gSO2(g)的物质的量是0.25mol,将其与足量氧气放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0.125QkJ,C错误;

D.C(石墨,s)=C(金刚石,s)ΔH>0表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物质含有的能量越高,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小,则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1.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

COS(g)+H2(g)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后若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当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时,表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D.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答案】D

【详解】A.平衡后若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压强是恒量,当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平衡转化率=变化量÷初始量×100%,CO的平衡转化率为

20%,故C错误;

D.CO(g)+H2S(g)

COS(g)+H2(g)

开始10a00

转化2222

平衡8a-222

根据K=0.1,

,得a=7,所以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故D正确。

答案选D。

12.下列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

A.NH4Cl溶液中:

c(NH4+)>c(Cl-)>c(OH-)>c(H+)

B.1mLpH=2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pH<4

C.0.1mol/LNa2CO3溶液:

c(OH-)=c(HCO3-)+c(H+)+2c(H2CO3)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c(CH3COOH)=2c(Na+)

【答案】A

【详解】A、NH4Cl溶液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c(Cl-)>c(NH4+)>c(H+)>c(OH-),故A错误;

B、醋酸是弱酸,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1mLpH=2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2

C、根据质子守恒,0.1mol/LNa2CO3溶液:

c(OH-)=c(HCO3-)+c(H+)+2c(H2CO3),故C正确;

D、根据物料守恒,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c(CH3COOH)=2c(Na+),故D正确;答案选A。

13.某化学小组构想将汽车尾气(NO、N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NO3,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为多孔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由B到A

B.电极B附近的c(NO3-)增大

C.电极A表面反应之一为NO+2H2O-3e-===NO3-+4H+

D.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4mol电子,生成22.4LO2

【答案】C

【分析】B电极通入氧气,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所以B是正极、A是负极。

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详解】A、B是正极、A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中电流的方向由A到B,故A错误;

B、B是正极,电极反应式是O2+4e-+4H+=2H2O,电池工作时B极水增多,所以电极B附近的c(NO3-)减小,故B错误;

C、A是负极,电极A表面NO失电子生成NO3-,电极反应式为NO+2H2O-3e-=NO3-+4H+,故C正确;

D、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4mol电子,消耗1molO2,非标准状况下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D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电极反应式或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用银作电极材料电解氯化铜溶液的阳极反应式:

2Cl--2e-=Cl2↑

B.甲烷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CH4+10OH--8e-=CO32-+7H2O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2Fe2++2Br-+2Cl2=2Fe3++Br2+4Cl-

D.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答案】B

【详解】A、银是活泼电极,用银作电极材料电解氯化铜溶液的阳极反应式:

Ag-e-=Ag+,故A错误;

B.甲烷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是甲烷失电子生成CO32-,负极反应式是:

CH4+10OH--8e-=CO32-+7H2O,故B正确;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错误;

D.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则NH4Al(SO4)2与Ba(OH)2

比为1:

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NH4++Al3++2SO42-+2Ba2++4OH-=Al(OH)3↓+2BaSO4↓+NH3

H2O,故D错误。

答案选B。

15.室温时,向2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不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点时:

c(CH3COO-)>c(Na+)>c(CH3COOH)>c(H+)>c(OH-)

B.b点时:

c(Na+)

C.c点时:

c(OH-)=c(CH3COOH)+c(H+)

D.d点时:

c(Na+)>c(OH-)>c(CH3COO-)>c(H+)

【答案】B

【详解】a点为2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10mL0.1mol/L的NaOH溶液,溶质是等浓度的CH3COONa、CH3COOH,此时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电离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所以c(CH3COO-)>c(Na+)>c(CH3COOH)>c(H+)>c(OH-),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b点溶液呈中性,所以c(Na+)=c(CH3COO-),故B错误;

C.c点为2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20mL0.1mol/L的NaOH溶液,溶质是CH3COONa,根据质子守恒:

c(OH-)=c(CH3COOH)+c(H+),故C正确;

D.d点为20mL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40mL0.1mol/L的NaOH溶液,溶质是等浓度的CH3COONa、NaOH,由于CH3COONa发生微弱水解,所以c(OH-)>c(CH3COO-),则c(Na+)>c(OH-)>c(CH3COO-)>c(H+),故D正确;选B。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判断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答题时注意a、b、c、d点溶液的溶质组成,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的特点。

1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mol

B.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H2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mol•L-1

【答案】A

【分析】第一份混合酸中加入铜粉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9.6gCu的物质的量=

=0.15mol,根据计量数可得同时消耗0.4molH+和0.1molNO3-;

第二份混合酸中有关粒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HNO3>Fe3+>H+,因此铁粉加到第二份混合酸中将依次发生三个反应:

Fe+4H++NO3-=Fe3++NO↑+2H2O,2Fe3++Fe=3Fe2+,Fe+2H+=Fe2++H2↑,分别对应图像上OA段,AB段,BC段。

由此分析。

【详解】A.根据有关粒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HNO3>Fe3+>H+,铁粉加到100mL混合酸中将依次发生三个反应:

Fe+4H++NO3-=Fe3++NO↑+2H2O,2Fe3++Fe=3Fe2+,Fe+2H+=Fe2++H2↑,即对应图像上OA段,AB段,BC段的反应。

OA段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

=0.1mol,根据反应计量关系可知同时消耗0.4molH+,0.1molNO3-,由于BC段有H2放出,说明OA段溶液中H+过量,因此0.1molNO3-耗尽后没有剩余,所以原200mL混合酸中含有的NO3-的物质的量=0.1mol×2=0.2mol,A项错误;

B.根据有关粒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HNO3>Fe3+>H+,铁粉加到混合酸中将依次发生三个反应:

Fe+4H++NO3-=Fe3++NO↑+2H2O,2Fe3++Fe=3Fe2+,Fe+2H+=Fe2++H2↑,即对应图像上OA段,AB段,BC段的反应,所以OA段产生的气体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B项正确;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图像OA段、AB段、BC段对应的反应分别是:

Fe+4H++NO3-=Fe3++NO↑+2H2O、2Fe3++Fe=3Fe2+、Fe+2H+=Fe2++H2↑,分析这三个离子反应可知混合酸和铁粉的转化:

铁元素最终转化为Fe2+,氢元素最终转化为H2O或H2,NO3-最终转化为NO,SO42-没有参与反应,所以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C项正确;

D.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图像OA段、AB段、BC段对应的反应分别是:

Fe+4H++NO3-=Fe3++NO↑+2H2O、2Fe3++Fe=3Fe2+、Fe+2H+=Fe2++H2↑,OA段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

=0.1mol,根据反应计量数可得OA段消耗0.4molH+,0.1molNO3-;BC段消耗铁粉物质的量=

=0.1mol,根据反应计量数可得BC段消耗H+0.2mol,由此可知每份混合酸中含0.4mol+0.2mol=0.6molH+,因含0.1molHNO3,则含H2SO4物质的量=

=0.25mol,硫酸的浓度=

=2.5mol/L,D项正确;答案选A。

【点睛】对于D选项也可根据元素守恒解答:

根据C项分析知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溶液中亚铁离子物质的量=

=0.25mol,即含有0.25molFeSO4,根据SO42-守恒可知每份原混合酸中含有0.25molH2SO4,所以硫酸的浓度==

=2.5mol/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

BA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B、C三种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等于25,D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颜色是砖红色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

(2)在BA3、AC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填化学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B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是____,D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4)化合物BA3的立体构型为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

(5)由B、D形成的晶体的晶胞图所示,己知紧邻的B原子与D原子距离为acm。

①该晶胞化学式为_____。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g•cm-3(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答案】

(1).Cu

(2).NH3(3).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4).1:

2(5).3d104s1(6).三角锥形(7).sp3(8).Cu3N(9).

【分析】BA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是H元素、B是N元素;A、B、C三种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等于25,则C的电子数是17,C是Cl元素;D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颜色是砖红色的,D是Cu元素。

【详解】

(1)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电负性越大,H、N、Cl、Cu四种元素中,只有Cu是金属,所以电负性最小的是Cu;

(2)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在NH3、HCl中,沸点较高的是NH3。

(3)N2中存在N

N,叁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σ键和π键个数比是1:

2,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4)NH3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数是

,N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有1个孤电子对,分子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5)①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N原子数是

、Cu原子数是

,该晶胞化学式为Cu3N。

②晶胞的化学式是Cu3N,摩尔质量是206g/mol,紧邻的N原子与Cu原子距离为acm,晶胞的边长是2acm,晶胞体积是

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18.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可合成有机物E、F:

请回答:

(1)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